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角膜后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

    作者:程钧;翟华蕾;王君怡;谢立信

    目的 分析始发于角膜深基质或内皮面的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因真菌性角膜炎在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住院的1 0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就诊时角膜上皮完整、角膜病灶位于深基质及内皮面的患者9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40~74岁,平均54.8岁.对9例患者的病史、致病诱因,体征,诊断经过,治疗经过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例患病前有植物性外伤病史,2例有非植物外伤史,2例无明显诱因.从患病到来我院就诊的时间均在3个月以上,平均7.9个月,长为2年.临床表现主要为患眼红、痛反复发作,伴轻度视力下降.主要体征为角膜内皮面及深基质的白色混浊浸润,伴有内皮斑和前房炎性反应,角膜浅基质和上皮完整.5例患者在外院误诊为葡萄膜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给予抗病毒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误诊为细菌性角膜炎,给予抗生素治疗.来我院就诊时视力0.1者4例,0.3者1例,0.5者2例,0.6者2例.6例通过共焦显微镜检查查出角膜内皮面和深基质有菌丝,3例阴性.对这些患者给予了局部抗真菌药物滴眼,及结膜下、基质内、前房内注射伏立康唑治疗均无效,终均进行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中取下的病变角膜真菌培养5例阳性,分别为链铬孢霉菌2例,无孢霉、疣状瓶霉、镰刀菌各1例.另外4例分别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内皮斑10%KOH湿片镜检找到菌丝.结论 角膜后部真菌感染以角膜深基质浸润及内皮斑为主要表现.患者通常有植物外伤史,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是早期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抗真菌药物的渗透性差,药物治疗往往无效,病程迁延,终仍需行穿透角膜移植术治疗.

  • 真菌性眼内炎的手术治疗与病原学研究

    作者:周慧颖;叶俊杰;陈有信;董方田

    目的 探讨真菌性眼内炎的病原学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总结分析2002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确诊为真菌性眼内炎的15例(15只眼)的临床表现、病原学诊断及治疗效果.男性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5.8±15.3)岁.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12例(12只眼),外源性真菌性眼内炎3例(3只眼).所有患者进行视力、眼前节、眼底像、B超检查.14只眼行玻璃体切除术,其中9只眼硅油填充,1只眼C3F8填充;1只眼行玻璃体腔注药术.取玻璃体液进行涂片,进行细菌培养基药物敏感性试验.术后平均随访15.0个月.结果 14例曾被误诊为葡萄膜炎,给予全身和眼局部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病情恶化.初诊视力:光感2只眼,眼前手动12只眼,0.1者1只眼.6只眼轻度前房炎性反应,4只眼中度前节炎性反应,5只眼重度前节炎性反应伴前房积脓.B型超声显示15只眼玻璃体炎性混浊,同时合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11只眼,视网膜脱离10只眼,包括牵拉性视网膜脱离6只眼,渗出性视网膜脱离1只眼,视网膜脉络膜脱离3只眼.玻璃体液涂片10只眼找到真菌菌丝和孢子,12只眼培养结果:白色念珠菌6只眼,镰刀菌、近平滑念珠菌、淡紫拟青霉菌、土霉菌、木兰假丝酵母菌、曲霉菌各1只眼.根据病原学诊断,14只眼术中即刻给予两性霉素B玻璃体用药,术后9例患者全身给予氟康唑(口服或静脉输液),2例患者静脉输注、口服伏立康唑,1例患者口服伊曲康唑.15只眼均局部点用两性霉素B眼液或氟康唑眼液.15只眼眼内炎均得到控制.视力提高6只眼,不变4只眼,下降5只眼.无光感3只眼,光感2只眼,眼前手动4只眼,眼前指数2只眼,0.01~0.04者2只眼,0.1~0.15者2只眼.5只眼视网膜在位,2只眼视网膜复位,2只眼视网膜未复位,6只眼出现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其中5只眼给予再次手术.终10只眼视网膜在位,5只眼视网膜未复位.结论 真菌性眼内炎由于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误诊而延误治疗,故早期确诊是治疗的关键.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玻璃体腔用药是治疗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玻璃体液涂片和培养阳性率高,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选择正确敏感的抗真菌药物可望大限度挽救患者的眼球及视力.

