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泌尿外科快速周转病区的建立与管理

    作者:申海燕;罗迎霞;吴伟霞;李俊英;邹勇;李炳坤

    目的 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有效提高病床的周转率.方法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泌尿外科特点,选择一些特色病种开展快速周转病区服务,通过设立医护一体化协调小组,畅通门诊住院快速渠道,提供全程、系统、延续的整体护理.结果 设置快速周转病区后,输尿管结石和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住院时间较设置前显著缩短(均P<0.01),再住院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快速周转病区能有效缩短泌尿外科特色病种患者的住院天数,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 多学科团队服务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干预

    作者:张西菊;李遵清

    目的 探讨多学科团队服务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为开展社区糖尿病康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将112例临床痊愈出院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9例)和对照组(53例).干预组患者实施多学科团队服务模式,干预时间为1年;对照组实施自我管理模式.于干预前和干预3、6、9、12个月末,采用自我护理能力评定量表(ESCA)、症状自评量表(SCL-90)、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DMQLS)以及再住院率评定两组效果.结果 干预组ESCA、SCL-90、DMQLS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恶化率及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多学科团队服务模式护理干预能够稳定患者病情,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

  • 动机性访谈对酒精依赖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作者:李华

    目的 探讨动机性访谈对酒精依赖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复饮率和再住院率.方法将69例酒精依赖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每周至少进行动机性访谈1次,连续8周.2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分别给予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出院时实验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年后随访,复饮率和再住院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动机性访谈能有效消除酒精依赖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复饮率和再住院率.

  • 心力衰竭疾病管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孙强;王宝英;王庆胜;邹晓译;张扬;郝佳;谭强;张双月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心衰)疾病管理对患者心衰知识、心衰自我照顾能力及心衰恶化再住院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心内科首诊为心衰的住院患者111例,随机分为管理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管理组给予心衰疾病管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诊疗及随访模式;测量工具为心衰知识量表和心衰自我照顾量表,同时收集患者的心衰再住院率及病死率情况.结果:入组时2组患者的心衰知识得分及心衰自我管理能力无明显差异.3个月随访时,2组患者的心衰知识得分均明显提高(P<0.05),2组对心衰自我照顾的维持、管理和信心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管理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通过3个月随访,2组分别有9例(16.1%)和20例(36.4%)患者发生心衰再住院[风险比(HR) =0.423,95%可信区间(CI):0.190~0.943,P=0.035].结论:心衰疾病管理的实施可以提高患者的心衰相关知识,且能够有效地实施自我照顾,显著降低患者心衰再住院率.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2年预后及影响因素

    作者:程燕;车炜;于晓龙;梁芳倩

    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2年内的预后状况并探索影响其生存的因素.方法:随访观察14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2年内再住院或死亡等临床资料,平均随访约15个月.分析患者预后状况,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146例患者出院后3、6、9、12、15、18、21、24个月的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分别为3.4%、1o.9%、17.1%、19.2%、22.6%、26.0%、30.1%、35.6%;病死率分别为1.4%、2.7%、3.4%、6.8%、9.6%、12.3%、15.8%、20.5%;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的患者发生再住院或死亡的危险性是≤75岁的2.353倍;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1 000 ng/L的患者发生危险性是NT-proBNP≤1 000 ng/L的2.347倍;左室射血分数(LVEF)≤0.5%的患者发生危险性是LVEF>0.5%的2.105倍;血红蛋白浓度≤130 g/L的患者发生危险性是血红蛋白浓度>130 g/L的1.853倍;不规律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发生危险性是规律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1.961倍;不规律服用利尿剂的患者发生危险性是规律服用利尿剂的1.49倍.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2年内的累积再住院及病死率分别为35.6%、20.5%.年龄、NT-proBNP、LVEF、血红蛋白浓度、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是影响老年心力衰竭患者2年内生存的主要因素.

