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清CEA,CA125,NSE,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芳;耿燕;李婷婷;张西英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片段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78例肺癌(其中鳞癌30例,腺癌28例,小细胞癌20例)、45例肺部良性病患者和36例健康人血清进行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4种肿瘤标志物含量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1).肺癌组经病理分型后,NSE在小细胞肺癌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5);CYFRA21-1的水平在鳞癌中升高尤为明显(P<0.05);CEA的水平在腺癌中显著升高(P<0.05).4种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时,特异度较高(82.22%~95.56%),但敏感度不是很高(38.46%~56.41%).联合检测后,可提高肺癌的阳性检出率(64.10%).结论 CEA,CA125,NSE和CYFRA21-1对肺癌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且CEA,NSE和CYFRA21-1对不同组织类型肺癌均有一定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肺癌的阳性诊断.

  • 脑外伤患者NSE和MBP含量变化及黄芪的作用研究

    作者:杨喜民;李迎国;朱剑功;唐宗椿

    目的 现察复方黄芪注射液(complex prescription astragalus mongholicus injection)对脑外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含量的影响.方法 按标准选取脑外伤患者196例,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黄芪治疗组.黄芪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分别测患者血清NSE,MBP浓度,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3月后行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Iasgow outltcome scale,GOS),然后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黄芪治疗组血清NSE,MBP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黄芪治疗组在入院时的GCS评分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经治疗后1,2 w,其GCS评分显著高于普通治疗组(P<0.05),治疗3月后的GO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黄芪能降低脑外伤患者血清NSE,MBP含量,并表现出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

  • 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NSE对病毒性脑炎临床诊断的价值

    作者:刘冬妍;董艳娥

    目的探讨检测血浆NSE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血浆中NSE.结果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浆NS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阳性率高达100%.结论 血浆NSE辅助诊断病毒性脑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血清 ProGRP,NSE 和 CEA 检测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孙树凯;田清武;刘入华;申井利;翟玉娥;翟木绪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小细胞肺癌(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471例肺部肿瘤患者均来自呼吸内科和胸外科住院患者,另从健康查体中心随机选取16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空腹采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 ProGRP,NSE 和 CEA 水平,绘制ROC 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SCLC 患者血清 ProGRP 和 NSE 水平显著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组、肺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 <0.01)。SCLC 患者血清 CEA 水平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ProGRP,NSE 和 CEA 诊断 SCLC 的 AUC 分别为0.933,0.777和0.554。ProGRP,NSE 和 CEA 诊断 SCLC 的敏感度分别为82.6%,60.4%和41.6%,特异度分别为95.2%,83.3%和71.7%。联合检测 ProGRP,NSE 和 CEA 诊断SCLC 的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65.3%。结论血清 ProGRP 检测对 SCLC 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ProGRP,NSE 和CEA 的联合检测有助于 SCLC 的早期诊断。

  • 简述肺癌中常用的肿瘤标志物

    作者:赵洁

    简述肺癌中常用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断(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抗原125(CA125)组织多肽抗原(TPA)

  • 联合检测血清CEA、NSE和SCC对肺癌诊断的临床评价

    作者:任波;梁玉玲

    目的:评价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93例肺癌和50例良性疾病患者血清CEA、NSE和SCC水平。评价它们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患者血清CEA、NSE和SCC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疾病(P<0.05)。三种肿瘤标志物单个检测的灵敏度均小于50%。在肿瘤标志物联合试验中,二种肿瘤标志物联合试验以CEA+NSE联合的灵敏度大(64.8%),CEA+NSE+SCC联合的灵敏度为70.6%。结论:血清CEA、NSE、SCC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肺癌的诊断灵敏度。

  • 大剂量纳洛酮用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作者:周景富;于海龙;白俊利;鲁连记;王丽英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联用大剂量纳洛酮对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脑出血患者21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例.2组患者均及时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给予对症治疗和重症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NSE和S100蛋白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指标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而生活能力评分增高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干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联用大剂量纳洛酮可有效降低血清NSE和S100水平,提高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及治疗效果.

  • 金纳多对体外循环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韩培立;付庆林;张超

    目的 观察金纳多对体外循环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行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银杏叶提取物组(EGB组)和对照组各20例.银杏叶提取物组(20例):体外循环管道预充乳酸林格氏液中加入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1 mg/kg;对照组(20例):体外循环预充乳酸林格氏液.分别于体外循环开始前(T1)、体外循环开始后30 min(T2)、体外循环 结束时(T3)、体外循环结束后2 h(T4)、体外循环结束后6 h(T5)、体外循环结束后12 h(T6)、体外循环结束后24 h(T7)7个时间点同步采集桡动脉及颈内静脉血,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静脉血测定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浓度.结果 CPB开始后即有血清S-100B蛋白和NSE浓度升高,EGB组S-100β蛋白和NSE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达峰时间提前.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能改善脑氧供需平衡,明显减少血清脑损伤标志物S-100β蛋白和NSE的浓度升高,有明确的脑保护作用.

