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03~2012年汉中市南郑县足月单胎活产新生儿出生体重分析

    作者:刘凤琴;郑文东;王琼

    目的:探讨足月单胎活产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布及相关因素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分析2003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在汉中市南郑县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足月单胎新生儿出生体重,记录其出生体重及孕妇年龄、孕周、职业、居住地理位置、不同年度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12年收住孕38~42周孕妇8 469例,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布在1 700~5 100g,平均(3241.89±399.81)g,平均出生体重随孕周增加而增重(P <0.001);26~35岁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出生体重较高,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重于女性,在平川丘陵地区居住的孕妇所生新生儿出生体重较在山区居住的孕妇所生新生儿出生体重重,产次为2~3次的孕妇所生新生儿出生体重较产次为1次和产次为4次的孕妇所生新生儿出生体重重(P<0.001),农民与职工孕妇所生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各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2003、2012和2011年较重.结论: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性别、居住地理位置、产次、年度及孕妇年龄有关,与孕妇职业无关,新生儿出生体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 重度妊高征对围产儿不同出生情形预后影响

    作者:朱茂灵;龙正蓬;卢秀玲;施彩英;周小艺;凌伟文;蒙叶宗

    目的:了解重度妊高征不同的胎龄、分娩方式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98例诊断为重度妊高征的孕妇及其围产儿不同的出生情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共出生围产儿104例,出生窒息发生率9.62%(10/104),死亡率4.81%(5/104),其中孕周<34周17例,出生窒息发生率23.53%(4/17),死亡率17.65%(3/17);孕周≥34~35周11例,窒息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为"0";孕周≥36周以上76例,出生窒息7.89%(6/76),死亡率2.63%(2/76),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剖宫产出生67例,窒息7例,占10.45%,死亡2例,占4.48%,阴道分娩37例,窒息3例,占8.10%,死亡2例,占5.4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重度妊高征特别是孕周<34周者,应尽量延长胎龄,促胎肺成熟,在孕34~35周为适时终止妊娠时机,同时应加强产科、儿科配合,主张新生儿科医师进入产房、手术室监护,有望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及围产儿存活率.剖宫产是处理重度妊高征的主要方式,但并非是唯一方式.

  • 不同胎龄初生儿头围与胸围比值关系研究

    作者:黄小云;刘惠龙

    目的:研究孕26~44周初生儿头围与胸围比值关系,探索初生儿胎内体格发育规律.方法:引用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头围、胸围均值和1986年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头围、胸围均值,研究孕26~44周初生儿头围与胸围比值关系.结果:2005年深圳孕26~28周初生儿平均头围均值为26.3 cm、胸围均值为24.3 cm,头围与胸围的比值为1.08:1;孕37周头围均值为32.9 cm、胸围均值为32.2 cm,比值为1.02:l;孕41周头围均值为34.1 cm、胸围均值为33.4 cm,比值为1.02:1;孕44周头围均值为34.9 cm、胸围均值为33.7 cm,比值为1.04:1.结论:头围与胸围的比值与孕周大小有关,孕周越小比值越大,随着孕周增大比值不断变小;孕26~37周是头围发育的快速增长期,显示了脑部优先发育的生长规律,男性头围发育明显快于女性;孕37~43周是头围与胸围的均衡发育期.

    关键词: 初生儿 头围 胸围 孕周
  • 不同胎龄初生儿坐高与身长比值关系研究

    作者:黄小云;刘惠龙

    目的:研究孕26~44周初生儿坐高与身长比值关系,探索初生儿胎内体格发育规律.方法:引用(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体格发育均值研究>和<我国不同胎龄新生儿体格发育现状>两篇文章的坐高、身长均值数据,研究比值规律.结果:孕28~44周坐高与身长的比率是67.0%~68.0%,(身长-坐高)/身长的比率是31.9%~33.5%,(身长-坐高)/坐高的比率是46.0%~49.0%;2005年深圳调查数据和1986年中国15城市调查数据呈现基本一致规律.结论:坐高、身长、(身长-坐高)三者之间的比值相当恒定,三者的均值呈现均衡增长的规律,三者的比值不受孕周大小和胎儿体格发育增长速度的影响.

