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免疫磁珠富集法江西省首次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种新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腹泻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国际上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认为牛、猪等动物是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主要传染源,为了解江西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分布及流行情况,我们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西安市清真屠宰从业人员布病调查报告
布鲁氏菌病为法定乙类传染病,是一种典型的人畜共患病.西安市1989年通过陕西省卫生厅、农业厅组织的布病防治效果验收达基本控制区标准1990年至200年仅报告7例,分别发生在1990年(2例)、1991年(4例)和1996年(1例),自1997年后连续7年无病例发生,同期在本市疫源区(县)连续14年开展布病监测,累计监测高危职业人群达1.8万人,未发现现症病例.2004年6月在本市莲湖区一家收集牛、羊血的个体户中先后报告2例急性布病病例,经西安市疾控中心组织该区疾控中心专业防治人员积极开展疫点调查、落实防治措施,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猪霍乱沙门菌在全球的流行和耐药特征
根据公共卫生和临床实验室监测大数据及文献,综合研究猪霍乱沙门菌在国内外的临床疾病、分子流行病学和耐药特征.确证猪霍乱沙门菌属专一寄生猪肠道内、对免疫力低下人群具有较高侵袭力的人兽共患病原,可经养殖链获取抗生素多重耐药,在过去数十年间依次在泰国、中国台湾和大陆地区优势流行或隐匿分散的肠外感染病例构成的疫情.发达国家猪霍乱沙门菌的发病率和耐药率极低,其疾病特征和菌株较难从粪便中分离的特征亦和亚洲地区有高度一致性.防控猪霍乱疫病和耐药传播重点要依靠农业部门对生猪养殖的源头管控,其次要加强各级监管部门的实验室对非伤寒沙门菌诊断的能力建设.发达国家在预防食源性传染病暴发的污染、输入和暴发调查的成熟经验值得借鉴.
-
狂犬病毒毒株及抗原性研究进展
狂犬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病,病死率极高,且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只能着重于预防,故疫苗的有效保护极为重要,对毒株的研究分析可以了解其来源及变异,以确定疫苗株的筛选和使用.
-
家养宠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狗通常被称为“人类忠实的朋友”,也是饲养率高的宠物,但人们在豢养宠物的时候,也应当了解一些常见的人畜共患病的致病性。科学、卫生地与宠物相处,切实阻断传染病的感染途径,从而避免寄生虫病毒感染。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等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的通知(三)
西尼罗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西尼罗热是由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b,WNV)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主要感染鸟类、人类和马、牛等哺乳动物.
-
用测试片法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重要致病菌,由于其形状为球型,在显微镜下排列成葡萄串状而得名,该菌广泛存在于空气、水、尘埃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因而,食品及食品原料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多种致病性物质,如肠毒素及凝固酶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居第2位,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的发生率更高,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45%.我国每年发生的此类中毒事件也非常多,容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食物包括肉类、禽类、蛋类、水产类、奶及其制品等,因此大多数食品及食品原料,均须按国家规定要求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
猪弓形虫病的特点和诊断
猪弓形虫病是由一种龚地弓形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它可以感染人和猪、牛、羊、禽、兔等多种动物,其中猪感染猪弓形虫病为常见.人如果食用了被弓形体污染的肉或通过创伤都能感染此病,进而会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
口岸预防控制人畜共患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提高口岸预防控制人畜共患病的能力,有效防止人畜共患病传入.[方法]分析目前口岸预防控制人畜共患病所采取检疫监管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口岸加强预防控制人畜共患病工作对策.[结果]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新老人畜共患病的频频爆发和流行,给口岸预防控制工作带来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出入境人员的非法携带,出入境交通工具自用食品携带,非法走私入境的动物和动物产品,造成人畜共患病传入渠道多,加大了预防控制难度;二是在口岸开展预防控制人畜共患病,需要口岸现场海关、边防、公安等部门配合;三是近年来新发疾病如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爆发和流行,凸显口岸查验现场配备一专多能、有扎实专业知识和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明显不足;四是人畜共患病监测资金投入不足.[结论]针对存在问题,口岸应采取配备人-机-犬模式,推进口岸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针对性的对封存入境交通工具自用动物产品的疾病疫情检测,联手海关等打击走私部门,堵塞预防控制漏洞,构建起长效预防控制机制和"内联外合"等防预控制对策,就能有效防止人畜共患病经口岸传入传出.
