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Caco-2细胞模型研究蝙蝠葛碱的跨膜吸收机制

    作者:高秀蓉;蒋学华;杜青青

    目的:研究蝙蝠葛碱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跨膜转运机制.方法:采用Caco-2细胞模型,进行A-B和B-A双向转运实验,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app)、外排比率(ER)和累积转运量,考察蝙蝠葛碱不同质量浓度、细胞两侧pH梯度和螫合剂EGTA对蝙蝠葛碱转运的影响.结果:高、中、低浓度下的ER分别为1.11,4.49和7.24,即中、低浓度下转运有明显极化现象;顶侧pH 7.4和6.5时,ER值分别为3.95和9.38,即pH梯度存在时,蝙蝠葛碱吸收减少,外排增加;加入螯合剂EGTA后,Papp,ER和累积转运量均无显著改变.结论:蝙蝠葛碱的吸收有主动转运机制存在;pH梯度能驱动了蝙蝠葛碱的外排转运,偏碱性环境较酸性环境易于吸收;其吸收途径主要为跨细胞通道转运.

  •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红景天苷的大鼠肠吸收特性

    作者:吴浩;狄留庆;单进军;康安;赵晓莉;祖强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征.方法:运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以酚红为标示物,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肠段红景天苷的吸收情况.结果:红景天苷在pH 5.5~8.0的Krebs-Ringer(K-R)试液中稳定性较好.不同浓度的红景天苷在大鼠各肠段的Peff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红景天苷在大鼠小肠内吸收无明显变化,且无自身浓度抑制作用,主要以被动转运方式吸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肠灌流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吸收速率参数(Ka)值表明,红景天苷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优于结肠.结论:红景天苷在大鼠小肠吸收方式以被动转运为主,且在肠道中易吸收.

  • 鸦胆子油油水分配系数及其乳剂大鼠在体肠吸收特性研究

    作者:陈钢;张晓;卢刚;刘广泉;曾洁;李晔;魏少阳

    目的:测定鸦胆子油的油水分配系数,并考察鸦胆子油乳在大鼠的肠吸收性质及机制.方法:采用经典摇瓶法测定鸦胆子油的油水分配系数(P);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法模型研究不同浓度鸦胆子油乳在大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吸收情况,并测定其吸收速率常数(Ka)、吸收率(F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鸦胆子油疏水常数logP的平均值为1.193.鸦胆子油乳在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吸收较好,在结肠吸收较少且不规则.其Ka、Fa和Papp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依次下降且差异显著(P<0.05),不同浓度在同一肠段随着浓度增加,吸收也随之增加,高浓度与低浓度相比,Fa和Papp差异显著(P<0.05),Ka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鸦胆子油透过生物膜的能力较强.鸦胆子油乳在十二指肠吸收佳,在小肠内的吸收为一级动力学过程,并无自身浓度抑制作用,可能主要为被动转运机制.

  • 马钱苷肠吸收机制的研究

    作者:李文兰;扈正婷;季宇彬;王晓冬;徐栋

    目的:考察药物浓度、肠段、pH及P-gp对马钱苷肠吸收机制的影响规律.方法:将大鼠分为10组:马钱苷高、中、低剂量组(0.1,0.025,0.0125 mg·mL-1);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组(0.013 mg·mL-1);pH 6,7,8组(0.013 mg·mL-1);诱导剂利福平组(0.0125 mg·mL-1).采用大鼠在体循环灌流法,应用HPIC测定肠吸收循环液中马钱苷的浓度,UV法测定肠吸收循环液中即时酚红浓度.结果:马钱苷在0.0125~0.1 mg·mL-1,其吸收量与药物浓度呈线性关系,且各浓度吸收速率基本不变;pH对马钱苷吸收没有显著影响;各个肠段的吸收速率及吸收量顺序为回肠>十二指肠>空肠;此外,P-gp诱导剂利福平对马钱苷的吸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马钱苷在肠道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推断为被动扩散;具有特定的吸收部位,宜制成胃肠道滞留型定位释药系统;马钱苷为P-gp底物,可以通过与P-gp抑制剂合用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关键词: 马钱苷 吸收机制 HPLC
  •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冬凌草乙素的吸收动力学

