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佝偻病大鼠模型建立及骨密度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琳;李艳红;祝大丽;张秀风;施丽斌

    目的:建立佝偻病的动物模型并实施干预治疗,观察骨密度的变化,为儿科临床佝偻病防治提供理论实验依据.方法:选用21d龄SD幼鼠4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和正常对照组(12只).模型组避光并喂食缺乏VitD饲料6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幼鼠生长发育、毛发、食欲、X片及腰椎骨密度(BMD)的变化;之后佝偻病组随机分三组给予不同的干预治疗.结果:佝偻病组大鼠骨骺端膨大,出现毛刷状、杯口状改变.佝偻病大鼠身长、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佝偻病大鼠腰椎BMD较正常对照组低(P<0.001).佝偻病的干预治疗以一次性肌注相当于人用量的VitD15万U为好.结论:在喂养缺VitD饲料及避光6周后,SD幼鼠佝偻病动物模型制备成功,佝偻病大鼠有骨密度的明显降低,VitD是治疗佝偻病的主要方法.

  • 那曲县0~3岁婴幼儿25-羟维生素D水平分析

    作者:宋俊峰;央宗;次仁曲珍

    目的 了解那曲县0~3岁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西藏那曲县防保服务中心就诊的213例0~3岁婴幼儿,按照年龄分为0~1岁、>1 ~2岁、>2 ~3岁3个年龄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结果 婴幼儿血清25-OH-D平均浓度为(25.31±10.59) ng/mL,65例(占30.52%)儿童为缺乏,83例儿童为不足(占38.97%),65例(占30.52%)儿童为充足.各年龄组间血清25-OH-D水平有显著性差异,>1 ~2岁组血清25-OH-D水平高,0~1岁组低(F=5.895,P<0.0l).不同季节时期儿童血清25-OH-D水平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夏季儿童血清25-OH-D水平高,冬季低(F=10.722,P<0.05);冬季儿童维生素D缺乏比例高(x2=15.175,P<0.01);夏季儿童维生素D不足比例低(x2=11.433,P<0.05).同一季节内,男女儿童血清25-OH-D水平、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那曲县0~3岁婴幼儿血25-OH-D水平低,维生素D缺乏、不足率较高.

  • 孕妇妊娠末期及新生儿冬季维生素 D水平研究

    作者:董瑞君;辛雅丽;金春华;王晓燕;刘卓;孙丽娟;吴光驰;吴建新

    目的了解孕妇妊娠末期及新生儿(脐带血)维生素D水平,探讨妊娠期补充维生素D的必要性。方法在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间对辽宁省凌源市中心医院住院分娩的94例孕妇,于分娩开始前取孕妇静脉血2mL,胎盘娩出后取脐带血2mL,测定25-羟维生素D,并加以分析。结果孕妇血与脐带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07, P=0.001),孕妇血25(OH)D均值(20.3±6.1nmol/L)低于脐带血均值(22.3±5.9nmol/L),经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3.976,P=0.001)。孕妇与新生儿维生素D均处于缺乏状态,受检对象中无25( OH) D达到50nmol/L者,其中,小于25nmol/L的中、重度维生素D缺乏孕妇和新生儿分别占85.1%和72.8%。孕妇在妊娠中晚期补充钙剂72例,没有补者22例,补充与未补充钙剂孕妇血25(OH)分别为21.4±6.1nmol/L和16.6±4.5nmol/L(Z=3.505,P<0.001);脐带血25(OH)D分别为23.3±6.0nmol/L和19.0±3.8nmol/L(Z=2.935,P=0.003)。结论孕妇妊娠末期及新生儿冬季维生素D缺乏严重,应对孕妇实施干预,以提高孕妇、胎儿及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

