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探索psbA-trnH序列对竹茹、天竺黄及其近缘物种的鉴定*

    作者:樊佳佳;张婉冰;向丽;张雅琴;刘霞

    目的:采用psbA-trnH 序列对竹茹、天竺黄及其近缘物种进行DNA条形码鉴定研究,保障临床用药准确、安全。方法:收集竹茹、天竺黄及其近缘物种共71份材料,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并双向测序,经CodonCode Aligner V 4.2拼接获得序列,应用 MEGA5.0比对分析,计算种内及种间 Kimura-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竹茹、天竺黄各基原及其近缘物种基于psbA-trnH序列的种内大K2P遗传距离均小于其与近缘物种的种间小 K2P遗传距离;NJ树图结合 MEGA 比对结果显示,基原植物青杆竹与青皮竹之间无法区分,而竹茹、天竺黄及其他基原物种之间均可较好地区分并呈现明显的单系性。结论:基于psbA-trnH 序列可以准确地鉴定多基原药材竹茹、天竺黄及其近缘物种。

  • 近缘种药材垂盆草与佛甲草的比较鉴定

    作者:万定荣;徐燃;汪玉娟

    目的:对属于近缘种、外形极似的药材垂盆草与佛甲草进行鉴定比较研究.方法:采用显微鉴定法研究两者茎的横切面及粉末的显微特征;采用薄层色谱比较两者的异同.结果:垂盆草与佛甲草茎横切面组织特征十分相似,但在导管数目、髓部形状及含紫红色物质的细胞数目等有显著差异.对8月份样品而言,前者导管数一般仅有35-58个,髓部多呈三角形;后者则多达75-150个,髓部呈"Y"形.两者的薄层色谱也有较大不同.此外,不同采集期的样品在显微特征上存在某些明显差异.结论:研究结果为两种药材的应用提供了鉴定参考依据,并提示近缘植物药的显微鉴定应注意排除共性.

  • 基于SCAR分子标记的头花蓼分子鉴定研究

    作者:周涛;谢宇;张丽艳;魏升华;金艳蕾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的头花蓼与尼泊尔蓼药材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方法:通过RAPD随机引物筛选,获得头花蓼特异的RAPD分子标记片段,经克隆、测序,重新设计特异性引物转化形成稳定的SCAR标记.结果:获得2条稳定扩增的头花蓼特异片段Z300,Z1100,根据该2特异片段序列设计4对特异引物,分别对头花蓼与尼泊尔蓼药材DNA进行扩增,其中引物Z1-2可从头花蓼药材中扩增获得约300 bp的片段,而尼泊尔蓼药材则未扩增出该片段.结论:引物Z1-2成功将Z300片段转化为SCAR分子标记,可作为头花蓼与近缘种尼泊尔蓼药材分子鉴定的依据.

  • 楝科植物中两种杀虫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

    作者:杨东升;张金桐

    近代有机杀虫剂的问世,是人类同害虫斗争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由于不合理的使用和个别品种本质上存在的问题,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环境污染、人畜中毒、破坏生态平衡等问题,从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在开发研制新型生物合理性杀虫剂的工作中,从植物中发现的一些新的杀虫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国际上对楝科植物中的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Juss.)的研究较为深入,而且已有产品投入实际应用.我国学者在这方面也作了不少工作,成功地进行了引种(赵善欢等,1989).但要大量繁殖和利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同属楝科的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和苦楝(Melia azedarach L.)为印楝的近缘种,在我国黄河以南广泛分布,此前在医用和防虫方面已有生产和使用经验;我国学者对其中一种提取物川楝素(Toosendanin)进行过较多的研究,发现川楝素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杀虫活性(刘桂德等,1958;李培忠等,1982;赵善欢等,1985).本文就川楝素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结合有关印楝的提取物--印楝素(Azadirachtin)的一些资料,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概况尝试着进行一些追踪性的分析和了解.

