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064例眼感染病原菌培养阳性结果分析

    作者:王平

    近年来,在眼部疾患中,眼感染症占很大比例.病原菌的培养结果,可为临床眼部疾患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我们就本院自1995年10月至1999年10月间的1064例眼病患者的送检标本所做的病原菌培养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 321例眼感染病原菌检测及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徐桂军;高风华

    眼感染症是眼科常见病之一,为了解其病原微生物的分布,为临床提供病源学诊断及合理使用抗生素依据,特对1998年10月至2001年1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321例眼感染症的眼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作一初步分析.

  • 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早期诊断要点

    作者:王艳玲

    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endogenous fungal endophthalmitis,EFE)来源于眼外全身真菌感染,病菌经血行人眼感染所致.真菌性眼内炎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文献报道50%以上内源性眼内炎是由真菌引起[1-2].该病发病隐匿,病程较长,临床症状不明显,极易误诊和漏诊,如未能及时诊断,可导致失明和眼摘的严重后果.加之近年来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得其发病率显著增加.

  • 氟康唑眼凝胶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应用研究

    作者:成新莲;王玉;刘秀莲;何秀香;王延飞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顽固的致盲率很高的化脓性角膜炎.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和皮质醇的广泛应用,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 联合应用三唑类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

    作者:许敏红;姜霄晖

    ①目的观察联合应用三唑类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②方法联合应用氟康唑、伊曲康唑两种三唑类药物治疗38例真菌性角膜溃疡,并以未用三唑类药物治疗的23例作为对照组.③结果联合治疗组35例(92.1%)治愈,疗程(24±1)d;对照组23例仅12例(52.2%)治愈,疗程(46±2)d.两组治愈率及疗程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X2=12.90,t=3.16,P<0.01).④结论联合应用伊曲康唑、氟康唑疗效可靠,应用方便,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较理想药物.

  • 幼儿眼部嗜麦芽假单胞菌感染1例

    作者:张健;董建红;蒋玉红;杨宗军

    病儿,男,3个月,新生儿出院回家2周后,即发现眼部分泌物增多,先后应用过氯霉素滴眼液、红霉素眼药膏,疗效均不明显,于2006年8月24日来我院诊治,眼部分泌物涂片经革兰染色,检到大量脓细胞及革兰阴性短杆菌.细菌学鉴定:用无菌棉拭子取分泌物划种血液琼脂平板,于37℃下培养24 h,生长出中等大小、湿润、黄绿色菌落;革兰染色为阴性短杆菌,氧化酶阴性,O/F培养基呈弱碱性,鞭毛染色为单端从鞭毛,生化反应葡萄糖(+)、乳糖(+)、赖氨酸(+)、鸟氨酸(-)、枸橼酸盐(-)、乙酰胺(-)、七叶苷(-)、靛基质(-),鉴定为嗜麦芽假单胞菌.

  • 干燥保存角膜供体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大面积严重感染性角膜溃疡

    作者:谢江斌;邹留河;方一明;吴松一

    目的观察用甘油或无水氯化钙保存角膜材料的大面积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严重感染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药物治疗无效的3例细菌性角膜溃疡,合并8.0~8.5mm直径的角膜溶解、穿孔;5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溃疡浸润范围均大于7.5mm,浸润深达全层,2例合并小穿孔,3例合并前房积脓.用甘油或无水氯化钙保存的角膜材料行大面积穿透性角膜移植.结果7例感染控制,其中5例移植片保持半透明,2例新生血管长入.1例经2次角膜移植感染仍不能控制,后做眼内容物摘除术.结论在没有新鲜角膜材料来源时,用甘油或无水氯化钙保存角膜材料对严重感染性角膜溃疡行大面积治疗性穿透性角膜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玻璃体内注射包载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纳米粒治疗兔眼混合细菌性眼内炎的效果

    作者:陈翔;王雨生;王丽曌;陈晓农;徐修礼;马吉献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包栽盐酸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NV)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poly(N-isopropyl acrylamide)-polyethylene oxide,PNIPAAm-PEO]纳米缓释给药系统(NV-PNIPAAm-PEO)治疗兔混合细菌性眼内炎模型的效果.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兔50只,每只随机选取1眼向玻璃体腔内注入100×103CFU·L-1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杆菌混合悬液建立眼内炎模型.建模成功后24 h,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1个空白对照组(A组)和4个实验组(B组、C组、D组和E组),每组10眼.A组不作任何处理;B组、C组、D组和E组分别向玻璃体腔内注入0.1 mL的空白纳米粒(20 g·L-1)、无菌生理盐水、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原药(4.4 g·L-1)和NV-PNIPAAm-PEO(20 g·L-1).于给药后第1、2、3、7、14、21、28、42天分别进行临床炎症评分、眼部A/B超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A组、B组和C组各时间点眼内炎病变程度无明显差异;D组和E组炎性反应较A组、B组和C组轻(P<0.005);E组与D组在术后21 d内无差异,21 d后E组玻璃体腔混浊程度较D组明显减轻(P<0.005).眼部A/B超检查,术后7 d之后A组、B组和C组可见玻璃体内团块状回声伴点状或短线状回声点;D组在42 d后仍可见玻璃体腔轻度混浊;E组注药后7-14 d可见玻璃体内点线状回声,回声强度较同时期A组、B组和C组弱,21 d后未见明显异常回声.组织病理学检查见A组、B组和C组眼球结构被破坏,D组近后极部视盘前方玻璃体腔内少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E组眼球结构正常,未见典型炎性细胞.结论 NV-PNIPAAm-PEO纳米粒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细茵性眼内炎疗效确切,与单纯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眼内注射相比,具有缓释及药效持久等特性.

