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对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意义

    作者:米芷颉;龚鸿昌;俸小飞

    目的 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对感染性休克(SS)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52例SS致AKI患者随机分为接受CRRT治疗的CRRT组和接受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的IHD组,各12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肾功能指标、血乳酸、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生存率等情况.结果 治疗24、48h后,两组血CO2-C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血乳酸、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APACHEⅡ、SOFA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CRRT组与IHD组血CO2-CP、乳酸、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RT组与IHD组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RT组与IHD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治疗SS致AKI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酸碱平衡和肾功能,提高生存率.

  • 脓毒症患者血浆sCD14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吴彩军;李春盛;黄逸

    目的 研究脓毒症患者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北京朝阳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2009年8月-2010年3月脓毒症患者60例,另选20名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脓毒症组根据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临床诊断标准分为MODS(33例)和非MODS(27例)两个亚组.脓毒症组在明确诊断后第1、3、7天检测血浆sCD14的水平并且计算患者当天的APACHEⅡ评分.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血sCD14浓度显著升高(P<0.01);MODS组血sCD14浓度[(5.3±2.4) mg/L]与非MODS组sCD14浓度[(3.8±2.8) mg/L]比较明显升高(P <0.05);MODS组APACHEⅡ评分较非MODS组升高(P<0.05);血sCD14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具有正相关(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浆中sCD14升高,sCD14浓度较高的患者APACHEⅡ评分较高,病情危重.

  • 低T3综合征在急诊重症患者发病率及T3对预后的评估

    作者:张海燕;董磊;吴彩军;赵飞

    目的 探讨低T3综合征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中的发病率以及T3水平对急诊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北京顺义区医院EICU 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50例,在入院当天以及住院第3天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并在入院当天进行APACHEⅡ评分,将凡是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符合低T3综合征诊断的患者分为低T3综合征组共计38例;其余112例为非低T3综合征组.计算150例危重症患者中低T3综合征的发生率并且随访至28 d,计算各组28 d病死率;利用ROC曲线判断T3值水平对危重症患者死亡预后价值.结果 150例入选危重症患者中,低T3综合征的发生率约为25.3%;随访28 d,低T3综合征组患者病死率为42.1%,非低T3综合征组患者病死率为29.5%;按28 d患者预后进行死亡与存活进行分组,利用ROC曲线检测T3水平对危重症患者死亡预后,并且与APACHEⅡ评分进行比较:曲线下面积T3为0.768 (95%CI:0.701 ~0.835),APACHEⅡ为0.783 (95% CI:0.719~0.846),两者比较未达到统计学意义;T3佳死亡预后判断界值为0.41 ng/mL,其敏感度为76.6%,特异度为78.4%.结论 伴发低T3综合征的EICU危重患者预后差,T3值指标可以作为危重症患者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 APACHEⅡ评分在急性心肌梗死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苏建玲;傅向华;田英平;陈慧;高恒波;霍书花;王学超;汪雁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急诊科的一种常见危重疾病,尽早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以评估患者预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是国际上通用的危重病评分系统,其有效性在不同的患者群中得到验证[1-3].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作者:舒平;熊唤宏;何燕;周慧云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贝那普利对脓毒症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脓毒症患者常规组45例(A组)和干预组42例(B组,加用贝那普利),分别在第1、3、7天检测患者血清肌酐与胱抑素C和尿量,记录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血清肌酐、胱抑素C和APACHEⅡ评分,并比较两组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和胱抑素C异常发生率.结果 在第7天,B组患者在3、7天血清肌酐及胱抑素C均较A组低,B组患者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患者的胱抑素C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亦较A组低.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能减轻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并能改善病情.

  • 胶体渗透压监测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纪明锁;任新生;徐杰;许建新

    目的 探讨血浆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COP)监测在危重患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据患者预后分为入ICU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血浆胶体渗透压12h变化,据APACHEⅡ分为≤25分组及>25分组,比较两组入ICU血浆胶体渗透压、12 h血浆COP变化;用Spearman相关分析APACHEⅡ评分与入ICU血浆COP、12h血浆COP的相关性.结果 入ICU血浆COP水平和12h血浆COP水平存活组明显高于死亡组,在APACHEⅡ评分≤25分组患者入ICU血浆COP和12 h血浆COP明显高于APACHEⅡ评分>25分组,并且12h血浆COP水平≤25分组明显高于>25分组.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入ICU血浆CO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负相关;12h血浆CO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血浆COP水平是判断危重患者预后和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良好指标,血浆COP越低,病情越重,患者预后差.