  • 院外多学科干预随访对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

    作者:孙强;王宝英;王庆胜;单文静;赵君;谭强;张双月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通过院外多学科干预随访对改善心衰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心内科就诊的符合入组标准的慢性心衰患者17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多学科干预随访管理模式;对照组未按上述随访方案管理,患者自行随访就诊.从入组开始随访12个月,主要终点事件为心衰恶化再住院或全因死亡,分析2组与终点事件的关系.结果:入组时2组基础治疗用药无显著差异(均P>0.05);12个月随访时,干预组β受体阻滞剂、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醛固酮拮抗剂的用药比例均明显提高,而地高辛和钙拮抗剂(CCB)比例有所下降,经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38例(43.2%)和对照组51例(61.4%)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风险比(HR)=0.629,95%可信区间(CD:0.412~0.958,P=0.03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有较低的全因入院率(HR=0.604,95%CI:0.405~0.900,P=0.013),心衰病死率(HR=0.486,95%CI:0.244~0.968,P=0.04)和心衰恶化再住院率(HR=0.355,95%CI:0.17~0.744,P=0.006).结论: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院外多学科干预随访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再住院率和心衰死亡风险.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改善心力衰竭的荟萃分析

    作者:付潇;陈少杰;殷跃辉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联合植入式心内除颤仪(ICD)治疗(CRT-D)对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状态和再住院率方面的作用.方法:对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数据库和中国维普期刊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检索的截止时间为2012-10-31.本研究的终点是CRT-D和ICD治疗对心力衰竭(心衰)临床状态的改善情况和再住院率.结果:该研究入选了6个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行荟萃分析(5 273例).所有入选研究患者均接受指南推荐的心衰药物治疗.荟萃分析结果显示,CRT D组患者的临床状态改善程度明显高于ICD组(P<0.01).在NYHAⅠ~Ⅱ级的亚组人群中,CRT-D改善临床状态的优势并不明显(WMD:0.19;95%CI:-3.89~4.72),而在NYHAⅢ~Ⅳ级,CRT-D组患者临床状态的改善程度似乎更加显著(P<0.001).CRT-D组的患者再住院率明显低于ICD组(P<0.01).在NYHA Ⅰ/Ⅱ级的亚组中,CRT-D组在再住院率这一终点上的优势仍然明显(P<0.01).然而在NYHAⅢ/Ⅳ级亚组中(随访时间仅6个月),再住院率在两组之间似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CRT-D治疗与单独的ICD治疗相比,能更显著地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状况并降低再住院率.

  • 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作者:程文红

    冠心病在临床上已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当前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介入治疗以其独特的优点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治疗方式。随着选择介入治疗患者的增多,对患者进行健康护理来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以及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成为了当前护理的重点。为了探讨健康护理对冠状动脉介入( PCI )术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我们选择130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通过分析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再住院率等,来评价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 益气补肾法在慢性难治性心衰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蔡少杭;吴瑞华;陈晖;刘雪娜

    难治性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结果,尽管近年来对难治性心衰病理机制有深入的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但仍改变不了其高死亡率和高住院率的现状.如何改善难治性心衰的心功能从而降低死亡率和再住院率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依据"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的中医学理论,我们在现代心衰综合冶疗的基础上,配合金匮肾气丸加减煎剂口服,以期检验中医学益气补肾法在难治性心衰治疗中的价值.

  • “金三角”方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留军

    目的 探讨“金三角”方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再住院率和病死率.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NYHA心功能分级在Ⅱ~Ⅳ级的CHF患者150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传统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三角”方案,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用药前后分别观察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再住院率和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年内再住院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LVEF升高优于对照组,LVEDD、LVESD及NT-pro-BNP降低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HF患者接受“金三角”方案治疗后可有效降低再住院率及病死率.