  • 西安市城区孕妇维生素D缺乏对新生儿影响的调查研究

    作者:王晓燕;刘黎明;李亚芙

    目的 调查西安市城区孕妇与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以了解孕妇与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的流行现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冬春季和夏秋季两个时间段共182对在西安市第四医院产科分娩的孕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设计调查孕妇孕期维生素D的摄入情况.分娩当天抽取孕妇静脉血,分娩后采集新生儿脐血,检测血中25羟基维生素D、碱性磷酸酶、钙、磷的含量,对新生儿进行全面查体并记录.结果 新生儿脐血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为(36.76±16.92)nmol/L,孕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为(38.54±17.18)nmol/L,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794,P<0.001);夏秋季组新生儿脐血25羟基维生素D[(39.23±17.11)]nmol/L明显高于冬春季组[(34.01±16.38)n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P<0.05);如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50nmol/L判断为维生素D缺乏时,分别有88.46%的孕妇及91.20%的新生儿为维生素D缺乏者.结论 西安城区孕妇及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发病率较高;孕母维生素D营养状况决定脐血维生素D水平;孕期应补充足量维生素D以改善孕妇及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 25 ( OH ) D水平研究

    作者:董宏夫;陈益明;王忠平;褚雪莲

    目的 了解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余杭区妇幼保健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42天~15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资料. 随机选取168例患儿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时间段、同年龄段的15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儿童的血清25(OH)D水平,比较两组间25 ( OH) D水平、营养状况以及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 结果 检测的320例42天~15岁儿童血清25(OH)D水平为35.36 ±11.80ng/mL. 对照组儿童血清25(OH)D水平高于病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9,P=0.004).对照组儿童血清25(OH)D营养状况总体好于病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87,P=0.001). 结论 血清25(OH)D水平降低,可增加儿童患急性呼吸道感染概率,临床上应对儿童适当补充维生素D,以预防儿童呼吸道感染.

  • 四川省0~3岁婴幼儿25-羟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调查

    作者:李薇;聂晶;谢成彬;王红

    目的:了解儿童保健门诊0~3岁婴幼儿25-羟维生素D水平及缺乏率。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0~3岁儿童1941例进行维生素D检测。结果0~3岁婴幼儿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34.2±16.9)ng/mL,不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P=0.14)。0~3岁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率分别为3.4%、3.1%、7.0%、18.8%。不同年龄组维生素D水平及维生素D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χ2=8.1;均P<0.05)。结论研究对象中2~3岁幼儿25-羟维生素D水平相对较低,2岁后维生素D缺乏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值得关注。

  • 维生素D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研究

    作者:徐琼;徐秀

    进入21世纪,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又出现了上升趋势.该文探讨了其病因:纯母乳喂养时间过长而未添加维生素D,尤其是那些摄入母亲自身是维生素D缺乏者乳汁的婴儿;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婴儿日照时间减少,从而使得婴儿体内由皮肤转化的内源性维生素D的量大大减少;在很多温带地区移民人群中佝偻病的高发病率.因此,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一项国际妇幼保健问题,需再次强调对儿童及孕妇额外补充维生素D及日照的重要性.

  • 维生素D补充对超重和肥胖儿童的效果观察

    作者:刘瑞萍;武海滨;孙宏利;熊凤梅

    目的 观察维生素D缺乏的肥胖和正常身体质量指数儿童进行同剂量补充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营养科就诊的5~14岁25-羟维生素D3[25(OH)D3]缺乏的超重和肥胖儿童198例为肥胖组,选取同期25(OH)D3缺乏的正常身体质量指数(BMI)儿童145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补充维生素D3滴剂1600IU/d,连续8周.干预前后测定其血清25(OH)D3、血钙和全段甲状旁腺素(iPT H)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前后25(OH)D3差值肥胖组为(16.47±6.12)ng/mL,对照组为(20.55±5.29)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5).肥胖组复测值25(OH)D3充足(≥30ng/mL)的比例为38.42%(73/190),对照组为66.15%(86/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7,P<0.05).肥胖组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值和干预后25(OH)D3升高值散点图显示二者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61,P<0.05).干预前后肥胖组与对照组iPT H差值分别为(0.7±17.4)pg/mL和(-1.6±18.1)pg/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干预前后血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肥胖儿童对维生素D补充剂的反应性差,因此,为了维持血中足量的25(OH)D3水平,补充剂量也应高于正常儿童,BMI值越高,其补充量也应更高.肥胖儿童iPT H和血钙水平与正常儿童无差异.