  • 2009至2010年眼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作者:张阳;王智群;孙旭光

    目的 分析眼部真菌感染的菌属分布及其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 系列病例研究.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共保存1302份眼部标本,将其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斜面培养基,在28℃、40%湿度环境下培养3~8d.培养阳性标本的药物敏感性分析采用纸片法.2009年和2010年标本真菌培养阳性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1302份标本的真菌培养阳性数为292株(22.4%),其中2009年和2010年阳性率分别为21.2% (135/637)和23.6%(157/6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92,P=0.296).标本培养的阳性率出现5月份和11月份两个峰值.标本培养结果显示,镰刀菌属多(59.6%,174/292),其次为曲霉菌属(16.8%,49/292)、链隔孢霉属(10.6%,31/292).在年龄分布方面,82.2%(240/292)的阳性病例集中于>30 ~ 60岁;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对那他霉素、特比萘酚、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4.0%(63/67)、63.4%(154/243)、6.0%(17/285)、39.7%(98/247)、21.2%(65/306).结论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收治的患者中前3位常见的真菌菌属依次是镰刀菌属、曲霉菌属、链隔孢霉属.镰刀菌属及未明确病原真菌种属的感染应首选那他霉素.除镰刀菌属外,其他种属真菌对那他霉素、特比萘酚、两性霉素B敏感性高,对伊曲康唑敏感性低.几乎所有真菌菌株对氟康唑耐药.

  • 两性霉素B缓释系统治疗兔烟曲霉菌眼内炎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作者:杨侠;董晓光;刘爱明;孙士营;谢立信;王身国

    目的 探讨两性霉素B缓释系统(AmB-DDS)玻璃体腔植入对烟曲霉菌性眼内炎的疗效、AmB-DDS的药物释放规律及佳释药量.方法 选取40只新西兰白兔作为实验动物.(1)AmB-DDS治疗烟曲霉菌性眼内炎疗效学观察:动物玻璃体腔内注入烟曲霉菌悬液,48 h后随机分为5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6只眼),B组为空白DDS组(6只眼),C组为两性霉素B玻璃体腔内注射组(6只眼),D组为AmB-DDS 250 μg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组(8只眼),E组为AmB-DDS 500 μg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组(8只眼).术后不同时间点检测前房闪辉、细胞及玻璃体混浊程度,取玻璃体腔内容物行涂片检查和真菌培养,2个月时取眼球标本行病理学检查;(2)AmB-DDS玻璃体腔内药物浓度检测:H组玻璃体切除术后植入500 μg AmB-DDS 1个(6只眼),术后第1、3、7天及2、4、6、8周取玻璃体液,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药物浓度.结果 A、B组全部发生严重眼内炎,伴眶内感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炎性反应较A、B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E组玻璃体混浊程度较C组轻,7~14 d前房反应较C组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D组5只眼、E组8只眼治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94,P=0.003).不同时间点取玻璃体腔内容物涂片,所有标本6周内均见菌丝,真菌培养仅A、B组为阳性.病理学检查示治愈眼结构正常,感染未控制眼均萎缩,球壁结构被破坏.H组术后第1天即有释药,药物浓度迅速升高超出有效抑菌浓度,观察期内释药较平稳.结论 AmB-DDS玻璃体腔内植入治疗烟曲霉菌性眼内炎安全有效,释药恒定,速率得当;以含药量为500 μg的AmB-DDS治疗效果佳.

