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4年苏州市某社区绝经女性中心型肥胖与血脂异常的关系

    作者:庞幸;俞璐刚;周慧;雷婷;陈国崇;秦立强

    目的 探讨绝经女性中心型肥胖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 依据苏州工业园区2014年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随机抽取某社区2 000名居民,选取其中健康自然绝经12个月以上的女性323人,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采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根据卫生行业标准《成人体重判定》,腰围≥85 cm诊断为中心型肥胖,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中TG、TC、HDL-C和LDL-C的水平诊断血脂异常.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心型肥胖与血脂异常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 该绝经女性人群中心型肥胖占13.6% (44/323),血脂异常检出率为29.7%(96/323),中心型肥胖组血脂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组(43.2% vs 27.6%,P=0.036).腰围水平与TG及LDL-C呈正相关(TG:r=0.28,P<0.01;LDL-C:r=0.20,P<0.01),与HDL-C呈负相关(r=-0.26,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心型肥胖组患血脂异常的OR值为2.07 (95% CI 1.04 ~4.13,P=0.039),其中中心型肥胖组TG升高和HDL-C降低的OR值分别为3.81 (95% CI1.69 ~ 8.60,P=0.001)和3.19(95% CI 1.36 ~7.52,P=0.008).结论 中心型肥胖是绝经女性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

  • 绝经女性中心型肥胖及其前期与高血糖发病风险关系的研究

    作者:庞幸;俞璐刚;周慧;丁素琴;雷婷;秦立强

    目的 探讨绝经女性中心型肥胖及其前期与高血糖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调查苏州工业园区2014年进行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的35岁以上健康自然绝经12个月以上的女性323人,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采血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水平.根据腰围诊断中心型肥胖及中心型肥胖前期,根据FPG和HbA1c诊断高血糖.结果 绝经女性中心型肥胖及前期占31.0%.腰围水平与FPG(r =0.18,P<0.01)及HbA1c(r--0.20,P<0.01)呈正相关.用FPG和HbA1c诊断高血糖,检出率分别为34.4%和83.9%.用FPG诊断高血糖,中心型肥胖及前期人群高血糖检出率以及发病风险与正常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8% vs 40.0%,P=0.076).用HbA1c诊断高血糖,中心型肥胖及前期人群高血糖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91.0% vs 80.7%,P=0.0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群患高血糖的OR =2.46(95% CI1.07 ~5.62) (P =0.034).结论 中心型肥胖以及中心型肥胖前期可能是高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

  • 成人肥胖的评价方法、指标及标准在公共卫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姜勇

    肥胖不仅本身是一种疾病,还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某些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重要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何评价肥胖成为公共卫生实践中首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包括如何监测人群肥胖流行状况和变化趋势,对于肥胖及相关疾病进行肥胖控制等.随着对肥胖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用不同的指标和评价标准来测量肥胖,与不同疾病的关联强度有较大差异.然而公共卫生实践及相关研究中,对评价肥胖的指标要求简单、经济、对人体无害、容易获得并具备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从而能够准确、高效地识别高危人群,对其进行干预并评价干预的效果.因此,公共卫生中选择适宜的肥胖指标不仅关系到结果的准确性,而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本文对肥胖测量的相关指标、判定标准及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旨在为公共卫生实践和相关研究中如何选择正确的肥胖测量指标提供参考.

  • 2010—2012年贵州省5个监测地区成人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与慢性病的关系

    作者:刘怡娅;陈桂华;李忻;赵松华

    目的 了解贵州省5个监测地区成人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并分析与慢性病的关系.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贵州省云岩区、白云区、德江县、黔西县及三穗县5个监测地区3682名18岁及以上常住人群进行身高、体重、血压测量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的测定.分析超重、肥胖及中心型肥胖在人群的分布及与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关系.结果 贵州省5个监测地区成人超重率为27.0%,肥胖率为7.5%,中心型肥胖率为16.9%.男性和女性的中心型肥胖率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且中心型肥胖率以老年人(≥60岁)高(x2=32.03,P<0.001),女性中心型肥胖率高于男性(x2 =4.2,P=0.04).在控制年龄、性别、地区因素的情况下,超重者患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风险分别为非超重者的1.4倍、1.4倍和2.0倍(95%CI.0~2.0、1.2 ~1.7、1.6 ~2.5,P<0.05);肥胖者患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风险则是非肥胖者的2.6倍(95% CI 1.7 ~4.1,P <0.001)、1.5倍(95% CI 1.1~1.9,P <0.001)和3.7倍(95% CI 2.7~5.1,P<0.001);中心型肥胖会增加患糖尿病(OR=2.18,95%CI 1.58~3.01,P<0.001)及高血压(OR =2.2,95%CI 1.74~2.57,P<0.001)的风险.结论 成人超重与肥胖是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中心型肥胖则是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 陕西省城市4类职业人群超重肥胖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曹晓晓;王明奇;房新柱

