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纳米刀治疗晚期胰腺癌病例1例

    作者:张喆;任冯刚;李青山;吕毅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升高.胰腺癌早期确诊率不高,手术治愈率较低,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效果亦不佳.相关文献报道,纳米刀作为一项新兴的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在晚期癌症的局部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效果.对我院收治的1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实施纳米刀胰腺肿瘤消融+胃肠吻合+肠肠吻合+腹腔低渗温热灌注治疗,术后22 d患者病情好转后出院,现对其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 胰腺癌与反复发作性胰腺炎的CT与临床鉴别诊断

    作者:冯战国

    目的:探讨临床及CT鉴别诊断胰腺癌与反复发作性胰腺炎的方法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早期胰腺癌与反复发作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入院时与入院后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CT检查胰腺癌组大多数患者胰腺增大为局限性,胰腺炎组大多数胰腺增大为弥漫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检查两组胰腺密度和胰管扩张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但扩张胰管贯通区病变率胰腺癌组明显低于胰腺炎组(P<0.01);两组胰腺强化特点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早期胰腺癌与反复发作性胰腺炎在症状、血清酶学等方面比较相似,难以鉴别,而CT检查可作为胰腺癌与反复发作性胰腺炎的重要鉴别依据。

  •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文治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灌注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该方法在胰腺癌鉴别和诊断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胰腺癌的患者65例为观察组,胰腺组织正常的健康人员65例为对照组,均进行MSCT灌注成像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 CT灌注参数:血流量( BF)、血容量( BV)、平均通过时间( MTT)、表面通透性( PS)及BF/PS。结果观察组65例患者经术前 MSCT灌注成像确诊为胰腺癌59例,占总数的90.77%(59/65)。对照组患者的BF值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 BV、PS及 BF/PS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 MTT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MSCT灌注成像参数BF、BV、PS、BF/PS反映了胰腺癌患者的血流生物特征,对胰腺癌的诊断与鉴别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胰腺癌的外科学治疗进展

    作者:潘志诚;吴佩

    作为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被公认为恶性程度较高.早期大部分胰腺癌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发现时已经是晚期,因此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低,加上其早期远处侵犯和转移的生物学特性,导致预后较差.如何改善胰腺癌患者远期生存率已成为国内外医师关心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结合相关文献,就胰腺癌的外科学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术后护理措施在胰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叶倩;付欢英;陈灵燕

    目的:分析术后护理措施在治疗胰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科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30例胰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术后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内容,加强对患者病情的监护,注重营养支持,控制饮食和血糖监测等。结果参与研究的患者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包括胰瘘及切口感染各2例,腹腔内出血1例,经过有效的干预治疗均康复出院,其余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术后护理措施在治疗胰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总体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胰腺癌诊断的价值

    作者:孙立慧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胰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治疗的65例胰腺癌患者作为胰腺癌组,同时选取胰腺良性疾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CA199、CA50、CA242、CEA水平,并分析CA199、CA50、CA242、CEA各单项测定与联合测定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胰腺癌组CA199、CA50、CA242、C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胰腺癌组CA199、CA50、CA242、CEA阳性检出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指标联合检测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各单项测定结果.结论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提升胰腺癌诊断检出率,利于早期发现病灶,进而为临床治疗效果观察、预后评估等提供指导.

  • 磁共振成像联合血清糖类抗原与癌胚抗原诊断胰腺癌的价值

    作者:杨懿;蔡春祥;刘兴明;朱宝林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糖抗原125(CA125)和癌胚抗原(CEA)在诊断胰腺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5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常规扫描、脂肪抑制、增强扫描.比较胰腺癌与正常胰腺组织磁共振扫描参数,并与血清检测CA19-9、CA125和CE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胰腺癌组患者T1WI呈低或稍低信号(42/55),T2WI呈略高信号(42/55),脂肪抑制序列肿瘤呈低信号(45/55),符合胰腺癌典型特征.胰腺癌组患者的血清CA19-9、CA125和CE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单项检测中,CA19-9的阳性率为78.18%,CA125的阳性率为66.45%,CEA的阳性率为51.91%,CA19-9阳性率高,CEA的阳性率低;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0.91%.单纯磁共振成像诊断胰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9.09%,联合血清CA19-9、CA125与CEA诊断胰腺癌的诊断符合率高达96.36%.结论 磁共振成像联合CA19-9、CA125和CEA水平检测可提高胰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腹腔镜下碘-125粒子植入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的临床效果

