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日本血吸虫血清学阳性率时空分布格局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显红;周晓农;吴晓华;杨坤;吕山

    目的 分析和比较我周湖区和山区以县为单位的人群血吸虫感染血清学阳性率时空分布格局.方法 采用贝叶斯时空模型,对2002-2005年全国以县为单位的血吸虫病年报资料中血清学检查数据、中分辨率成像光谱辐射计(MODIS)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地表温度(LST)和土地覆盖类型以及经济水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在湖区,人群血吸虫血清学阳性率与7~8月NDVI均值、水体比例和草地等比例呈正相关(网归系数分别为0.650、0.662和0.832);在山区,人群血吸虫血清学阳性率与1~2月NDVI均值和草地等比例呈正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2.631和0.400),与7~8月NDVI均值呈负相关(回归系数为-0.288).湖区人群血吸虫血清学阳性率每年空间相关系数位于0.8680.945之间,山Ⅸ的多数年份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湖区和山区,自然环境因素对血吸虫病的影响有所不同;湖区人群血吸虫血清学阳性率存在很强的空间相关性且每年略有差异,而山区的空间相关性不强.

  • 1998-2009年重庆市结核病流行病学时空分布研究

    作者:周泽文;胡代玉;李勤;马婧婧;王润华;易静

    目的 描述并分析1998-2009年重庆市结核病发病趋势及地区聚集性,为地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重庆市40个区县1998-2009年的结核病发病资料及人口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和聚类分析描述其时空分布.结果 ①时间趋势:重庆市结核病发病率呈现一定范围的波动,从1998-2005年呈逐步上升趋势,2005年后趋于平缓.②空间聚集性:将重庆市各区县按发病率分为四类,其中彭水县、丰都县、忠县、涪陵区、巫山县、武隆县、渝中区、万州区的发病率高.对各类进行方差分析,显示聚类效果良好(F=33.68,P<0.000 1).结论 1998-2009年重庆市结核病疫情十分严峻,且发病情况受地域和经济水平影响较大,应加大对高发病率区域的财政投入和卫生资源分配比例.

  • 泰州市2017年空气污染物分布特征分析

    作者:王莉

    目的 探讨泰州市2017年各空气污染物时间、空间分布特征,为空气污染与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收集泰州市2017年城区10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各空气污染物浓度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运用ArcGIS 10.0呈现各超标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结果 泰州市2017年空气各污染物中以PM2.5日均值高,超标率为15.3%,其次是O3,超标率为10.4%.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M10、SO2、NO2、CO与PM2.5浓度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为0.853、0.404、0.577、0.555(P值均<0.05).PM2.5、PM10、NO2月均浓度均以12月份高,8月份低;O3月均浓度5、6月份较高,12月份较低,不同月份各污染物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污染物空间分布均以泰州市开发区周围一带浓度较高,其他区域相对较低.结论 该地区主要超标污染物为PM2.5、PM10、NO2、O3,应充分考虑各区域不同情况和污染物间同源性,特别在秋冬季节污染严重时,加大控制排放力度.

  • 江西省血吸虫中间宿主分布现状研究Ⅱ钉螺孳生环境时空分布分析

    作者:吕尚标;李宜锋;陈喆;辜小南;袁敏;胡飞;李召军;林丹丹

    目的 掌握江西省钉螺孳生环境时空分布特征,建立以行政村为单位的钉螺孳生地数据库和环境空间数据库.方法 采用查阅资料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全省历史有螺环境、现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孳生环境时空分布.结果 江西省钉螺孳生环境有湖沼型和山丘型两种类型,主要集中在鄱阳湖区,占总孳生地面积的66.97%.现有潜在钉螺孳生环境204745.48 hm2,其中湖沼型和山丘型分别为146548.58 hm2和58196.90 hm2,分别占71.58%和28.42%;实际有螺面积83234.50 hm2,其中湖沼型和山丘型分别为80890.81 hm2和2343.69 hm2,分别占97.18%和2.82%;压缩有螺面积114253.30 hm2,有螺面积压缩率为57.85%,其中湖沼型和山丘型有螺面积压缩率分别为46.51%和94.97%;Ⅰ、Ⅱ、Ⅲ类环境和Ⅳ类环境分别占总有螺面积的55.77%、25.75%、13.91%和4.57%.结论 全面、系统地建立了江西省钉螺孳生地数据库和环境空间数据库,实现了对各地钉螺孳生环境螺情、环境和植被情况的动态更新与追踪管理,可为螺情监测提供支撑.