    目的 掌握陕西省城市4类职业人群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职业人群体重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陕西省18 ~45岁1210名职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测量,描述其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人群分布特征,并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超重率22.1%,肥胖率9.1%;超重肥胖比2.4∶1;中心型肥胖率22.2%,超重肥胖率男性45.1%,女性16.3%(P<0.05);各职业超重肥胖率企业管理人员44.2%,事业单位人员37.5%,公务员34.1%,学生10.9%(P<0.05);文化程度越高,超重肥胖率越低(P<0.05).Logistic结果显示,女性(OR =0.212)、大学本科及以上(OR=0.592)和月平均收入为2000 ~ 2999元(OR=0.546)是陕西省职业人群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36 ~ 40岁”(OR=1.686)和“41 ~ 45岁”年龄组(OR=1.864),公务员(OR=4.544)、企业管理人员(OR =7.128)和事业单位人员(OR=6.020)3类职业为危险因素.结论 陕西省城市职业人群超重肥胖率高,男性为高危人群,应对其加强健康教育,进而预防慢性病发生.

  • 2010年广西成人中心型肥胖流行现状及腰围分布特征分析

    作者:罗水英;杨虹;蒙晓宇;黄佟;许晶晶;黄颖

    目的 了解广西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成人中心型肥胖的流行现状和腰围的分布,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肥胖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身体测量获得的数据,分析广西18岁及以上成人中心型肥胖的流行现状,描述城乡、不同性别及年龄人群的分布及差异.结果 广西成人中心型肥胖率为21.8%,男性、女性中心型肥胖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心型肥胖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城市地区居民中心型肥胖率(44.1%)明显高于农村居民(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男性中心型肥胖率(50.9%)明显高于女性(37.0%),农村女性中心型肥胖率(19.1%)明显高于男性(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人平均腰围为(76.0±9.1) cm,男性平均腰围(77.4±9.4)cm明显大于女性(74.4±8.5)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腰围逐渐升高,到60岁以后逐渐降低.城市地区人群平均腰围(81.2±10.9) cm明显大于农村地区(74.5±8.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广西中心型肥胖在人群中广泛流行并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城市人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遏制肥胖的持续流行和加速上升的趋势.

  • 北京市顺义区人群中心型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艳艳;何朝;赵莹颖;杨帅帅;李征;白如冰;孙昕霙

    目的:研究北京市顺义区人群中心型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和其聚集性的关系,为探讨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抽取18~79岁顺义区常住居民3840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及体检,获取血压、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数值,所得资料采用 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顺义区人群中心型肥胖率为64.8%,男性高于女性(P <0.05);不同腰围组之间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TC、TG、HDL-C 和 LDL-C 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经过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随着腰围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和危险因素聚集率均呈上升趋势(P <0.01);轻、重度中心型肥胖组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组的1.942倍(OR =1.942,95%CI:1.581~2.387)和4.265倍(OR =4.265,95%CI:3.462~5.254),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组的2.128倍(OR =2.128,95% CI:1.557~2.908)和4.095倍(OR =4.095,95%CI:3.023~5.547),发生血脂异常的风险是正常组的2.806倍(OR =2.806,95% CI:2.316~3.399)和4.391倍(OR =4.391,95%CI:3.593~5.367);发生危险因素聚集的风险是正常组的3.282倍(OR=3.282,95%CI:2.495~4.316)和7.531倍(OR =7.531,95%CI:5.745~9.873)。结论北京市顺义区人群中心型肥胖率较高,且随着中心型肥胖程度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性风险增大。