  • 儿童感染性眼病的病原学及其耐药性分析

    作者:白雪晴;王智群;李然;罗时运;邓世靖;梁庆丰;孙旭光

    目的 探讨14岁以下儿童非病毒性感染性眼病的病原体类型、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实验研究.回顾性分析1999至2004年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临床诊断为感染性眼病儿童的眼部标本785份,对其进行细菌、真菌及阿米巴的培养与鉴定,分析培养阳性病原体的种类、分布以及细菌和真菌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 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785份送检标本中,微生物培养阳性211份,培养阳性率为26.88%,其中细菌培养阳性176份,占83.41%;真菌培养阳性32份,占15.17%;阿米巴培养阳性3份,占1.42%.176份细菌培养阳性标本中,单株细菌感染138份;多重细菌感染33份;细菌与真菌混合感染5份.共培养鉴定出细菌214株.其中淋球菌属39株,占18.22%;表皮葡萄球菌属37株,占17.29%;棒状杆菌属36株,占16.82%.培养鉴定的32株真菌中,镰刀菌属8株,占25.00%;曲霉菌属5株,占15.63%.眼部细菌对妥布霉素、诺氟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利福平及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百分比分别为62.57%、64.94%、70.06%、70.87%、71.19%、73.89%、85.80%及87.50%.左氧氟沙星和利福平的敏感性百分比均分别高于妥布霉素、诺氟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X2=15.654、13.536、8.767、7.908、7.286、5.538,利福平X2=13.923、11.921、7.459、6.666、6.095、4.500;均P<0.05).革兰阳性菌对左氧氟沙星敏感;革兰阴性菌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及左氧氟沙星敏感.眼部感染真菌对那他霉素敏感性高,其次为特比萘酚,对氟康唑敏感性较差.结论 细菌是儿童非病毒性感染件眼病主要的病原体;其中淋病奈瑟菌、表皮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属常见,对左氧氟沙星与利福平敏感性较高.儿童眼部致病真菌中,镰刀菌与曲霉菌属常见,对那他霉素敏感性高,对氟康唑敏感性较差.(中华眼科杂志,2009,45:141-145)

  • 他克莫司滴眼液对真菌性角膜炎PKP术后早期免疫排斥预防作用的观察

    作者:向德猛;王月新;贾艳妮;李素霞;翟华蕾;史伟云;高华

    目的 观察他克莫司滴眼液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后早期免疫排斥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于山东省眼科研究所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接受PKP术后立即局部应用他克莫司滴眼液的患者26例(26只眼)及术后立即局部应用1%环孢素A滴眼液的患者24例(24只眼).所有患者术后2周若未发现真菌复发开始局部联合使用低浓度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对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真菌感染复发、眼压、用药刺激症状等进行观察.采用x2检验对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后平均随访7个月(3~12个月).随访期内,他克莫司组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5.3%(4/26),而环孢素A组为47.8%(11/24) (x2=5.510,P<0.05).他克莫司组1例患者、环孢素A组2例患者术后发生真菌感染复发.他克莫司组2例患者、环孢素A组4例患者出现继发性青光眼.他克莫司组3例患者局部应用他克莫司滴眼液后出现轻微灼热刺激症状,环孢素A组13例患者局部应用环孢素A滴眼液后出现轻微灼热刺激症状.结论 他克莫司滴眼液可以有效防治真菌性角膜炎患者PKP术后早期免疫排斥反应发生,安全性好.

  • 二性霉素B眼内缓释系统对白色念珠菌性眼内炎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楠;杨一涛;董晓光;谢立信;王身国

    目的探讨二性霉素B眼内缓释系统对兔实验性白色念珠菌性眼内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缓释系统由二性霉素B和乙交酯-丙交酯-己内酯三元共聚物(PGLC)制成.(1)药效学实验:50只新西兰兔右眼行中央部玻璃体切除,同时眼内注射104cfu/ml白色念珠菌悬液0.1 ml,构建眼内炎模型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0只眼.A组,眼内炎对照组;B组,空白药物载体组;C组,二性霉素B眼液滴眼组;D组,二性霉素B眼内注射组;E组,二性霉素B眼内缓释系统组.对比观察各组眼内炎性反应.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定期检测眼内二性霉素B浓度.(2)毒性实验:20只正常新西兰兔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2只眼;DDS组,眼内植入1粒含药1 mg的缓释系统,10只眼;空白载体组,眼内植入空白药物载体,8只眼.分别进行视网膜电图、眼部病理学及透射电镜检查,并行肝、肾病理学检查.结果E组在各个时间点玻璃体混浊较A、B、C组均明显减轻;E组与D组玻璃体混浊在2周内无差异,其后存在差异;D组玻璃体混浊在2周内与A、B、C组存在差异,但2周后无差异;C组在各个时间点玻璃体混浊较A、B组均无显著差异.眼内植入药物缓释系统后,视网膜电图无显著改变,视网膜病理学和电镜检查以及肝、肾病理学检查未见异常改变.结论二性霉素B眼内缓释系统能够抑制白色念珠菌性眼内炎进展.PGLC缓释系统释药稳定、安全、无毒性.

