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伊文思蓝脂质体体内外性质的影响

    作者:张小滨;侯新朴

    目的寻找与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DSPE-PEG)功能相似的表面活性剂,以增加脂质体的稳定性,改善其体内分布,提高靶向性.方法制备伊文思蓝(EB)脂质体,考察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对伊文思蓝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比较用DSPE-PEG、吐温80(Tween 80)和苄泽35 (Brij35)修饰后的EB脂质体的包封率和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状况的变化.结果 EB脂质体的包封率高为25.30%.用DSPE-PEG、Tween 80和Brij 35 修饰后使EB脂质体的包封率略有下降,但差别不显著;体内分布实验结果显示:修饰后的脂质体在肝、脾和肾中EB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脑中EB的浓度有所提高,而且以Tween 80修饰组显著.结论 DSPE-PEG、Tween 80和Brij 35对EB脂质体的包封率影响较小.Brij 35对EB脂质体的作用与DSPE-PEG相似,能提高脂质体逃避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的能力;Tween 80主要能增加EB脂质体在大鼠脑组织中的分布,为脑靶向脂质体的研究提供了有益信息.

  • 雌激素对慢性低灌注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黎洁;朱莹;杨辉;姚雪;唐慧;张茜;张艳淑;王瑞敏

    目的 检测大鼠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 (pBCCAO)早期脑组织伊文思蓝 (EB) 的含量、大鼠海马和脉络丛ZO-1的表达变化,以及17β-雌二醇 (E2) 对其影响,旨在揭示血管性痴呆 (VD) 早期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并探索可能的防治措施.方法 成年雌性大鼠去双侧卵巢,7 d后制备pBCCAO模型,随机分为控制组,pBCCAO后6 h、1 d、3 d、7 d实验组,E2处理组和溶剂对照组,采用比色分析法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脑组织EB含量,Western blot技术及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ZO-1蛋白水平.结果 大鼠行pBCCAO后1 d脑组织EB渗出量较sham组明显升高,于第3天达到高峰,术后7 d明显下降,但仍高于sham组;共聚焦结果显示,pBCCAO后3 d大鼠海马槽EB红色荧光较sham组和E2组明显增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BCCAO后3 d大鼠海马中ZO-1较sham组明显降低,但E2处理组与sham组相似,ZO-1水平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共聚焦结果显示,pBCCAO后3 d脉络丛ZO-1免疫反应较sham组和E2处理组明显降低.结论 pBCCAO早期即可造成大鼠血脑屏障损伤,下调ZO-1的表达;E2可有效改善此病理变化.

  • 高压氧对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咪咪;刘芳;陈佳;苏华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大鼠脑脊液中丙戊酸钠浓度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注射丙戊酸钠)、HBO-1组(高压氧治疗1 h结束后0.5 h注射丙戊酸钠)、HBO-2组(注射丙戊酸钠后立即高压氧治疗1 h),HBO-3组(注射丙戊酸钠0.5 h后高压氧治疗1 h),各组皆在丙戊酸钠注射后1.5 h取血液及脑脊液并测其浓度。4组大鼠,正常喂养一周后,以2%伊文思蓝注射液代替丙戊酸钠注射液,高压氧处理同前,各组皆在伊文思蓝注射后1.5 h取大鼠脑组织,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吸光度值和含量。结果经LSD检验,与对照组相比,HBO-1组脑脊液丙戊酸钠和伊文思蓝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HBO-2组、HBO-3组脑脊液丙戊酸钠和伊文思蓝浓度均明显增加(P<0.05),有显著性差异;各组血液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压氧有暂时性开放血脑屏障的作用,可以提高丙戊酸钠脑脊液浓度。

  • 伊文思蓝检测急性高眼压后大鼠血-视网膜屏障的变化

    作者:张全鹏;王慧;童建斌;陈旦;周利红;黄菊芳

    目的:检测急性高眼压后大鼠血-视网膜屏障(BRB)的改变.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急性高眼压模型).动物分别存活3h、12 h、1d、3d、7d,处死前注射伊文思蓝(EB),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视网膜铺片和切片中EB的分布;用分光光度计定量视网膜EB的含量.结果:在急性高眼压后视网膜中可见,EB红色荧光斑点主要分布在节细胞层,3h、12h和1d还见于内核层.EB红色荧光斑点在视网膜中央部3h时开始增多,12h达高峰,然后逐渐减少;在视网膜周围部3h时多,然后逐渐减少.进一步定量检测EB渗漏量呈相同的时空改变.结论:大鼠BRB在急性高眼压后的早期损伤更明显,晚期逐渐恢复;视网膜周围部先于中央部出现BRB严重破坏;BRB损伤主要分布于节细胞层.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结肠炎小鼠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关系