  • 成人中心型肥胖的流行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杨欣丽;王惠君

    肥胖可分为中心型肥胖和全身型肥胖.中心型肥胖是指脂肪在腹部蓄积过多[1],常以腰围为判断指标.腰围与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过早死亡都有重要联系[2-5],腹部脂肪堆积在预测医疗负担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6].目前中心型肥胖在世界范围内呈高发趋势,对人们健康构成巨大威胁.鉴于其健康危害巨大,研究其影响因素非常必要,这将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预防中心型肥胖,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资源.本文主要对中心型肥胖流行趋势及腰围和中心型肥胖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 2010年我国正常体重成人中心型肥胖流行状况分析

    作者:姜勇;张梅;李晓燕;李镒冲;王丽敏;赵文华

    目的 了解我国体重正常人群中心型肥胖的流行状况及分布特点.方法 利用中国慢病监测(2010)项目询问调查及身体测量获得的数据,分析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正常体重人群中心型肥胖的流行状况,描述城乡、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及年龄、不同收入人群的分布及差异.分析体重正常人群中心型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关系.使用SAS 9.3软件Surveymeans过程计算加权率及95%置信区间,使用Surveylogistic过程计算危险因素聚集情况,计算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统计学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分析49 320人的资料,其中男性22 832人,女性26 488人,经加权调整后分别占49.7%和50.3%.我国成人体重正常人群中,按照腰围、腰围身高比划分的中心型肥胖的比例分别为14.8%和20.8%,均为女性(17.2%和24.3%)高于男性(12.5%和17.2%),随着年龄的增大,中心型肥胖的比例依次增大,18~29岁低,分别为9.4%和9.3%;≥70岁组高,分别为25.7%和46.1%.不同受教育程度体重正常的人群中,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中心型肥胖率高,分别为17.2%和29.2%,呈现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升高的趋势.城市地区(15.7%,19.0%)与农村地区(14.4%,21.7%)差别不大.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城乡、地区等因素的影响后,正常体重人群中的中心型肥胖者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比例是非中心性肥胖者的1.95倍.结论 在体重正常的人群中近五分之一中心型肥胖并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风险升高.建议在进行肥胖干预时,不应片面强调控制体重,应结合腰围、腰围身高比、身体脂肪构成等评价中心型肥胖的指标.

  • 综合干预措施对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评估

    作者:刘建萍;徐沙

    代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以多种代谢性异常合并出现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临床症候群[1].据2002年我国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达到1.6亿.其中近50%伴有中心型肥胖、高血脂及糖耐量异常,即伴有代谢综合征的表现,代谢综合征使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3~5倍,使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危险增加2~4倍[2].本研究中以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为对象,了解通过实施健康管理,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对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的影响.

  • 不同类型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关联的比较

    作者:杜松明;李艳平;房红芸;胡小琪;杨晓光;马冠生;胡永华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肥胖与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的关联,为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按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中判定肥胖的界值点[体重指数(BMI):24kg/m2和28 kg/m2;腰围:男性85 cm和95 cm,女性80 cm和90 cm]判定肥胖类型,比较不同类型肥胖人群与罹患CVD危险因素的关联;用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BMI和腰围与CVD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与体重和腰围均在正常范围的人群(OR=1)相比,正常体重并高腰围Ⅰ(男性85~95 cm,女性80~90 cm)的人群、超重但腰围正常的人群罹患CVD危险因素的风险为1~2倍,超重并高腰围Ⅰ、肥胖但腰围正常的人群为2~3倍,超重并高腰围Ⅱ(男性≥95 cm,女性≥90 cm)、肥胖并高腰围Ⅰ或Ⅱ(男性≥85 cm,女性≥80 cm)的人群为≥3倍;同一腰围组中,随着BMI增加罹患CVD危险因素的风险也呈逐渐增加趋势;BMI和腰围同时解释CVD危险因素变异的1.7%~9.4%,大于BMI或腰围单独解释的比例(1.5%~9.0%);BMI对于收缩压的标化回归系数为0.129,略大于腰围(0.123),腰围对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标化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大于BMI.结论 BMI和腰围与CVD危险因素独立相关,建议评估疾病危险时同时使用BMI和腰围两项指标.

