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时间点观察电针"委中"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IGF1R和IGFBP3的表达

    作者:卢宗孝;晏珺;于雪;陈冬荔;邹德辉;陈玉佩;许玥;张佳怡;白玉琢;张莉;霍则军

    目的:研究多时间点电针"委中"穴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1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1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表达.方法:选取90只雄性SD大鼠并将其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委中组,每组30只,模型组和电针委中组腹腔麻醉后往双侧L4-5多裂肌注射0.5%布比卡因溶液制造多裂肌损伤模型,空白组不做处理,造模后电针委中组行1次/d电针委中穴治疗,3组分别于治疗后1 d、2 d、3 d、7 d、14 d后同步取材,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多裂肌中IGF1R、IGFBP3的表达动态变化.结果:治疗后2 d、3 d、7 d、14 d模型组IGF1R的表达高于空白组(P<0.05);治疗后1 d、2 d电针委中组IGF1R的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治疗后7 d、14 d模型组IGFBP3表达高于空白组;治疗后2 d、14 d电针委中组IGFBP3表达低于模型组.结论:电针委中穴可在早期增加IGF1R的表达,并下调IGFBP3的表达,促进多裂肌损伤后的修复.

  • IGFBP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琳;廖子龙;颜晓菁;刘杰;王晓鸥;樊华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GAPDH为内参,应用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GFBP3基因在43例AML初治(de novo AML)患者、36例完全缓解(CR)患者、28例对照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比较三组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初治组的IGFBP3基因表达水平均低于CR组和对照组(P<0.05),CR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GFBP3可能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完全缓解后表达水平恢复,其可以作为一种评估临床疗效的指标.

  • IGF-I与IGFBP-3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小利;高昕;刘晗;陈琳凤;王燕庆;赵鸿梅

    目的 探讨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GFBP-3)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辽宁省人民医院的113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结直肠癌(CRC)组,良性对照(N-CRC)组为同期37例结直肠良性病患者,健康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为同期76名健康体检者.对CRC组进行了有/无淋巴转移(M-CRC/NM-CRC)分亚组和TNM分期.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IGF-I、IGFBP-3含量并计算其比值.两组间采用SNK检验,不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 在IGF-I浓度方面,NC、N-CRC、CRC组间呈小幅递减趋势,M-CRC与NM-CR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43,P=0.559),T4期低于T1+T2期、T3期(F=6.279,P=0.003).IGFBP-3浓度方面,CRC组(3.13 ±1.57)μg/ml与N-CRC组(3.42 ±1.32)μ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4,P=0.09),但CRC组显著低于NC组(4.62 ±1.10)μg/ml(F=10.88,P=0.001),M-CRC亚组高于NM-CRC亚组(F=4.44,P<0.05).IGF-I/IGFBP-3比值方面,CRC组为48.85 ±29.14显著高于N-CRC 组(42.38 ±12.58)(F=5.05,P=0.02)和NC 组(42.46 ±16.24)(F=5.68,P=0.02).IGF-I 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3(95% CI 0.56~0.70),诊断价值较低,以102.5作为IGF-I诊断临界值时灵敏度为85.8%,特异度为40.7%;IGFBP-3 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0.72 (95%CI 0.64~0.78),诊断价值中等,以3.33作为IGFBP-3诊断临界值时灵敏度为78.8%,特异度为62.8%.结论 IGF-I和IGFBP-3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均呈低表达,同时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

  • 结直肠腺瘤患者血清IGF-1和IGFBP-3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崔艳欣;姜常青;王瑶;姜相君;辛永宁;宋明全

    目的: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IGFBP-3)在结直肠腺瘤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放射法分别检测12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48例结直肠癌患者及34例健康人外周血清IGF-1和IGFBP-3表达水平.结果:血清IGF-1和IGF-1/IGFBP-3比值在结直肠癌组(247.35±60.77; 0.063±0.010)、腺瘤性息肉组(224.75±69.45; 0.055±0.010)及健康对照组(195.39±63.37; 0.047±0.013)依次降低,前两组明显高于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性息肉患者血清IGF-1、IGFBP-3水平及IGF-1/IGFBP-3比值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情况及肿瘤家族史临床指标间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息肉大小、数量、部位、组织学分类也无统计学意义.血清IGF-1和IGF1/IGFBP-3比值在结直肠癌组(247.35±60.77; 0.063±0.010)、进展期腺瘤组(235.81±73.72; 0.056±0.011)及早期腺瘤组(208.15±59.44; 0.052±0.008)依次降低,且前两组较后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血清IGF-1和IGFBP-3呈正相关(r=0.796,P<0.001).结论:血清IGF-1和IGF-1/IGFBP-3比值增高可能在结直肠腺瘤癌变中起一定作用,对适龄人群行血清GF-1和IGF-1/IGFBP-3检测可以简单筛选有息肉恶变倾向者.