  • 蠕形螨睑缘炎患者临床特征与诊断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阳;孙旭光

    目的 探讨睑缘蠕形螨感染的体征特点,以准确掌握睫毛蠕形螨检查的适应证,为病原学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对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拟诊为蠕形螨睑缘炎患者的一般资料、睫毛蠕形螨检查结果及局部体征情况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蠕形螨检出率与各临床体征间的相关性.分别采用x2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以及不同并发体征总数患者的蠕形螨检出率和检出量. 结果 共收集患者80例960根睫毛的临床资料,共检出螨虫857只.非套袖样分泌物组患者蠕形螨检出率为46.1%,套袖样分泌物组患者为45.4%,均高于无分泌物组的3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毛孔扩张、漏斗部白点、睫毛乱生、睫毛分泌物、毛细血管扩张体征的睫毛蠕形螨检出率和平均螨虫检出量比无相应体征的睫毛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有鳞屑体征的睫毛蠕形螨检出率低于无此体征的睫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漏斗部白点和睫毛乱生为螨虫检出的两大危险因素(OR=5.588,P=0.000;OR=5.546,P=O.000).蠕形螨检出率、检出量随体征总数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套袖样分泌物对临床诊断蠕形螨睑缘炎存在局限性.非套袖样分泌物、漏斗部白点、睫毛乱生为螨虫感染的三大高危体征,是睫毛螨虫检查的适应证.体征总数较多患者的睫毛利于提高检出率及检出量.

  • 镰孢菌属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及共焦显微镜特征分析

    作者:张军;王丽娅;孙声桃;张月琴

    目的 回顾性分析镰孢菌感染所致的真菌性角膜炎共焦显微镜影像特征及疗效.方法 将43例(43眼)临床确诊的镰孢菌感染所致的真菌性角膜炎进行裂隙灯显微镜及共焦显微镜检查,并详细记录.结果 43例镰孢菌感染所致的真菌性角膜炎裂隙灯显微镜观察:23例(92%)可见菌丝苔被,20例(80%)可见羽毛状浸润边缘,8例(18.6%)观察到前房积脓;共焦显微镜下显示:19例(44.2%)上皮层及浅基质层检查到长度50~200 μm,直径2~5 μm的树枝状菌丝;16例(37.2%)显示浅中基质层的杂乱分布的直、长线状菌丝,直径3~7 μm,长度150~300 μm.结论 菌丝苔被、羽毛状浸润边缘是镰孢菌属感染所致的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临床特点.不同菌种镰孢菌属感染所致的真菌性角膜炎的共焦显微镜影像表现较为一致,可见典型的菌丝形态.

  • 重视蠕形螨感染与睑缘炎

    作者:孙旭光;张晓玉

    蠕形螨作为引起睑缘炎可能的病原之一,正逐渐被眼科医生所认识.蠕形螨是人体毛囊和皮脂腺中的一种永久性小型寄生螨,人群体表感染率很高.寄居于人眼睑的蠕形螨分为2种: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蠕形螨生活周期约为14.5d.目前对于蠕形螨感染是否为睑缘炎的病因存在不同的看法.眼科临床医师应深入了解蠕形螨的病原学特征、其与睑缘炎发生的关系、蠕形螨的临床检测方法和阳性结果判定标准,以提高对蠕形螨睑缘炎的临床认识,为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用线索.