    关键词: 初生儿 身长 坐高 孕周
  • 超声测量不同孕周胎儿肾脏大小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解左平;金社红;沈晓燕;韩新洪;袁华;邱合荣;蒋丽娟

    目的:确立不同孕周正常胎儿肾脏大小指标,探讨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肾脏生长指标与孕周的相关性,筛查肾脏和尿路的发育异常.方法:应用超声测量孕18~42周胎儿肾脏的长径、前后径和肾盂分离宽度,分析各孕周与胎肾长径、前后径的关系.结果:共收集625例孕18~42周单胎妊娠胎儿肾脏的测量值.胎儿左右肾脏测量的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孕周呈线性正相关,同时发现暂时性肾盂分离21例,短暂性肾盂分离11例,持续性肾盂分离9例,先天性泌尿系畸形5例.结论:测量胎儿肾脏长径、前后径、肾盂分离宽度,可作为判断不同孕周胎肾发育的可靠指标,能早期发现胎肾发育异常,进行临床干预和治疗.

  • 深圳市福田区围产儿死亡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陈琴;黄承瑜

    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医疗卫生水平和评价围产期保健质量的主要标志之一.目前国际上已将围产儿死亡率和围产儿死因构成作为评价群体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围产期医疗、保健质量的一个敏感指标.按照围产期标准,围产儿死亡是指妊娠足28周至出生后7天死亡的胎儿和新生儿,即包括死胎、死产及早期新生儿死亡.孕周不详者,则以出生后1 h内的体重大于1 000 g或身长大于35 cm者为纳入标准[1].该文对2005~2009年深圳市福田区死亡围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死因及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福田区围产儿死亡率.

  • 白花丹参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子宫胎盘血流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延平;郭晓华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没有达到与胎龄相适应的大小,主要表现为胎儿体重比相同孕周的正常胎儿低,妊娠37周后的胎儿出生体重不足2 500 g.IUGR是产科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3%~10%,平均发生率约为6.4%,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措施.为了提高治疗IUGR的疗效,观察白花丹参对IUGR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子宫胎盘血流的影响,现把白花丹参加工、提取,制成胶囊,对白花丹参治疗IUGR的疗效及对子宫胎盘血流的影响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效果.

  • 医源性早产71例分析

    作者:谢利萍;孙建英

    医源性早产是指有医学指征需要早产分娩者[1].近年因围牛期监护的加强及早产儿治疗学的进步,早产儿存活率有所提高,医源性早产呈上升趋势.为了解医源性早产的原因、分娩方式及围产儿预后,现对71例医源性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2002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共7 059例,其中早产347例,早产发生率4.92%.在347例早产中,孕妇年龄大40岁,小20岁,平均27.24岁;初产妇290例,经产妇57例;孕周≤32周74例,32+1~34周81例,34+1~36+6周192例;单胎妊娠325例,多胎妊娠22例.

  • 2014年广西地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筛查结果及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孕周的关系

    作者:俸诗瀚;耿国兴;罗静思;李旺;玉晋武;林彩娟;罗超;陈少科

    目的 探讨广西地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筛查检出率及其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孕周的关系.方法 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共筛查258 098名新生儿,出生后72 h采新生儿足跟血制作滤纸片标本,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斑中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并将初筛值大于筛查切值者召回进行确诊检查.结果 确诊CH患儿122例,发病率为1:2116.单一性早产儿或单一性低体重儿CH发病率和其他对照组新生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在早产和低体重同时存在的新生儿中CH发病率会升高,发病率为1:657,远高于其他新生儿(P<0.05).结论 早产低体重儿各方面系统功能不健全可能是造成CH高发病率的原因,建立完善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保障体系至关重要.

  • 家庭干预对我国早产儿智能发育结局的影响

    作者:张军;陈永凤;邹智杰;杨冰香;张莺子;欧阳燕琼

    早产儿是指出生时孕周< 37周,体重<2500 g的新生儿.我国早产的发生率约为10%.伴随早产儿生存率的大幅提高,脑性瘫痪、智力低下、听力及各种感官障碍等的比例也不断扩大[1].

  •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护理及体会

    作者:邵立平

    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是指妊娠未满37孕周,胎膜发生破裂者,发生率为1%~2%,其中34孕周以后者占81%[1],PPROM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我院针对胎膜早破的发生诱因,对PPROM孕妇采取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三维超声在产前胎儿形态结构异常筛查中价值

    作者:张歆;薛玉;尚梦园;许建萍;吕小利;杜睿;陈加俊

    本文对我院产前诊断80例形态结构异常患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三维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形态结构异常中的临床价值.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来我院产前检查经二维超声检查首发现胎儿可疑畸形而后行实时三维超声筛查的孕妇共80例,共82个患儿(其中双胎2例).孕妇平均年龄26.75±4.45岁,平均孕周27.75±7.31周.

  • 2213例孕妇血液钙、铁、锌元素调查分析

    作者:赵军;陈道桢;张建裕

    对我院门诊产检的孕妇在妊娠中期进行微量元素钙、铁、锌的检查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9年1月-8月于本院产科门诊检查的孕妇2 213例,年龄21-40岁,孕周14-25周.