  • 微小按蚊种团及微小按蚊复合体分类研究进展

    作者:史慧勤;赵彤言;陆宝麟

    微小按蚊(Anopheles minimus Theobald 1901)是我国北纬 25°以南山区和丘陵地区以及东南亚重要的传疟媒介之一.它归属于按蚊属(Genus Anopheles)塞蚊亚属(Subgenus Cellia)迈蚊系(Myzomyia series)微小按蚊种团(An.minimus group),近缘种包括:乌头按蚊(An.aconitus)、溪流按蚊(An.fluviatilis)、瓦容按蚊(An.varuna).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认为微小按蚊为一复合体,但分型情况还未统一,有分为A、B型,或分为A、B、C型,并可能存在其它隐型.

  • 德国小蠊及其近缘种的形态和分子鉴定

    作者:邱德义;魏晓雅;吴可量;岳巧云

    目的 建立一种可以准确鉴定德国小蠊及其近缘种的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方法.方法 比较德国小蠊、拟德国小蠊、双纹小蠊、毛背小蠊和单尾小蠊等小蠊属近缘种的外部及雄性尾器的形态特征.获得种类分子鉴定普遍采用的标准DNA条形码片段——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分析其序列、种内和种间序列差异度,构建Neighbor-Joining树.结果 德国小蠊及其近缘种在外部形态上差异较小,部分外部特征在相同种不同个体间不稳定,但其雄性尾器特征差异明显且稳定;种内不同个体间的DNA条形码序列差异<2%,种间DNA条形码序列差异均>2%.结论 雄性尾器是德国小蠊及其近缘种形态鉴定的金标准,DNA条形码可作为种类分子鉴定的工具,为形态学鉴定的有效补充.

  • 基于ITS2序列的茅苍术及其近缘种DNA分子鉴定

    作者:邵婧;谷巍;巢建国;耿超;孙红梅;李孟洋

    目的 应用ITS2条形码鉴定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及其近缘种药材.方法 提取不同产地29份茅苍术、北苍术A.chinesis及白术A.macrocephala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ITS2序列并进行双向测序,测序结果提交至GenBank;从GenBank下载茅苍术及其菊科近缘种10种45条ITS2序列;对提交与下载的73条序列,应用MEGA 5.1软件进行序列比对,计算种内和种间距离,采用相似性搜索法、近距离法进行鉴定分析,并构建Neighber-jioning (NJ)系统进化树直观反映鉴定结果.结果 茅苍术药材ITS2序列长度均为229bp,是1个单倍型;与菊科近缘种苍术属药材距离较近,与菊科其他属近缘种之间遗传距离较远,NJ树结果显示茅苍术及其近缘种药材均可明显区分,表现出良好的单系性,依据ITS2二级结构,也可以直观地将茅苍术与菊科近缘种药材区分.结论 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能稳定、准确鉴别茅苍术药材,为保障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 真假燕窝的鉴别

    作者:蒋华嵩

    燕窝(又名燕菜或燕根),为雨燕科动物金丝燕Collocalia esculenta Linnaeus及其同属近缘种的唾液与绒羽等混合凝结所筑成的巢窝.燕窝在民间广为流传使用,是宜药宜膳的高级保健品.早在<本经逢源>、<本草再新>中就有记载.燕窝能"调补虚劳,治咳吐红痰;大补元气,润肺滋阴".

  • 药用防风及其近缘种的性状调查

    作者:李继红;李蓟龙;范翠丽;王磊

    目的:防风品种复杂,性状鉴定困难,混淆品多,栽培用种不确切,导致药材质量参差不齐,给生产、药用带来困惑.从我国各省份随机抽取道地药材,进行野生、家种及近缘种的性状调查,为防风中药材市场药材规范化管理、药品质量保障及临床用药安全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从生药主产地随机抽样,对原植物根性状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及饮片调查.结果:药用防风野生品、不同产地家种品及近缘种在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横切面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结论:野生防风“蚯蚓头”“旗杆顶”明显,质地松软,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木质部、皮部裂隙多.家种蚯蚓头不明显或无,“旗杆顶”长而粗大,质略重,粉性略强,断面较平坦,气强弱不等,甘而无辛味.其他近缘种切面色较浅,质硬纤维性,“蚯蚓头”“旗杆顶”“菊花心”“无红眼圈”无或不明显.气味各品种有甜、苦、酸、辛等差异.