  • 细菌性角膜炎病原学分析

    作者:孙旭光;王智群;罗时运;金秀英;张文华

    目的回顾分析细菌性角膜炎致病菌菌属的分布及变化.方法对1989~1998年间送检的2 220份细菌性角膜炎患者角膜细菌培养标本进行革兰染色及分类;对不同菌属的分布及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 220份培养的角膜细菌标本中,培养阳性菌株490株,阳性率为22.1%.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50株,占51.0%;革兰阴性球菌2株,占0.4%;革兰阴性杆菌193株,占39.4%;革兰阳性杆菌45株,占9.2%.假单胞菌属的检出率高,占32.2%,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属为18.6%,第3位为肺炎球菌12.0%.10年中,革兰阳性球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则呈下降趋势.结论假单胞菌属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属仍是细菌性角膜炎较常见的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下降与革兰阳性球菌检出率升高趋势应引起临床眼科医师的注意.

  • 严重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就诊史调查分析

    作者:李绍伟;谢立信;晋秀明;史伟云;曾庆延

    目的分析真菌性角膜炎延误诊治的原因.方法对2000年1~12月山东地区69例(69只眼)因严重真菌性角膜炎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或眼球摘除术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发病原因、就诊时间、检查经过、诊断及治疗情况等,分析延误诊治的可能原因.结果63例行PKP,6例行眼球摘除术.其中52例角膜植片直径>8.0 mm.农民占就诊患者的93%.患者就诊的基本程序为村卫生诊所、乡镇医院、县医院及市级以上医院.平均就诊时间为22.9 d.54例(78%)患者曾到县级医院就诊,确诊率为24%;其中经角膜刮片检查12例(22%),阳性率为50%.30例在市级以上医院就诊,确诊率为63%;其中角膜刮片检查22例(73%),阳性率为73%.35例(46%)术前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主要为氟康唑.结论忽视基本诊断技术、缺乏有效眼科抗真菌药物和供体角膜材料、缺少角膜病专业医师是目前真菌性角膜炎延误诊治的主要原因.

  • 角膜移植315例患者的原发疾病谱及手术方式选择

    作者:蔡苏博;孙明;李莘;徐玲娟;王玮;王娟;胡维琨;李新宇;王平;张虹;李贵刚

    目的 了解角膜移植手术患者的原发疾病谱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行角膜移植手术的角膜病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分析接受移植手术患者的年龄、性别、籍贯、原发角膜疾病及手术方式.结果 4年间共有315例角膜病患者接受角膜移植手术,患者的年龄小1个月3天,大89岁,平均(42.0±1.8)岁,其中229例(72.7%)在18~65岁之间;男女比例为2.06:1.共计289例(91.8%)患者来自湖北省,26例(8.2%)患者来自湖北省外.所有角膜病患者中占首位的角膜疾病为感染性角膜炎,共125例(39.7%),其余依次为角膜白斑71例(22.5%),圆锥角膜41例(13.0%),大泡性角膜病变26例(8.3%),角膜皮样瘤18例(5.7%),角膜变性与营养不良16例(5.1%)及其他(包括化学伤、热烧伤、外伤后角膜瘢痕及角膜植片混浊)18例(5.7%).在125例感染性角膜炎中,真菌性角膜炎51例(40.8%),病毒性角膜炎43例(34.4%),细菌性角膜炎24例(19.2%).按照角膜移植手术分类,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为212例(67.3%),板层角膜移植术87例(27.6%),角膜内皮移植术16例(5.1%).结论 在同济医院角膜移植患者的原发角膜病中,感染性角膜炎占首位,其余依次为角膜白斑、圆锥角膜和大泡性角膜病变,而真菌则是感染性角膜炎的首位病因.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为主要术式.