  • 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于静;陈奇伟;张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7月-11月将本院门诊自愿要求无痛人流的早孕妇女145倒,分成2组,随机选择51例在B超可视下进行人工流产操作作为观察组,94例采取传统盲刮人流.2组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均正常.术前经尿HCG检查及妇科检查,所有病例均经B超检查证实为宫内孕.2组年龄、孕产次、孕周、体重及体质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时机的临床分析

    作者:林苗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孕妇终止妊娠时机的合理选择.方法:选取妊高症孕妇患者100例,根据孕周、病情控制与胎儿发育等情况适时终止妊娠,对比分析不同孕周与不同方式终止妊娠患者的分娩结局.结果:孕周在32周及以下的新生儿分娩结局明显更差;34周及以上的新生儿分娩结局明显更优(P<0.05);采用剖宫产方式分娩,发生新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以及孕产妇并发症的几率均相对更低(P<0.05).结论:对妊高症孕妇应根据发病孕周、病情控制以及胎儿成熟度等情况适时终止妊娠,以大化保证母婴安全性.

  • 77例早产胎膜早破临床分析

    作者:石进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临床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分析77例因胎膜早破早产病例,将所有病例以不同孕周分成A组(孕28~34+6周)、B组(孕35~36+6周)两组进行分析,比较其母儿结局.结果:①A组与B组比较,A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死亡、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比较对于母体产后出血、胎盘粘连、产褥感染发生率及手术产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病例中完成促胎肺成熟治疗(应用地塞米松≥48 h)与未完成促胎肺成熟治疗病例比较,完成组新生儿病率明显低于未完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孕周满32周,延长孕周不超过7d,母儿结局满意.结论:孕周<35周的早产胎膜早破,早产围产儿病率明显增高,适当延长孕周,完成促胎肺成熟治疗,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适时终止妊娠可明显改善母儿预后.

  • 不同孕周早产儿生后短时间内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反应分析

    作者:王清华

    目的 对不同孕周早产儿生后短时间内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反应进行探讨和分析,总结对早产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的经验,以更好地保护早产儿的健康.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近5年来孕周为31~35周的早产儿50名,其中,孕周在31~33周的早产儿25名,为A组;孕周在34 ~35周的早产儿25名,为B组.按照传统的0、1、6方案,在50名早产儿出生后1周内进行首次乙肝疫苗接种,在早产儿生长到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乙肝疫苗接种.观察并记录两组早产儿在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性反应,并做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乙肝疫苗接种后,A组25名早产儿乙肝表面抗体转化为阳性的有20名,免疫反应良好,强应答所占百分比为80%,有效率为80%,B组早产儿乙肝表面抗体转化为阳性的有23名,免疫反应较A组更好,强应答所占百分比为92%,有效率为92%.A、B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孕周早产儿在短时间内接种乙肝疫苗时的免疫反应有所不同,孕周较长的早产儿相比于孕周较短的早产儿来说,在经过接种后,免疫反应较好,接种成功率较高.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及护理

    作者:王东晓

    探讨先期口服米非司酮再予米索前列醇行阴道后穹隆给药终止中期妊娠的疗效及护理措施.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2006年8月~2008年8月,我院2年间中期妊娠60例病例,年龄20岁~40岁,孕周13W~26W.

  • 518例活跃期停滞的临床处理体会

    作者:刘芳

    1资料及资料1.1资料收集于2005年12月~2007年12月在本院自然临产后住院分娩的2234例孕妇,其中518例因活跃期停滞者中142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合并脐带绕颈108例,占此原因而剖宫产的76%,其中以巨大儿、羊水偏少等综合因素共34例占24%,孕妇年龄在19岁~38岁,初产妇129例、经产妇13例,孕周在37周+5~41周+3.

  • 哈尔滨市1 140例出生婴儿体重分析

    作者:高晓岩;李佳;刘青

    目的分析出生体重与性别、胎次、孕周、分娩方式的关系,为妇幼保健工作提供一些科学依据.方法将近3年来住院分娩的1 140例出生婴儿的体重及相关因素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男婴平均出生体重明显高于女婴.出生婴儿体重随着胎次和孕周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出生婴儿体重增加,剖宫产率亦增加.早产儿和双胎是发生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应加强孕期检查,指导孕期卫生,减少早产的发生.同时要加强孕妇的合理营养指导,适时终止妊娠,以避免巨大儿的发生.

465 条记录 11/24 页 « 12...891011121314...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