  • 麻黄及其近缘种种子微形态的特征研究

    作者:李俊祯;马骥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结合野外调查结果对麻黄及其近缘种的种子微形态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草麻黄等4种植物在种子微形态特征方面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种子形状均为狭卵形,表面纹饰均为纵条纹状,各种间仅在条纹的粗细、走向和形态上略有差异,种子表面颜色有所不同,这些特征反映了该属分类的自然性和种间亲缘关系.

  • 古塞细蠓复合组的研究进展

    作者:米红艳;刘荣堂;刘增加

    古塞细蠓(Leptoconops kerteszi Kieffer)早在1908年发现建种[1],由于当时对细蠓的认识不够深入,分类不够系统,该种的形态特征的描述也不够详细,导致此后世界许多国家相继报道的古塞细蠓并不是一个种,而是若干个近缘种.直到1978年Clastrier和Wirth在研究了北美细蠓之后,他们将以往报道的古塞细蠓的若干个近缘种统称为古塞细蠓复合组(Leptoconops kerteszi complex),并对原先报道的"古塞细蠓"分别描述了若干个新种[2].我国有关古塞细蠓及其复合组也有初步探索[3].然而,古塞细蠓复合组的种间差异小,鉴别难度大,容易造成谬误,直接影响着细蠓学科的深入研究和有效防制工作.为我国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现就古塞细蠓复合组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山东产艾及几种近缘种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作者:孙稚颖

    目的:研究山东产艾及其4种近缘种的叶形、叶表皮微形态及叶解剖等方面的异同点.方法:取5种植物叶片采用叶表皮离析法、常规的石蜡切片法,解剖镜、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分析.结果:山东产艾及4种近缘种的叶在形态解剖学方面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①叶均为羽状裂,裂片边缘具齿,叶背面密被毛茸,叶柄基部有假托叶;②叶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类型均为不定式,表皮上分布有椭圆形或鞋底形腺毛(顶面观);③叶主脉背面均明显外突,下有间断的厚角组织;叶柄略呈“D”字形,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被锯齿状角质突起,维管束多个,均为外韧型.所研究种类可从以下几方面鉴别:①茎中部叶叶裂深浅、裂片宽窄及叶质地;②叶上表皮细胞形状以及气孔、非腺毛残基分布情况;③叶柄横切面维管束排列方式,叶及叶柄中有无晶体分布及类型.结论:对艾及其近缘种的形态解剖学研究为山东艾叶类药材的鉴别、质量评价及资源开发提供了新资料.

  • 黑木耳掺伪物质调查检测

    作者:刘忠;姚成

    黑木耳以及其近缘种毛木耳是一种质优味美的胶质食用菌和药用菌.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我国著名特产,深受人们喜爱,是百姓餐桌上的一道佳肴.市场上一些不法商贩为谋取暴利常向木耳中掺杂它物,欺骗群众,严重损坏消费者利益,扰乱市场秩序.本文针对一起举报的偶发事件,对掺伪物质系统地调查检验.

  • 三七及其三个近缘种的红外光谱分析

    作者:张志信;张仕秀

    采用红外光谱一维谱图及二阶导数宏观指纹鉴定的方法对屏边三七、疙瘩七、峨眉三七和种植三七的块根、叶原药材的红外光谱图进行了整体的分析.原药材红外光谱一维谱图及二阶导数图谱显示,屏边三七、疙瘩七、峨眉三七和种植三七为近缘种种质资源的关系,初步判断种植三七与峨眉三七的种缘关系近,屏边三七与疙瘩七的种缘关系较为接近.

  • 砂仁不同部位及近缘种中槲皮苷含量的比较

    作者:王祥培;吴红梅;万德光;李良英;税朝毅

    目的 探讨中药砂仁不同部位及近缘种中槲皮苷含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苷的含量.结果 槲皮苷质量百分浓度线性范围为0.122 6-1.226μg,线性回归方程为:Y=316.01X-29.98,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96.85%.结论 砂仁不同部位及近缘种中槲皮苷的含量有明显的差异.砂仁不同部位槲皮苷含量高低顺序为:种仁>果实>果皮.