  • 真菌性眼内炎常见病因及致病菌种分析

    作者:孙士营;赵格;孙晓艳;王倩;于滨

    目的 探讨真菌性眼内炎的致病因素、常见类型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年间就诊于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的81例真菌培养阳性的眼内炎患者资料,研究真菌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常见类型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外源性真菌性眼内炎占90.1%(73/81),其中43例是继发于真菌性角膜溃疡,27例是角膜穿通伤所致,3例继发于眼部其他手术.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占9.9%(8/81),其中4例与药物使用有关.共有67例患者进行了涂片显微镜查菌丝,阳性率为77.6%(52/67),其中前房积脓阳性率为80.0%(16/20),玻璃体阳性率为76.6%(36/47).81份眼内炎患者标本共培养出10个菌属18个菌种,主要的致病菌依次为镰刀菌属60.5%(49/81)、曲霉属21.0%(17/81)和念珠菌属6.2%(5/81).继发于角膜溃疡的患者中镰刀菌占88.4%(38/43),角膜穿通伤患者中曲霉菌占40.7%(11/27),内源性眼内炎患者中曲霉菌占50.0% (4/8).镰刀菌和曲霉菌对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酮康唑、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总敏感率分别为84.7%(33/39)、71.8%(28/39)、43.6%(17/39)、17.9%(7/39)和7.7%(3/39).结论 真菌性眼内炎的主要类型是外源性眼内炎,真菌性角膜溃疡和角膜穿通伤是真菌性眼内炎的主要病因.镰刀菌、曲霉菌和念珠菌是真菌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菌,其中镰刀菌是继发于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眼内炎的首位致病菌,曲霉菌是穿通伤后真菌性眼内炎的首位致病菌.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的主要病因是药物使用,首位致病菌是曲霉菌.前房液和玻璃体液涂片查找菌丝是诊断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镰刀菌属和曲霉属对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高.

  • 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后转归的共焦显微镜观察

    作者:史伟云;牛晓光;王富华;高华;李绍伟;曾庆延;谢立信

    目的探讨共焦显微镜对判断真菌性角膜炎经抗真菌药物治疗后转归的作用,为调整临床用药和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2001年1月至2003年5月我院诊治的328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中,选择共焦显微镜检查发现菌丝,溃疡直径≤5 mm患者58例(58只眼),常规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8 d和停药后7 d对病灶的特定位点进行共焦显微镜检查,观察局部菌丝密度、炎性细胞密度和形态以及角膜基质细胞的变化,以此判断治疗效果,并根据情况调整用药;对共焦显微镜未查见真菌菌丝及炎性细胞的患者,巩固治疗1周后完全停药,并继续随访2个月,以观察有无真菌复发.结果 53例患者在药物治疗7 d时有明显好转,病灶缩小,共焦显微镜表现为查到菌丝的位点减少,菌丝密度降低,炎性细胞明显减少,形态趋于均匀,同时可见正常形态的角膜基质细胞出现;14 d时,37例溃疡愈合,23例共焦显微镜未查见菌丝和炎性细胞; 28 d时,所有患者的角膜上皮已完全愈合,其中22例共焦显微镜检查仍可见浅基质中存在少量菌丝或未消退的炎性细胞,其余31例患者均未见菌丝和炎性细胞.以上53例位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见复发.另5例在用药7 d内病情加重,共焦显微镜下见菌丝密度明显增加,炎性细胞增多,角膜基质破坏范围扩大,提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故入院行角膜移植术.结论共焦显微镜检查是目前判断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后病情转归的理想手段,能够为临床调整用药提供客观依据.(中华眼科杂志,2005,41:614-619)

