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2007-2008年美国明尼苏达州及北达科他州出现氟喹诺酮耐药的脑膜炎奈瑟菌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患者的病死率可达到10%,幸存者中,大约有10%~15%的人伴有长期的后遗症.鼻咽部携带的脑膜炎奈瑟菌是流脑的前兆,但大部分携带者并不发病.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口岸监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传染性较强.自2004年4季度起,我国部分地区开始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2005年1月乍得、苏丹发生爆发流行.为防止流脑通过国境口岸传入传出,对流脑的国内外疫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口岸监测措施进行了综述,以供口岸一线检疫查验人员参考.
-
鸟类在某些自然疫源性疾病中的作用与流行病学意义
鸟类在近代医学领域中的意义已为国内外医学动物学家所关注.俄罗斯学者П.АПеторищева指出:鸟类在传播乙型脑炎、森林脑炎、马脑脊髓膜炎、蜱传土拉伦氏菌病、立克次体病、李斯德氏菌病和人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鸟类不仅是某些疾病的贮存宿主,而且是某些媒介昆虫的携带者.近来一些由动物引起的疾病越来越引起各国卫生行政当局和医学界的重视.对鸟类这方面的研究则较少,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更显不够.兹就有关文献资料综述如下:
-
重症手足口病(EV71感染)的救治
手足口病(EV71感染)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高.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患者可引起脑炎、脑脊髓膜炎、脑干脑炎,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个别患者可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衰竭等,危及患者生命.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与规范治疗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
广州管圆线虫病诊疗方案(试行)
概述广州管圆线虫病又称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主要是因进食生的或不熟的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螺肉而感染,幼虫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炎、脊髓膜炎、脑炎或脊髓炎,脑脊液内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
广州管圆线虫病诊疗方案
0 引言广州管圆线虫病又称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主要是因进食生的或不熟的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螺肉而感染,幼虫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炎、脊髓膜炎、脑炎或脊髓炎,脑脊液内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
广州管圆线虫病诊疗方案(试行)
1 概述广州管圆线虫病又称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主要是因进食生的或不熟的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螺肉而感染,幼虫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炎、脊髓膜炎、脑炎或脊髓炎,脑脊液内有大量嗜酸粒细胞.
-
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脑脊液漏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脑脊液漏是脊柱外科中较为常见的的并发症,如处理不当,将会引起脑脊髓膜炎,后果不堪设想,应当引起脊柱外科医师的高度重视.自1992年8月~2003年12月笔者共发现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脑脊液漏21例,现将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
脊柱后路术后巨大假性脊膜膨出并发化脓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
脊柱后路手术并发脊膜损伤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低至1%[1],也有高达14%的报道[2].一般脊膜损伤后脑脊液漏量较少时常可自愈.如果脑脊液持续外漏,则易引起脑脊髓膜炎.如脑脊液渗出后形成积液腔隙,可形成假性脊膜膨出[3].腰椎术后假性脊膜膨出的发生率约为0.19%~2%[4],但引起巨大假性脊膜膨出的病例很少,合并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时处理尤为棘手,目前国内尚无该方面报道.我科自1997年至2007年2月,处理脊柱后路术后巨大假性脊膜膨出并发化脓性脑脊髓膜炎3例,所有患者均治愈,报道如下.
-
脊髓内多发性结核瘤伴脊髓空洞症1例报告
患者女性,20岁,因双下肢不完全截瘫近4年入院.4年前患者曾因头痛、头晕伴流涕等不适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感冒",给予对症处理,病情无缓解.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渐发展至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先后转治多家医院均无明确诊断,症状也无明显改善.后诊断为"结核性脑脊髓膜炎",给予正规抗痨治疗,症状得以缓解,可搀扶下床活动.但出院后未能坚持全程足量抗痨治疗,病情再次加重,双下肢瘫痪,继行抗痨治疗,症状略有好转,双下肢仍不能活动.于2004年8月31日收入院.
-
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治疗
脑脊液漏(CSFL)是脊柱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脊柱手术中硬脊膜损伤的发生率约为0.6%~17.4%,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约为2.31%~9.37%[1~4].如果处理不当,可引起持续性低颅压、电解质紊乱、脑脊髓膜炎和败血症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术后发生CSFL时如何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预后有很大影响.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0月共行脊柱手术1356例,术后发生CSFL36例,发生率为2.65%.经过合理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
172例手足口病患者临床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或粪-口途径传播,多发生于10岁以下的婴幼儿,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个别患者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脊髓膜炎和脑炎等并发症.我国卫生部于2008年5月2日起将手足口病列为丙类传染病管理[1].今年3月份以来,手足口病在安徽、浙江、上海等地发生局部流行.