  • 早期妊娠妇女维生素D水平的研究

    作者:袁程蓉;华凯;孟公平;商良波;郑幽冰;章晓丰;俞钟滢

    目的 评价早期妊娠妇女的维生素D水平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至11月在嵊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就诊的难免流产患者70例(难免流产组),正常早孕女性75例(正常早孕组)作为研究对象,用高效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法检测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并比较两组25-(OH)D水平的差异.结果 难免流产组25-(OH)D水平中位数16.9ng/mL,其中充足(≥30ng/mL)0例,不足(20~<30ng/mL)11例,占15.71%,缺乏(<20ng/mL)59例,占84.29%.正常早孕组25-(OH)D水平中位数17.30ng/mL,其中充足(≥30ng/mL)2例,占2.67%,不足(20~<30ng/mL)24例,占32.00%,缺乏(<20ng/mL)49例,占65.33%;难免流产组的25-(OH)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Z=5.960,P=0.014),正常早孕组在孕7~8周 、>8~9周及>9~10周维生素D缺乏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71,P=0.394),难免流产组维生素D缺乏率在不同孕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44,P=0.029),妊娠9周以后,维生素D缺乏率不但没有随着孕周增加而降低,反而有明显的升高.结论 嵊州本地早期妊娠妇女普遍存在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的现象,难免流产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早孕妇女,维生素D低水平的孕妇更易发生自然流产,对于维生素D的补充应贯穿于孕前及早孕期.

  • 成都市3~6岁儿童25-羟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调查

    作者:李薇;曹丽;张亚果;罗红权;吴康敏

    目的 了解成都市3~6岁儿童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缺乏率,为儿童维生素D缺乏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成都市每个区选择2所在园儿童数在200人以上幼儿园共10所,先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基础调查,在家长知情选择的基础上进行维生素D的检测.所有检测在2013年4~6月间完成.结果 共有753例3~6岁儿童进行的维生素D的检测,血清25-(OH)D适宜水平183例,占24.3%,不足360例,占47.8%,缺乏207例,占27.5%.不同年龄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组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53名儿童中,每天喝牛奶达到500mL的只占到11.6%,75.8%的儿童近一个月内未服用任何钙及鱼肝油制剂;有33.5%儿童放学回家后户外活动时间达1h.结论 成都市3~6岁儿童25-(OH)D缺乏率较高,需要采取措施提高维生素D水平.

  • 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作者:李军军;丁晓春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不同胎龄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变化,了解不同胎龄新生儿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探讨外源性维生素D的补充时机. [方法]选择9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胎龄分为3组:A组30例(胎龄≤33周),B组34例(33周<胎龄<37周),C组31例(37周≤胎龄<42周),于生后第1天、第14天及第30天检测血清25-(OH)D3水平. [结果]生后第1天A组血清(25-(OH)D3)平均浓度[(35.03±9.72) nmol/L]低于B组和C组血清(25-(OH)D3)平均浓度[(41.31±11.35) nmol/L和(42.05±15.93) nmol/L](P<0.05).生后第1、14天及第30天各有76.8%、53.7%和75.8%的新生儿存在维生素D缺乏[25-(OH)D3<50 nmol/L]. [结论]新生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生后应尽早补充维生素D.

  • 陕西镇安县36月龄以下婴幼儿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孟丽苹;付萍;张坚;常峰;王林江;张发胜;满青青;宋鹏坤;李丽祥

    [目的]分析陕西省镇安县36月龄以下婴幼儿营养与健康状况,为探讨适宜的儿童营养改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成比例概率抽样方法,在陕西省镇安县随机抽取422名36月龄以下婴幼儿,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并对6~35月龄婴幼儿进行血红蛋白和血清维生素D( Vit D)测定. [结果]36月龄以下婴幼儿生长迟缓率为8.5%,低体重率为3.6%,消瘦率为3.1%;过去两周腹泻发病率22.2%,呼吸道疾病发病率14.5%.6~35月龄儿童贫血率为25.1%,Vit D缺乏率为15.2%,边缘缺乏率为34.8%. [结论]镇安地区婴幼儿体格发育尚可,但贫血和以VitD为代表的微量营养素缺乏较为严重.建议对该地区适龄儿童进行适当补充富含铁和Vit D的营养素补充剂,以有效的纠正该地区婴幼儿Vit D缺乏和贫血问题.

