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白木香果皮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作者:张兴;陶美华;陈玉婵;高晓霞;谭毓治;章卫民

    目的 研究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果皮的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性与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凝胶柱和薄层制备等色谱技术和重结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以神经胶质瘤细胞SF-268、乳腺癌细胞MCF-7、大细胞肺癌细胞NCI-H460、肝癌细胞HepG-2为供试细胞株,采用SRB染色法对化合物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研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供试菌株,采用刃天青染色法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结果 从白木香果皮中分离到10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isorhamnetin 3-O-(6″-O-(Z)-p-coumaroyl)-β-D-glucopyranoside(1)、buddlenoid A (2)、7-甲氧基-4′-羟基异黄酮(3)、木犀草素(4)、反式对香豆酸乙酯(5)、木香烃内酯(6)、表木栓醇(7)、豆甾醇(8)、对羟基苯甲酸甲酯(9)、邻苯二酚(10).结论 化合物1~3、5、6、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5、6为首次从沉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对上述4种肿瘤细胞株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化合物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 白木香AsNINJA1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其在愈伤组织中的茉莉酸甲酯诱导表达

    作者:廖永翠;徐艳红;张争;隋春;梁良;魏建和

    目的 克隆国产沉香基原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互作蛋白(jasmonate Zim-domain,JAZ)基因(NINJA),为深入研究其在沉香倍半萜合成途径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以白木香总RNA为模板,采用RACE法和RT-PCR方法,克隆白木香NINJA基因cDNA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的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方法分析经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的白木香愈伤组织中AsNINJAJ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 获得白木香NINJA基因全长cDNA,命名为As NINJA1.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的序列全长为1 982 bp,包含一个l 22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06个氨基酸,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3 697,等电点为6.02.qRT-PCR结果显示,经MeJA处理4h后AsNINJA1基因相对表达量高,是对照(未经MeJA处理的白木香愈伤组织)的近100倍,随后显著下降.结论 获得AsNINJA1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对MeJA诱导极为敏感,且能在伤害早期响应.

  • 濒危南药白木香萜类合成酶的逆境表达模式分析

    作者:高志晖;赵文婷;金钺;熊换英;杨云;黄俊卿

    目的 通过分析各萜类合成酶的表达,预测各种环境因素和逆境处理对白木香萜类合成的影响.方法 对二年生白木香植株和愈伤组织分别进行多种逆境处理,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组织中萜类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 伤害和火烙均可诱导茎干萜类合成酶转录水平的表达,火烙法诱导效果更明显;低温抑制各类萜类合成酶的转录;愈伤组织的处理中,茉莉酸甲酯(MeJA)对萜类合成酶转录的诱导效果显著.结论 伤害和火烙均可诱导茎干中萜类的合成,但火烙效果更好,低温不利于白木香结香,多种处理均可诱导愈伤组织萜类合成,其中MeJA诱导效果佳.

  • 茉莉酸甲酯诱导的白木香cDNA文库的构建及初步鉴定

    作者:徐艳红;杨欣;梁良;高志晖;张争;魏建和

    目的 通过构建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的白木香cDNA文库,为揭示伤害诱导沉香倍半萜合成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以MeJA处理的白木香愈伤组织为材料,以改造的pGADT为载体,利用SMART技术构建白木香全长cDNA文库.结果 构建的文库原始滴度为8.99×106 pfu/mL,阳性克隆子的比例为97%,插入片段的大小在500~3 000bp,平均大于1000bp.结论 构建的文库无论从库容量、克隆效率,还是全长率方面评价,均达到了高质量文库的要求.

  • 白木香结香机制研究进展及其防御反应诱导结香假说

    作者:张争;杨云;魏建和;孟慧;隋春;陈怀琼

    白木香是我国生产名贵芳香类药材沉香的唯一植物来源,健康的树体不能产生沉香类物质,必须受到真菌侵染或物理、化学伤害后才能够产生.目前有真菌侵染、物理伤害、化学伤害及激发子诱导白木香结香的研究报道.根据以往的研究,提出了"白木香防御反应结香假说".

  • 白木香中色酮类化合物的形成

    作者:戚树源;林立东;胡厚才

    瑞香科植物白木香是我国生产沉香的唯一植物资源。沉香是我国、日本、印度及其它东南亚国家的传统名贵药材和天然香料。沉香是由于白木香木材组织受伤或感染真菌后形成的。1976年,华南植物研究所发现黄绿墨耳真菌感染白木香木材伤口后能加速沉香的形成[1]。在沉香中存在两种主要的成分,倍半萜类化合物和色酮类化合物。沉香的品质主要由这两类化合物决定。本文采用HPLC法检测色酮类化合物,探讨白木香受真菌感染后,色酮类化合物的形成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色酮类化合物在白木香中的生物合成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评价沉香药材的品质提供一种方法。1 材料与方法 白木香树木Aquilaria sinensis栽培于华南植物研究所内,树龄15年。黄绿墨耳真菌(Menanotusflavolives)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储藏室提供。