    作者:陆宗海;林琳;陈蕾;李慧;李学良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近年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结肠黏膜屏障损伤在UC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目的:观察结肠炎小鼠的HMGB1表达及其与结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关系.方法: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和3组造模组(n=36),后者以3%葡聚糖硫酸钠(DSS)制备结肠炎模型,造模第1、4、7 d分别处死12只.各组行结肠组织学评分,测定结肠伊文思蓝(EB)含量,分别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并分析HMGB1表达与结肠组织学评分和结肠通透性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第1 d组结肠组织学评分、EB含量、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无明显改变,造模第4 d、7 d组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造模第4 d、7 d时,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与结肠组织学评分和结肠通透性呈正相关(P<0.05).结论:HMGB1作为晚期炎症介质在结肠炎黏膜屏障损伤的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临床治疗UC的新靶点.

  •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哮喘豚鼠肺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作者:满立新;方凤;方超平;孙雨;李慧

    目前认为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是气道高反应。当触发因素存在时,可激活多种炎症细胞和释放系列炎症介质,引起气道平滑肌痉挛,致哮喘突然发作。有报道认为炎症介质或酸中毒等会引起细胞膜通透性变化。对哮喘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哮喘时存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功能不良,并发现肺泡Ⅱ型细胞中板层体空泡化,而外源性PS能够预防[1]和治疗实验性哮喘[2]。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PS预防和治疗哮喘时对肺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 聚氧乙烯蓖麻油微乳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姚静;周建平;卢韵;于力;平其能

    目的:以伊文思蓝为指示剂,研究聚氧乙烯蓖麻油(cremophor)微乳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甲酰胺提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各脏器中伊文思蓝的浓度,比较不同微乳体系中伊文思蓝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结果:伊文思蓝在脑组织中的浓度依次为:聚氧乙烯蓖麻油微乳、陈皮油微乳、(cremophor/Tween-80为1∶1)微乳、Tween-80微乳、胶束、伊文思蓝水溶液.其中聚氧乙烯蓖麻油微乳、陈皮油微乳组脑中伊文思蓝的浓度分别为水溶液组的5.0倍、3.2倍(P<0.01),胶束组的3.0倍、1.9倍(P<0.05),脑靶向效果显著.结论:微乳对血脑屏障通透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聚氧乙烯蓖麻油开放血脑屏障的作用较Tween-80强.

  • 激光间质热治疗开放血脑屏障的研究

    作者:刘斌;李龄;金必连

    目的:激光间质热治疗(Interstitial Laser Thermotherapy,ILTT)是一种侵袭性小的脑肿瘤治疗新方法,为查明激光间质热治疗对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利用伊文思蓝作为示踪剂,观察激光间质热治疗后血脑屏障开放范围和程度.结果:激光间质热治疗后效应灶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立即增加,并随ILTT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至48小时达到高峰,其后下降,可维持一周.结论:激光间质热治疗开放血脑屏障效果可靠,可用于激光间质热治疗联合化疗.

  • 壳聚糖载体对药物鼻腔吸收的促进作用

    作者:陈新梅;李心沁

    目的:研究伊文思蓝鼻腔给药壳聚糖载体的促吸收作用及其对鼻腔黏膜的毒性.方法:小鼠鼻腔给伊文思蓝的壳聚糖溶液后,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脑部伊文思蓝的分布;紫外法测定小鼠脑部其含量;通过鼻腔黏膜切片考察壳聚糖对大鼠鼻腔黏膜毒性.结果:壳聚糖对伊文思蓝经鼻吸收入脑具有促进作用,伊文思蓝在脑前、中、后部均有分布;壳聚糖载体对大鼠鼻黏膜毒性较小.结论:壳聚糖是水溶性药物经鼻吸收入脑的优良载体.