-
布鲁菌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误诊为成人Still病一例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主要传染源,布鲁杆菌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该病临床可表现为发热、多汗、乏力、头痛、肌肉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男性病例可伴有睾丸炎,女性病例可见卵巢炎,少数病例可有心、肾及神经系统受累表现[1]。李玉香等[2]报道布鲁菌病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约占6.48%,表现为脑炎、脑膜炎、脑脊髓膜炎、周围神经病、多发性神经根炎以及脊髓炎等,严重者出现中风、瘫痪和脑血栓等危及生命。成人Still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关节痛和(或)关节炎、皮疹以及中性粒细胞增多,严重者可伴系统损害[3]。二者临床表现有共同之处,临床上容易出现误诊。本文对1例布鲁菌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误诊为成人Still病进行报道,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重视,避免误诊,现报道如下。
-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的作用
实验证明,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NOS/NO)参与了自身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但关于它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目前仍存在争议.Brenner等发现,NOS抑制剂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EAE)大鼠可以取得肯定的疗效,而Gold等[1]的研究却认为,NOS抑制剂可使主动免疫的EAE大鼠发病明显加重.关于NOS/NO对自身抗体介导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的影响,目前尚未见报道.我们应用选择性NOS抑制剂6N-(1-乙基氨)-L-赖氨酸(L-nil)研究其对EAMG的作用及机制,希望为MG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广州管圆线虫病临床诊疗方案(试行)
广州管圆线虫病又称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主要是因为进食生的或不熟的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螺肉而感染,幼虫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病.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炎、脊髓膜炎、脑炎或脊髓炎,脑脊液内有大量嗜酸粒细胞.
-
多发性脊髓结核瘤伴脊髓空洞症一例报告
患者女,20岁,因双下肢截瘫伴大小便失禁4年,于2004年8月31日入院.患者4年前出现下肢麻木、无力,感觉运动障碍,外院诊断为"结核性脑脊髓膜炎",给予抗结核治疗症状缓解,后双上肢一直不能活动.入院检查:双下肢肌肉萎缩;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0级;双上肢深、浅感觉正常,双下肢消失;在T5平面以下浅感觉明显减退,T10平面以下消失;腱反射微弱;病理反射未引出;肛门无自主收缩及反射.
-
夏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6例临床分析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至今仍是世界各国非常关注的一种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无论散发或流行,发病率在冬季较高,一般从11月份开始上升,至次年2~4月份为高峰,5月份下降[1];在夏季流行少见.现将2004年7-9月份我院收治的6例流脑病例报道如下.
-
广州管圆线虫病临床诊疗方案(试行)
概述广州管圆线虫病又称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主要是因进食生的或不熟的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螺肉而感染,幼虫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或脊髓炎,脑脊液内有大量嗜酸粒细胞.
-
广州管圆线虫病临床诊治与预防
广州管圆线虫病(angiostrongyliasis cantonensis)又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为食源性寄生虫病.因进食了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生或不熟的螺肉而感染,病变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脑膜炎、脑膜脑炎、脑脊髓膜炎,脑脊液内出现大量嗜酸性粒细胞.2006年6月中旬至8月底,北京市小范围局部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截至8月25日,临床诊断97例,住院治疗56例,治愈出院9例.
-
第249例 骶前囊肿—脑脊液漏—脑脊髓膜炎—骶前脑脊膜膨出-Currarino三联征
病历摘要患者女,26岁。入院前直肠指诊发现子宫后骶前有一类圆形囊性肿物,边缘光滑,向前推压子宫及周围肠管,另有直肠右侧壁外类圆形肿物。于2009年11月9日入院。T:36.5℃,P:91次/min;R:17次/min;BP:130/80 mm Hg(1 mm Hg =0. 133 kPa)。常规查体(一)。肛肠专科情况:骶尾部毛发较多,皮肤颜色正常,无畸形。直肠指诊:进指2 cm,于直肠后壁至尾骨尖触及—1.5 cm×1.0 cm囊性肿物,质韧,活动,指套无血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