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合并低钾血症静脉补钾的体会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合并低钾血症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患者常有明显水钠潴留,为缓解症状,需紧急进行利尿、扩血管、强心治疗,而襻利尿剂的应用可使血钾水平更低,使用洋地黄制剂又容易中毒,常规浓度静脉补钾又需大量液体增加容量负荷而对心衰不利,临床治疗较为棘手.2009年2月至2011年5月,我科共收治3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合并低钾血症患者,采用微泵静脉补钾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般资料30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男21例,女9例,年龄55~83岁.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心衰12例,冠心病心肌纤维化型心衰6例,扩张型心肌病心衰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衰5例,风心病心衰2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均为Ⅳ级.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胸闷、气喘、咳嗽、乏力、水肿、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其中肠麻痹8例,神志不清、谵妄、躁动3例.心电图表现为T波低平或倒置、U波增高、ST段压低、QT间期延长、T-U融合或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等.血清钾浓度1.5~2.5mmol/L,其中合并有低镁血症8例.
-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与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可引起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并发展为心肌病.药物或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是有效的治疗选择,可逆转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导致的心肌病.然而,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在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危险因素及临床诊断评估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盲区.现就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诊断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关键词: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心肌病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 -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再认识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可引起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即期前收缩相关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药物控制或射频消融根治性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心脏扩大和心功能可不同程度逆转,甚至完全恢复正常.现就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影响因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作如下综述.
-
大剂量来苏儿急性中毒1例报告
病例女,32岁,工人。因家庭纠纷而自行口服浓来苏儿150ml,约5min后呼之不应,20min送入急诊科。查体:T35.8C°,P125/min,BP11.0/5.OKPa(84/40mmHg),神志不清,呼之不应,昏迷状,双侧瞳孔6mm,光反射迟钝,口腔粘膜外翻水肿,出血,有大量来苏儿气味,颈软,两肺可闻及痰鸣音,肝脾肋下触及,四肢腱反射消失。血气分析:PH7.340,PCO24.43KPa(33.2mmHg),PP2 9.1KPa(68.2mmHg),HCO3 17.6mm/L,ABE-7.0MM/L,SBE-7.1mmL。心电图:(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频发室性期前收缩;(3)S-T段改变。诊断:来苏儿中毒。 治疗经过:入科后即插胃管,清水洗胃至2000ml以上,于胃管内注入植物油、鸡蛋清,吸痰,静推呼吸兴奋剂,强心、利尿,高频呼吸机通气吸氧,防止脑水肿等抢救处理,10h后患者逐渐清醒,述咽喉、胸骨前后烧灼样疼痛,考虑消化道、呼吸道粘膜灼伤所致,经口服氢氧化铝凝胶,蛋清、牛奶,抗感染等治疗,复查心电图、肝功能、血气、三大常规正常,治疗10d痊愈出院,1个月后随访无并发症。 讨论:来苏儿属临床上常用的酚类外用消毒剂,其腐蚀性、毒性较强,口服致死量为3g,当口服后对胃、肠、呼吸道粘膜皮肤有直接灼伤作用,而导致患者咽、喉、胸骨前后烧灼样疼痛,重者可导致胃肠穿孔,狭窄,出血。同时对大脑皮层,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具有抑制作用,故患者中毒后出现昏迷,呼吸不规则,心跳加快,血压下降。 我们体会本例患者虽服来苏儿剂量较大,但得到及时抢救和综合性措施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故对此类中毒患者应做到(1)迅速消除毒物,加速排泄,减少吸收。以先插管洗胃→再注入植物油→注入蛋清或牛奶,抗酸制剂的顺序治疗。(2)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呼吸机及吸痰,做好气管切开准备。(3)强心,利尿,抗感染。(4)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防止并发症。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室性心律失常99例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及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病人(A组)99例,用参松养心胶囊加常规治疗,参松养心胶囊2粒,3次/d;97例该病患者(B组)采用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肠容片100mg,晚睡前1次,啊托伐他汀10mg,1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40mg,1次/d.治疗1个月.结果:A、B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0.81%、54.6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对参松养心胶囊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及室性心律失常有良好治疗作用.
-
丹红注射液配胺碘酮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40例
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评估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肺心病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倍他乐克、双克、通心络等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增加稳心颗粒治疗,两组患者均以30 d作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的次数降低明显,临床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1%,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0.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0.05);观察组用药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应用稳心颗粒联合常规用药治疗肺心病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临床治疗效果理想。
-
1例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长Q-T间期综合征又称复极延迟综合征,指校正后的Q-T间期延长及反复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生晕厥甚至猝死.按病因可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该类患者必须及早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否则将危及其生命.我科2014年8月成功救治一名长Q-T间期综合征,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患者,现汇报如下.
-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频发室性期前收缩24例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加减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24 例用张仲景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结果:显效15 例,有效5 例,无效4 例,总有效率83%.结论:炙甘草汤加减治疗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满意.
-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中采取稳心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n=27)与实验组(n=27),将采取常规治疗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增加使用稳心颗粒患者作为实验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经组间数据差异.结果 实验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总有效率96.29%、室性期前收缩次数(768.39±56.65)分等指标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存在统计学对比意义.结论 将稳心颗粒应用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中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广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