  • 注射用尼莫地平脂质体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和小鼠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涓;王秋娟;潘志伟;朱家壁

    目的:研究注射用尼莫地平脂质体(NDLI)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和小鼠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和小鼠断头实验,观察NDLI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采用Pulsinelli四动脉结扎法略加改良制作全脑缺血模型,记录对脑电图(EEG)及翻正反射的恢复时间、脑组织匀浆伊文思蓝含量的影响.结果:NDLI能显著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及断头后喘气持续时间,缩短大鼠脑电图及翻正反射的恢复时间,降低脑匀浆伊文思蓝的含量.结论:NDLI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和缺氧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治疗时间窗

    作者:何蔚;陈汇;曾繁典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治疗时间窗.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前给予灯盏花素50、75 mg*kg-1,ig, qd×7 d.末次给药1 h制备MCAO模型,缺血2 h, 再灌注3 h,评价神经功能状态、脑水肿和脑梗死范围;放免法测定血清IL-8的含量和分光光度法测定脑组织中伊文思蓝(EB)的含量;灯盏花素的治疗时间窗研究,采用MCAO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模型,分别在缺血开始3、4.5、6 h腹腔注射灯盏花素75 mg*kg-1,再灌注22 h,重复给药1次,再灌注24 h,评价神经功能状态、脑水肿和脑梗死范围.结果:灯盏花素75 mg*kg-1,ig, qd×7 d能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减轻脑水肿和减少脑梗死范围,降低血清IL-8的含量和降低大鼠脑组织中EB的含量;在缺血后3 h治疗用药,能有效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减轻脑水肿和减少脑梗死范围,4.5 h 开始用药,疗效下降,6 h 开始用药,上述各指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有效治疗时机在缺血 4.5 h内.

  • 3种染料示踪剂对鼠肢体淋巴结示踪显色时间和淋巴管走行途径的比较研究

    作者:吕顺增;李超;赵婧;唐振宇;杨春林;田铧

    目的:探究亚甲蓝、伊文思蓝、中华墨汁在示踪鼠肢体淋巴结中的准确时间及淋巴管走行途径.方法:用浓度为1.0%的亚甲蓝、伊文思蓝及中华墨汁分别对活体和尸体大鼠或小鼠的足掌面进行皮下注射.观察其肢体淋巴结显色时间、被染淋巴结数目及四肢淋巴管走行.结果:1)亚甲蓝、伊文思蓝、中华墨汁对活体大鼠和小鼠前肢腋淋巴结的显色时间分别为10~12 s,4~5 s;对活体大鼠后肢和小鼠髂淋巴结显色时间分别为11~13s,5~6 s;尸体大鼠或小鼠四肢淋巴结显色时间与活体相近.2)亚甲蓝、伊文思蓝、中华墨汁组大鼠前肢被染淋巴结数均为2个,小鼠均为2个;大鼠后肢被染淋巴结数均为2个,小鼠均为3个.结论:亚甲蓝、伊文思蓝、中华墨汁三种染料对大鼠和小鼠分别在11s和5s左右对活体与尸体四肢淋巴结进行有效的示踪.

  • 内脏与腧穴相关性实验研究方法分析

    作者:英振昊;郑昊;孙静

    为研究内脏与腧穴以及经络走行之间的联系,需要进行内脏伤害性刺激与腧穴相关性的实验研究.内脏伤害性刺激大多选取空腔脏器,如胃、肠、膀胱、胆囊、子宫等,刺激方法主要有局部损伤和大范围伤害性刺激,多选用伊文思蓝(EB)染色的方法监测体表反映的区域.此类实验证实了某些内脏受到刺激后能反映到体表的特定区域,为内脏与腧穴相关性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思路与方法.

  •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表达与血-视网膜屏障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艳;王杰;潘斌;朱玉广;夏飞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的表达及早期血-视网膜屏障的改变,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62只健康SD大鼠,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糖尿病0.5月组(DM0.5)、糖尿病1月组(DM1)、糖尿病3月组(DM3)及糖尿病5月组(DM5).分别行RT-PCR及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从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大鼠视网膜VEGF的表达程度.同时应用伊文思蓝法测量血-视网膜屏障的损伤.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有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DM0.5组表达开始增高(P<0.05),随病程延长,表达量逐渐增高,至DM5组视网膜VEGF表达量约为正常对照的2倍(P<0.05).伊文思蓝法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渗漏较正常大鼠增强,DM0.5组鼠即有增高(P<0.05),随病程延长,渗漏逐渐增强,至DM5组,伊文思蓝渗漏量约为正常对照的6倍(P<0.05).结论 早期糖尿病大鼠血-视网膜屏障损伤,VEGF作为一种血管渗漏性因子可能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伊文思蓝染色技术快速鉴定新型隐球菌

