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属性变权决策方法及其在医院管理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孙继佳;苏式兵;闫秀丽;张辉

    如何对现有的医院质量进行客观量化的评价是目前医院管理评价中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而以往的评价方法都集中在对各种单个指标的统计结果的分析,缺少系统评价手段.

  • 捏脊不同施术部位对正常家兔胃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红;刘昱材;李学超;李梦莹

    目的:观察捏脊法于不同施术部位(督脉、膀胱经)对正常家兔胃运动的影响.方法:家兔行自制胃运动应力传感器植入术后,记录家兔胃运动情况,观察量化的捏脊于不同经脉施术对家兔正常胃运动的影响.结果:膀胱经捏脊对家兔胃运动波幅有促进作用(P<0.05),督脉捏脊对家兔胃运动波幅可能有促进趋势(P>0.05),捏脊对家兔胃运动频率无明显影响.结论:量化捏脊操作于不同施术经脉对正常家兔胃运动均有影响,膀胱经施术对家兔胃运动波幅促进效应较督脉施术更明显.这可能是捏脊治了消化系统疾病的机理之一.

  • 近10年针刺量化研究状况的分析和思考

    作者:沈龙;樊小农;熊俊;石学敏

    目的:了解针剌量化研究进展,思考该领域发展方向.以期予较为全面的认识,带给大家新的启示.方法:选取近10年针刺量化研究文献,主要从毫针力的性质、电针针刺参数、时间效应和参数综合研究等四个方面加以论述.结果:不同针刺参数可取得不同疗效,同时也可以确定某"佳"针刺参数,但多为某单一特定参数的研究.结论:加强针刺参数系统、规范的研究,加强模拟人手操作的针刺量化仪器的研制,应当成为今后针刺量化、规范化研究的重点.

  • 虚寒证辨证因子等级量化标准的研究 --分子中医研究系列报道(2)

    作者:王米渠;严石林;吴斌;李炜弘;高泓;高峰

    从虚寒证的定性、定位、主症状、兼症等角度确定虚寒证的40个辨证因子.制定出轻、中、重度、极重4个等级的评分细则,从五脏阳虚探讨虚寒证的半定量化研究.

  • 中医症状定量化的重要性探识

    作者:胡晓峰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人们生活习性的改变,许多新型疾病被检测出来或出现,虽然可以用西医理论来解释,但是治疗效果及治疗费用的性价比较差,如AIDS(艾滋病),SARS(非典),肿瘤等.

    关键词: 辨证 量化 重要性
  • 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情志评价量化研究思路

    作者:原静;毛静远;王强;王恒和;陈大权;黄芪;王贤良;朱婷;毕颖斐;韩秀江;闫威;张伯礼

    认为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冠心病情志量化研究,可以更好的表达我国冠心痛患者的情志变化.从三 个方面,即:中医情志学说源流、情志与冠心病的关系、中西医结合情志评价量化冠心病研究思路,论述了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情志评价量化研究思路.指出:应结合冠心病和情志的相关特点,从心理、生理及社会心理的不同程度进行评价研究.

  • 《伤寒杂病论》的量化艺术举隅

    作者:赵天才

    从主要症状(以恶寒发热、汗出、口渴、手足厥为例)、证候类型、治法和方药、煎服法与护理四个方面探讨了<伤寒杂病论>的量化艺术.认为其有助于辨证论治的准确化、精细化和规范化,也体现了张仲景丰富的临床经验与良苦用心;深入研究这方面的内容,则有利于进一步掌握<伤寒杂病论>的临床思维方法和精神实质,提高辨证论治水平与灵活运用经方的能力.

  • 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的新理念及其新体系的探讨

    作者:关欣;郑红光;关宇鹏;杜欣

    研究并建立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疗效评价的新体系,提高CRF患者的生存质量.文章首先介绍了临床疗效的新理念,医生看病应把以治病为中心的思想转变为以治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并介绍了生存质量研究现状及生存质量量表(WHOQOL_BREF)的结构、内容、应用及其使用方法.重点介绍了CRF患者生存质量测评及疗效的评价,分析了中医辩证指标量化的必要性.中医更关注患者的自我感受和生存质量.因此可建立一个将生存质量、中医辨证指标量化和现代生物学指标三者组成中西医结合诊疗CRF患者疗效评价的新体系.