-
戊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是由戊肝病毒(HepatitisE Virus,HEV)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HEV是一种单链、非包膜的RNA病毒,分为4个基因型,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以通过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戊肝主要在发展中国家流行,但欧美等发达国家亦有散发病例.戊肝是一种人畜共患病.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是目前用于检测血清HEV抗体常用的方法.HEV RNA检测可证实HEV感染.目前,HEV疫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HE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2012年10月HEV疫苗上市.采用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可控制该病的流行,接种疫苗也是预防戊型肝炎的重要措施.
-
诺氏疟原虫的研究进展
诺氏疟原虫是一种主要感染猕猴的疟原虫.自2004年起,东南亚地区的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越南、缅甸和印度尼西亚等国陆续报告人感染诺氏疟原虫的病例.诺氏疟原虫成为国内外学者、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共同关注的重点.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诺氏疟原虫的发现、生活史、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诊断、预防及治疗等方面的国内外新进展.
-
发挥健康行为指导在农村布病防控中的作用
当前,人畜共患病极大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直接威胁着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其中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就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
汕头市区食品中李斯特氏菌污染状况分析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李斯特氏菌简称Listeria共7种,其中与人类疾病有密切关系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monocytogenes)是引起的李斯特氏杆菌病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的重要病原菌.
-
我国微生态保健食品的现状及展望(综述)
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1977年由德国人Volker Rush首先提出的.它作为一门新兴的生命科学分支,是研究正常微生物与其宿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边缘科学,是一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生态学.中国的微生态学研究自1979年10月中国微生物学会人畜共患病病原学专业委员会下属的正常菌群学组的成立、1988年2月15日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的成立有了学术组织.1988年<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创刊.微生态学的研究领域涉及微生态学的基础、教学、临床、悉生动物、细菌L型、中医药、动物、植物、感染、微生态调节剂等.
-
一起布病灶状爆发调查报告
布鲁氏菌病为典型的人畜共患病.西安市1989年达基本控制区标准,2004年5月经省疾控中心确认1例急性布病,为查明感染来源和范围,我中心组织即刻按要求开展疫点调查和现场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动物及动物产品可追溯体系与公共卫生
如何实现动物及动物产品可追溯体系是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实行动物及动物产品可追溯体系是有效解决动物疫病防控,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阐述了中国动物疫病防治出现新的问题与动物产品安全的现状.同时,针对国内外动物屠宰生产的差距,采用动物标识技术方法,实施可追溯体系,达到减少人畜共患病和药物残留对人体的危害,解决人们食用动物性食品的安全问题,并介绍中国进行可追溯系统试点研究的进展,以及面对制约溯源系统的问题,指出应用的难点与未来可追溯体系的发展.
-
人畜共患病预防控制的现状和综合防制策略
美国流行病学家卡尔文·施布瓦说过:"世界只有一种医学",借以概括人类与动物之间密切相关的健康和疾病问题[1,2].人的传染病60%来源于动物,50%的动物传染病可以传染给人[3].
-
广西河池市人感染猪链球菌流行病学调查
对河池市两家医院报告收治的"疑似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进行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①2006年8月18日、9月6日和2007年7月1日河池市两家医院分别报告各收治了1例"疑似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河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疑似病例、不明原因发热病例和部分密切接触者的血液和/或脑脊液标本以及宰杀病死猪(犬)场所泥土等标本送检.
-
新发现的立克次体病
立克次体病是一类威胁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病.该病在历史上曾给人类带来严重灾难,目前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当前美国反对生物恐怖主义已将流行性斑疹伤寒、落基山斑点热和Q热列入生物战剂名单中.从病原学上已证实我国存在10种立克次体病(表1).近年根据16S rRNA基因、17KDa脂蛋白、柠檬酸合成酶、外膜蛋白(rOmpA,rOmpB)DNA序列分析,在分子水平上确定立克次体(rickettsia)分类学地位,从而发现新的立克次体所致疾病.目前在世界上包括我国在内发现的新立克次体病,属于新发传染病范畴,此为公共卫生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
新发病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影响因素、预防与控制
近年来,人畜共患传染病广泛地引起了世界的关注[1].2003年发生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是以往任何一种疾病所没有的;目前,正在发生的H5N1禽流感不断加深了对人与动物疾病相关联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