    作者:万汝根;王茂峰;赵升;李国刚;周杨霄;李佳俊;杜金刊

    目的:探讨伊文思蓝染色技术快速鉴定新型隐球菌在临床检验医学诊断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配制伊文思蓝染色液,评估伊文思蓝染色液的稳定性及其;用伊文思蓝染色液对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常见真菌及白细胞染色,综合评价其染色效果,进一步比较伊文思蓝染色液、阿利新蓝染色液、墨汁对新型隐球菌的染色效果.结果:新型隐球菌被伊文思蓝染色液染成蓝色或深蓝色,白细胞及其他常见真菌不着色,易于将新型隐球菌与自细胞及其他常见真菌区分;伊文思蓝染色液稳定性好,染色效果稳定,优于阿利新蓝染色和墨汁染色,伊文思蓝染色能在计数板中计数新型隐球菌,阿利新蓝染色易凝集对计数有一定的影响,而墨汁染色则无法计数.结论:伊文思蓝染色技术快速鉴定新型隐球菌设备要求简单、方法快速敏感,有很好的和稳定性,适用各类医院推广应用.

  • 糖尿病大鼠血-视网膜屏障功能评估中伊文思蓝灌注视网膜铺片技术的改良和应用

    作者:董蒙;陈松;段红涛;王月欣;孔佳慧;李泽东;王昀

    背景 伊文思蓝(EB)灌注的大鼠视网膜铺片是实验研究过程中观察血-视网膜屏障(BRB)功能的常用方法,但以往视网膜标本经固定液处理后透光性差,仅能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进行观察,对实验设备要求较高. 目的 探讨EB灌注糖尿病(DM)大鼠视网膜后在PBS中制作透明视网膜标本,并用普通荧光显微镜观察BRB功能技术的可行性. 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M1个月组、DM 3个月组和DM 6个月组.将质量分数2%链脲佐菌素(STZ)溶于0.05 mmol/L枸橼酸缓冲液,以60 mg/kg的剂量一次性腹腔内注射建立大鼠DM模型,对照组大鼠腹腔内注射等容量枸橼酸缓冲液.分别于造模后1、3、6个月按45 mg/kg的剂量经大鼠股静脉注射30 g/L的EB溶液,注射后15 min摘除双侧眼球,立即置于PBS中完整剥离视网膜,将视网膜放射状切开并平铺于载玻片上,避光晾至完全透明,封片,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应用IPP6.0软件分析图像,测量EB渗漏区面积与视网膜面积的百分比. 结果 对照组大鼠视网膜血管形态和走行正常,EB在波长546 nm激发光下呈红色荧光,均匀充盈于血管腔.DM 1个月组大鼠视网膜背景荧光较对照组大鼠略增强;DM 3个月组大鼠视网膜背景荧光进一步增强,视网膜血管呈现节段性扩张,可见明显的红色高荧光区;DM 6个月组大鼠视网膜血管粗细不均,部分走行迂曲,可见片状低灌注区及大量高荧光区.对照组、DM 1个月组、DM 3个月组和DM 6个月组EB渗漏区面积百分比分别为(0.05±0.02)%、(0.27±0.06)%、(1.17±0.1 8)%和(4.77±0.66)%,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5.800,P<0.001),其中DM 3个月组和DM 6个月组大鼠视网膜EB渗漏区面积百分比值明湿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10.338、43.475,均P<0.001). 结论 改良的EB灌注视网膜铺片技术操作简单,普通荧光显微镜下即可清晰显示DM大鼠的BRB结构和动态变化.

