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棘问韧带损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五针刺法提供临床疗效依据.方法 将307例患者随机分为五针刺+TDP组(A)、封闭组(B)和非甾体药物+贴止痛膏组(C).除外脱落病例9例(计入该组不良反应统计),终得到298例,即A组102例、B组98例、C组98例.A组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B组间隔5天,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C组采用常规服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和患部贴止痛膏,7天为1个疗程.各组均在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A组和B组的治愈率为75.49%和80.61%,有效率为94.12%和96.9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B两组与C组的治愈率与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性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1例(0.98%),B组13例(12.62%),C组35例(34.31%).A组与B组、C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选择5针刺+TDP治疗腰椎棘间韧带损伤是比较理想的疗法之一.
-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棘间韧带损伤手术治疗--骶棘肌代棘间韧带重建术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中发现合并同一节段棘间韧带损伤者,我们采用切除上下部分棘突和椎板,髓核摘出术;若合并有神经根管狭窄者切除部分上下椎小关节.椎间盘切除方法与国内外学者介绍基本一致.但同时行骶棘肌代棘间韧带重建术,取得满意效果.
-
小针刀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
我院用小针刀治疗173例L3横突综合征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173例中,男117例,女56例;年龄16~68岁;有外伤史46例,无外伤史127例;单侧97例,双侧76例;横突尖部触及明显的活动的肌肉痉挛结节107例;病程短20天,长25年;并发症:髂腰韧带损伤31例,臀中肌损伤68例,棘间韧带损伤53例,棘上韧带损伤74例,腰肋韧带损伤12例;其中经过较长时间的封闭、按摩、理疗、中药等治疗未见好转,病情较重,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者34例.
-
棘突间注入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复合液对硬膜外麻醉后腰背痛的影响
硬膜外麻醉后常发生腰背痛,尤其有慢性腰背疼痛综合征的病人,主要是由穿刺过程中发生软组织损伤引起的.临床上利多卡因加用地塞米松可用于治疗棘间韧带损伤,我们试将这种复合液用于椎管外软组织的局部浸润,以观察对硬膜外麻醉后腰背痛的影响.
-
针灸为主综合治疗优秀击剑运动员棘间韧带损伤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国家击剑队运动员15人,其中男8人,女7人;国际健将5人,健将6人,一级运动员4人;年龄19~28岁,平均23.7岁;平均专业训练时间11.4年.
-
强的松龙加利多卡因局部注射在骨科的应用
在骨病、骨伤中有一大类是无菌性炎症,尤其是职业性慢性损伤,骨科医生每天要和疼痛患者打交道,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腰肌劳损、棘上、棘间韧带损伤以及各种滑囊炎等甚为常见.而强的松龙主要是利用其抗炎作用,降低毛细胞的通透性,减轻充血,抑制炎性浸润和渗出,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减轻致病因子对机体的损害[1].利多卡因主要有止痛作用,能阻断传向中枢神经系统的恶性刺激,以达到调节神经、增强血液和淋巴循环,缓解肌紧张,增强组织的新陈代谢[2].因此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非细菌性关节炎和运动系慢性损伤等无菌性炎症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病作用.同时局部注射起到了液体解剖松解粘连的作用,从而改善了功能.
-
小针刀治疗腰部棘间韧带慢性损伤53例
腰部棘间韧带损伤是椎管外软组织损伤导致慢性腰病的病因之一.笔者运用小针刀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3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42例,女11例;年龄小27岁,大59岁,平均年龄39岁;病程短6个月,长30 a,平均时间63个月.
-
刺络拔罐疗法治疗腰部软组织损伤36例
5年来,笔者应用刺血疗法治疗腰部软组织损伤患者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治疗腰部软组织损伤患者36例, 其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17~63岁.棘上和棘间韧带损伤27例,骶棘肌损伤20例,椎间小关节损伤1例,首次发病5例,有慢性腰伤史31例.
-
打"封闭针"的利、弊及应对
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腰肌劳损、腰椎棘上韧带损伤、棘间韧带损伤、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各种滑囊炎等症,虽其发病机理不完全一样,却有共同的病理改变,即软组织损伤和无菌性炎症.对此,医生常常选用封闭疗法,也就是打"封闭针".
-
针罐结合治疗腰5~骶1棘间韧带损伤46例
笔者2009-08-2011-08应用针罐结合治疗腰5~骶1棘间韧带损伤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6例,女20例;年龄28~66岁;病程短1d,长5年.