  • 血清肝素结合蛋白在脓毒症休克中的预测作用

    作者:刘杨;马少林;王学斌

    目的 探讨导致血管渗漏的细胞因子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的血清水平在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的变化及其对休克的发生和死亡率的早期预测作用.方法 本前瞻性调查研究共纳入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期间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中心ICU住院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患者82例,根据是否存在休克分为脓毒症休克组(A组,39例)和脓毒症非休克组(B组,43例);另纳入非脓毒症休克患者30例(C组)和非脓毒症无休克组患者(D组)35例作为对照.收集患者入院24h内动脉血,留取血清ELISA法检测HBP水平,电极法检测乳酸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两组之间比较根据方差齐性进行t或t’检验;建立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以分析各指标对脓毒症休克发生及患者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 脓毒症患者与非脓毒症无休克的患者比较时,A组及B组患者的HBP水平相对于D组均明显升高(P<0.001),而在脓毒症组有休克的A组相对无休克的B组HBP水平也显著升高(P =0.002).不同原因休克患者比较可见,A组患者HBP水平较C组明显升高(P =0.004).HBP预测脓毒症休克曲线下面积0.834,敏感性0.795,特异性0.795;HBP预测全体患者28 d病死率的曲线下面积为0.680,而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的曲线下面积为0.784.结论 血清HBP在无休克脓毒症患者出现升高,尤其脓毒症休克患者更加明显.HBP预测脓毒症休克时较传统指标乳酸和APACHEⅡ评分有优势,是良好且特异性的脓毒症休克发生和脓毒症患者死亡的早期预测指标.发病早期测定HBP水平对脓毒症休克诊疗有指导意义.

  •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危重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王飞;丁勇;姜婷婷;游达礼;杨炳华;徐峰;吴晓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疾病危重程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判断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病例观察和诊断性试验研究.选择自2011年2月到2013年5月间,收住急诊ICU的196例危重患者.在入ICU第一个24h内抽取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包括红细胞分布宽度),同时根据患者即时情况及各生化指标进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根据临床转归分为两组,即存活组(n=126)和死亡组(n=70),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APACHEⅡ评分及RDW水平的差异性.采用Spearman法对RDW及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分别建立RDW和APACHEⅡ评分预测患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约登指数法找到RDW和APACHEⅡ预测死亡的佳截断值.结果 死亡组患者入院时的APACHEⅡ评分与RDW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分别为(20.43 ±6.41)vs.(13.94 ±6.77)和(13.35±2.21)vs.(11.34±1.32),P值均小于0.01;RDW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309,P< 0.01);分别用RDW及APACHEⅡ预判死亡,其ROC曲线下面积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792 (0.725,0.860)和0.754 (0.686,0.822),其佳截断值分别是12.35和17.5,预判准确性分别为76.5%和70.4%.本组病例中有12名红细胞分布宽度超过15.4的患者均死亡.结论危重患者入住ICU时的RDW水平与疾病危重程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对判断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 113例重症患者高钠血症与尿钠的关系分析

    作者:杜萌;常平;余英典;龙国梁;唐颖;赵明;莫冰;岑仲然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高钠血症与尿钠,及尿钠与疾病危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共113例373例日次ICU患者资料.按照血钠正常范围(135 mmol/L ~ 145 mmol/L)分为高钠血症组(n=262)、正常血钠组(n=84)、低钠血症组(n =27)3组,并按照24 h尿钠正常范围(130 mmol ~ 260 mmol)分为低尿钠组(n=158)、正常尿钠组(n=146)、高尿钠组(n=69)3组,比较各组间血钠、出入量、24 h尿钠、钠摄入量、肌酐等,并进一步分析尿钠与疾病危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①高钠血症组的尿钠低于正常血钠组[(156.8±109.1) mmol vs.(193.4±127.1)mmol,P<0.05].②低尿钠组肌酐值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正常尿钠组[(134.0±88.6) μmol/L vs.(103.3±55.5) μmol/L,(26.5±10.4) vs.(19.7±6.9),均P<0.05].③低尿钠组28天病死率高于正常尿钠组(60.7% vs.16.7%,P<0.01).结论 尿钠排泄降低是高钠血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且与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 影响严重创伤合并急性肺损伤的患者病死率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盛蕾;伍峻松;马岳峰;张茂;徐少文;江观玉