  • 局部应用尿激酶对大鼠血-视网膜屏障外向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许文俊;高永峰;胡萍

    背景 视网膜血管再通是治疗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的关键.研究证实,玻璃体腔注射尿激酶可抑制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复合体中Occludin蛋白的表达. 目的 用伊文思蓝(EB)玻璃体注射法观察尿激酶眼局部注射后大鼠血-视网膜屏障(BRB)外向通透性的变化.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个组,各组大鼠均以右眼作为实验眼.尿激酶玻璃体注射组大鼠将尿激酶350 U(商品单位)4μl注入右眼玻璃体腔,同容积的PBS以同样方式注射作为PBS玻璃体注射组,尿激酶球后注射组大鼠将10μl 1000U尿激酶注入右眼球后组织,等容积的PBS以同样方式注射作为PBS球后注射组.上述药物注射后24 h,所有大鼠右眼玻璃体腔注射质量分数0.5% EB 4μl.EB注射后4h摘取大鼠右侧眼球,完整取出玻璃体并以甲酰胺温浴萃取EB.所得提取液以甲酰胺-分光光度法检测EB的质量浓度,并据此推算大鼠玻璃体腔内EB的质量浓度,对各组间大鼠玻璃体中EB质量浓度进行比较. 结果 尿激酶玻璃体注射组大鼠玻璃体呈淡蓝色反光,眼科手术显微镜下可见视网膜血管;尿激酶球后注射组大鼠玻璃体呈蓝色,眼底血管不易显示,而PBS玻璃体注射组和PBS球后注射组大鼠玻璃体均呈深蓝色反光,眼底无法窥见.尿激酶玻璃体注射组、PBS玻璃体注射组、尿激酶球后注射组和PBS球后注射组大鼠玻璃体的甲酰胺EB溶液吸光度(A)值分别为0.181±0.008、0.450±0.017、0.330±0.009和0.436±0.012;尿激酶玻璃体注射组大鼠玻璃体腔内EB的质量浓度为(0.266±0.014)g/L,明显低于PBS玻璃体注射组、尿激酶球后注射组和PBS球后注射组的(0.667±0.026)、(0.496±0.015)和(0.657±0.017)g/L,4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406,P<0.01),其中尿激酶玻璃体注射组大鼠玻璃体EB质量浓度均明显低于其他3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大鼠眼局部应用尿激酶可增加BRB的外向通透性,玻璃体腔内注射EB是检测大鼠BRB外向通透性的可靠方法.

  • 视神经切断激活小胶质细胞后血-视网膜屏障的功能状态

    作者:侯冰;邝芳;刘惠玲;焦西英;鞠躬;游思维

    目的观察视神经切断激活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后血-视网膜屏障(BRB)的功能状态.方法自眶内切断18只成年大鼠左侧视神经,12只近侧断端留置浸有50g/L荧光金的明胶海绵,分别于术后7 d或14 d(每时间点各6只)处死动物,取左眼视网膜后固定,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小胶质细胞的反应.另外6只存活7 d或14 d(每时间点各3只)后,股静脉注射30g/L伊文思蓝.2h后,以温生理盐水灌注动物,立即摘除双侧眼球,行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右眼球为内对照.结果视神经切断后视网膜节细胞层活化的小胶质细胞随时间逐渐增多,部分小胶质细胞位于视神经层.术后7 d和14d均未发现伊文思蓝渗漏至手术侧视网膜.结论视神经切断后视网膜内增多的活化小胶质细胞尚不足以破坏BRB,BRB的功能性完整得以维持.

  • 糖尿病大鼠血-视神经屏障通透性的变化

    作者:赵军平;李玉珍;刘式威;张卯年

    血-视神经屏障特性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伊文思蓝定量方法,比较了糖尿病大鼠40 d血-视神经屏障通透性的变化.

  • 天麻钩藤饮除杂工艺及药效学研究

    作者:王兰;金赛;龚频;朱丹丹;陈福欣;常相娜

    目的 制备了天麻钩藤饮,对其进行除杂工艺的研究,并对其进行了药效学研究,解决其口服量大的问题.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乙醇除杂和不同转速的离心除杂,测定其黄芩总黄酮保留率.采用70%醇沉后的天麻钩藤饮给予小鼠及大鼠灌胃给药,分别于3d、7d后测定小鼠内脏中伊文思蓝的含量及大鼠血液中血小板的聚集程度.结果 筛选出佳醇的浓度为70%的乙醇,佳离心转速为1600r/min.给药小鼠内脏中的伊文思蓝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给药大鼠血液中血小板的聚集程度远远大于空白组(P<0.01).结论 经过70%的乙醇去除杂质后的天麻钩藤饮能使小鼠内脏细胞的通透性增加,大鼠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加.

65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