  • 我国真菌性角膜病高发区致病真菌种类调查

    作者:王丽娅;张月琴;王刚生;王印其;王丽英;田骋;高长凤

    目的:了解我国真菌性角膜病高发区的致病真菌种类以及致病菌种在各地区间的差异。方法:对我国华中的郑州地区、华北的石家庄地区以及华南的广州地区1975年1月至1997年6月间615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致病菌进行分析并分类到种。结果:615例菌分为18属47种。华北及华中地区的主要致病菌属基本相同,依次为镰孢菌属、曲霉属、青霉属,但主要致病菌种两地区略有差异。广州地区1975年1月至1986年12月的资料显示主要致病菌依次为曲霉属、镰孢菌属、青霉属,近8年则依次为镰孢菌属、曲霉属、弯孢霉属。结论:我国真菌性角膜炎的首位致病菌为镰孢菌属。

    关键词: 眼感染 真菌性 角膜
  • 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及疗效观察

    作者:张青

    报告继发性青光眼142例(168只眼),原发病依次为眼部炎症(占33.3%),眼外伤(占32.1%),眼底病(占19.6%),晶体类病;其发生与年龄、性别、工作性质有关.特点是盲目率高(占85.7%),复明率低(仅有6.5%).手术为其有效快捷的主要治疗方法.

  • 机械刮除联合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观察

    作者:柯毅;张园;庞燕华;谭思敏

    [目的]探讨机械刮除联合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患者60例60眼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 n=34):采用局部病灶机械刮除+药物治疗;B组( n =26):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结果]A组治愈率67.6%(23/34),有效率94.1%(29/34),疗效明显优于B组。[结论]局部病灶机械刮除+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满意,临床上推荐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 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注药治疗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的疗效

    作者:王玲;邢建强;刘伟仙

    [目的]探讨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11只眼内源性真菌性的眼内炎的治疗过程及病原学特点.[结果]11只眼均经过术前术中玻璃体腔注药及玻璃体切割术,并辅以全身及局部抗真菌药物治疗,其中5例患者保住眼球,3只眼保留有用视力,5只眼为光感至指数视力,2只眼眼球萎缩,1例治疗失败.[结论]外科手术及术后长期使用抗生素是引起内源性眼内炎的重要诱因;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致盲眼病,玻璃体腔注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是目前治疗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 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周清华

    目的 观察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探讨手术的方式和时机.方法 对临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且经抗真菌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33例(33眼)行角膜移植术.对病变侵及深度<1/2角膜厚度的19例患者,实施板层角膜移植术(lamellar keratoplasty, LKP)18例,行结膜瓣掩盖1例;溃疡深度>1/2角膜或出现内皮斑、伴有前房反应的9例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PKP);全角膜溃疡的5例行带部分巩膜的眼前节重建术.结果 5例于LKP术后2~4周复发, 包括2例曲霉菌属感染者和1例镰刀菌属感染者, 均改行PKP.其中, 4例治愈,1例于PKP术后7个月时发生内皮型排斥反应.3例行PKP者于术后2周出现全眼球炎而行眼球摘除术,手术成功率为72.7%(24/33).至随访结束时,手术成功病例中矫正视力0.05~0.1者17眼,0.1~0.2者8眼,0.2~0.5者3眼,2例患者仅保留眼球而无有用视力.结论 角膜移植术是治疗药物控制不良的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方法.应根据感染的不同菌种和生长方式、病灶的浸润范围和深度等特点选择手术方式,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高危性真菌角膜溃疡穿孔32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记忠;杨鑫;钟景贤;王训刚

    目的 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治疗高危性真菌角膜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32例(32只眼)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患者进行随访(6~24个月),观察术后视力变化和真菌复发、植片排斥、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32例患者中,31例成功地保存了眼球,视力不同程度提高,通过积极治疗并发症得以控制.结论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的有效术式,是挽救眼球和视力的主要手段.

  • 药物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作者:陈育尧;苏毅华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及时机.方法对确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39眼先用药物治疗,无效者行结膜瓣遮盖术.结果单用药物治疗痊愈16眼,另23眼行结膜瓣遮盖术.随访2~18月,39眼视力均提高,无复发.结论伊曲康唑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有效;严重者尽早行结膜瓣遮盖术,有助于治愈.

  • 氟康唑粉联合5%碘酊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钰;郑菁;张丽萍

    该文探讨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的方法和疗效.结果认为氟康唑粉剂局部涂眼联合5%碘酊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有较好疗效.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20例疗效观察

    作者:孔玉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内服外熏.内服方药早中期用甘露消毒丹加减(处方:藿香、石菖蒲、白豆蔻、连翘、黄芩、滑石、川木通、射干、川贝母、茵陈、薄荷);后期用消翳汤加减(处方:木贼、密蒙花、羌活、防风、荆芥、蔓荆子、当归、柴胡、赤芍、生地黄).同时外用中药熏蒸、湿热敷(处方:荆芥、防风、羌活、藿香、金银花、黄芩、蒲公英、川芎).结果:20例患者的角膜溃疡均在7周内愈合;其中8例有前房积脓者于1周内吸收干尽,1~2周内,溃疡明显好转.全部患者经视力检查,3例患者云翳不显,视力恢复如初,其余17例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全部病例均未发生角膜穿孔.随访6月~1年,未见复发.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显著.

218 条记录 9/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