    目的 研究影响严重创伤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病死率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 这是一项以严重创伤作为唯一原因收治急诊科和急诊监护室患者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法对18个潜在影响严重创伤病死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343例严重创伤合并创伤后急性肺损伤患者收治于急诊科和急诊监护室,分析得出五个影响急性肺损伤病死率的危险因素是:(1)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2)创伤持续时间,(3)年龄,(4)胃肠返流,和(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亦发现这些特定的危险因素对不同的分层患者人群具有不同的影响程度.结论 APACHEⅡ评分和胃肠返流对急性肺损伤病死率的影响在创伤后的早期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创伤持续时间和DIC对急性肺损伤的进展和病死率既有短期影响,又有远期影响.老龄患者(大于65岁)由于继发脓毒症和肺功能的恶化仍旧是影响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具备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尽可能早的接受积极的支持治疗以阻止病情的恶化.

  • 肝素结合蛋白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意义

    作者:刘杨;王学斌;马少林;徐玮

    目的 探讨导致血管渗漏的细胞因子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在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发病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并评价HBP水平对ARDS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前瞻性调查研究共纳入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患者67例,根据是否出现ARDS分为ARDS组及非ARDS组.收集患者明确脓毒症诊断2h内动脉血,留取血清ELISA法检测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8以及HBP水平,统计中性粒细胞水平,并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评分.根据方差齐性进行t或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IL-6、IL-8、中性粒细胞水平以及HBP的差异;使用Spearman相关检验对HBP与其他三项指标进行分析;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以分析HBP对脓毒症相关ARDS的预测价值.结果 ARDS组患者(32例)与非ARDS组(35例)患者比较,IL-6(t=4.25,P<0.01)、IL-8(t=10.10,P<0.01)、中性粒细胞(t=3.47,P=0.000 9)以及HBP(t=0.022 5,P=2.336),IL-6(r=0.535,P=0.002)、IL-8(r=0.419,P=0.017)以及中性粒细胞(r=0.419,P=0.017)均与HBP呈正相关.HBP预测脓毒症相关ARDS曲线下面积为0.796.结论 脓毒症相关ARDS发生时HBP水平升高,并与IL-6、IL-8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相关.HBP对预测脓毒症相关ARDS有较好的预测价值.HBP可能在脓毒症相关ARDS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IL-6、IL-8等炎症介质激活中性粒细胞,进而中性粒细胞释放HBP导致血管渗漏的病理过程可能ARDS是发病机制之一.

  •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

    作者:曾文新;红科;柳学;胡北;江稳强

    目的 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ALB)比值(CRP/ALB)在手术后预后预测中的价值,进一步分析其住院期间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5年11月连续收治的104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本观察排除标准:术前未检测CRP、白蛋白,术前感染,肝硬化、低蛋白血症.共83例患者符合入选条件.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CRP/ALB、术前及手术相关因素进行住院期间死亡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术前血清CRP、ALB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CRP/ALB [(5.63±4.47)vs.(3.16±2.58),P=0.010]、APACHEⅡ评分[(26.45±4.08) minvs.(20.10±3.74) min,P<0.01]和体外循环时间[(302.64±89.26) min vs.(234.23±53.80)分,P=0.031]显著高于存活组,起病24h内急诊手术者死亡率(63.64% vs.5.56%,P<0.01)明显高于延期手术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CRP/ALB增大[比值比(OR) =1.322,95%可信区间(CI)1.035 ~1.689,P=0.025]、24 h内急诊手术(OR=31.595,95% CI5.655-176.52,P<0.01)是手术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CRP与白蛋白比值增大、24 h内急诊手术与住院死亡相关,是手术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血清胱抑素C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池锐彬;梁美华;邹启明;魏远辉;简志刚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serum cystatinC,sCysC)和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在成人脓毒症患者中预测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诊断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前瞻性入选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入住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ICU的成年脓毒症患者138例.依据KDIGO标准将患者分为非AKI组和AKI组,根据临床结局情况进行预后分组,比较各组患者血肌酐(serum creatine,sCr)、sCysC及APACHEⅡ评分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sCysC、APACHEⅡ评分及两者联合后对脓毒症AKI诊断和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1)138例脓毒症患者中,AKI组72例,非AKI组66例,AKI发生率为52.2%.(2)AKI组患者sCysC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3例脓毒症患者发展为重症AKI(23.9%),重症AKI组sCysC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非AKI组和轻症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sCysC及APACHEⅡ评分预测AKI的AUC分别为0.828、0.807,预测重症AKI的AUC分别为0.891、0.816;两者联合后预测AKI及重症AKI的AUC分别为0.880、0.930,均明显高于单一指标(P<0.05).(4)本研究中,整体住院病死率为19.6%,肾脏替代治疗率为9.4%;与非AKI组相比,AKI组的住院病死率和肾脏替代治疗率更高,住ICU时间更长(P<0.05).结论 sCysC是预测脓毒症AKI诊断及预后的新型标志物,与APACHEⅡ评分联合后可进一步提高其预测效能.