    作者:黄飞龙;刘小方;黄生传;唐锟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碘-125(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临床诊断为不可切除胰腺癌的75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三组,每组25例.A组不做放化疗(患者自愿选择),B组给予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正规化疗;C组采用腹腔镜下联合B超125I植入粒子.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1个月,B组与C组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C组高于B组(P<0.05).治疗后7、14、30 d,B组及C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C组低于B组(P<0.05).治疗后,B组和C组患者SF-36评分明显提高,C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A组、B组(P<0.05).B组、C组中位生存期长于A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对于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行腹腔镜下联合B超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近期疗效确切,患者疼痛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生存期有所延长.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超声特点及临床表现比较

    作者:韩玉彩

    目的 研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和胰腺癌的超声特点及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AIP患者(观察组)和30例胰腺癌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AIP和胰腺癌患者的超声特点和临床表现.结果 两组患者的肿瘤病灶直径、腹胀、体重下降及糖尿病史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病变范围、腹痛评分及黄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腺体尾部萎缩、胰管阻塞性扩张、血管受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胆总管厚壁性狭窄和胆管壁增厚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IP患者病变以弥漫性为主,腹部疼痛和黄疸症状及超声检查均有助于鉴别诊断.

  • 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方式分析

    作者:肖平平

    目的:探讨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式.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接受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对照组采取普通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护理.对比两组术患者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地行走时间;对比两组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地行走时间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可以促进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的康复,让患者认可护士的护理工作.

  • 护理干预对胰腺癌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刘杰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胰腺癌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胰腺癌患者68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胰腺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胰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

    作者:曹瑞金

    目的:观察并分析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胰腺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及其护理方法.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共收治40例胰腺癌手术患者,依据术后营养支持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20例.对照组行肠外营养,观察组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观察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胰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显著,配合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减少并发症.

  • 小议胰腺癌手术联合放射治疗效果

    作者:韩俊庆;王瑜

    胰腺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显著上升,治疗效果却仍不能令人满意.这除此解剖部位导致手术切除难度较大外,更重要的是对其放射治疗要求剂量较高,而药物治疗又不敏感.许多学者试图将手术与放射治疗联合应用,并已做了大量工作,但各家报道结果不一,且有许多争论.尽管如此,多数学者还是认为放射治疗在胰腺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能够体现出综合治疗的优越性.

    关键词: 胰腺癌 手术 治疗
  • 联合血管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分析

    作者:徐琳;吴志勇

    目的探讨联合切除肠系膜上静脉和/或门静脉血管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一些技术问题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切除率.方法回顾我院2001年8月-9月3例行联合血管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结果3例病人中2例肿瘤位于胰头,有阻塞性黄疸,1例肿瘤同时占据胰头和钩突,无明显黄疸.手术均先切断胰腺,从肠系膜上动脉后解剖分离出钩突,后切断肠系膜上静脉和/或门静脉,整块取除标本,行肠系膜上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端端吻合.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长度分别为5cm、6cm和7cm.肠系膜上静脉切除6cm和7cm的病例均切断肝镰状韧带和冠状韧带游离肝周韧带使肝脏下移,降低吻合口张力.血管阻断时间分别为17min、15min和20min.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均采用半胃切除,Child法重建胰肠、胆肠和胃肠吻合,胰肠吻合为捆绑式吻合.1例病人肿瘤侵犯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汇合处,脾脏轻度肿大,同时行脾脏切除术.术后病理2例为胰头管状腺癌,1例为胰头和钩突纤维肉瘤,3例肿瘤均侵犯肠系膜上静脉壁.术后均无胰漏和胆漏发生.术后生存时间分别为6个月、22个月和14个月.结论3例病人均先切断胰腺,从肠系膜上动脉后分离出钩突,后切断肠系膜上静脉和/或门静脉,血管阻断时间相当于血管吻合时间,阻断时间明显缩短,对小肠和肝脏循环影响较小.血管切除较长时切断肝镰状韧带和冠状韧带游离肝周韧带使肝脏下移能降低血管吻合张力.