  • 白木香不同种质类型的形态多样性研究

    作者:吴蔓;刘军民;潘超美;徐鸿华;陈蔚文

    目的:对栽培白木香种群内不同种质类型的表型差异性进行分析比较,为白木香的种质鉴定与评价奠定基础.方法:观察比较白木香不同种质类型在原植物形态特征、叶下表皮光镜特征、叶下表面及花粉粒扫描电镜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白木香不同种质类型在叶的大小、形态及果实的大小、形状上区别明显;叶下表皮的气孔器大小、气孔器密度及气孔指数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叶下表面扫描电镜特征方面亦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白木香花粉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外壁具类圆锥状纹突起,先端尖突,基部圆钝,萌发孔.而白木香不同种质类型的花粉粒表面特征无明显区别.结论:栽培白木香种群内不同种质类型间具表型差异性.

  • 3种诱导子对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中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形成的影响

    作者:何梦玲;何芳;孟京兰;张宏意;高晓霞;严寒静

    目的 研究了3种诱导子(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和酵母汁)对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中色酮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方法 向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和酵母浸出汁,并测定它们对细胞生长及其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结果 较低浓度的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均能诱导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中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的合成,但后者的效果更好;酵母浸出汁对色酮类化合物的产生影响甚微;三者均抑制细胞的生长.结论 水杨酸、茉莉酸甲酯能诱导白木香中沉香特征化合物的产生.

  • 正交实验设计优化白木香ISSR-PCR反应体系的研究

    作者:申彦晶;赵翾;赵树进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对白木香ISSR-PCR(简单重复序列区间-多聚酶链式反应)反应体系中的5种主要因素(dNTP、Mg2+、模板DNA、引物和Taq酶)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筛选,建立了白木香ISSR-PCR反应的佳体系(25μ1)为:dNTP 0.2 mmol/L、Mg2+2.5 mmol/L、引物0.5μmol/L、模板DNA 100 ng和Taq酶1.0 U.通过梯度PCR反应得到相应引物的佳退火温度为49.2℃.这一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标记技术研究白木香的遗传多样性提供了标准化程序.

  • 白木香基因组DNA的提取及AFLP银染体系的建立

    作者:赵翾;赵树进

    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不同居群的白木香基因组DNA,通过优化AFLP技术中关键步骤的参数,建立适合白木香的AFLP银染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白木香基因组DNA纯度高,完整性好,满足AFLP分析的要求;250 ng的基因组DNA用EcoR I和Mse I 37℃消化3 h后可以被完全酶切,酶切产物和接头经16℃连接过夜后,用带有一个选择性碱基的引物和带有3个选择性碱基的引物分别进行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扩增产物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用AgNO3染色得到了清晰的指纹式样,为下一步的遗传分析奠定了基础.

  • 白木香茎、叶蛋白质组研究初探

    作者:黄珊珊

    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分别对白木香茎和叶进行蛋白质提取,利用一、两次水化法分别对所获蛋白进行溶解,并通过研究蛋白得率、比较蛋白浓度及经SDS-PAGE单向电泳所获条带的清晰度,分析白木香茎、叶蛋白制备与 SDS-PAGE 单向电泳条件的优劣。结果表明:白木香茎、叶蛋白得率分别是73mg? g-1与52mg? g-1;一次水化法得到的茎、叶样品蛋白终浓度分别为3.62μg?μL -1,4.17μg?μL -1,两次水化法所获得茎、叶蛋白终浓度为1.53μg?μL-1,2.12μg?μL -1。两种方法所获蛋白样品的 SDS-PAGE 条带均较模糊,但后者的单向电泳条带杂质较少,究其原因可能是蛋白制备、电泳条件的某些方面仍需改进。该研究为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研究白木香结香机制提供了技术的基础。

  • 不同来源白木香茎、叶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高博闻;李彬;张旭;王晓晖;史社坡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白木香 AquiIaria sinensis( Lour.)GiIg 新鲜茎、叶化学成分的异同。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检测,利用国家药典委员会推荐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各个样品的HPLC图谱进行相似性比较和分析。结果:建立了白木香的HPLC分析方法,各色谱峰分离度良好,6个白木香样品茎的HPLC图谱相似度为0.885~0.973;叶的HPLC图谱相似度为0.709~0.985;茎的HPLC图谱和叶的HPLC图谱相比,主要的色谱峰相同,只是含量有所不同。结论:不同来源的白木香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白木香叶和茎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

  • 不同培养体系对白木香成熟胚丛芽诱导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翘;郑希龙;潘超美

    目的 初步筛选出适合白木香胚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白木香胚的继代培养和植物再生研究打下基础,为展开白木香的种质保存和继代培养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各种激素成分的正交实验设计,以白木香成熟胚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和丛芽.结果 发现以1/2MS0:1/2MS培养基的诱导率高,为100%;而诱导效果则以MIZ:MS+IAA 0.1 mg/L+ZT 0.5 mg/L培养基为佳.结论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MIZ培养基为适合诱导白木香胚愈伤组织的培养基.