  • 心力衰竭失代偿期早期预警及综合干预的临床研究

    作者:廖俊林

    [研究背景]实现重大心血管疾病防治模式向“三早”转变的关键之一,是对人体从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疾病状态的全程监控,因此,应更加重视对微观和宏观层面的人体生命信息的精确获取与分析方法、手段和装置的研究.就实现重大心血管疾病防治模式的转变,初步建立高危患者实时早期预警体系等.和谐健康工程将为早期心血管疾病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手段.亚洲心血管病国际合作研究(InterASIA)报告结果显示,我国现有心力衰竭患者400万,心力衰竭患病率还在上升.因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病人数目日益增多,成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跨世纪挑战.无论何种病因的心血管疾病,一旦出现心功能不全,预后急转直下直至严重失代偿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根据我国“十二五”期间重大疾病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将重点开发心血管病早期亚临床检测指标和综合防治技术,并在广大社区人群中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优化综合干预治疗方案进行研究,降低我国心血管疾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评价其综合防治心血管病的效果,验证其可推广性.[方法]通过对心力衰竭失代偿期早期患者常规治疗下给予健康教育、生活指导、适量运动等非药物综合干预措施并与对照组严重失代偿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再住院率、病死率、6 min步行距离方面作对比.用循征医学的标准评估综合干预效果;为严重失代偿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决策和预后提供可靠的临床理论依据.[结果]教育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也是降低患者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通过健康宣教、及时、说细指导患者ACEI、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的正确合理应用,保证了严重失代偿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大药物疗效.所研究的两组患者的再住院率、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药物综合干预治疗可明显降低失代偿型年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并能提高CHF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种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使医患双方能更好的沟通,使患者能自愿接受各项有利的健康行为及时药物治疗计划的顺从性.保证了各项治疗措施的有效实施,从而有效减少了再住院率和提高生活质量.

  • 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

    作者:李建香;王敬卿;赵杨;李斌;张晖;黄迟

    目的:评价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效果.方法:比较98例实施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患者(治疗组)与87例未实施临床路径患者(对照组)的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时间、治愈好转率、死亡率、31d再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指标(NIHSS评分、BI分值),费用指标(总费用、中草药费用、中成药费用、中医(非药物疗法)费用),中医特色指标(中药饮片使用率、中成药使用率、中医诊疗技术使用率).结果: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15.37± 1.25)d,对照组(19.28±3.I3)d,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I);治疗组31d再住院率为9.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BI分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在总费用减少的前提下,治疗组中草药费用、中药饮片使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非药物疗法)费用、中医诊疗技术使用率高于对照组(P<0.0l).结论:实施中医临床路径可以提高医疗质量,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再住院率,降低医疗费用,突显中医特色.

  • 心肌梗死病人的危险因素及相关行为健康教育

    作者:周钦;林爱英

    心肌梗死(AMI)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据流行病学调查:AMI发病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发病年龄也日趋年轻化.而随着诊疗技术和护理水平的提高,AMI急性期死亡率已大大下降,目前已低于10%[1],努力恢复和提高存活者的生活质量显得更加重要.由于AMI发病与诸多因素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吸烟、酗酒、过度疲劳、情绪激动、寒冷、药物等,因此,对AMI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防治知识的认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促使健康行为,控制疾病,预防复发,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再住院率及死亡率.

  • PDCA循环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家庭氧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静;徐平;王思源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家庭氧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行长期家庭氧疗(LTOT)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LTOT依从性、规范性、生存质量、肺功能、1年内急性发病再住院次数等.结果 干预后LTOT依从性、规范性明显高于干预前;患者的生存质量、多因素分级系统(BODE)指数较干预前亦得到明显改善;干预后1年内急性发病再住院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COPD稳定期患者LTOT进行护理干预,明显提高LTOT依从性、规范性;患者的生存质量、精神状态、肺功能亦得到明显改善;患者急性发病再住院率显著降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PDCA管理模式..