  • 生长激素对胰腺癌IGF-Ⅰ,Ⅱ-IGFBP3通路动态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石毅;孙跃明;白剑锋;陆文熊;傅赞;赵翰林;苗毅

    目的 观察生长激素(GH)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及对肿瘤宿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IGF-Ⅰ,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通路的影响,初步探讨体内外实验差异的原因.方法 体外应用GH(50 ng/ml)24 h,48 h,72 h后计数胰腺癌细胞SW-1990,PANC-1及P3;选用BALB/C雌性裸小鼠35只,以SW-1990成瘤,测量瘤体积,成瘤裸鼠随机分为注射GH的实验组(GH组)及对照组(NS组),荷瘤裸鼠在后依次注射GH后第1小时、2小时、6小时及24小时处死动物,心室穿刺抽血,切除肝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GF-Ⅰ,-Ⅱ水平(P<0.05),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方法观察肝脏IGFBP3的相对光密度(ROD)变化.结果 GH在体外可加速胰腺癌细胞增殖但在体内不促进肿瘤生长;GH上调荷瘤宿主血清IGF-Ⅰ、Ⅱ水平;与GH刺激前(NS)相比,肝脏IGFBP3表达在GH刺激后1 h、2 h、6 h有显著提高(P<0.05),24 h有所减弱.结论 GH对胰腺癌细胞的作用存在一定的体内外差异;GH在体内通过提高IGF-Ⅰ、Ⅱ水平发挥效应,GH不刺激在体肿瘤生长可能与IGFBP3上调有关.

  • 术后应用肠外营养对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病人的影响

    作者:梁力建;罗时敏;赖佳明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病人术后的营养支持.方法 24例行根治性切除的肝癌病人随机分为PN组(n=12)和rhGH+PN组(n=12).术前、术后1 d和术后6 d测肝功能、血糖、AFP、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血清GH、IGF-1、IGFBP-3,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包括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术后6 d肝穿刺组织)ALBmRNA、IGF 1mRNA、IGFBP 3mRNA的表达,肝组织行Ki67免疫组织化染色.同时选12例因胆石症或肝血管瘤行手术的病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病人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GH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清IGF-1、IGFBP-3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术后6 d,rhGH+PN组血糖、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清GH、IGF-1、IGFBP-3水平、肝ALBmRNA、IGF-1mRNA、IGFBP-3mRNA表达水平、肝Ki67指数均高于PN组.血清GH水平与血糖呈正相关,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血清AST、ALT、TBIL呈负相关,与血清ALB、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呈正相关.结论 rhGH+PN有利于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病人术后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轴的恢复,检测血清IGF 1、IGFBP-3水平有助于了解短期营养支持的效果和选择营养素.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廖永德;万燕青;周晟;赵金平;付向宁;MAYER Doris

    目的: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IGFBP3在34例肺鳞癌和25例肺腺癌(共21例含癌旁肺组织)及15例良性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IGFBP3在良性肺组织中表达定位于细胞质;而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分别称为IG-FBP3质表达和核表达),后二者阳性率为44%(26/59)和29%(17/59).IGFBP3使表达在肺癌和良性肺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中IGFBP3核表达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P=0.002 9;在低分化肺癌组织中IGFBP3核表达显著低于中或高分化肺癌,P=0.029 2.IGFBP3质表达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相关,P=0.000 7.IGFBP3质表达阳性者预后差,而IGFBP3核表达阳性者预后优于阴性表达者.结论:在NSCLC组织中,IGFBP3质表达可能与调节IGF作用有关,而核表达则可能与抑制肿瘤生长有关,IGFBP3质或核表达具有一定的预后意义.