  • 心血管麻醉中得普利麻对脑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金山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行择期心脏手术的16例成年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和对照组各8例.常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及维持麻醉.体外循环(CPB)开始异丙酚组即给予1%异丙酚6 mg/(kg·h),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6ml/(kg·h)微量泵恒速泵入,体外循环结束即停止泵入.分别在麻醉诱导后(T0)、CPB结束时(T1)、手术结束时(T2)以及手术后24 h(T3)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两组T1时S-100B蛋白和NSE水平均显著升高,此后逐渐下降;两组T3时S-100B蛋白降至T0水平,但T1、T2时点异丙酚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1~T3的NSE水平明显高于T0水平,但T1、T2时点异丙酚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丙酚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为降低S- 100B蛋白和NSE水平.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化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乳酸脱氢酶、血小板联合测定的价值

    作者:王文;张天棋;王红兵

    目的:通过分析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化疗前后乳酸脱氢酶(LDH)、血小板(PLT)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生存之间的关系,旨在探讨其在ES-SCLC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5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ES-SCLC患者57例,用Kap-lan-Meier方法、Log-rank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模型分析患者化疗前后LDH、PLT和NSE与生存之间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初诊各实验室指标联合检测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生存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80,P<0.001),而2周期化疗后各指标联合检测与患者总生存期无明显相关性(χ2=2.841,P=0.092).结论:初诊血清NSE、PLT、LDH水平的联合检测可理想评估ES-SCLC患者的预后.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肺癌患者中的分层分析及临床意义

    作者:高娟;任晓兵;井晓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在肺癌患者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03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西安高新医院的334例肺癌患者首次就诊时的血清NSE浓度,分析不同分期肺癌患者NSE浓度、阳性率及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Ⅰ期和Ⅱ期NSCLC和SCLC患者中,无NSE阳性者.在NSCLC中,Ⅱ-Ⅳ期患者血清NSE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Ⅳ期患者NSE阳性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 5).在SCLC中,Ⅱ期与Ⅲ期、Ⅳ期与广泛期SCLC患者NSE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与Ⅲ期、Ⅳ期与广泛期NSE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7 14).结论:NSE不适用于早期肺癌的筛查.无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受侵、其他肿瘤标志物正常时,NSE升高才能用于鉴别SCLC.无论对于NSCLC还是SCLC患者,NSE升高均提示预后不良.

  • 胸腔镜与开胸根治术治疗肺大细胞癌疗效比较及对血清NSE、CA125和EGF水平的影响

    作者:柯昌康;吕峰;康树宏;白峻峰;倪云峰

    目的: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根治术治疗肺大细胞癌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133例肺大细胞癌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组76例与开胸组57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状况、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状况及血清NSE、CA125和EGF水平.结果:胸腔镜组患者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第5天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开胸组,胸腔镜组住院费用显著多于开胸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开胸组患者与胸腔镜组病灶均完整切除,切缘阴性,淋巴结清扫组数、清扫个数、淋巴结阳性率及术后2年生存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胸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胸组患者(P<0.05).术后第7天,开胸组与胸腔镜组患者NSE、CA125和EGF水平均有所下降(P均<0.05),胸腔镜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EGF水平显著低于开胸组患者(P<0.05),而NSE、CA125水平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胸腔镜与开胸根治术均是肺大细胞癌的有效手术方式,手术疗效无明显差异.与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术后恢复,并且能够降低血清EGF水平,对于适合胸腔镜根治术的肺大细胞癌患者宜选择该手术方式.

  • 肺泡灌洗液中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张绍武;宁洁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3种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211(CYFRA211)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90例肺癌患者、6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血清及BALF中CEA、CYFRA 211和NSE的含量.结果:肺癌患者BALF中3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患者(P<0.05),且随着TNM临床分期升高,肿瘤标志物的含量也明显升高.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中,3种肺癌肿瘤标志物升高的程度均有所不同.BALF中肿瘤标志物的含量与同期血清中的含量相比,出现更早且浓度更高.结论:肺癌患者BALF中CEA、CYFRA211、NSE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有更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小细胞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作者:任丽芬;陈名声;张志平;刘田;卢宝弼;郝晓柯

    目的:探讨血清NSE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分期及预后的临床价值,以及同时探讨标本溶血程度对NSE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3例SCLC患者,63例肺良性疾病,62例正常对照及35例溶血标本的NSE水平.结果:SCLC组血清NSE水平(37.64±36.95)μg/L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11.94±4.19)μg/L和正常对照组(8.92±3.95)μg/L(P<0.01);SCLC Ⅲ,Ⅳ期患者血清NSE水平(53.58±40.87)明显高于Ⅰ,Ⅱ期(14.66±6.48)(P<0.01).SCLC治疗前NSE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P<0.05).以NSE水平为指标诊断SCLC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7.3%、83.1%和85.4%.标本溶血对NSE测定影响很大,并且随着溶血程度的增加NSE结果显著升高.结论:NSE可作为较好的小细胞肺癌肿瘤标志物,对SCLC诊断,尤其对临床分期及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血清NSE值随溶血程度呈递增趋势,因此,应严格避免溶血,以减少假阳性的发生.