    作者:吴干斌;褚延乐

    为测定冬凌草乙素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参数,研究冬凌草乙素的吸收动力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结合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吸收模型,从药物吸收部位、质量浓度和灌流介质等方面研究冬凌草乙素的各肠段吸收特征并计算吸收参数.结果在pH 6.5的灌流介质中冬凌草乙素较为稳定,肠道酶对其代谢影响较小,吸收显著高于pH 8.0碱性条件(P<0.05);不同质量浓度的冬凌草乙素在相同肠段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通透系数(Papp)无显著性差异,不同质量浓度的冬凌草乙素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通透系数(Papp)无显著性差异,但与回肠吸收参数具有显著性差异,均显著低于回肠吸收参数(P<0.05).盐酸维拉帕米对冬凌草乙素各肠段吸收均无显著性影响.结果表明10~1 000μg·L-1冬凌草乙素在大鼠全肠道均有吸收,其中回肠为佳吸收部位,吸收特征为被动转运的线性动力学过程,无吸收饱和现象,弱酸性环境易于冬凌草乙素的肠道吸收,冬凌草乙素不是P糖蛋白的底物.

  • 天钩降压胶囊中黄芩苷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

    作者:李凌军;李季;娄华伟

    目的:研究天钩降压胶囊中黄芩苷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动力学及不同肠段、pH、药物浓度、P-gp抑制剂对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试验,用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样品中黄芩苷的含量,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点样品中酚红的含量.结果:在pH 5.0,6.5,7.4时不影响黄芩苷的吸收;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可增加黄芩苷的吸收;在供试液质量浓度5~ 20 mg·L-1,黄芩苷吸收量线性增加;吸收动力学方程为Y=-0.073 7X+0.118 7(r=0.994 8),Ka 0.073 7 h-1,t1/29.40 h.结论:黄芩苷主要在结肠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黄芩苷为P-糖蛋白的底物.

  • 4种黄酮类中药有效成分BCS分类及吸收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慧芳;张冬;曲文君;王海霖;刘洋;阿里穆斯;崔箭;董政起

    该研究根据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研究山柰酚、橙皮苷、芹菜素、染料木素等4种黄酮类中药有效成分的溶解性和渗透性,并对其进行BCS分类;同时对其吸收机制进行研究.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溶解度测定方法对4种黄酮类成分进行溶解度的测定,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建立Caco-2细胞模型,利用MTT法筛选出合适的给药浓度进行细胞转运实验来检测表观渗透系数(Papp)以判断渗透性,并根据BCS对其进行分类;采用Caco-2细胞模型,选择高、中、低3组不同浓度化合物进行双向转运实验研究吸收机制.实验表明山柰酚、橙皮苷、芹菜素、染料木素等具有低溶解性、高渗透性,属于BCSⅡ类,其中山柰酚为主动转运吸收机制,而橙皮苷、芹菜素、染料木素等为被动吸收.该研究针对中药黄酮类单体有效成分的特性,对其溶解性及渗透性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摸索,为进一步完善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瑞香素的大鼠肠吸收特性

    作者:杜秋;狄留庆;单进军;刘陶世;张新庄

    考察药物浓度、肠段、pH及P-gp对瑞香素肠吸收的影响.以酚红为标示物,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研究瑞香素3个剂量组(10、20和40 μg·mL-1)在大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吸收情况.实验结果发现瑞香素在pH 6.0时较为稳定,肠道酶对其代谢影响很小;瑞香素在低、中、高3个浓度下,各小肠段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有上升趋势,且高浓度与低浓度相比,在空肠和结肠的Peff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推测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瑞香素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扩散:瑞香素在小肠内无特定吸收部位,但与结肠相比,小肠有较好吸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盐酸维拉帕米的加入对瑞香素4个肠段的吸收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推断瑞香素可能不是P-gp底物.

  • 双硒唑烷及其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在大鼠胃肠道的吸收特性

    作者:崔翰明;武凤兰

    目的:研究双硒唑烷(1,2-[二(1,2-苯并异硒唑酮-3(2H)-酮)]乙烷,Eb)及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在大鼠胃肠道的吸收特性,比较包合对Eb胃肠道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结扎灌注法考察Eb及Eb-HP-β-CD包合物溶液在消化道各部位的吸收情况;采用大鼠离体翻肠囊法研究Eb-HP-β-CD包合物在小肠中的吸收速度及吸收机制.结果:Eb主要在小肠吸收,而包合物在小肠、结肠和直肠中均有较大吸收,Eb及其包合物在胃内的吸收均很少,Eb经包合后吸收明显增加.离体翻转肠囊实验显示不同浓度Eb-HP-β-CD包合物溶液在空肠和回肠的平均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601±0.024)和(0.615±0.021)h-1;肠囊内的Eb浓度与取样时间存在线性关系;各浓度Eb的溶液的Ka基本不变.结论:Eb口服的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经HP-β-CD包合后吸收明显增加,在整个肠道(包括小肠、结肠和直肠)均有较大吸收.Eb的吸收符合一级吸收模型,以被动扩散方式吸收.