-
密集型银质针配合物理疗法治疗棘间韧带损伤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密集型银质针配合物理疗法治疗棘间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134例部队训练致棘间韧带损伤患者,采用密集型银质针配合物理疗法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2.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密集型银质针配合物理疗法治疗部队训练致棘间韧带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场效应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损伤
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损伤主要指棘上韧带的慢性劳损,变性和附着点骨化所引起的腰背部酸痛不适的临床慢性病症.此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
牵抖顶推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腰骶部棘间韧带损伤
1994年以来,我院应用牵抖顶推法,辅中药外敷共治疗腰骶部棘间韧带损伤12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0例,男78例,女42例;年龄17~65岁;LS1间隙者71例,L4~5间隙38例,L3~4间隙11例;痊愈91例,显效29例,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
-
按摩加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 50例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本组 50例患者中,男 32例,女 18例;年龄 14~ 40岁,平均 (47± 7)岁。病程短 1h,长 5d,平均 (1± 0.55)d。肌肉、筋膜损伤 33例,棘间韧带损伤 12例,棘上韧带损伤 5例,多数患者伴有胸、腰椎间小关节错位。 50例中均无下肢放射痛。 1.2 方法 (1)针刺人中,扭伤穴位镇痛 [1]:由于损伤局部疼痛剧烈,总是难以接受按摩手法治疗,故治疗前一般先给予针刺止痛。肌肉或筋膜损伤者,取 1寸 28号毫针,以泻法强刺激扭伤穴(阳池穴与曲池穴连线上 1/4处),持续 5~ 10min:若韧带损伤者,取 0.5寸 28号毫针,以泻法强刺激人中穴,同时被动旋转患者腰部 5~ 10min。经针刺镇痛治疗后,患者往往感到腰部疼痛明显减轻。 (2)按摩手法 [1]:①推揉、分拨、理顺肌筋法 :患者俯卧位,术者以手掌反复沿患者腰部膀胱经路线和痛点四周施推法与揉法,待患者腰部肌肉放松后,以手掌或拇指在痛点处反复施推揉、分拨手法数遍。手法应由轻至重。
-
中频电疗配合火罐治疗下腰椎棘间韧带损伤 120例
下腰椎 (L4~ S1)棘间韧带损伤相当多见 , 采用火罐结合电脑中频治疗下腰椎棘间韧带损伤患者 120例 ,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 报道如下 . 1 对象与方法 下腰椎棘间韧带损伤患者 120例 , 男 82例 , 女 38例 ; 年龄 18~ 71岁 , 平均 40.5岁 . 病程 1 h~ 7 d; 首次发病 93例 , 复发 27例 . 棘间韧带损伤部位 : L5~ S1 75例 , L4~ 5 11例 , L4~ S1 34例 . 发病原因 : 弯腰搬物 46例 , 久蹲久坐 40例 , 体位变化过快 9例 , 受寒 6例 , 无明显诱因 19例 . 82例行腰椎正侧位 X线检查 , 发现腰椎退行性变 46例 , 腰椎生理弯曲变平 14例 , 腰椎侧弯 5例 , 无明显异常 17例 . 所有患者均有下腰中央疼痛 , 腰前屈不同程度受限 , 部分患者局部有轻、中度肿胀 . 相应损伤棘突间均深压痛 (+ ), 叩击痛 (- )或 (+ ).
-
超短波加动态干扰电治疗急性腰扭伤 83例疗效分析
1999年 5月~ 2001年 10月采用超短波加动态干扰电治疗急性腰扭伤 83例 , 均获得满意疗效 , 报告如下 . 1 对象与方法 本组 83例 , 均经 X线摄片及临床检查确诊 , 男 60例 , 女 23例 , 年龄 < 20岁 2例 , 20~ 50岁 28例 , > 50岁 53例 , 病程 0.5~ 15 d. 按损伤部位分 : 骶棘肌损伤 54例 , 棘间韧带损伤 12例 , 腰骶关节损伤 13例 , 骶髂关节损伤 4例 . 主要症状为腰部疼痛剧烈 , 重者不能下床 , 活动受限 , 两侧腰骶棘肌紧张 , 脊柱生理弯曲消失或侧弯 , 病变部位压痛明显 , 腰后伸试验、骨盆旋转试验、骶骼关节分离试验阳性 .
-
齐刺法配合合谷刺法治疗棘间韧带损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齐刺法配合合谷刺法治疗棘间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棘间韧带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齐刺法配合合谷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量化分级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与体征量化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的程度较大(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结果表明齐刺法配合合谷刺法治疗棘间韧带损伤疗效优于药物治疗。
-
直针刺治疗浅表痛证
介绍直针剌的操作方法、适应症、注意事项,并列举直针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肩胛提肌劳损、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损伤验案四则.
-
腰间盘突出症并棘上、棘间韧带断裂临床分析
腰椎间盘突如及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是腰腿疼痛的二种常见病因,且多发生在下腰部.我院自1992年9月至1999年9月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218例,本文就其中合并棘上、棘间韧带断裂的96例进行了临床总结,并就二者的病因及相互影响做了进一步探讨.
-
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损伤的治疗
1993~1999年治疗各类疼痛患者1280例,其中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损伤76例,占6%,取得了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 本组76例,男36例,女40例,年龄25~70岁,平均45岁。病程3天~30年。1次注射治愈43例(占57%),2~3次注射或加用小针刀治愈27例,治愈率93%,好转2例,无效4例(占5%)。 治愈标准 仰卧弯腰时疼痛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1个月~2年随访。 诊断 所有患者必须有损伤部棘突及棘间明显的触痛。多能明确指出痛点,严重时呈刀割样痛,弯腰或躯体旋转活动疼痛加重。行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阻滞后疼痛消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