  • 枕下极外侧入路重要结构体表投影的解剖学量化研究

    作者:关靖宇;卢天舒;佟晓杰

    目的 探讨和量化枕下极外侧入路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为枕下极外侧入路手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成年国人头颅干颅骨标本及寰椎、枢椎标本,以颧弓上缘为基线,经过乳突尖部的垂直基线的垂直线为参照线,游标卡尺测量各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数值.SPSS统计软件行统计学处理.在国人成人带颈头颅湿性标本上模拟的枕下极外侧入路中参考应用各项数据.结果 寰椎横突在基线下距乳突尖垂直距离为(12.08 ±4.84)mm,寰椎横突在参照线前距乳突尖垂直距离为(8.24±1.61)mm.枢椎横突在基线下距乳突尖垂直距离为(11.39±2.27)mm,枢椎横突在参照线后距乳突尖垂直距离为(9.22±1.94)mm.枕大孔与寰椎间距为(7.33±2.22)mm,寰椎枢椎间距为(8.26±1.54)mm,寰椎横突结节宽度(5.97±1.23)mm,椎动脉沟近中线点距横突结节距离(28.94±3.77)mm.在模拟枕下极外侧入路过程中应用参照各项数据可以在硬膜外操作过程中安全地暴露游离椎动脉.结论 枕下极外侧入路重要结构体表投影的量化研究结果为术者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与指导.

  • 枕下极外侧入路的解剖学量化研究

    作者:关靖宇;卢天舒;佟晓杰

    目的 从临床术者视角出发,定量测量枕下极外侧入路中颈静脉结节、枕髁、寰椎侧块三个骨性障碍部分磨除对颅颈交界腹侧区暴露的影响,为临床切除颅颈交界腹侧区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成年国人头颅干颅骨标本及颅颈交界区CT骨窗片上测量枕髁、寰椎侧块模拟磨除1/3,颈静脉结节全部磨除后颅颈交界腹侧区暴露的改变.应用所测得数据在成人尸头上模拟枕下极外侧入路.术前术后CT薄扫对比.结果 骨性标本及寰枕交界CT测量显示枕髁、寰椎侧块、颈静脉结节磨除后颅颈交界腹侧区手术视角及术野宽度明显增加.模拟手术证实枕髁、寰椎侧块及颈静脉结节部分磨除后使颅颈交界腹侧区暴露致水平视角.结论 极外侧入路中枕髁、寰椎侧块及颈静脉结节的部分磨除对颅颈交界腹侧区暴露及病变的切除有显著的作用.术前颅颈交界区三维CT检查对极外侧人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弥散张量成像量化分析脑胶质瘤侵袭性

    作者:晏怡;唐文渊;邓朝霞;吕发金;谢兵;刘斌;杨刚;钟东

    背景:胶质瘤侵袭能力的量化对于指导治疗或筛检肿瘤侵袭因子均有重要意义.在实验研究中有较为成熟的方法进行量化,但尚无很好的临床量化胶质瘤侵袭力的方法.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量化分析脑胶质瘤的侵袭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量化分析,于2005-10/2007-01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放射科、病理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放射科完成.对象:选择幕上脑胶质瘤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19~73岁,平均51.3岁.方法:全部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术中行内减压,获取瘤周水肿区的组织标本,病理检查作肿瘤细胞计数和细胞密度分析,建立肿瘤脑浸润程度的病理标准.主要观察指标: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测量肿瘤实体区、瘤周水肿区、水肿外区、相对正常白质区和对侧白质区5个兴趣区的分量各向异性值和表观平均弥散系数值:将不同兴趣区的分量各向异性值和表观平均弥散系数值与肿瘤病理脑浸润程度作相关分析.结果:①肿瘤分量各向异性值由瘤体区向外呈递增趋势,依次为0.055±0.017,0.107±0.037,0.255±0.064,0.376±0.070,0.396±0.099,其中大增幅出现在瘤周水肿区和水肿外区之间.②瘤周水肿区的分量各向异性值与胶质瘤病理脑浸润程度呈负相关性,表观平均弥散系数值在瘤周水肿区明显增高,但在其他区域的增减变化无规律.结论:瘤周水肿区分量各向异性值可作为脑胶质瘤侵袭性的量化指标.