  • 糖皮质激素在肺外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中的作用

    作者: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在肺外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综合救治中价值.方法收集长征医院急救科1990年3月至2000年2月和新华医院内科ICU 2000.-05-2003.-04收入因肺外感染诱发ARDS患者临床资料,比较GC与非GC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32例患者中男/女为21/11例,年龄(51.2±19.1)岁,APACHEⅡ评分(28.2±9.7),接受机械通气治疗25例(78.1%),病死率65.6%(21/32);GC与非GC组年龄、APACHEⅡ评分、病死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GC组PaO2/FiO2改善明显,(P<0.05,Qs/Qt差异无显著性(P>0.05),MODS和感染性休克发生率较非GC组低(P<0.05).结论GC能协同常规治疗纠正缺氧和休克,为原发病治疗赢得时间与机会.

  • 心源性心搏骤停患者复苏后早期氧摄取率监测的意义

    作者:龚平;刘莎莎;沈景桂;周思佳;康健

    目的 探讨心源性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早期氧摄取率与血乳酸清除率、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ICU住院期间出现心源性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并且存活超过6h的14例患者.根据ROSC后72 h是否存活为存活组(n=5)和死亡组(n=9).在入院时(0 h)、ROSC后3、6和12 h分别取动脉血及中心静脉血,检测氧摄取率及血乳酸清除率;同时应用胸阻抗法检测所有患者的CO;进行APACHEⅡ评分,并记录生存时间.结果 死亡组患者均死于ROSC后12 ~72 h.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6h和12 h的氧摄取率,3、6和12 h的血乳酸清除率和CO均显著降低(均P<0.05).ROSC后6h和12 h患者的氧摄取率与乳酸清除率(r=0.857,r=0.947,均P<0.05)和CO(r=0.968,r=0.936,均P<0.05)均呈正相关.ROSC后6h和12 h患者的氧摄取率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970,r=-0.973,均P<0.05);ROSC后3、6和12 h患者的乳酸清除率(r=-0.880,r=-0.899,r=-0.850,均P<0.05)和CO(r=-0.876,r=-0.922,r=-0.916,均P<0.05)均与APACHEⅡ呈负相关.结论 ROSC 6 h后的氧摄取率可用于评估心源性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 三种不同评分在急诊危重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任艺;邵旦兵;刘红梅;张炜;许宝华;唐文杰;杨志洲;孙宝迪;陈娇

    目的 探讨简单临床评分(simple clinical score,SCS)、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apid emergency medicin score,REMS)和APACHEⅡ评分在评估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作用效果,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对急诊科412例患者进行SCS评分、REM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追踪患者去向和预后,并根据其当次入院后病死率,比较三种评分与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同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大小,比较三种评分系统预测预后的准确度.结果 SCS评分、REM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分值越高,死亡危险率越高,各分组间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CS评分、REM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0.763和0.865,SCS和APACHEⅡ评分比较ROC曲线下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EMS和APACHEⅡ评分比较ROC曲线下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CS和REMS评分比较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评分系统均能预测患者的预后,其预测准确度为APACHEⅡ高于SCS高于REMS;从成本效益方面考虑,SCS评分更适用于急诊患者的早期预后评估.