  • IGFBP-3基因多态性与青春期女子体操运动员骨生长代谢的关联

    作者:张志芳;周未艾;陈海涛;于涛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基因多态性和青春期女子体操运动员骨生长代谢的关联性.方法:对62名青春期汉族女子体操运动员进行观察研究,测试其2013年3月25日的骨量、骨密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GFBP-3、骨钙蛋白、骨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采用haploview软件及hapmap、NCBI数据库选取IGFBP-3基因多态位点,应用SNaPshot SNP分型方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IGFBP-3基因多态位点rs2854744、rs2270628、rs2854746、rs3110697、rs2453839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定律.女子体操运动员IGFBP-3基因rs2270628位点与各位点骨量及骨密度关联.rs2270628CC基因型大腿骨矿含量、全身骨矿含量、上肢骨密度、大腿骨密度、脊柱骨密度、全身骨密度显著高于CT+TT基因型.IGFBP-3水平与rs2453839多态性关联,TT基因型的IGFBP-3水平显著高于CT+CC型.结论:IGFBP-3基因多态位点rs2270628可作为青春期女子体操运动员骨生长代谢的分子遗传学标记.

  • 碘致甲状腺功能异常及其与IGF-1和IGFBP-3表达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凤玲;邓海荣;刘玉枝;侯振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人体重要、作用广泛的细胞因子之一,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及细胞分化、增殖等作用.血清中IGF-1有两种形式:一是发挥生物学作用的游离型,一是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3结合的形式,IGFBP-3可促进或抑制IGF-1的生物学活性.当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时, IGF/IGFBP系统发生相应的变化,参与甲状腺细胞的生长与功能的调节,从而影响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成为诊断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生物标志物之一和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 GH-IGF-1轴与儿童生长发育

    作者:朱玉芳;潘革

    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园子1(GH-IGF-1)轴是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调控因素.GH、IGF-1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可促进细胞增殖,直接或间接调节骨骼生长,调节机体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GH的促生长作用是由IGF-1介导的.GH-IGF-1轴功能受损,会导致生长发育落后.小于胎龄几的生长落后可能与GH-IGF-1轴持续受损有关.慢性疾病导致生长发育落后与GH-IGF-1轴功能紊乱有关.

  • IGF-1、IGFBP-3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中的变化

    作者:高凯;王德军;严茂祥;陈芝芸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GFBP-3)的表达及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大鼠NAFLD模型,以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干预。 HE染色动态观察大鼠4、8、12周时肝组织病理学变化,IRMA法动态监测血清IGF-1、IGFBP-3含量。结果正常组大鼠各时间点肝组织病理均无明显异常;模型组随高脂饮食时间延长,在4、8、12周3个时相点肝组织脂肪变、炎症程度、气球样变及NAFLD活动度积分逐渐增强,血清IGF-1、IGFBP-3逐渐明显下降,且模型组各时相点IGF-1、IGFBP-3的水平较正常组同一时相点明显降低;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干预后,大鼠肝组织炎症程度、NAFLD活动度积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IGF-1、IGFBP-3的水平则较模型组明显增高。结论血清IGF-1、IGFBP-3水平随大鼠NAFLD进展而降低。

  • 川崎病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变化研究

    作者:林莉;李雪梅;WANG Gui lan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川崎病病程及其治疗中的改变和临床意义。方法:川崎病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病程第8天)、治疗后2、5天(病程第10、13天)采静脉血,其他感染性疾病组患儿于入院第1天及入院第5天采静脉血。以上标本均采用ELISA法进行IGF-1、IGFBP3测定。结果:(1)川崎病组治疗前(病程第8天)的IGF-1、IGFBP3血清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而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组(入院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2)川崎病组治疗后2天(病程第10天),其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治疗前(病程第8天)相比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3)川崎病组经治疗后5天(病程第13天),血清IGF-1、IGFBP3水平仍持续在高水平,与川崎病治疗后2天(病程第10天)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组(入院后5天)相比明显升高(P<0.05);其他感染性疾病组(入院时)与入院后5天血清IGF-1、IGFBP3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4)川崎病组分为发生CAL组和未发生CAL组,两组IGF-1、IGFBP3血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5)川崎病组中分典型KD和不完全KD两组,其治疗前后IGF-1、IGFBP3血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川崎病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GF-1、IGFBP3水平显著升高,可能与丙种球蛋白大剂量应用有关,其水平升高,可能减少了川崎病后期血管狭窄及血管瘤的形成,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水平与胰腺癌及大肠癌发生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