  • 手术室弹性排班和量化分配方案的设置与实施

    作者:於国珍;陈晓霞

    随着医院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现代外科学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的领域和范围日趋扩大,新手术、新仪器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对手术室护士的整体要求越来越高,促使护理人员要有新的发展.

  • 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风险与细节管理

    作者:王春玲

    细节管理即把一整套流程拆分为多个细节,逐次量化,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若干个细节,终完成初定下来的所有细节之后再不断量化和完善细节[1].肝癌破裂出血起病急,病情凶险、变化快,护理程序由多个环节组成,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配合抢救等多个环节中,把每个环节细分出来,从小处着手抓细节,才能规避护理风险、保证护理安全.2007年1月开始我科对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护理时结合患者的特点,注重护理的细节管理和风险防范,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现报道如下.

  • 护理质性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

    作者:田莉;皮慧敏;柯一琼

    质性研究是对某种现象在特定情形下的特征、方式、涵义进行观察、记录、分析、解释的过程[1].质性研究在护理中的应用只有20多年的历史,由于质性研究可用来深入了解一些量化研究所无法解释的问题或现象,为护理领域提供了另一种方式来了解特殊群体的健康需要,因此越来越引起护理研究者的关注[2].

  • 面部年轻化的术前评估和预期效果的定量研究(Ⅱ)——眉部整形

    作者:吴敏娟;张余光;章一新;杨军;王丹茹;汪希;刘天一;濮哲铭;杨群;钱云良

    目的 探讨中老年女性眉部形态的变化特点,量化眉部年轻化的形态特征,为提、切眉术提供度和量的参考及适当的手术方法.方法 将以眉眼部年轻化为目的 的40例女性患者,分为眉下垂组20例(38~53岁)、上睑皮肤松弛组20例(39~58岁);以非眉眼部年轻化为目的 的女性患者40例(17~33岁)作为对照组.采用计算机辅助照片测量法,拍摄并测量3组患者眉眼部的数据.结果 眉部与水平线的夹角,眉下垂组和上睑皮肤松弛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眉峰到眉头下点距离为9~10 mm,在提眉术中,眉下垂患者的平均上提量约5mm.结论 术前充分评估眉部的形态特点,不仅有利于手术方法的选择,而且还可避免矫正过多或过少导致的眉部外形不协调,提高满意度.

  • 面部测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作者:唐梦遥;张余光

    到目前为止,面部整形手术还无明确的矫正和量化标准,故常出现矫正量的不足或过度,导致患者对手术效果不满意[1].由于患者面部的皮肤、骨膜、SMAS等组织的松弛程度各不相同,且手术时患者处于卧位,加之术者的临床技能以及医患双方的审美观差异,术后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也会有所不同[2].

    关键词: 面部测量 标准 量化
  • 运用循证医学手段评价整形外科患者报告的结果

    作者:Andrea L. Pusic;Valerie Lemaine;Anne F. Klassen;Amie M. Scott;Stefan J. Cano;魏峰;高景恒;张晨

    因为外科手术会对患者的外观和机体功能形成较大改变,所以理解患者对术后效果的看法及生活质量的改变,在整形外科中显得尤其重要.患者报告效果的评价(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是以患者主观的方式,在针对术后生活健康质量方面特制的量化问卷上作评价.本研究旨在对患者主观效果解读作以概述,并为整形外科医师提供一些必要的、严格的评估技能,使其在临床研究中能更好地应用和评价从患者主观效果评价方面获取的证据,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 面部年轻化的术前评估及预期效果的定量研究(Ⅰ)