  • 北京地区0~6月龄母乳喂养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相关骨代谢指标评估

    作者:李娜;黄文卿;刘韬;张巍

    目的 研究北京地区0~6月龄母乳喂养儿的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与相关指标BAP、PTH的关系,为今后的婴儿保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健康新生儿,生后予规律补充维生素D400 IU/d至6月龄,在0、4、6月龄分别取静脉血检测维生素D及BAP、PTH的水平,评估北京地区母乳喂养儿维生素D的现状及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0月龄组婴儿维生素D正常与良好的人数仅占28.8%,经过规律补充维生素D,4月龄组此比值为82.8%,6月龄组为83%.0月龄组25-(OH)D3水平与4月龄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81,P<0.01),4月龄组BAP及PTH均与血25-(OH)D3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485和-0.216,P<0.05).结论 北京地区新生儿血维生素D水平较低,经过规律补充维生素D大部分婴儿可达正常水平,婴儿出生时25 (OH)D3储备可能对婴儿早期25-(OH)D3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

  • 泰州市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分析

    作者:花梅娟;丁姗姗;徐健莉;万学龙;吴友贵;刘麒彦

    目的 通过对泰州地区部分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检测,了解健康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为佝偻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9月儿保门诊儿童共476例.取清晨空腹血,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 泰州市儿童各年龄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均呈偏态分布,以中位数表示,分别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期组、学龄组.经秩和检验,不同年龄组维生素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维生素D水平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76例儿童中,维生素D严重缺乏(≤5 ng/ml)占3.15%(15/476);缺乏(≤15 ng/ml)占38.45%(183/476);不足或以下(15~20 ng/ml)占17.86% (85/476);充足(>20 ng/ml)占40.55%(193/467);过量(>100 ng/ml)为0.维生素D不足(≤20 ng/ml)的儿童占59.45% (283/476),其中婴儿组为9.3% (8/476);幼儿组为36.21%(42/467);学龄前组为70.13%(54/567);学龄期组为90.86%(179/476),以学龄期儿童为主,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血清维生素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泰州市儿童维生素D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学龄儿童维生素D缺乏尤为严重,3岁以上儿童需注意补充维生素D,尤其是冬季.

  • 孕期维生素D水平与新生儿不良健康结果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晓利

    维生素D(Vit D)是一种类固醇衍生物,对人体具有重要作用,Vit D缺乏可导致多种疾病.近年来发现孕期Vit D缺乏现象严重.本文主要从孕期Vit D缺乏对新生儿不良出生结局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孕期Vit D补充的认识,减少新生儿不良出生结局的发生.

  • 肥胖和维生素D缺乏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虹

    肥胖和维生素D缺乏现已成为两大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近些年来将二者联系起来的研究逐年升温.在传统观念中,维生素D存在于骨骼肌肉中,维持血钙的动态平衡以及骨的新陈代谢.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的缺乏与肥胖间存在着某种因果联系,但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现对肥胖与维生素D缺乏的相关性及其机制做一综述.

  • 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鸿

    婴幼儿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其缺乏引起骨骼营养性疾病,并与婴幼儿良恶性肿瘤、呼吸、内分泌、自身免疫性、感染性疾病等密切相关,在神经系统发育及抗神经系统损伤中也发挥重要作用,需要积极防治.

  • 骨健康与佝偻病

    作者:霍亭竹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卫生部提出的重点防治的四大疾病之一,其极大的损害了儿童的骨骼健康和生长发育.在佝偻病的治疗中,应注重常规治疗,并兼以考虑补充骨骼其他组成成分,达到恢复骨骼健康的目的.

  • 佝偻病合并外部性脑积水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策

    作者:付桂玲;马道瑞;张淑玲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小儿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目前有关佝偻病合并外部外部性积水(ExternalHyarocephlus,EH)的报道尚不多见,现将我们收治的41例总结分析如下.

  • 维生素D缺乏与儿童肥胖

    作者:郭锡熔

    维生素D(VD)缺乏和儿童肥胖已成为两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人们对VD骨外效应的逐渐认识,VD与儿童肥胖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大量国内外研究表明VD缺乏与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存在相关性;肥胖人群血清V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体重人群,且孕期母体VD缺乏与子代体重超重密切相关;对肥胖人群进行VD的补充治疗有助于降低体重指数,但VD与肥胖之间的因果关系仍不明确,且相关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本文就VD缺乏与儿童肥胖的流行病学特征、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的相关机制进行阐述.

312 条记录 14/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