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穴位埋线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作者:林芳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颈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用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疗程为1周。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100%,对照组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 针刺加实按灸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作者:王楠

    目的:观察针刺加实按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均采用针刺加实按灸的方法治疗,.治疗10次.结果:痊愈23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结论:针刺加实按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简便有效.

  • 走罐治疗肩背痛259例

    作者:李培宏;莫太敏

    肩背痛可见于颈型颈椎病、背肌筋膜炎、落枕、风湿性肌纤维炎等.笔者用走罐疗法治疗肩背痛259例效果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259例中,男106例,女153例;年龄大71岁,小26岁;颈型颈椎病67例,落枕36例,背肌筋膜炎72例,风湿性肌纤维炎84例.辨证分为风寒阻络(颈肩背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局部压痛,背部风吹样,恶寒怕冷,舌淡白,苔薄白,脉弦紧),寒湿痹阻(颈肩背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局部压痛,肩部沉重,背部可触及条索状物,喜温,舌淡苔白腻,脉滑),气滞血瘀(颈肩背部疼痛如针刺,活动受限,局部疼痛拒按,可触及条索状肿物,舌淡红,苔薄,脉涩),气虚血瘀(病程较长,颈肩背部疼痛,疼势较缓,颈部活动不受限,局部压痛不剧,伴面色白光白,少气懒言,舌淡苔薄,脉细).

  • 综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76例观察

    作者:孙春艳

    颈型颈椎病也称局部型颈椎病,即症状和体征局限于颈部.主要表现为颈部、肩部及枕部疼痛,头颈活动因疼痛而受限,颈肌紧张,有压痛点.多由于颈椎间盘病变,小关节退变及神经根受刺激引起.笔者自2001年1月以来,以小针刀为主,配合颈椎牵引及外手法复位治疗本病7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中医治疗颈型颈椎病综述

    作者:陈复贤;何鸣超

    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其他型,其中颈型颈椎病为颈椎病发病的早期,也称局部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部酸、痛、胀,活动受限,颈部前屈后伸受限。中医治疗颈型颈椎病取得一定进展,综述如下。

  • 针刀疗法联合棘间神经阻滞治疗慢性颈型颈椎病的效果

    作者:李锋;莫雪莹

    目的 探讨针刀疗法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慢性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颈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阻滞组,每组40例.联合组先行棘间神经阻滞,再行针刀治疗;阻滞组单纯行神经阻滞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7、14、30 d记录VAS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时点VAS均下降(P<0.05);与阻滞组比较,治疗后14、30 d时联合组VAS较低(P<0.05).结论 针刀疗法联合棘间神经阻滞治疗慢性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且优于单纯神经阻滞治疗.

  • 手法复位治疗C4关节突关节回位不良的临床初探

    作者:吴斌;王建玲

    我科于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对与颈型颈椎病及"落枕"的病因及症状相似而体征不同的390例患者行手法复位等治疗.初步诊断为C4关节突关节回位不良引起的,现介绍如下.

  • 青鹏膏穴位按摩配合三氧注射治疗颈型颈椎病60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冬梅

    颈型颈椎病的传统治疗有针灸、按摩、理疗、牵引与药物.我科自2008年5月至2010年7月,采用青鹏膏穴位按摩配合三氧注射治疗颈型颈椎病60例,现报道如下. 治疗方法 三氧穴位注射取大椎、两侧风池、C4、C5夹脊穴一对,肩痛者加肩井穴,背痛加大杼、风门、肺腧穴.针下出现酸、麻、胀感后,每穴注射30 μg/ml三氧3~5 ml.,每日1次,7 d为1疗程.

  • 六经正位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脑区自发神经活动的影响

    作者:陈延;华克磊;黎超;陈秀萍

    目的 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探索六经正位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脑区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 在治疗前,将15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和1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疼痛脑区的低频振荡振幅(ALFF)进行对比.在治疗后,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脑区ALFF值的差异.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索六经正位法治疗次数与患者疼痛脑区ALFF变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颈型颈椎病患者双侧中央后回的ALFF值减低,双侧丘脑的ALFF值增高.经六经正位法治疗后,左侧中央后回的ALFF值升高,而且升高的程度与治疗的次数呈正相关.结论 颈型颈椎病患者多个与疼痛相关脑区的自发神经活动存在异常.六经正位疗法能有效改善部分脑区的自发神经活动异常.