  • 实验性大鼠镰刀菌性角膜溃疡中P物质的表达

    作者:赵桂秋;汪鑫;胡丽婷;林静;车成业;姜楠

    目的 探讨大鼠真菌性角膜溃疡和细菌性角膜溃疡中P物质(sP)的表达变化过程与差异,以及其在真菌性角膜溃疡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研究.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茄病镰刀菌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空白对照组大鼠5只,不做任何处理;茄病镰刀菌组接种茄病镰刀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组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制作角膜溃疡模型,模型制造成功后茄病镰刀菌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各取25只大鼠分别于接种后1、5、8、10、14 d取角膜.应用HE染色观察角膜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角膜中SP的表达,并对各组内不同时间点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同一时间点组间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 造模后实验组于1 d形成溃疡,基质浅层胶原纤维排列紊乱,中性粒细胞浸润;5 d溃疡加重,8 d溃疡缩小,成纤维细胞增生,新生血管长入;14 d基质层瘢痕样重构.SP表达于1 d增强(茄病镰刀菌组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吸光度值分别为0.3313±0.0133、0.3995±0.0191;mRNA为0.4525±0.0170、0.5532±0.0258),8 d强(茄病镰刀菌组和金黄色葡萄球组吸光度值分别为0.5525±0.0171、0.7050±0.0119;mRNA为0.5975±0.0221、0.7150±0.0238),10 d下降(茄病镰刀菌组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吸光度值分别为0.1533±0.0176、0.3125±0.0170;mRNA为0.2416±0.0082、0.4835±0.0082),14 d降至低于正常(茄病镰刀菌组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吸光度值分别为0.1150±0.0128、0.1675±0.0126;mRNA为0.1275±0.0126、0.2325±O.0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吸光度值比较:茄病镰刀菌组F=832.24,q值分别为35.3675、12.9044、27.3621、34.6506、22.4632、62.7296、70.0182、40.2664、47.5550、7.2886,均P<0.01;金黄色葡萄球菌组F=636.17,q值分别为38.7494、11.4245、10.8298、28.6082、27.3249、49.5791、67.3575、22.2543、40.0327、17.7784,均P<0.01.mRNA表达比较:茄病镰刀菌组F=658.60,q值分别为18.9941、9.5132、27.4719、42.0007、9.4809、46.4661、60.9948、36.9852、51.5139、14.5287,均P<0.01;金黄色葡萄球菌组F=335.13,q值分别为16.9266、4.1677、7.1081、32.4724、12.7589、24.0347、49.3990、11.2759、36.6402、25.3643.均P<0.01=.相同时间点上两实验组间比较,茄病镰刀菌组SP表达低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吸光度值t=6.5493、7.3867、16.0505、14.5479、6.5360,均P<0.05;mRNA表达比较t=7.2878、9.5232、8.8149、43.6256、11.1269,均P<0.05=.实验组左眼SP表达1 d达到高(吸光度值为0.2840±0.0212,mRNA为0.3950±0.0129),5 d降至正常水平(吸光度值为0.2125±0.0174,mRNA为0.3321±0.0041),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吸光度值比较:与茄病镰刀菌组比较t=4.2261、18.3314、35.5163、5.3609、13.4826;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组比较t=9.0508、25.6639、63.4924、7.4828、7.1301;均P<0.05.mRNA表达比较:与茄病镰刀菌组比较t=6.0249、31.9158、26.0413、9.1550、19.1741;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组比较t=12.2636、53.4404、36.8727、15.8687、8.2939;均P<0.05=.结论 SP可能参与了真菌性角膜溃疡早期损伤和晚期修复过程,在真菌性角膜溃疡组表达低于细菌性角膜溃疡组可能参与了真菌性角膜溃疡疼痛较轻的机制.

  • 眼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作者:孙旭光;王智群;罗时运;金秀英;张文华;李然;武宇影

    目的分析眼部感染的真菌菌属分布与变化.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眼科中心1989~2000年送检的2 609份眼部真菌标本进行培养,并对真菌培养的阳性率、季节分布、菌属分布及其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609份眼部真菌培养标本中,真菌培养阳性775株(29.70%).其中角膜标本707株(91.22%),结膜标本22株(2.84%),前房标本15株(1.94%),玻璃体标本9株(1.16%),泪囊标本3株(0.39%),其他19株(2.45%).培养阳性菌株季节特点:1~6月份共培养出249株(32.13%),7~12月份培养出526株(67.87%),两者比约1∶2.1.主要培养阳性菌属为镰刀菌属,共455株(58.71%).其中1989~1994年共培养出阳性镰刀菌96株,占总检出菌数的53.63%;1995~2000年共培养出359株,占总检出菌数的60.23%,后6年较前6年增加了6.60%.其次为曲霉菌属,共130株(16.77%),前6年培养出40株(22.35%),后6年90株,占总检出菌数的15.10%,后6年较前6年下降7.25%.结论镰刀菌属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眼部致病菌属,曲霉菌属致病的比例有所下降.