  • 五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贾静;马洪杰;张健鹏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上皮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 21-1)和糖链抗原125(CA125)5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及酶化学发光法测定81例肺癌、32例良性肺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血清CEA、NSE、SCC、Cyfra 21-1和CA125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清CEA、NSE、SCC、Cyfra21-1和CA125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9.38%、55.56%、23.46%、62.96%、39.51%)明显高于良性肺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肺癌组5项肿瘤标志物阳性率随肿瘤临床分期而升高.其中CEA在肺腺癌中明显升高(P<0.05),NSE以小细胞癌升高明显(P<0.05),SCC在肺鳞癌中明显升高(P<0.01),Cyfra 21-1以非小细胞肺癌升高明显(P<0.01).5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和准确性更高.结论:外周血CEA、NSE、SCC、Cyfra 21-1和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的阳性检出率,CEA、NSE、SCC和Cyfra 21-1对肺癌病理分型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 NSE、CEA及CA125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张丽华

    目的探讨NSE、CEA及CA125 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RIA法检测25例健康体检者、41例肺癌患者的血清3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对它们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肺癌患者3种肿瘤标志物的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显著提高.结论 NSE、CEA及CA125对肺癌的诊断均有意义,而联合检测时诊断肺癌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影响因素的分析

    作者:姜艳红;刘冰;吕晓娴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后分离血清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对25例健康检验者的全血标本在室温(25℃)放置30min、1h、2h、3h后再分离血清,并设两组溶血样品.将1h组血清取出部分放置-20C冰冻3天作为冰冻组,各组血清进行NSE水平测定.结果:1h组、2h组与30min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h组与30min组、溶血组与1h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标本放置2h以上对NSE测定有一定影响,冰冻血清存放复融后对结果无影响,而溶血对NSE测定结果有明显影响.

  • 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艳丽;成晓君;刘颖;王艳芳;程士凯;付大军;张锦华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LDH)、血清铁蛋白(ferritin,SF)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及其在神经母细胞瘤(NB)分期、评价疗效及复发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NSE和SF,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速率法测定血清LDH.分析46例NB患儿3种肿瘤标志物不同分期、治疗前后(有效及复发)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结果:患儿治疗有效后,NSE、LDH和SF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NB患儿的血清NSE、LDH和SF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NB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儿血清NSE、LDH和SF与疾病初期比较无差异(P>0.05);NSE水平与SF水平呈正相关(r=0.475,P<0.05).结论:采用NSE、LDH、SF 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NB分期、评价疗效及复发有一定价值.

  • NSE在慢性砷中毒大鼠海马CA3区的表达

    作者:李玉飞;康朝胜;臧贵勇;李远慧;周启良;胡明华

    目的:利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慢性砷中毒对成年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形态学影响,以及慢性砷中毒对成年大鼠脑的神经毒性.方法:取3~4月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自由饮用蒸馏水)、低剂量组(As_2O_3按4 mg/l的比例用蒸馏水配制,自由饮用)和高剂量组(As_2O_3按100 mg/l的比例用蒸馏水配制,自由饮用).每组20只,各组均用普通饲料喂养,连续喂养4月后取大鼠海马组织,常规石蜡切片尼式染色(Nissl),并利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抗体进行SABC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进行细胞形态学计数及测量NSE阳性反应产物的平均光密度.结果:砷中毒组神经元数量减少,细胞形态不规则,可见大量坏死的神经细胞,NSE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减少(P<0.01),阳性反应产物平均光密度降低(P<0.01).结论:慢性砷中毒可以导致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结构损伤.

  • 异丙酚+瑞芬太尼对动脉瘤夹闭患者S100β及NSE影响分析

    作者:王海燕;鲁彦斌;杜建龙;蒋留琴;雷国栋;高怀新;张军;张阿峰;梁国庆;靳乐;黄海燕

    目的 探讨异丙酚+瑞芬太尼对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流代谢及血清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方法 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56例,麻醉危险度(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异丙酚维持麻醉.全静脉麻醉维持深度,监测插管即刻(t0)、硬脑膜切开前(t1)、动脉瘤夹闭前(t2)、动脉瘤夹闭即刻(t3)、和手术结束时(t4)的各时间点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02)、颈内静脉球氧饱和度(SjvO2)、动脉血乳酸浓度(La)、静脉血乳酸浓度(Ljv)、动、静脉血乳酸浓度差(DLjv-a),两组同步抽外周静脉血5 mL,应用酶联免疫(ELISA)法对患者的血清SI00β蛋白、NSE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t0、t1、t2时点血压(BP)、HR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在t3、t4这2个时点颈内静脉球氧含量差(Da-jvO2),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SjvO2明显降低,但在整个手术过程中t0、t1、t2、t3、t4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状态稳定,波动幅度较对照组小.S100β蛋白、NSE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可改善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液流变状态,增加脑含氧量.降低血液中S100β蛋白、NSE含量,减少神经损害,起到脑保护作用.

1724 条记录 81/87 页 « 12...78798081828384...868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