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癌术后防止复发转移的辨治思路
防止胃癌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是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关键,培运脾土为首要,清除余毒是关键,调畅气机要贯穿始终,滋肾固本防止复发.临床可运用健脾和胃、清热解毒、化痰涤瘀、调畅气机、滋肾固本诸法治疗.
-
疏肝健脾、行气养心宁神法治疗糖尿病抑郁障碍32例临床观察
II型糖尿病是一种身心疾病,糖尿病抑郁障碍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抑郁患病率为21.8-60.8%[1].糖尿病伴发抑郁症属中医"消渴"及"郁证"范畴.笔者以疏肝健脾、行气养心宁神为法,自拟调气运脾汤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6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下.
-
调气溶栓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调气溶栓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具有溶检指征的患者 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溶栓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梗死灶体积、脑血流变化、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较之对照组,能明显提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提高患侧脑血流速度及临床疗效,减少梗死灶体积以及降低溶栓后再闭塞率,减轻再灌注脑损害.结论调气溶栓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纯溶栓抗凝疗法.
-
论冠心病心绞痛祛邪首当调气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机为本虚标实.当前对该病的治疗主要集中于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痰泻浊等.笔者认为,论治心绞痛应充分认识到气虚、气滞在冠心病心绞痛病机中的重要地位,从肺脾二脏人手调理气虚、气滞病机,调气重在恢复肺气的宣发肃降之职,并发挥中焦脾胃斡旋气机之用.
-
超声诊断胆石性肠梗阻1例
患者女,65岁,因腹部胀痛24 d入院,曾因恶心、呕吐5 d,乏力1 d住院治疗,经对症治疗好转出院.体格检查:全腹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4~5次/min,未闻及明显高调气过水声.
-
调气润肠汤治疗便秘56例报告
便秘是由多种因素引导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出现的排便障碍 . 我们运用调畅气机、润养肠道法 , 自拟调气润肠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 56例 , 效果显著 , 现报告如下 .
-
王孟英论痰及辨证施治
温病名家王孟英对痰之为患见识颇深,认为病症之进退转归、按病之顺转逆变与此关系密切;论治主张贵在调理气机、疏理肺胃之气,且注重辨其虚实挟杂、标本缓急,权衡而治.
-
试论卍字针刺脐四边穴以调气机升降
指出调气是针灸治疗的关键.而脐为人身上下之枢纽,提出“卍”字法针刺脐四边穴来调整气机升降出入,以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
针灸治病,气调而止
通过研读古籍、分析整理国内外文献和临床经验,笔者认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根本;针灸治病,关键在于调气,“气”条畅而病自止.
-
从"气一元论"浅析"八法"之规律
<经>曰:"百病生于气也".张景岳明确指出:"盖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也."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中医认为,"治病必求于本",欲求其本,调气为先,邪在表,散而调之;邪在里,行而调之;寒者温而调之,热者清而调之,虚者补而调之,实者泻而调之."各安其气,则无病不除,是皆调气之大法也."总而言之,"八法"施方用药,暗合利气玄机于其中.法虽众而治则一也,即治病皆以"调气"为原则,所谓"大气一转,其结乃散"是也,"善医者,调其气而已".
-
经方配伍中调气法的应用规律探析
经方历经筛选,有着确切的临床有效性和实用性,乃“方书之祖”,是后世方剂发展的典范,能集中反映中医治法及药性理论之精华,具有扎实的现代药理实验研究基础,而经方的配伍意义研究,对中医理论与临床应用有着重要的研究必要性,在此探讨经方配伍中调气法的应用,是探讨经方配伍意义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气机升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形式.气之在人,无所不至,气之燮和,疾无从生,病之由者,不离乎气,疗疾却病,贵在调气[1].
-
学习《内经》针灸调气理论
张沛霖导师针刺治病注重调气,其调气理论是以<内经>为基础的,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内经>的针灸调气理论,现小结如下.1气的来源和效应<灵枢.决气篇>:"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宜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气是人体精微的物质,在体内弥漫散布,周流运转,其中元气根于肾,起于脐下,通过三焦而疏布于经脉,是经气的本源,先天之气通过水谷之气充实,先天之气的发挥与奇经八脉有关.谷气与宗气来源于后天水谷之气,生于脾胃,出于中焦,分清浊而别营卫,循行于经脉内外,宗气藏于肺,积于胸中,行呼吸而贯心脉,是推动经脉气血运行的动力.所说的经络之气就是元气、谷气、宗气的总和,是推动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的效应.
-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40例
周围性面瘫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祖国医学认为本症是由于风寒外邪入侵面部,或由于内热亢盛筋脉不收所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茎乳孔内组织发生炎症水肿,压迫面神经所致.笔者近2年应用针刺得气、辨气、调气理论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4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
冠心病的治疗应理气与活血并用
近年来,中医对冠心病的治疗通常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在活血化瘀的同时,若能配合调气理气的方法治疗,效果更佳,现总结如下:
-
活血化瘀、调气通络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应用
根据辨证施治原则,缺血性中风临床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风痰瘀血.痹阻脉络;痰热腑实,风痰上扰;气虚血瘀及阴虚风动5种分型.兹分述如下:
-
Ⅱ型糖尿病从肝论治探讨
从古今医藉文献中,论述了Ⅱ型糖尿病病机为初期肝郁脾虚,中期化火灼津,后期阴阳两虚致血瘀阻络;并依各期病理表现於以论佐.提出了初期舒肝调气,中期滋肝泻火,后期气阴双补、佐以活血通络的治疗法则.
-
《温病条辨》治痢方与法
<温病条辨>中焦篇与下焦篇共有治痢方28首,其所用之法基本是继承了历代医家的经验,如解表、清里、温中、利湿、固涩、调气、和血等,也提出了一些独特的治法.
-
安军明主任医师针灸"调气"思想的临床应用
安军明主任医师在针灸临床工作过程中,擅以"调气"理论为指导思想,认为百病生于气,而针灸治疗疾病正是通过激发人体的经络之气,以达气机调畅、阴平阳秘的目的.安教授认为调气重在升清降浊,百会、四神聪旨在升清,"腹四针"意在降浊,再结合辨证取穴以治疗疾病,疗效显著.
-
脾阴虚小议
从脾阴虚的客观存在、脾阴虚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机制、脾阴虚与他脏的关系3 方面探讨脾阴虚乃脾之阴血不足证,证见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思食、大便秘结等,辨证分型以脾胃阴虚型多见,治宜滋脾兼调气.
-
张子俊副主任医师治疗胃痛经验拾零
张子俊老师行医40余年,精研医术,熟读仲景方药,在临证选方用药上造诣颇深,尤其对消化道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经验.笔者有幸随师临诊,获益匪浅,现将其经验整理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