  • 颈椎保健操在颈型颈椎病康复护理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焦淼;相洁

    目的:观察颈椎保健操在颈型颈椎病康复护理中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8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颈椎保健操的康复护理,治疗2w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及功能评分明显增高,但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VAS、N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保健操在颈型颈椎病康复护理中疗效显著,减轻了颈椎病颈肩部疼痛等症状,提高了工作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对颈型颈椎病(风寒湿证)患者运用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伟;孟晶利

    目的 探讨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颈型颈椎病(风寒湿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颈型颈椎病(风寒湿证)患者被选入本组研究,病例资料选择起止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入组患者被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实施对比研究,每组5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结果 不同的治疗后两组疼痛程度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效果更明显,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参照相关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估,可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P<0.05).结论 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颈型颈椎病(风寒湿证)效果显著.

  • 改良中药热奄包法用于颈型颈椎病康复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沈菊萍

    目的 研究改良中药热奄包法用于颈型颈椎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颈型颈椎病疗养员60例,随机数字表法为分实验组(改良中药热奄包法)与常规组(传统中药热奄包法)各30例,两组治疗前后NDI评分与VAS评分对比.结果 与常规组比,实验组经治疗后NDI与VAS评分低,P<0.05.结论 对颈型颈椎病疗养员采用改良中药热奄包法治疗能有效改善其自身颈椎功能,缓解疗养员自身疼痛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颈型颈椎病的症状与软组织的变化研究

    作者:焦龙;赵超臣;厉勇;林爱翠

    目的 分析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与软组织变化情,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颈型颈椎病患者66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正常人群6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展开软组织张力测试和表面肌电图测量,并对测量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受试者软组织张力测试、表面肌电图测量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软组织张力测试、肌表面肌电测试可以将正常人与颈型颈椎病进行准确区分,软组织张力、表面肌电可以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肌性能进行客观描述,可以反映出颈部软组织的物理、生物性能改变,值得关注.

  • 中医推拿结合导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丁春华;魏红沁;张晴

    目的 探讨中医推拿结合导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均分为2组,将采用牵引和电脑低频治疗应用于对照组,将中医推拿和导引治疗应用于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0次后颈椎生理曲度测量值与治疗前相比上升(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上升更多(P<0.05).在治疗效果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推拿结合导引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恢复或纠正.

  • 推拿配合颈椎保健操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分析

    作者:毕鸿雁

    目的 探讨推拿配合颈椎保健操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组观察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治疗的9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各45例,观察组采用推拿联合颈椎保健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联合颈椎保健操对颈椎病效果良好.

  • 耳穴埋豆对颈型颈椎病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作者:刘姝君

    目的 研究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耳穴埋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84例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2例.其中4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42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耳穴埋豆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1个疗程后VAS评分无差异,P>0.05;观察组VAS评分在护理2个疗程后低于对照组.结论 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耳穴埋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比较颈部穴位结合腰部穴位温针灸与常规颈部穴位温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近远期疗效差异

    作者:廖振裕;邓国全

    目的 探究颈部穴位结合腰部穴位温针灸与常规颈部穴位温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近远期疗效差异.方法 从我卫生服务站与四会市中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8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3例,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颈部穴位温针灸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颈部穴位和腰部穴位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颈痛程度、颈椎活动度、颈部症状积分都比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两组之间在治疗后两周数据没有明显差异,在治疗一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颈痛程度、颈椎活动度、颈部症状积分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部穴位结合腰部穴位温针灸对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尤其在远期疗效上,颈部穴位结合腰部穴位温针灸,明显优于常规颈部穴位温针灸.

  • 东贝远红外磁疗贴(颈椎病型)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作者:朱坤福;祝蕾

    目的 观察东贝远红外磁疗贴(颈椎病型)诊疗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则使用东贝远红外磁疗贴(颈椎病型)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愈10例,显效7例,无效13例;实验组患者治愈18例,显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分别为56.67%和86.67%,组间比较P<0.05.结论 东贝远红外磁疗贴(颈椎病型)对颈型颈椎病有着较为显著的疗效,而且其治疗方法灵活,患者可以自行敷贴,简单实用,同时该治疗方法所使用的成本相对比较低,因此,其适合在临床上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 小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金玲

    目的:对小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份期间的12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这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0例患者,实验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推拿的方式来进行颈椎病治疗,实验组采用小针刀治疗方式进行.在同样的时间之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率为98.33%,对照组的治疗效率为93.33%,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小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明显的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推拿疗法联合颈部康复操训练改善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林海榕

    目的:观察推拿疗法联合颈部康复操训练改善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疗法联合颈部康复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前及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干预期间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无脱落,治疗周期结束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疗法联合颈部康复操训练能有效地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的推拿治疗,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587 条记录 28/30 页 « 12...22232425262728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