  • 个体化护理对胰腺癌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郑红燕

    目的:对个体化护理方案改善胰腺癌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个体化护理及常规护理并在患者入院及出院时对其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在负面情绪方面,对照组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而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并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上,虽然两组患者在干预过后生活质量评分都有了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方案能改善胰腺癌患者负面情绪并且可提高生活质量.

  • 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临床体会

    作者:龙群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价值.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中药及西医化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相近;中药组的生存情况优于化疗组,不良反应轻于化疗组.结论: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中,以清胰化积为主的中药长期治疗,可稳定癌灶,延长生存期.与化疗相比,该方副反应少、作用持久.

  • 体素内不一致运动序列磁共振成像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胰腺癌的效果

    作者:林建华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一致运动序列(IVIM)磁共振成像在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胰腺癌疗效方面的研究.方法:对64例胰腺癌患者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前、后1个月采用体素内不一致运动序列(IVIM)磁共振扫描.测量并比较治疗前后参数的差异.结果:患者治疗后ADC、D值高于治疗前(P=0.014,P=0.001).结论:胰腺癌治疗前后IVIM磁共振成像对评价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 胰腺癌伴多发腹膜转移PET-CT显像1例

    作者:段钰;曹剑霞;肖汉;周海中

    患者 男,76岁.腹痛6月,反复呃逆、食欲缺乏一月,体重下降20斤,无腹泻,巩膜及皮肤黏膜无黄染,无咳嗽气喘.胃镜检查:胃底体嵴部溃疡样改变,浅表性胃炎;病理示(胃底体嵴)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全腹部CT平扫:肝囊肿、前列腺钙化.血常规未见异常.肿瘤标志物CA125: 51.31U/ml,CA199:7.10 U/ml,余未见异常.头颅MRI平扫:双侧额顶叶白质区多发缺血灶及陈旧性腔隙性梗死灶.18F-FDG PET/CT检查:胰体尾部增粗伴FDG代谢异常增高,延迟显像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大值升高,腹主动脉周围多发淋巴结FDG代谢异常增高,盆腹腔多发肠管表面腹膜FDG代谢异常增高灶,延迟显像SUV大值升高,考虑为胰腺癌及其多发转移(图1、2、3).双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FDG代谢轻度增高,考虑为炎性.诊断胰腺癌后,病人化疗1个疗程,因病人身体衰弱,无法继续化疗,4月后死亡.

  • 罗格列酮治疗与预防消化系统肿瘤新进展

    作者:刘芳;张琍

    罗格列酮属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常作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罗格列酮作为过氧化物酶体蹭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通过结合并激活PPAR-γ,发挥调节细胞脂质代谢、调控细胞周期和活力、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以及程序性凋亡等抗肿瘤效应.本文总结了岁格列酮(作为一种潜在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在抗消化系统肿瘤方面的新研究,希望可以为罗格列酮在抗肿瘤的应用方面提示新视角.

  •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贵新;刘锦;王文浩;李爽;于蕴奇

    目的:分析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Met)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胰腺癌患者的病理标本70例.以胰腺组织石蜡切片为试验组,相应癌旁组织石蜡切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Met表达情况,分析Met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Met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膜,胞质亦可表达.胰腺癌(+++)表达比例及总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Met阳性表达患者的肿瘤大小≥4cm、淋巴结转移、肠系膜上血管侵犯、TNM分期为Ⅲ ~Ⅳ的比例明显高于Met阴性表达者(P<0.05),高中分化的比例明显低于Met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Met受体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生和进展过程,可能是胰腺癌的治疗靶点,能一定程度降低肿瘤耐药和改善患者预后.

6278 条记录 3/314 页 « 12345678...313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