    作者:宋姗姗;杨博逸;孙韶龙;孙贵范;王宝胜

    目的 评价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onding protein 3,IGFBP-3)水平和胰腺癌及大肠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利用Meta分析法对20个关于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胰腺癌、结肠癌及直肠癌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胰腺癌研究中,IGF-1合并OR值为1.07 (95%CI:0.81~1.43),IGFBP-3合并OR值为1.00 (95%CI:0.76~1.30);结肠癌研究中,IGF-1合并OR值为1.31(95%CI:1.07~1.59),IGFBP-3合并OR值为1.08(95%CI:0.90~1.30);直肠癌研究中,IGF-1合并OR值为0.85(95%CI:0.55~1.30),IGFBP-3合并OR值为0.88 (95%CI:0.59~1.32).结论 血清IGF-1及IGFBP-3水平与胰腺癌和直肠癌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血清中高水平的IGF-1增加结肠癌发生的风险性,但是不存在IGFBP-3水平改变影响结肠癌发生的证据.

  •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25(OH)D、IGF1和IGFBP3水平变化

    作者:杨晓云;刘蕊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CRC)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的变化,探讨三者间关系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150例健康对照人群及150例CRC患者血清25(OH)D、IGF1、IGFBP3等指标,收集CRC患者肿瘤临床病理特征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RC患者血清25(OH)D[(33.17±15.75) nmol/L]及IGFBP3[(133.06±53.42) μg/L]均低于健康对照人群[分别为(41.18±11.59) nmol/L、(150.48±49.32) μg/L,P<0.05];但CRC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健康对照人群未见显著差异;CRC患者血清IGFBP3低水平组血清IGF1[(122.46±66.35) ng/mL]及25(OH)D[(30.11±14.91) nmol/L]均低于IGFBP3高水平组[分别为(147.63±61.44) ng/mL、(35.20±16.38) nmol/L,P<0.05];肿瘤细胞高中分化组血清IGF1水平[(124.64±59.34) ng/mL]低于低分化组[(172.78±66.92)ng/mL],浸润突破肌层组血清IGFBP3水平[(141.25±48.43) μg/L]高于浸润未突破肌层组[(116.89±60.78) μg/L, P<0.05].结论:联合检测CRC患者血清25(OH)D、IGF1、IGFBP3水平,对疾病早期诊断及预估病情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结合蛋白3在食管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瑞;耿丽;王瑞林;王留兴;樊青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GFs)及其结合蛋白与肿瘤的关系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动物及细胞实验也证明IGFs是促肿瘤生长因子,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则表现出对肿瘤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IGFBP-3在多种肿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本研究通过对比22例食管癌患者和15例健康人以及14例化疗有效患者血清中IGF-1和IGFBP-3的含量,研究其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化疗疗效的关系.

  • 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乃君;南国珍;苏胜偶

    目前,糖尿病(DM)的患病人数正在逐渐增加,其主要死因是慢性并发症,国外报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在DM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而且多数来自对1型DM动物模型和细胞培养的结果,而IGF-1与2型DM的相关研究报道尚少.近年来,关于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IGFBP-3)在DM的作用,日益倍受关注.本实验中我们检测了2型DM患者血清IGF-1、IGFBP-3的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旨在探讨IGF-1、IGFBP-3与2型DM的关系及其在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为DM的早期诊断和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和特发性肺纤维化

    作者:叶琳;赵洪文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原因不明但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的纤维变性疾病,在肺纤维化过程中,众多细胞因子参与了细胞调控,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被发现与IPF有关,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不明了.许多学者发现IGFBP-3可以通过依赖性和非依赖性地方式结合IGF,但具体的IGFBP-3信号传导通路还没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出IGFBP-3这种蛋白在人体多器官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者们把目光聚焦在肺上,而且有关纤维化的相关研究逐渐浮出水面.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阅览国内外有关报道,可能与以下内容相关:①IGFBP-3的生长抑制和细胞凋亡作用;②IGFBP-3与IGF-1;③IGFBP-3与TGF-β1;④IGF-1与TGF-β1;⑤IGFBP-3与细胞外基质.由此可见,IGFBP-3与IPF有着潜在的必然关系,IGFBP-3在促IPF的形成扮演着重要角色.