  • 壳聚糖对胰岛素透过Caco-2细胞单层的影响

    作者:于少云;郑爱萍;赵莹;张悦;田晓娟;武凤兰;张强

    目的:利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胰岛素的吸收机制.方法:利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壳聚糖浓度、胰岛素初始浓度、合用壳聚糖与羟丙-β-环糊精(HP-β-CD)、转运方向等条件对表观渗透系数的影响,测定了合用壳聚糖与HP-β-CD对跨上皮细胞电阻(TEER)的影响.结果:当壳聚糖浓度增加时,胰岛素的渗透量也随之增加,其中0%,0.5%及1.0%壳聚糖三者间的渗透系数有显著差异(P<0.05),而1.0%及1.5%壳聚糖间的渗透系数没有差别(P>0.05);当胰岛素初始浓度增加时,胰岛素在单位时间内的累积渗透量也随之增加;5%HP-β-CD与1%壳聚糖共用时与单用1%壳聚糖相比,其渗透系数有所提高(P<0.05);顶端到底端方向上的渗透系数大于底端到顶端方向上的渗透系数(P<0.05);当1.0%壳聚糖与5%HP-β-CD合用时与单用1.0%壳聚糖相比,其跨上皮细胞电阻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胰岛素是以被动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旁路进行转运的,在吸收促进剂5%HP-β-CD和1%壳聚糖联合作用下,药物经细胞旁路的转运量增加.

  • 外翻肠囊法研究灵仙新苷肠吸收动力学

    作者:吴军;翁春梅;刘晓东;刘东庆;徐丹;曹鹏;王大为;曾白林

    目的:建立外翻肠囊模型测定灵仙新苷浓度,并研究其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征.方法:采用离体肠外翻模型进行肠吸收实验,串联质谱法测定灵仙新苷的含量,研究灵仙新苷在大鼠小肠的吸收部位和吸收机制.计算灵仙新苷的累计吸收量(Q)和吸收速率(J).结果:灵仙新苷在大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均可进人肠囊(P>0.05),且浓度在检测的线性范围内;肠囊内灵仙新苷的Ka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未观察到饱和现象;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未见对灵仙新苷的小肠吸收产生显著性影响.结论:灵仙新苷在大鼠小肠的不同肠段均有较好的吸收,吸收机制为被动转运.

  • 大鼠原位灌注模型研究靛玉红吸收机制

    作者:李珂佳;蒋学华

    目的 研究靛玉红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并考察不同药物浓度和增溶方法对其吸收速率的影响.方法 选用适当增溶剂提高靛玉红的溶解度,进行大鼠原位肠灌注实验.结果 靛玉红吸收较差,在4~16 mg·L-1内靛玉红的Ka值基本保持不变.各部位吸收速率依次为十二指肠≈回肠>结肠>空肠.尽管是否结扎胆管对吸收参数影响不大,但未结扎胆管时,小肠全肠段和十二指循环液的剩余药量-时间曲线波动较大,结扎胆管后波动明显减弱.结论 在实验剂量范围内,靛玉红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特征,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并可能存在肠肝循环.

  • 莪术油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机制研究

    作者:冷薇;郑颖;李绍平;杨丰庆;王一涛

    目的 研究莪术油及其部分活性单体在Caco-2体外细胞吸收模型中的吸收机制,并比较各成分以单体形式及以总油形式在细胞模型上透过的异同.方法 应用Caco-2体外细胞吸收模型,分别考察莪术油(Zedoary Turmeric oil,ZTO)及其部分单体,包括莪术二酮(curdione)、吉马酮(germacrone)、呋喃二烯(furanodiene)、莪术醇(curcumol)在不同方向,不同浓度下的转运情况,并比较各单体与挥发油中相应成分在同一浓度下的转运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浓度,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结果 莪术二酮、吉马酮、莪术醇有很高的表观渗透系数,且不随转运方向及给药浓度影响(P>0.05);而呋喃二烯及挥发油中的其他高脂溶性成分[包括呋喃二烯、莪术烯(curzerene)、β-榄香烯(β-elemene)]在Caco-2细胞模型上不透过;挥发油中其他成分不影响莪术二酮、吉马酮在细胞模型上的透过(P>0.05);莪术油及其活性单体透过Caco-2单层细胞膜后并无代谢产物可被检测.结论 莪术油及其部分单体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转运机制为被动扩散,莪术油中高脂溶性成分及呋喃二烯由于被单层细胞膜摄取而不透过Caco-2细胞,挥发油中其他成分对单体成分的透过无影响.