    作者:吴敏娟;张余光;杨军;王丹茹;汪希;刘天一;濮哲铭;杨群;钱云良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女性面部轮廓的特点,量化面部年轻化的形态特征,为面部年轻化手术提供度和量的参考及适当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90例行面部年轻化美容的患者平均分为三组,青年组为18~34岁,中年组为35~44岁,老年组为45~58岁.术前,拍摄每例患者面部的正、左、右侧位照片,采用计算机辅助的照片测量法,获得面部软组织的数据及形态特点.结果 与青年组相比,中老年组因软组织的松垂堆积,使下面部变宽至(116.08±9.33)mm,下唇高度变长至(43.95±4.91) mm;双侧木偶线处软组织明显下垂,左侧为(34.72±4.81) mm,右侧为(33.77±5.54)mm;外眦点位置下移,与内眦点的高度缩短至(1.70±2.24)mm.结论 术前充分评估面部各美容单位的形态特点和老化程度,不仅有利于手术方法的选择,而且还可避免因手术矫正的过多或不足导致的面部形态不协调,以提高手术的满意度.

  • 女性下颌角肥大截骨范围的量化及手术方法的选择

    作者:张余光;杨军;王丹茹;章一新;濮哲铭;汪希;杨群;钱云良

    目的 探讨女性下颌角轮廓特点,量化下颌骨截骨范围,寻找适合手术方法的途径.方法 术前X线测量正常女性面部下颌角的间距比值,得到下颌角与下面部和颧部协调的比例关系;针对下颌角肥大特点,分别采用耳后切口、口内切口、口内外联合切口和咬肌注射肉毒毒素的方法,矫正下颌角肥大.结果 测得正常女性下颌角度为(120.0±5.9)°、升支髁突垂线夹角为(10±2)°、乳突下颌角高度与下面高度比值为1:(2.00±0.30).硬组织正位片测量,双下颌角间距与双颧间距比值为1:(1.30±0.14);软组织侧位测量,耳垂下颌角高度与下面高度比值为1:(2.00±0.20);软组织正位片测量,双下颌角间距与双颧间距比值为1:(1.20±0.12).32例患者中,7例行耳后切口,5例行口内外联合切口,10例行口内切口,3例行耳后切口附加口内切口,7例行咬肌注射肉毒毒素.术后均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结论 术前量化截骨范围,不仅有利于手术方法的选择,而且可以使下颌角与下面部和颧部的比例更协调.

    关键词: 下颌角 截骨 量化
  • 白内障手术后后囊膜混浊的量化比较

    作者:丁衍;柳林;赵世红

    目的 评估白内障术后疏水件丙烯酸人工晶状体SensarAR40e和硅胶人工晶状体的后囊膜混浊(PCO),并用能客观评估PCO的软件量化分析.方法 共选择98只眼行标准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固定.所有眼随机植入Sensar AR40e或硅胶人工晶状体,但同一患者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必须不同.在第1年和第2年时后照法拍摄后囊膜图像,通过去除浦肯野反光、增强对比度、过滤后增强低密度的PCO等方法处理后用POCO软件分析对比.结果 术后1年疏水性丙烯酸人工晶状体PCO为(0.32±0.13)%硅胶人工晶状体为(0.39±0.17)%(P=0.37).2年时疏水性丙烯酸人工晶状体PCO为(0.42±0.20)%,硅胶品状体为(0.34±0.18)%(P=0.50).患者术后1年,2年时疏水性丙烯酸人工品状体PCO的严重级别分别是(0.50±0.30)和(0.82±0.58),‘亏硅胶人工晶状体的(0.63±0.35)和(0.55±0.35)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后囊膜混浊量化分析系统提供了客观而且可重复性强的量化PCO的方法,也是研究预防PCO技术的有力工具.

299 条记录 7/15 页 « 12...45678910...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