  •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腰围的地区分布和人群特征

    作者:季成叶;宋银子;马冠生;马军;何忠虎;陈天娇

    目的 分析中国儿童青少年代表性人群的腰围分布,为建立标准腰围界值点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内地15省(区、市)和香港地区7~18岁人群横断面调查资料,样本对象共178 865人,划分沿海城市、其他城市、北方乡村、南方乡村和香港地区5个群体,分析各人群腰围分布状况.结果 5个群体人群体格发育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沿海城市"群体在7~18岁时腰围第85百分位数(P85)始终高于其他群体.相反,"南方乡村"群体腰围P85不仅低于城市且低于"北方乡村"群体."香港地区"群体在学龄初期腰围水平高,但进入青春期后增长缓慢,腰围P85终落后于"北方乡村"群体.南、北方乡村群体自青春期开始腰围水平表现为追赶趋势.该差异不仅源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差异,也源于南、北方地区差异,预示在使用腰围进行筛查时,超重、肥胖检出率在上述群体中将呈梯层分布趋势.相关分析显示腰围与身高、体重、BMI等体格指标间高度相关.将中国人群腰围分布与美国、荷兰比较,提示有必要建立适合本国人群的腰围筛查界值点,应用LMS法为中国儿童建立性别年龄别腰围百分位数曲线.结论 研究结果将为建立中国儿童人群腰围筛查界值点提供依据.

  • 代谢综合征的再认识

    作者:吴兆苏

    代谢综合征(MS)是以糖代谢异常(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异常、中心型肥胖等多种主要疾病或危险因素在个体聚集为特征的一组临床征候群[1].尽管现在对MS的本质和起因还不甚了解,但对其危害性医学界已取得共识:与代谢有关的多种疾病或致病因素同时出现在一个个体身上,它们互相协同作用,产生了比单一病因作用强得多的致病[主要是心血管病(CVD)和糖尿病]作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 生活方式对中国35~74岁成年人中心型肥胖发病率的影响

    作者:李建新;李莹;陈纪春;曹杰;黄建凤;赵连成;刘小清;俞玲;邓颖

    目的 调查我国成年人中心型肥胖的发病率及其分布特征,并探讨生活方式对中心型肥胖发病的影响.方法 2007-2008年,对1998年和2000年建立的两个队列中27 020名35 ~ 74岁成年人进行随访,收集腰围及生活方式等相关指标;以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和≥80 cm作为中心型肥胖的诊断标准,计算中心型肥胖的发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基线相关变量(性别、年龄、南北方、城乡及生活方式等)后,计算生活方式对中心型肥胖发病的相对危险度(RR).结果 我国35 ~ 74岁成年男性中心型肥胖(腰围≥90 cm)标化年发病率为2.19%,65岁前,发病率随年龄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使用腰围≥85 cm和≥80 cm标准,女性中心型肥胖标化年发病率分别为2.64%和4.06%,更年期后(55 ~ 74岁)发病率明显升高.多因素调整后,高中及以上学历者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发病的相对风险较低[RR =0.84(95% CI:0.74 ~0.96)];中心型肥胖发病风险随着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升高而升高;与中-重度体力工作者相比,非在岗者(从事家务劳动和退休者)的发病风险较高[RR=1.17 (95% CI:1.01 ~ 1.36)];饮酒[RR=1.15(95%CI:1.01 ~ 1.32)]、饮花茶[RR=1.49(95%CI:1.28 ~ 1.72)]可以增加中心型肥胖的发病风险,而喝牛奶[RR =0.85(95% CI:0.74 ~0.97)]、饮红茶[RR =0.74(95% CI:0.58~0.95)]可以降低其发病风险.结论 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中心型肥胖有效的途径,应在全社会中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摒弃不良习惯,以遏制中心型肥胖的流行.

  • 宫廷理筋术之振腹疗法治疗中心型肥胖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宾;王永学;刘长信

    目的 观察宫廷理筋术之振腹疗法治疗中心型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6例中心型肥胖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8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宫廷理筋术之振腹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质指数、腰臀比、腹部脂肪厚度变化,观察2组不良反应,统计临床总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体重指数、腰臀围比、腹部脂肪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体质指数、腰臀比、腹部脂肪厚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总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廷理筋术之振腹疗法治疗中心型肥胖,具有与常规针灸相同的疗效.