    关键词: 白木香 成熟胚 丛芽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通体结香技术诱导的沉香中五种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含量

    作者:黄俊卿;陈宏降;张争

    目的 研究分离纯化沉香甲醇提取物中五种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建立HPLC法测定沉香中色酮类成分的方法,测定和比较通体结香技术诱导的不同产地、不同结香时间沉香中五种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含量.方法 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C18柱(250 mm×4.6 mm,5μm),乙腈-水为流动相,多步梯度洗脱,0.8 mL/min,柱温35℃,208nm进行测定,分别进样5μL.结果 五种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平均回收率高于97%.结论 该法准确,操作简单,为沉香研究及鉴别提供理论依据.

  • 沉香及其伪品的比较鉴别

    作者:谢诲;熊丽;肖英华;叶立红

    沉香为常用的名贵中药材,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含有树脂的木材,具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的功效。近,笔者在检验中发现一种混伪品,与正品性状相似,本文从性状、显微、紫外、薄层色谱等方面作了比较鉴别。由于产地、来源不详,无法定种,今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 沉香及其伪品鉴别

    作者:李明星;耿丽华

    沉香是一种临床常用贵重中药材,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guilaria sihehsis (Lour.) Gilg 含有树脂的木材.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之功能.主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等,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对沉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商品来源地也随之增多.在工作中我们发现了较多的伪品,本人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如下几条鉴别方法.

  • 镰刀菌诱导白木香结香部位总RNA提取方法的研究

    作者:陈晓东;周伟平;刘少烽;陈晓颖;钟兆健;章卫民;高晓霞

    目的 白木香树在自然条件下不产生树脂,以自然、微生物或人工方式可使之形成沉香树脂.“小孔滴注法”接种镰刀菌人工诱导白木香结香,8个月后野外采集白木香结香部位(分泌黑色树脂的树干组织),提取其总RNA,为阐明沉香特征产物的代谢途径、揭示人工诱导白木香结香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小孔滴注法”人工造香,手工割取白木香结香部位.分别采用CTAB-LiC1法、Trizol试剂法、RN09试剂盒法、改良异硫氰酸胍-CTAB法和Qiagen试剂盒法提取总RNA并检测完整性.结果 与其它四种提取方法相比,Qiagen试剂盒法提取的RNA条带清晰,OD260/OD280比值在1.8 ~2.0的范围内.结论 Qiagen试剂盒法适用于镰刀菌人工诱导白木香结香部位总RNA提取,对其它次生代谢物质含量较高的植物中提取总RNA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人工诱导方法对白木香萜类相关基因表达量影响研究

    作者:冯美柔;樊云飞;陈晓东;周欣;章卫民;高晓霞

    目的 研究不同人工诱导方法对白木香结香过程中萜类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小孔滴注法”进行甲酸、甲酸结合镰刀菌人工诱导试验,手工割取诱导前、后12个月内的白木香结香部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测定As-HMGR、As-DXS1、As-DXS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As-HMGR、As-DXS1、As-DXS2回归方程分别为y=-3.580X+ 40.11、y=-3.424X+ 38.38、Y=-3.728X+41.84,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线性关系均良好.甲酸、甲酸结合镰刀菌诱导过程中,As-DXS1与As-DXS2的表达模式相近,前8个月表达水平较低,随后显著升高.甲酸诱导时,As-HMGR基因从2个月开始表达,呈现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甲酸结合镰刀菌诱导时,初期相对表达量缓慢升高,6个月时达到峰值,随后急剧下降.人工诱导12个月As-HMGR、As-DXS1的相对表达量,甲酸诱导高于甲酸结合镰刀菌诱导(P<0.05).结论 甲酸、甲酸结合镰刀菌诱导白木香结香过程中As-HMGR基因在伤害早期响应伤害胁迫,As-DXS1、As-DXS2基因在后期响应,为进一步研究白木香萜类次生代谢产物表达与调控,改善人工沉香品质奠定基础.

  • 南药中山沉香的产地考证与发展构想

    作者:梅全喜;李汉超;汪科元

    对南药中山沉香的产地进行考证,认为中山沉香在一千多年前就已成为道地药材,今天,大力发展种植中山沉香的时机已经成熟,并对发展中山沉香种植生产加工行业提出了具体的构想和建议.

  • 用医学统计法分析沉香剂量的规律

    作者:高娃;伊仁太;敖登

    沉香蒙古名为哈热阿嘎如、阿尔纳克,为瑞香科桓物白木香(Aguilaria sinensis Gilg)含有树脂的心材或树根.

84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