  • 2004-2011年湖南省居民血吸虫感染时空特征研究

    作者:胡本骄;赵正元;夏蒙;李广平;任光辉;姜庆五;周艺彪

    目的 探索2004-2011年湖南省居民血吸虫感染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规律.方法 基于2004-2011年湖南省乡(镇)血吸虫病病情数据库,对湖南省居民血吸虫感染的时空特征进行描述与分析.结果 2004-2011年湖南省居民血吸虫感染率由3.0%下降至0.8%,但部分乡(镇)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P90=2.1%),有螺水系沿岸居民血吸虫感染率高于其他地区.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2004-2011年湖南省居民血吸虫感染率Moran's I指数为0.34~0.53,均高于期望值且具有统计学意义(Z>8.71,P<0.05);局部G统计量热点分析显示,2004-2011年正热点"高-高"聚集乡(镇)主要位于洞庭湖沿岸,聚集乡(镇)数量为30~70个.SaTScan空间扫描发现,2004-2011年聚集区域内血吸虫病流行乡(镇)数为145~183个.结论 2004-2011年湖南省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下降明显,但部分乡(镇)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2004-2011年湖南省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存在明显正向空间自相关和聚集性,正热点"高-高"聚集区域可确定为下一步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 2005-2012年云南省洱源县钉螺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作者:刘璐;施学文;毛桂林;朱宏儒;杨国静

    目的 研究2005-2012年云南省洱源县钉螺时空分布特征,为钉螺监测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建立2005-2012年云南省洱源县钉螺分布的地理信息系统,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空间自相关分析、局部自相关分析和“热点”分析探索钉螺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 2005-2012年洱源县钉螺分布存在空间自相关,且随时间增加自相关有增加趋势.洱源县钉螺密度逐年降低,但在山区峡谷型流行区呈现H-H聚集模式,主要分布在炼铁村附近区域.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在2005-2007年整体性减少,但平坝流行区存在H-H聚集模式,如新联村附近区域.“热点”分析发现洱源县钉螺的聚集区域在新庄、炼铁、西坡和太平村附近.结论 洱源县钉螺分布具有空间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且存在“热点区域”,在今后钉螺的监测与防制过程中应合理分配资源.

  • 2008-2014年中国大陆手足口病的时空变化规律

    作者:李鹏;葛淼;王聪霞;井静;何进伟;韦德智

    目的:分析我国2008-2014年各省手足口病的时空变化趋势,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国23个省份、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008-2014年每月的手足口病发病人数和发病率,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方法和标准差椭圆、中位数中心以及热点分析等地统计学方法对手足口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①2008-2014年,手足口病报告11 814 830例,平均总和增长率125.55/10万,发病率较高;②在月份变化上,4-7月是手足口病爆发的第1高峰,9-11月是爆发的第2高峰,但不同地理区域内存在差异;③东南部地区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并且呈双峰型趋势,而西北和东北地区手足口病的发病率较低且呈单峰型趋势;④我国南部地区手足口病发病有增长趋势,应该加强防控.结论:我国手足口病的发病时间和集中区域存在差异性,不同省区应根据各自手足口病的发病时间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 2004~2011年湖南省血吸虫病流行程度时空特征研究