  •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注模型研究蝙蝠葛碱肠吸收机制和吸收动力学

    作者:高秀蓉;蒋学华;王凌;王婷

    目的 研究蝙蝠葛碱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性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在体单向灌流法进行小肠吸收实验,利用HPLC测定灌流液中蝙蝠葛碱的浓度,考察不同灌流速度、大鼠不同肠段和不同质量浓度对蝙蝠葛碱吸收的影响.结果 蝙蝠葛碱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随灌流速度(0.1、0.2和0.4 mL·min-1)的逐渐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蝙蝠葛碱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常数无显著性差异(P>o.05);高、中、低3个浓度下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2.36±0.0073)×10-2、(3.73±0.005 2)× 10-2和(5.62±0.013 6)× 10-2min-1,表观渗透系数Papp分别为(2.02±0.0002)×10-3、(3.10±0.0007)×10-3和(5.31±0.001 0)×10-3 cm·min-1,透膜吸收百分率分别为8.66%、10.17%和19.06%,高、中、低3个浓度下蝙蝠葛碱在不同时间的累积吸收量和累积吸收百分率均较低,且各浓度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蝙蝠葛碱的吸收随灌流速度增大而增大;其在整个肠道无特异性吸收部位;吸收机制有主动过程参与;其透膜能力差,胃肠道上皮细胞屏障作用是影响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很低的重要因素.

  • 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葛根提取物中葛根素转运机制及白芷提取物对其转运的影响

    作者:招丽君;廖正根;梁新丽;赵国巍;杨明;曹运朝

    目的 利用人源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了葛根提取物中葛根素的吸收转运机制,以及白芷提取物对其吸收转运的影响.方法 建立人源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模型,利用此模型研究葛根提取物中葛根素的双向转运特征,并考察时间、药物浓度、pH值对其转运的影响;研究葛根中葛根素在P-糖蛋白(P-gp)、人多药耐药蛋白(MRP)蛋白专属抑制剂存在或缺失条件下,葛根素在Caco-2细胞模型的转运情况;并考察白芷提取物对葛根中葛根素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 在pH5.5弱酸条件下,葛根素吸收较好;随着葛根提取物浓度的增大,Ka值逐渐增大,Papp值逐渐增加并趋于平衡,在加入P-糖蛋白和人多药耐药蛋白蛋白抑制剂后,葛根的Papp AP-BL增大,Papp BL-AP/Papp AP-BL降低;白芷提取物中香豆素能够促进葛根素的转运.结论 葛根提取物中葛根素在Caco-2细胞模型的吸收机制以被动转运为主,同时存在着载体转运,P-糖蛋白和人多药耐药蛋白蛋白可能为其主要载体并参与载体转运的过程,白芷提取物对葛根素有一定促吸收作用.

  • 壳聚糖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吸收的机制

    作者:孙露银(综述);闫彩凤(审校)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具有高效、低毒及药物间相互作用小的特性,使得它们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胃肠道在人体和外界之间形成了一个选择性屏障,允许营养物质、水等通过的同时阻止蛋白和多肽等大分子物质通过。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科学家致力于口服纳米载体的研究。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因具有黏膜黏附力、可逆地打开紧密连接及带有正电荷的特性,已被作为安全有效的肠道吸收促进剂。肠道主要通过跨细胞或细胞旁途径吸收物质,而壳聚糖可促进跨细胞及细胞旁途径的吸收。