  • 医院到家庭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再住院率的影响

    作者:李月隐

    目的 探讨医院到家庭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接收的8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44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方法护理,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从医院到家庭的护理模式,比较观察不同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情况.结果 参照组患者遵医行为依从率72.73%,显著低于研究组患者的90.91%(P<0.05);出院后3个月、1年时段,研究组患者的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因感染和疲劳、心律失常和原有心脏病加重等因素而再住院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从医院到家庭的护理模式干预,其护理良好,不仅能降低患者再住院率,而且能提升其遵医依从性.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作者:王丽萍;王丽姿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抽取随机数字法将15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干预组72例和对照组78例,对干预组进行面对面干预和出院后有计划的电话随访和健康指导,内容包括指导日测体质量、服药、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等.对照组接受住院期间的常规护理,不接受出院后电话随访指导.通过查看住院记录和电话收集相关资料,所得数据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秩和检验和X2检验进行处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再住院天数、再住院次数、再住院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干预组患者自护能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护能力,减少再次住院次数和天数,降低再次住院率.

  • 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预测STEMI患者PCI治疗后1年内再住院率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世祥;许卫;陈唏明;陈永权;陈友权

    目的 运用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1年内再住院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住院的急性STEMI患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终入组48例,根据PCI治疗后测量的IMR值分为3组:A组IMR≤25(n=18);B组IMR为25~32(n=16);C组IMR≥32 (n=14).收集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浓度,PCI治疗后及治疗后1年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e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术后1年内再住院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3组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和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血清NT-ProBNP浓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734.83±1 009.40) pg/mL vs.(4 929.68±1 611.52) pg/mL vs.(7 480.64±2 082.78) pg/mL,F=35.449,P=0.000].术后3组间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00%±5.99%vs.52.31%±4.35%vs.49.29%±4.68%,F=3.376,P=0.043).三组间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3组间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28%±5.21%vs.54.43%±3.69%vs.46.43%±5.33%,F=16.744,P=0.000);术后1年3组间LVE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94±1.95) mmv vs.(50.63±2.68) mm vs.(52.14±2.69) mm,F=6.875,P=0.002].3组术后1年内再住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14.804,P=0.001);3组再次住院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25,P=0.002).结论 STEMI患者PCI治疗后测量IMR能有效预测患者心功能及1年内再住院率及住院时间.

  • 雷米普利对慢性心衰患者运动耐量、再住院率及血钾、血肌酐的影响

    作者:龚蓉芬;曹羿郎

    目的比较雷米普利(Ramipril)、强心利尿药联用与强心利尿药单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运动耐量、再住院率及血钾、血肌酐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CHF患者随机分配至两个组,分别接受雷米普利、地戈率、利尿剂(以下称雷米普利组)治疗12周与地戈率、利尿剂(以下称对照组)治疗12周.结果治疗12周后雷米普利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增加明显,与治疗前比较,统计学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而对照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无明显增加,雷米普利组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12周后,雷米普利组血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患者血肌酐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强心利尿药的基础上加用雷米普利治疗CHF,可明显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及降低再住院率.雷米普利对CHF患者血钾有升高作用,对血肌酐影响不明显.

  • 外周血清CA125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的预测价值分析

    作者:亢晓红;黄向永

    目的:探究外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9例,按纽约心脏病协会的标准将心功能等级不同的患者分为Ⅱ级、Ⅲ级和Ⅳ级组。选取同期住院的不存在慢性心力衰竭的非肿瘤住院患者50例作为疾病对照组,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化学免疫发光定量法分别测定慢性心力衰竭Ⅱ级、Ⅲ级和Ⅳ级组患者的外周血清CA125水平并同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清CA125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的外周血清CA125水平要比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的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等级组比较,按外周血清CA125水平由高到低比较,Ⅳ级组>Ⅲ级组>Ⅱ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外周血清CA125水平同病情的轻重有关;与患其他疾病患者相比,心力衰竭患者的外周血清CA125水平更高。CA125水平变化在临床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病情分析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 缺铁,心衰治疗新靶点

    作者:G.William Dec;阴慧娟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贫血的发生率为10%~40%.贫血是慢性心衰患者再住院率和存活率的强效预测因子.

206 条记录 8/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