    作者:胡本骄;段宏波;赵正元;李胜明;夏蒙;李广平;任光辉

    目的 探索2004~2011年湖南省血吸虫病流行程度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规律.方法 基于2004~2011年湖南省乡镇血吸虫病流行程度数据库,运用SPSS 17.0及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10.1)描述和分析湖南省血吸虫病流行程度的时空特征.结果 2004~2011年湖南省乡镇血吸虫病流行程度平均赋分值由3.1分下降至2.3分.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2004~2011年乡镇流行程度Moran's I值为0.28~0.44,均高于期望值且具有统计学意义(Z>7.15,P<0.05);局部G统计量热点分析显示,2004~2011年正热点"高-高"(H-H)聚集乡镇主要为垸外有螺水系沿岸乡镇,年聚集乡镇数量为19~33个.结论 2004~2011年湖南省血吸虫病流行程度下降明显,2011年仍处于较高水平.湖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存在明显正向空间自相关和聚集性;正热点"高-高"聚集区域可确定为下一步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 2004~2011年湖南省感染性钉螺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

    作者:李广平;方小平;夏蒙;赵正元;汤凌;任光辉;胡本骄

    目的:了解湖南省感染性钉螺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评估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防治策略实施的效果,探索防控重点区域,为血吸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以乡镇为单位的2004~2011年连续8年的感染性钉螺面积资料,绘制乡镇尺度电子地图,建立空间数据库,用螺情数据的总体指标、乡镇百分位数及空间自相关和扫描统计量分析研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2004~2011年湖南省感染性钉螺面积下降明显,2004年为2627.9hm2,至2011年下降至664.6hm2;乡镇感染性钉螺面积P50、P75、P90下降明显,2011年感染性钉螺面积P90为5.9hm2,分布示意图显示沿垸外有螺水系乡镇感染螺分布相对严重。期间各年感染性钉螺全局Moran’s I指数均大于期望值指数,位于0.13~0.28之间,经统计学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Z>3.77,P<0.05)。局部H-H聚集区域(P<0.05)主要分布在洞庭湖沿岸,年聚集区域包括乡镇数在23~41之间。结论2004~2011年湖南省感染性钉螺面积明显下降,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防治策略和措施行之有效;感染性钉螺面积的空间正向聚集性明显,2011年个别乡镇感染性钉螺分布面积较大,仍需进一步强化防治,应加强联防联控,突出H-H聚集区域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 携带汉坦病毒宿主动物分布特征研究

    作者:马超锋;余鹏博;吴瑞;陈海龙;蔡正华;卢晓玲;王敬军;李恒新

    目的 研究西安地区携带汉坦病毒(HV)宿主种类及分布特点.方法 夹夜法捕获宿主动物后鉴定种类,利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宿主动物肺脏中HV核酸.结果 2011-2013年在监测地域共捕获动物2 577只,鼠密度为3.28%,在9月份达到5.6%;其中黑线姬鼠(Aa)占63.4%,小家鼠(Mm)和褐家鼠(Rn)分别占18.98%和12.88%;312份动物标本中检出HV核酸,其中Aa占88.78%,Rn占5,12%,Mm占4.49%,在黄胸鼠(Rf)和北小社鼩(Cs)也检出HV核酸,在8月和9月捕获的阳性宿主占到了全部阳性的56.73%,野外的阳性宿主占到了总阳性的87.82%.结论 西安地区鼠密度在9月达到高峰,鼠种主要为Aa,Mm和Rn,携带HV的动物有Aa,Rn,Mm,Rf和Cs等,形成了在野外以Aa为主,居民区以Rn和Mm为主,阳性宿主动物主要出现在野外8月9月,这对本地区防控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中宿主控制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 厦门市2010-201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时空分布分析

    作者:陈小平;刘行可;陈健;郭志南;林修全

    目的 了解近年来厦门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流行特征及时空分布情况,为预报预警工作提出建议和对策.方法 搜集并整理厦门市2010-2013年HFRS病例数据,对该数据分别进行性别、职业和年龄分组频数统计分析,并计算其发病率,描述厦门市HFRS发病时间分布和人群分布;运用Mapinfo 11.0将该病发病率用地图的形式加以展现,描述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2010-2013年厦门市HFRS年平均发病率为0.38/10万(51/13 344 344);男性发病率(0.51/10万)高于女性(0.25/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40~69岁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62.75%(32/51);发病的季节分布主要集中在秋冬季10-12月和春季3-5月,分别为12例(23.53%)、21例(41.18%).结论 近年来厦门市HFRS发病年龄呈老龄化发展趋势,农民仍是该病暴露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高发区及高危人群的监测.

