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药四性研究现状与设想

    作者:贺福元;邓凯文;罗杰英;李博;贺庆平;刘文龙

    根据近十年发表的国内外文献,结合自已的科研工作和体会,分析了目前中药四性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Hess定律,建立生物热焓状态数学模型进行生物热力学研究,以阐明中药的四性问题.

  • 基于生物热力学表达的麻黄汤和麻杏石甘汤的寒热药性比较

    作者:樊冬丽;廖庆文;鄢丹;马小军;肖小河;赵艳玲

    目的:从生物热力学的角度,探讨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的药性差异的客观真实性.方法:采用微量量热学方法,分别测定在中药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不同浓度水煎液作用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代谢的热谱图(即热功率-时间曲线,P-t图),并根据热动力学模型lnPt=lnP0+kt,计算得到一系列生物热动力学参数.结合中药药性理论,综合分析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的药性差异.结果: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且随着药液浓度的增加,其抑菌作用逐渐增强.但温热药方麻黄汤较寒凉药方麻杏石甘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弱,同时,从热动力学参数中的大热输出功率计算结果也表明,麻黄汤作用于细菌生长代谢时,所释放的热量要高于麻杏石甘汤,两者存在较稳定的差异.结论:应用生物热力学方法进一步探索和验证了麻黄汤和麻杏石甘汤的药性差异.

  • 生物热力学法观察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淋巴细胞的影响

    作者:赵艳玲;肖小河;廖庆文;王伽伯;马永刚;鄢丹;金城

    目的:观察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小鼠淋巴细胞,以生物热动力学方法观察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的免疫活性,并以常规离体细胞培养法进行药效学验证.结果:板蓝根水提部位、萃后部位具有明显的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有机溶剂萃取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淋巴细胞增殖作用,但其活性不显著.生物热力学方法与常规药效学方法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对淋巴细胞的作用为:萃后部位>水提部位>正丁醇部位>醋酸乙酯部位>氯仿部位>石油醚部位.

  • 3种人参皂苷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生物热力学表达的影响

    作者:曹俊岭;李祖伦;肖小河;刘义

    目的 考察3种人参皂苷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生物热活性影响的差异,为中药活性的筛选建立新方法.方法 采用热活性检测系统,根据淋巴细胞生长代谢曲线,检测淋巴细胞的大发热量,代谢热平均值及衰减速率常数;同时,采用MTT法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3种人参皂苷单体在不同浓度下均可使淋巴细胞的大发热值升高,代谢热平均值上升,衰减速率常数减慢,基本趋势为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g2>人参皂苷Rgl,其中人参皂苷Rgl的作用不明显,MTT法所得的实验结果与上述结果基本-致.结论 热活性检测系统可准确检测出3种人参皂苷能够不同程度地增加脾淋巴细胞生物热活性.

  • 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抑菌活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

    作者:赵艳玲;曲芬;肖小河;廖庆文;王伽伯;马永刚;孙玉琦

    为研究并分析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的抗菌作用,本研究取板蓝根粗粉500 g,水煎煮2次,合并煎煮液并浓缩成浸膏,并以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得水煎液总提取物(G.E.156.6g)、石油醚提取物(P.E.0.19 g)、乙酸乙酯提取物(EtOAc 0.49g)、氯仿提取物(CHCl3 0.55 g)、正丁醇提取物(nBuOH 5.12 g)及萃取后物质(R.E.116.25 g)等不同极性部位.G.E.和R.E.以培养基LB溶解为8 mg/ml,P.E.、EtOAc、CHCl3、nBuOH先以DMSO溶解,然后溶于LB培养基中.以60Co辐射灭菌,贮存于4℃,备用.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对象,以生物热力学方法观察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的抗菌作用,辅以常规琼脂二倍稀释法进行药效学验证.根据生物热动力学的热谱图,热动力学参数比较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的抗菌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板蓝根水提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氯仿部位及石油醚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而萃后部位没有抗菌作用.其活性比较: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氯仿部位>水提部位>石油醚部位.本结果表明板蓝根抗菌作用并不局限于一个部位,它是通过多种有效成分、多环节、多途径地发挥协同作用而表现出抗菌功效.

  • 如何辨证治疗溃疡病合并贫血

    作者:黄成汉;胡献国

    答:本病属中医"虚劳"范畴,多为失血之后,精血不足,脾胃亏虚,气血生化乏源所致,当以健脾开胃,益气养血为治.溃疡病合并贫血的中医辨证治疗,一般分以下几型.

  • 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概况

    作者:李丰衣;李筠;赵艳玲;张晓峰;肖小河

    中药四性(寒、热、温、凉)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体系的核心.中医学理论认为,寒为凉之甚,热为温之极,认为寒与凉、温与热之间只有程度的差异而无本质上的区别.故从四性本质属性而言,只有寒热两性之分.但是寒热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准确判断与标识中药药性的实质,一直是困扰中医药界的重大难题.