  • 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作者:周巍;陈尉华;张星宇;陈怡;陈杰;朱长清

    目的 探讨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性胰腺炎轻重和病程评估方面的作用.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06年11月至2007年5月由急诊收入92例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采用美国急性胰腺炎临床指南的标准,符合以下三条中的二条:(1)具有急性胰腺炎特征性腹痛;(2)血清淀粉酶≥正常值上限3倍;(3)急性胰腺炎特征性的B超或CT表现.患者本身合并有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排除在外.入院后第1,2,3天记录患者的MEWS评分,观察其分值分布及动态变化.根据MEWS评分分为重危组(MEWS≥4)和一般组(MEWS<4),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程、器官衰竭发生率和死亡率.对患者入院当天分别行MEWS评分、Rason评分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观察其相关性.统计方法采用相关性分析以及团体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MEWS分值≥4分的患者病程明显长于其他患者,器官衰竭发生率明显增高,且经过处理后分值未能下降的患者死亡率更高.MEWS评分与Rason评分、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MEWS评分可以用来评估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轻重及预后.MEWS评分简便易行,适合早期筛选危重急性胰腺炎患者.

  •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与损伤严重程度评分对多发伤预后的价值

    作者:解雷;吴彩军

    目的 研究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4,sCD14)与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对急诊多发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及判断价值.方法 选择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外科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首次就诊并且住院治疗的多发伤患者86例作为多发伤组,随访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另选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多发伤组就诊24 h内以及第3、5、7天和健康对照组血清sCD14质量浓度并进行APACHEⅡ评分,并在急诊24 h内进行损伤严重程度评分并且根据预后计算与sCD14的相关性,并利用ROC曲线判断sCD14与两种不同评分方法对多发伤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多发伤组患者入院后sCD14质量浓度进行性上升,各时间点质量浓度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死亡组sCD14质量浓度各个时间点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多发伤组患者sCD14质量浓度与损伤严重度评分呈正相关(r =0.469,P<0.01);ROC曲线分析,sCD14与ISS评分在预测多发伤患者死亡风险程度上均具有预测价值,但二者曲线下面积(sCD14:0.820,ISS评分0.7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发伤患者sCD14质量浓度与ISS评分具有正相关性,对多发伤患者病情预后具有预测意义.

  • 乌司他丁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肠屏障功能的保护

    作者:尹海燕;陶珮;叶小玲;陈月娥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探讨老年脓毒症患者早期治疗的优化方案,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将入选的老年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n=34)和乌司他丁治疗组(n=34).分别于人住ICU当时与入住ICU后第2、3、7天(D0、D2、D3、D7)检测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水平变化,并记录患者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及28 d生存情况.结果 (1)入科后,基础治疗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血浆IFABP、DAO、D-Lac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基础治疗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血浆IFABP、DAO、D-Lac水平均有所下降,但乌司他丁治疗组的下降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APACHEⅡ评分,血浆IFABP在各观察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同时间点的基础治疗组(P<0.05),DAO、D-Lac水平在D2和D3观察点乌司他丁组明显低于基础治疗组(P<0.05),至D7时间点,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IFABP、DAO、D-Lac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有显著相关性(P<0.01),但与ICU住院时间无明显相关(P>0.05);两组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肠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减少ICU住院时间,但对降低28 d病死率无明显作用.

  • 严重脓毒症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刘毅;宋诗铎;王洪霞

    目的 通过检测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tt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探讨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6-07-2007-11期间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ICU收治的严重脓毒症病例,根据28 d转归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照组为健康人,严重脓毒症患者均于发病后1,3,7 d检测血常规、血气分析、血生化、G-反应蛋白、乳酸,计算APACHE Ⅱ评分,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相关分析用spearman相关系数,死亡危险因素筛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入选病例29例,生存16例,死亡13例,对照31例,对照组VECF为(78.77 4±8.15)pg/mL,生存组1,3,7 d VEGF为(210.47±59.40)pg/mL,(161.79±32.58)pg/mL,(85.33±12.13)pg/mL,其峰值出现在第1天,随病程进展VEGF逐渐下降,第7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1,3,7 d VEGF为(324.12±44.35)pg/mL,(185.40±30.92)pg/mL,(273.32±55.23)pg/mL,其峰值亦出现在第1天,随病程进展第7天VEGF下降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rs=0.510,P<0.01),均为影响预后的死亡危险冈素.结论 严重脓毒症患者VEGF水平在发病早期升高,其与APACHEⅡ评分有显著的相关性,是影响预后的死亡危险因素之一.

534 条记录 2/27 页 « 12345678...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