  •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在Caco-2细胞模型的吸收机制研究

    作者:邹堂斌;凌文华

    目的 研究花色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3-G)在Caco-2细胞模型的吸收机制.方法 建立Caco-2单层细胞模型,观察Cy-3-G的转运情况.加入不同浓度的维拉帕米(P-gp抑制剂)、MK571(MRP2抑制剂)、根皮苷(SGLT1抑制剂)及根皮素(GLUT2抑制剂),观察P-gp、MRP2、SGLT1及GLUT2等转运蛋白在Cy-3-G肠道吸收中的作用.结果 Cy-3-G在Caco-2细胞模型的吸收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2h时吸收率在0.76%~2.41%之间,但随着花色苷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维拉帕米和MK571对Cy-3-G在Caco-2细胞模型的吸收无影响(P>0.05),根皮苷和根皮素可显著抑制Cy-3-G的吸收(P<0.05).结论 P-gp和MRP2对Cy-3-G在肠道的吸收无影响,SGLT1和GLUT2均参与了Cy-3-G在小肠的吸收.

  • 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转运研究

    作者:周鹏;周惠芬;何昱;张宇燕;杨洁红;戴柳玲;汪兴宇;王泽锋;万海同

    目的 研究丹红注射液中主要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 (HSYA)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转运特征.方法 MTT法确定HSYA对Caco-2细胞单层模型作用的安全浓度范围;采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考察转运时间、药物质量浓度、温度、pH值以及P-糖蛋白(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和能量代谢抑制剂叠氮化钠对HSYA转运的影响;RT-PCR法检测HSYA及维拉帕米对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影响.结果 从项侧(AP)到底侧(BL) (AP→BL),HSYA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在2×10 6~5×10 6 cm/s,表明其吸收性中等;HSYA的转运与其质量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37℃下HSYA的Papp与4、25℃下的Papp有显著差异(P<0.01),pH值为9.0时的Papp与pH值为5.0、7.4时的Papp值也有明显差异(P<0.01).维拉帕米能明显下调MDR1基因的表达,但HSYA的转运不受维拉帕米的影响;叠氮化钠影响细胞能量代谢,但HSYA的转运不受能量代谢异常的影响,且Papp(BL-AP)/Papp(AP-BL)在1~1.5,HSYA的吸收过程基本符合被动扩散.结论 HSYA在Caco-2细胞模型的转运方式为被动扩散,且不受P-gp和能量代谢的影响,低温和碱性环境下不利于HSYA的吸收.

  • 川芎嗪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转运特征及对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雯;周惠芬;杨洁红;张宇燕;来丽丽;万海同

    目的 研究川芎嗪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转运特征以及对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 MTT法确定川芎嗪对Caco-2细胞单层模型作用的安全浓度范围;以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川芎嗪的双向转运机制,以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检测指标,考察时间、药物浓度以及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对川芎嗪转运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川芎嗪对P-gp表达的影响.结果 从顶侧(AP)到底侧(BL) (AP→BL),川芎嗪的Papp> 10-6 cm/s,表明其吸收性良好;川芎嗪的转运量与其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且川芎嗪AP→BL的转运量明显大于BL→AP的转运量;川芎嗪不仅受到P-gp的外排作用,同时也抑制P-gp表达.结论 川芎嗪在Caco-2细胞模型的转运方式为被动转运,且受到P-gp的外排作用,并对P-gp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 在体低速单向灌流模型考察Hup-A的肠吸收部位

    作者:朱亮;尹丽娜;梁泽华;张雅雯;黄夏樱;吴斌丽;王胜浩

    目的:研究石杉碱甲(Hup-A)大鼠在体肠吸收部位.方法:运用大鼠在体低速单向肠灌流模型,以酚红为标示物,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及不同肠段Hup-A的吸收情况.通过肠腔有效吸收系数(Peff)、吸收速率常数(Ka)和药物吸收剂量分数(fa)评价药物的吸收部位,考察Hup-A的吸收动力学.结果:Hup-A在0.5~10.0 μg·mL-1浓度内,药物累积吸收量随着灌流液药物浓度的增加而提高,Hup-A的吸收曲线近似线性状态,无浓度抑制作用,且不同浓度Hup-A的Peff,Ka,fa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灌流液浓度为10 μg·mL-1时,Hup-A在大鼠各肠段的Peff、Ka和fa依次为十二指肠>回肠>空肠>结肠,且结肠与其他肠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Peff值分别为(0.57±0.04)×101 cm-1·s-1,(0.53±0.02)×10-4cm-1·s-1,(0.48±0.05)× 10-4 cm-1·s-1,(0.41±0.06)×10-4 cm-1·s-1.结论:Hup-A在大鼠各肠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药物浓度对Hup-A的肠吸收无影响.因此,其在肠道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4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