  • 生物热力学法比较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病毒作用

    作者:赵艳玲;肖小河;胡艳;廖庆文;王伽伯;貌盼勇

    目的生物热动力学表达与常规离体细胞培养法联合应用,研究并分析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hela 细胞系转染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以生物热力学方法观察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病毒作用,并以常规离体细胞培养法进行药效学验证.比较不同部位抗病毒活性.结果生物热动力学分析表明:板蓝根水煎液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氯仿部位及石油醚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萃取后部位没有抗病毒作用.其活性比较为: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氯仿部位>水提部位>石油醚部位.此结果与体外细胞培养法结果一致.结论本实验初步建立了基于生物热动力学表达的抗病毒药物筛选方法.

  • 微量热法研究板蓝根的生物热力学特征

    作者:赵艳玲;王伽伯;肖小河

    目的 选取大肠杆菌做为工具菌,建立板蓝根不同萃取部位的生物热力学研究方法.方法 采用微量热法测定大肠杆菌在板蓝根不同萃取部位作用下的生长热曲线特征谱图,得到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评价板蓝根不同萃取部位的差异性.结果 板蓝根不同萃取部位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的生长,其中水提物、萃取后残渣促进其生长,而有机溶剂萃取物则抑制其生长;在热力学参数上表现为随着有机溶剂萃取物的极性降低,萃取物的抑制率下降、细菌传代时间延长;在生长热特征曲线上则表现为大产热峰强度和对应的培养时间具有显著的差异,其中水提物、萃取后残渣的大产热峰强度不变或略下降、达峰时间提前,有机溶剂萃取物的大产热峰强度明显下降、达峰时间滞后,且存在特异的后期产热现象,可以较好的表征提取物间的差异性.结论 微量热法可以较好的反映板蓝根的生物热力学参数及特征,该方法可为其他生物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 论中药质量管理模式的挑战与发展

    作者:鄢丹;肖小河;金城;董小萍

    通过比较分析中药、化学合成药与生物制剂质量管理模式异同点,结合近年来笔者开展的中医药生物热力学研究进展,提出中药质量管理新模式的构想.相对于化学合成药来说,中药与生物制剂在物质组成形式、质量控制模式等方面具有更大相似性,中药质量管理模式应"接轨"生物制剂而不是"迎合"化学合成药,融汇生物热力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构建主要基于生物热活性检测的仿生物制剂的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模式,将为建立更加行之有效的中药质量管理模式提供可能,也将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新的技术平台.

  • 中药四气现代研究进展

    作者:贾子尧;林瑞超;郑虎占;朱昊如;韩菁婕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其中中药四气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述了中药四气的药理研究、物质基础研究、数据挖掘研究及热力学研究等内容,并简要总结了中药四气的研究概况,认为中药四气的研究可以从中药炮制的角度入手,且中药四气的物质基础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有一定的关系.希望为中药四气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基于生物热力学表达的麻黄汤和麻杏石甘汤寒热药性比较分析

    作者:蓝天梅;黎映琼

    目的:观察基于生物热力学表达的麻黄汤和麻杏石甘汤的寒热药性比较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在中药麻黄汤(对照组)与麻杏石甘汤(观察组)的寒热药性不同浓度水煎液作用,采用微量量热学方法,评价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代谢的热谱图,计算生物热动力学参数.同时结合中药药性理论,全面评价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的寒热药性的不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可以被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所抑制,而且其抑菌作用的强度会随着药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但相对于寒凉型的麻杏石甘汤,属温热型的麻黄汤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较弱,从热动力学参数中也可以看出,麻杏石甘汤释放的热量比麻黄汤低,两者药性的比较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结论:基于生物热力学表达的麻黄汤和麻杏石甘汤的寒热药性比较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 微量量热法对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品质的评价

    作者:马莉;曹俊岭;廖庆文;李友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的品质.方法:采用微量量热法,测定不同产地板蓝根作用于大肠杆菌的热谱曲线,以生物热力学参数为指标评价其活性的强弱.结果:不同产地板蓝根的生长热力学参数(k1、k2、P1,T1m和P2m、T2m)呈现规律性波动,第一指数生长速率(k1)可客观地评价板蓝根品质.结论:生物热力学方法可作为评价板蓝根药材品质的方法之一.

  • 从生物热力学角度探讨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作者:廖庆文;樊冬丽;肖小河;罗杰英;刘绍贵;代春美

    目的:探索炮制对中药药性影响研究的新途径,为中医药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通过综述分析炮制对中药药性影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中医药学与热力学的共性和特性,提出运用生物热力学的方法研究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构建中医药研究与评价的新的方法体系.结果与结论:运用生物热力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炮制对中药药性影响的方法体系从基础理论及实践操作方面均具有可行性,可望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面提供新的视角与技术平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