  • 2004~2014年厦门市猩红热发病时空分布特征及与气象因素相关性分析

    作者:俞新莲;颜玉炳;沈理通;王明斋

    目的 了解厦门市猩红热发病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气象因素与猩红热发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厦门市2004~2014年猩红热发病资料与气象因素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时空特征分析.结果 2004~2014年厦门市猩红热发病1 113例,年均发病率为3.69/10万,发病高峰期为3~5月(450例、40.44%)和12~1月(237例、21.29%);各区发病率高低不同(P <0.01),海沧区高达12.66/10万.发病与月平均气温、平均日照时数、平均大型蒸发量、平均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96、-0.249、-0.304、-0.039、-0.040、-0.138),前三者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仅有大型蒸发量入选回归方程,回归方程为Y=0.495-0.061X 6,即厦门市猩红热发病与大型蒸发量关系为密切.结论 猩红热是厦门市的常见传染病,冬春季为发病高峰期;各区发病率高低不同,海沧区、集美区高发.猩红热发病与气象因素相关.

  • 2008~2015大同市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及时空分布

    作者:马文涛;张康军;李雪;刘昆;龙泳;邵中军

    目的 了解大同市2008~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为当地防治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Excel、Access、SPSS、ArcMap等软件对大同市手足口病个案报告信息从发病时间、空间、年龄、性别、职业等进行统计分析描述.结果 2008~2015年,大同市共报告手足口病患者16 710例,年均发病率为64.17/10万,整体呈下降趋势(P>0.05).男女年均发病率分别为74.10/10万和51.43/10万(P<0.01).5岁以下儿童约占总发病数的90.52%.高发季节为夏秋季,5~7月病人多,占全部病例数的64.21%.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县区为:大同县92.92/10万、城区83.49/10万、南郊区82.17/10万、灵丘县67.52/10万、矿区63.50/10万.结论 大同市手足口病的报告病例在人群、季节性、地理空间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

  • TGF-β在角膜损伤修复中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作者:张露;李霞

    角膜损伤后的纤维化修复是角膜瘢痕形成的主要原因.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在角膜的稳态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角膜损伤修复的重要参与者.同时,角膜上皮基底膜是角膜创伤修复过程中角膜上皮与基质相互作用的重要屏障.角膜损伤修复的不同阶段,各亚型TGF-β在角膜各种细胞及各个不同部位存在着分布差异,角膜上皮基底膜是否完整是影响该过程的重要因素.TGF-β不同亚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差异及变化与角膜的创伤修复过程中细胞的迁移、增殖、表型变化及细胞外基质沉着都紧密相关,是瘢痕愈合及无瘢痕愈合的细胞分子生物学基础.本文就TGF-β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亚型在角膜损伤修复中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情况作一综述.

  • 2008—2017年湖北省流行性感冒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周鹏;蔡晶;吴然;方鹏骞

    目的 分析2008—2017年湖北省流感监测结果,初步探究湖北省流感流行规律,为湖北省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上流行性感冒突发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7年度8、9、11月为流感高发月份,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发病率高,职业以学生、散居儿童高.流行性感冒突发事件主要集中在9、11月.结论 2008—2017年度流感总体呈上升趋势,某些年份可能病例突然增多,要注意加强监测和防范.尤其是每年9、11月要加强对学校学生和散居儿童的监测.

  • 厦门市2010-2013年恙虫病流行特征及时空分布分析

    作者:颜玉炳;郭志南;陈小平

    目的:了解近年来厦门市恙虫病流行特征及时空分布情况,为预报预警工作提出建议和对策。方法搜集并整理厦门市2010—2013年恙虫病病例数据,对该数据分别进行性别、职业和年龄分组频数统计分析,并计算其发病率,描述厦门市恙虫病发病时间分布和人群分布;运用 Mapinfo 11.0将该病发病率用地图的形式加以展现,描述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2010—2013年厦门市恙虫病年平均发病率为2.42/10万,发病的季节分布主要集中在6—9月,发病主要集中在40~69岁年龄组,厦门市海沧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区。结论近年来厦门市恙虫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伴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高,应加强对高发区及高危人群的监测。