  • 骨质疏松合并压缩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血清中IGF-1、IGFBP3含量与骨代谢活力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凯;李春亮;罗成林;朱海勇;张志进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合并压缩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GF结合蛋白3(IGFBP3)含量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骨科诊断为骨质疏松的患者106例,并根据有无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分为合并压缩性骨折组(A组)、未发生压缩性骨折组(B组),另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血清并测定IGF-1、IGFBP3及骨代谢标志物(包括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的含量,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A组和B组患者血清中IGF-1、IGFBP3、骨保护素(OPG)、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F=24.594、18.387、14.239、11.283、9.938、9.233,P<0.01),核因子 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F=13.489、10.282、9.384、15.675、13.485,P<0.01);A组患者血清中IGF-1、IGFBP3、OPG、BALP、BGP、PINP的含量均显著低于B组患者(P均<0.05),RANKL、TRACP-5b、MMP-2、MMP-9、β-CTX的含量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P均<0.05);骨质疏松合并压缩性骨折患者血清中IGF-1、IGFBP3的含量与OPG、BALP、BGP、PINP的含量呈正相关(IGF-1:r=0.674、0.624、0.681、0.597,P=0.011、0.002、0.015、0.021、0.008;IGFBP3:r=0.594、0.657、0.652,0.624,P=0.018、0.014、0.018、0.021),与RANKL、TRACP-5b、MMP-2、MMP-9、β-CTX的含量呈负相关(IGF-1:r=-0.629、-0.681、-0.649、-0.718、-0.628,P=0.008、0.014、0.002、0.009、0.019;IGFBP3:r=-0.658、-0.619、-0.725、-0.641、-0.595,P=0.013、0.004、0.019、0.027、0.018).结论 骨质疏松合并压缩性骨折患者血清中IGF-1、IGFBP3含量的降低能够影响骨代谢过程.

  • 血清 IGF-1和 IGFBP3浓度和 LH 峰值水平对女童性早熟的诊断价值

    作者:闫红;李贵霞;李梅;郭映辉;张文超;刘丽君

    目的:探讨性早熟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和促黄体生成素( LH)峰值的水平变化,分析其对儿童性早熟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观察病情和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儿童保健科就诊的性早熟女童69例, ICPP组26例, SPT组43例。同时收集青春发育前健康女童30例为对照。用化学发光法检测ICPP组、SPT组、对照组血清IGF-1、IGFBP3水平和血清LH峰值水平。结果 ICPP组血清IGF-1水平[(451±148)ng/ml]明显高于SPT组[(268±56)ng/ml]和对照组[(141±6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SPT组IGF-1[(268±56)n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ICPP组患儿血清IGFBP3水平[(5.7±1.0)ng/ml]与SPT组[(5.3±0.5)n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4.2±1.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ICPP组患儿血清LH峰值水平[(27.2±22.7)U/L]明显高于SPT组[(3.2±1.9)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IGF-1、IGFBP3可作为性早熟的诊断依据,IGF-1对ICPP和SPT有鉴别诊断意义。 LH峰值明显升高可能与CPP女童HPG轴功能提前激活有一定关系。

  • 结直肠癌组织中 IGFBP-3和 P5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郭淑芹;康军朋;张金库;周炳娟;赵文明;刘倩茹;张云良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GFBP-3)、P53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GFBP-3、P53在138例结直肠癌和69例正常结直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IGFBP-3在CRC中的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P53在CRC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IGFBP-3在CRC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的表达有关( P >0.05);P53在CRC中的表达与结直肠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 P >0.05),二者与其他因素均无关(P >0.05)。 IGFBP-3与P53的表达呈负相关性( r =-0.27, P <0.01)。结论 IGFBP-3与P53可能均参与了CRC的侵袭、转移过程,且二者起到了协同作用,联合检测二者在CRC中表达对预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75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