  • 血脂异常与中医体质、体重指数、中心型肥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罗翠文;徐福平;梁咏竹;成杰辉;原嘉民;杨志敏;姚丹丹

    目的:探究血脂异常发病与中医体质、体重指数(BMI)、中心型肥胖程度的关系,分析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1:1病例对照设计,纳入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血脂异常组及血脂正常组各743例,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血脂异常与中医体质、BMI、中心型肥胖程度的关系.结果:血脂异常有8个影响因素,体质类型按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特禀质、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和气虚质(P<0.05),肥胖指标方面按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肥胖、中心型肥胖、中心型肥胖前期(P<0.05).结论:血脂异常与中医体质类型、BMI、中心型肥胖程度存在关联,通过控制体重和体型并积极干预偏颇体质有助于降低血脂异常及相关并发症的患病率.

  • 秦亮甫教授"从脾论治"针刺治疗中心型肥胖伴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程玲;黄冬梅;黄艳;徐博文;冯辉

    目的:探讨秦亮甫教授"从脾论治"的学术经验,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观察从脾论治针刺治疗中心型肥胖症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与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符合标准的中心型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常规饮食控制;针刺组在常规饮食控制基础上,采用秦师"从脾论治"法,取腹四门[脐周四针三穴:天枢(双)、关元、中脘]配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等下合穴.通过2组组间和组内比较,观察体质指数(BMI)、腰臀比、血胆固醇(TC)、血三酰甘油(TG)、血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差异以及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IN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Adiponection、Ghrelin、胰岛素抵抗指素(ISI)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BMI、腰臀比、血TC、血TG、血LDL-C、血HDL-C,FBG、INS、TNF-α、Adiponection、Ghrelin、ISI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从脾论治针刺组能明显降低中心型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的BMI(P<0.05),腰臀比(P<0.01);减少TC、TG的含量(均P<0.01)和LDL-C的含量(P<0.05);升高HDL-C的含量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降低、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另外,针刺组FBG、INS、ISI(均P<0.05),Adiponection(P<0.01)、Ghrelin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50%,而针刺组为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脾论治"针刺能改善中心型肥胖伴高血脂症患者的脂质代谢与形体指标,其可能机制与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关.

  • 腹部穴位埋线配合中药对中心肥胖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观察

    作者:黄涛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采用腹部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中心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16例,并观察该方法对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管理情况,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6例患者为2014年 4月至 2016年 10月期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门诊治疗的 2型糖尿病伴有中心型肥胖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1]的诊断标准.其中男8例,女8例;年龄小32岁,大71岁,平均(56±12)岁;病程短0.5年,长 20 年,平均(5.97±5.07)年;其中并发脑梗死3例,糖尿病足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例,高血压3例,冠心病2例,性功能障碍1例.在治疗之前,1 例患者未经任何治疗,其余全部经过中西医治疗,包括注射胰岛素,口服格列美脲、拜糖平、二甲双胍等.均因临床症状、空腹血糖等控制不够满意而来就诊,临床表现为口渴、消谷善饥、尿频、体质量下降、疲乏等.

  • 中国羌族身体体成分特点

    作者:杜慧敏;孙泽阳;张兴华;宇克莉;高雯芳;许渤松;高原;魏榆;郑连斌

    目的 采集我国四川茂县羌族成人人体组成学数据,揭示羌族成人身体成分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羌族成人602名,采用生物电阻抗法对受试者进行体成分的测量,所得数据经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结果 羌族的各项指标性别间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羌族成人脂肪相关指标与年龄相关性明显,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大,肌肉量随年龄的增长先增大后减小.58.6%的男性和63.7%的女性处于超重或肥胖,31.8%的男性和43.6%的女性处于中心型肥胖,这可能会导致肥胖相关疾病发病率较高.结论 羌族成人的身体脂肪偏多,肌肉和骨骼较发达,这可能与茂县气温较低有关.

  • 重视代谢综合征的防治研究

    作者:王文;马丽媛;刘明波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多代谢紊乱疾病的集合的综合征,其主要问题是"胰岛素抵抗"[1].据高胆固醇成人治疗方案Ⅲ(ATP Ⅲ):MS包括肥胖,血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下,血压升高,空腹血糖异常,具有以上3项的即诊为MS[2].1999年WHO标准是存在糖尿病或糖耐量低减(IGT),并同时有以下两项条件以上的组合即为MS: 高血压、血脂异常、中心性肥胖、微量白蛋白尿.近来,国际糖尿病联盟把中心型肥胖列为MS的主要组分.

68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