  • 毛脉酸模根部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时空分布规律

    作者:岳云飞;王振月;王谦博;李瑞明;王宗权;王晶

    目的 研究毛脉酸模根茎、根头部、根中部、根尖部、剩余根的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时空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根中各个部位的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结果 该植物中的两种生物活性成分表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大黄素的含量波动范围为0.01%~0.3%,而大黄酚含量在0.05%~0.9%之间变化.但它们在空间上无显著差异.结论 该研究为寻找毛脉酸模的佳采收期及佳药用部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太湖水体微囊藻毒素-LR及相关因子时空分布

    作者:周伟杰;丁新良;黄春华;陈晓峰;钮伟民

    目的 掌握太湖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LR)及相关因子的时空分布,为太湖周边城市安全供水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太湖水体中设置15个采样点,每月采集一次样品,采用高灵敏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各样品中MC-LR的浓度,同时监测藻类密度、水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叶绿素a等指标.结果 太湖水体中MC-LR浓度高峰出现在11月份,枯水期浓度(0.129±0.024μg/L)显著高于丰水期(0.087±0.008 μg/L)(t=25.71,P=0.0012),北部(0.150±0.028 μg/L)和西部(0.121±0.014 μg/L)的平均浓度均显著高于东部(0.077±0.015μg/L)、南部(0.076±0.014 μg/L)和中部(0.075±0.012 μg/L)(均P<0.001);而藻类密度以9月份高,丰水期浓度[(913±548)万个/L)]高于枯水期[(467±170)万个/L](t=10.71,P=0.0054),南部[(1 061±409)万个/L]和中部[(1 039±556)万个/L]均显著高于西[(580±216)万个/L]、北[(618±306)万个/L]和东部[(572±218)万个/L](均P<0.001).结论 太湖水体中MC-LR污染存在时间和地域差异,和藻类密度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应加强监测以保证供水安全.

  • 基于GIS空间自相关的深圳藁杆双脐螺分布特征

    作者:李晓恒;易琳;高世同;陈劲松;梅树江;黄达娜;张仁利

    目的 分析深圳藁杆双脐螺空间分布及时空变化特征,为科学评估曼氏血吸虫病传播和流行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螺的调查资料,应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局部空间聚集性分析等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方法,开展深圳藁杆双脐螺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 深圳藁杆双脐螺密度呈聚集性分布,全局自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空间上越邻近的区域藁杆双脐螺密度分布情况越相似;对调查点局部空间聚集性分析发现,藁杆双脐螺密度局部聚集性强的河流主要分布在近海岸区域,远离海岸的调查点螺密度聚集性不显著,且同一河流不同岸段调查点螺密度不一致,呈异质性,体现了河流内部环境的差异性对螺密度分布差异的影响;时空变化分析结果提示,水质是影响螺密度的重要因素,此外还与各区域内部的局部地理环境要素以及季节等密切有关.结论 深圳藁杆双脐螺分布存在空间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在空间上呈现一定的聚集性,分布特征与环境因素关系密切.

  • 黄连须生物碱时空分布及产地加工工艺研究

    作者:庞婕;王德珍;邹宗尧;王燕枝;高倩;李学刚

    目的:研究黄连须生物碱含量的时空分布,以及黄连须产地加工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采收时间、不同生长部位黄连须中生物碱含量,并研究了水洗对黄连须鲜品和干品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采收时间的黄连须总生物碱含量基本不变,为2.5%~2.9%.其中,小檗碱和黄连碱含量较高,达1%左右,巴马汀含量很低,仅0.1%;靠近黄连主根的黄连须(近须)总生物碱含量较高,近4%,远离主根(远须)的总生物碱含量较低,为2%左右;黄连须鲜品洗涤后生物碱含量几乎不变,干品洗涤后生物碱大大减少.结论:灰渣中的近须的利用价值大于丢弃在田间的远须;水洗对黄连须鲜品生物碱含量没有影响.

69 条记录 3/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