  • 基于psbA-trnH序列的土茯苓基原植物及其近缘种DNA分子鉴定

    作者:王振涛;郝虹;林丽珍;余悦;李书渊

    目的:对土茯苓基原植物及其近缘种进行sb A-trnH条形码鉴定.方法:提取样品DNA,利用PCR技术对样品进行叶绿体基因psb A-trnH片段扩增并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拼接后,利用MEGA 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种内种间K2P遗传距离并采用邻接法构建NJ系统树.结果:土茯苓基原植物种内大K2P遗传距离远小于种间小K2P遗传距离;由构建的系统聚类树图可以看出,不同来源的土茯苓基原植物聚成一支,表现为单性系,并与其近缘种明显分开.结论:psb A-trnH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可以有效地鉴别土茯苓基原植物及其近缘种,为土茯苓药材基原鉴定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分子依据.

  • 应用位点特异性扩增反应鉴别垂盆草及其近缘植物

    作者:谢冬梅;黄璐琦;秦民坚;王德群;蒋超;袁媛

    目的:建立垂盆草药材的DNA分子鉴定方法.方法:不同地区野外采集景天属垂盆草及其近缘药用植物共4种,分别提取总DNA,扩增cpDNA trnL-trnF序列,比对所有样品的该段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鉴别垂盆草及其近缘种的位点特异性引物.结果:垂盆草及其近缘易混淆品的trnL-trnF序列具有多个稳定的SNP位点;选取适宜的变异位点设计的2对特异性引物,在一定的退火温度,只有垂盆草扩增后产生预期长度的阳性扩增产物,而其他3种近缘种在同等条件下不能被有效扩增.结论:所设计的鉴别引物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能特异性鉴别垂盆草及其近缘易混淆植物.

  • 基于DNA条形码鉴定龙葵及其近缘种

    作者:陈小露;柏宁宁;向丽;孙伟;梅全喜

    目的:对龙葵及其近缘种进行ITS2分子鉴定,确保药材质量和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收集各产区的不同基原龙葵及其近缘种共61份样品,采用DNA试剂盒提取方法,提取DNA,经PCR扩增后测序,采用CodonCode Aligner V5.1.2对测序序列进行峰图质量分析,基于MEGA5.1中的K2P模型计算龙葵及其近缘种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及构建系统聚类树.结果:龙葵及近缘种的DNA提取率为100%,龙葵两个基原的ITS2序列长度均为210 bp,ITS2序列变异较小.龙葵与少花龙葵的ITS2序列与其近缘种的大种内距离均小于与其近缘种的小种间距离.基于ITS2序列构建NJ树,龙葵、少花龙葵各自聚为一支,并且与其他近缘种明显分开.同时基于条形码鉴定标准操作流程成功将药材市场购买的龙葵药材进行鉴定,购买的22份龙葵药材样品中只有2份鉴定为龙葵,2份鉴定为少花龙葵,其余均为红果龙葵.结论:药材市场上龙葵药材掺伪情况严重,基于ITS2序列能够准确鉴定龙葵及其近缘种,确保临床安全用药.

  • 基于ITS2序列广陈皮基原植物及药材的DNA分子鉴定

    作者:成树森;王武静;陈超志;段元静;任玲;王秋红;李书渊

    目的 选取ITS2序列对广陈皮基原植物及药材进行鉴定,为DNA条形码技术应用于广陈皮药材的鉴定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提取样品DNA,利用PCR技术对样品进行核基因ITS2片段扩增并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Codon Code Aligner拼接后,用MEGA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种内、种间Kimura-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并采用邻接法构建NJ系统树.结果 广陈皮种内大K2P遗传距离远小于种间小K2P遗传距离;由构建的系统聚类树可以看出,广陈皮基原植物及药材聚成一支,并与其他近缘种植物明显分开.广陈皮药材的测序成功率明显低于原植物的测序成功率,年份越高的广陈皮测序成功率越低.结论 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可以有效地鉴别广陈皮基原植物及药材与其他近缘种植物,为广陈皮药材基原鉴定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分子依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