  •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性兔角膜炎的研究

    作者:梁庆丰;王智群;邓世靖;李然;罗时运;孙旭光

    目的 探讨非结核性分枝杆菌(NTM)性兔角膜炎的临床表现与不同时期的病理变化.方法 48只兔(48只眼)随机分为3组:角膜瓣下NTM感染组(UFI组)、角膜瓣下NTM感染后糖皮质激素使用组(UFIC组)及角膜表面NTM感染组(SI组).观察角膜基质浸润情况,并于术后5、7、14及21 d进行角膜病灶细菌定量培养、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兔NTM角膜炎在感染后5 d角膜组织反应性水肿;7~14 d角膜浅基质层出现多灶性点、片状灰白致密浸润;21 d角膜新生血管大量增生,白斑形成.术后5、7、14及21 d,3组模型角膜基质浸润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224,P<0.05);组间比较,UFIC组角膜浸润面积大于UFI组与S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362,8.341;均P<0.05).角膜细菌定量培养,UFIC组细菌数量高于UFI组与SI组,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11.272,P<0.05).病理学观察,感染后5 d角膜基质层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7~14 d角膜淋巴细胞灶性浸润,21 d角膜成纤维细胞和新生血管增生明显.3组模型于术后5、7、14及21 d角膜组织中CD4+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907,196.521,12.552,11.100;均P<0.01),CD8+细胞计数在感染后7、14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1.115,77.017;均P<0.01).结论 角膜基质多灶性点、片状灰白致密浸润为NTM性角膜炎临床特征,CD4+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在本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视功能疗效观察

    作者:陆勤康;童奇湖;赖晓明;王惠云;赵娜

    目的 探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LK)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两种术式治疗角膜溃疡患者的视功能疗效.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2004至2009年宁波鄞州人民医院眼科中心诊断明确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64例(64只眼),分别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36例,36只眼)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28例,28只眼),术后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前检查两组患者视力并验光,术后分析佳矫正视力、角膜屈光状态、角膜内皮计数及并发症,采用四格表的x2检验及两样本均数t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力均较术前提高,佳矫正视力达1.0,DLK组32只眼术后视力在0.4以上,PK组19只眼术后视力在0.4以上,DLK组略高于PK组(x2=4.304,P<0.05=.DLK组术后散光小于P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P<0.05=,两组平均散光均低于5.00 D.DLK组排斥反应的发生较PK组低(x2=34.17,P<0.05=.结论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比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并发症少,能减少内皮型排斥反应的发生,且术后佳矫正视力、角膜散光略优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 重度真菌性角膜炎经治疗性角膜移植术后再次光学性角膜移植的临床效果

    作者:周萍;姚玉峰;裘文亚;张永明;张蓓

    目的探讨重度真菌性角膜炎在用冰冻保存的供体角膜行治疗性角膜移植术后,再次施行光学性角膜移植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1995年5月至2002年5月期间于邵逸夫医院就诊的35例(35只眼)重度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在用冰冻保存的供体角膜行治疗性角膜移植至少经过6个月后,再接受光学性角膜移植.若合并并发性白内障,则同时联合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患眼手术并发症、术后视力、排斥反应及植片透明等情况.结果 35只眼中18只眼行单纯的光学性角膜移植,另17只眼同时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经6.8~36.8(15.7±7.6)个月的随访,32只眼植片保持透明,3只眼因排斥反应植片混浊.24只眼术后佳矫正视力等于或好于0.4,32只眼佳矫正视力等于或好于0.1,3只眼低于0.1.术中及术后35只患眼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重度真菌性角膜炎患眼经过冰冻保存的供体角膜行治疗性角膜移植术后,再次施行光学性角膜移植,术后并发症少,可维持较高的植片透明率和较理想的视力.

  • 眼部真菌感染组织涂片细胞学特征及其鉴别

    作者:王智群;李然;张阳;侯文博;姜超;孙旭光

    目的 探讨眼部真菌感染组织涂片细胞学特征及其鉴别要点.方法 临床实验研究.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微生物室眼部真菌感染组织涂片标本1226份,采用姬姆萨染色法进行染色,光镜下观察并照相记录,分析真菌病原体的镜下形态学特征及所伴随细胞像改变特点,并分析需要与真菌相互鉴别的成分.结果 1226份眼部真菌感染送检涂片中,检出真菌病原体阳性998份,占81.40%,阴性标本228份,占18.60%.998份阳性标本中丝状真菌976份(97.80%),酵母样真菌22份(2.20%).998份涂片阳性标本中,来自角膜928份(92.99%)、玻璃体27份(2.71%)、房水12份(1.20%)、结膜阳性13份(1.30%)、睑缘7份(0.70%)、泪道3份(0.30%)、其他部位8份(0.80%).涂片细胞学观察中,需与真菌相鉴别的成分包括:变性角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气泡、纤维素及变形的阿米巴包囊等.结论 临床应用涂片细胞学检查法诊断眼部真菌感染,有检出率高,耗时少,操作简便易行的特点,注意鉴别容易与真菌相互混淆的成分,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十分重要.

  • 梅毒性后极部鳞样脉络膜视网膜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作者:呼风;王霄娜;曹绪胜;彭晓燕

    目的 探讨急性梅毒性后极部鳞样脉络膜视网膜炎(ASPPC)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1年至2016年就诊于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的10例急性梅毒性后极部鳞样脉络膜视网膜炎的患者,其中男性6例(10只眼),女性4例(8只眼),年龄(43.4±11.6)岁,总结其临床表现及OCT、自发荧光、FFA、ICGA检查结果.结果 10例ASPPC患者多因出现视力下降(8/10)而就诊,以双眼发病为主(8/10).患眼初始视力介于指数到0.8,平均视力0.3(中位数).眼压正常.仅1例患者出现轻度前房炎性反应.眼底病变均集中在以黄斑为中心的后极部,表现为:6只眼(6/18)为鳞样病灶型、4只眼(4/18)为弥漫黄白病灶型、7只眼(7/18)为混合型(二者均有).OCT示病变主要累及外层视网膜,显著特征是:椭圆体层部分或全部消失、结构紊乱或不清;RPE结节;玻璃体内细胞.此外,可见黄斑中心小凹下部分神经上皮脱离,脱离处细沙样高反射点状物.自发荧光、FFA、ICGA检查显示病变范围与形态均与眼底表现基本一致.自发造影表现为斑片状或弥漫高荧光区.自发荧光检查结果示病灶边界欠清;病变区静脉期后期开始轻度高荧光,随着时间荧光进行性增强,晚期渗漏;5只眼(5/12)病灶区的血管出现晚期管壁着染.ICGA示病变区中晚期低荧光,其内夹杂针尖状高及更低荧光点.结论 ASPPC患者表现为急性双眼显著视力下降,而眼底改变轻.ASPPC影像学特征为眼底像、FA、ICG、自发荧光检查基本一致的病变范围以及OCT所示的椭圆体层的破坏、RPE层结节、玻璃体内细胞.以上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属于一种特征性的眼梅毒,对于其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 角膜病灶切除联合基质内注射伏立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作者:李素霞;边江;李翔;张鲁天;史伟云

    目的 探讨角膜病灶切除联合基质内注射伏立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在山东省眼科医院应用角膜病灶切除联合基质内注射伏立康唑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98例(98只眼),其中男性71例,女性27例,年龄(51.9±11.5)岁.溃疡均位于角膜旁中央或周边部,未完全遮挡瞳孑L区,裂隙灯显微镜结合眼前节光学相干层析扫描仪(AS-OCT)检查溃疡及浸润的深度≤t/2角膜厚度.入院后常规局部和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3~7 d,如溃疡无明显好转或浸润加重,应用角膜病灶切除联合基质内注射伏立康唑的方法治疗.切除范围大于角膜溃疡直径0.5 mm,剥切深度略深于角膜浸润深度,彻底切除病灶后给予角膜基质内注射伏立康唑.观察角膜感染控制和角膜上皮愈合时间,随访有无真菌复发及视力变化等.结果 98例患者通过角膜刮片及共焦显微镜检查明确诊断为真菌性角膜溃疡,术前裂隙灯检查溃疡平均直径(3.72±1.23) mm;溃疡位于周边角膜的30例(30.6%),角膜旁中央68例(69.4%).AS-OCT检查74.5%的患者感染浸润深度≤1/2角膜厚度.通过治疗95例(96.9%)患者感染得到控制,溃疡完全愈合,3例患者术后再次出现浸润,2例改行结膜瓣遮盖术,1例再次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95例治愈患者角膜上皮愈合时间3~19d,平均(8.58±3.87)d,溃疡愈合时间≤7 d的患者为48例(50.5%).术后3个月病灶切除区域角膜平均厚度(433.2±119.3) μm,内皮细胞密度(2 344.0±404.6)个/mm2.71只眼(74.7%)视力较术前提高,达到1.0者3只眼.结论 角膜病灶切除联合基质内注射伏立康唑术对于直径小于6 mm,浸润深度不超过1/2角膜厚度的真菌性角膜溃疡可以快速控制感染,缩短药物治疗的时间,术后视力恢复快,减少了角膜移植和其他手术的必要性.

218 条记录 4/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