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钙超载的影响

    作者:田岳凤;吴富东;乔海法;单秋华;韩秀珍

    目的:观察针刺手厥阴经"内关""郄门"穴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心肌细胞钙超载的影响. 方法:实验分空白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针刺"内关"治疗组、针刺"郄门"治疗组和针刺"支沟"对照组. 电针大鼠心包经穴位20 min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 min,心电图监测,再电针穴位20 min,松扎,恢复灌流60 min,摘取心脏,取心室肌制成心肌细胞悬液,细胞浓度为106个/mL,用DMSO溶解荧光染料, Fluo-3负载,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Ca2+的变化.结果:模型组细胞内Ca2+含量明显增高,荧光分布多,强度高.针刺心包经穴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手厥阴经穴能有效地抑制心肌细胞的钙超载,减轻损伤的程度,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 针刺手厥阴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田岳凤;王荣;李雷勇;靳聪妮;郝重耀;王军

    目的:观察针刺手厥阴经"内关""郄门"穴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阐明电针手厥阴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Wistar大鼠50只,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针刺"内关"治疗组、针刺"郄门"治疗组和针刺"支沟"对照组.在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根部穿线,电针大鼠穴位 20 min 后,造模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40 min,心电图监测,再电针穴位 20 min,松扎,恢复灌流 60 min,摘取心脏,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心电图ST段抬高明显,与针刺"内关"及针刺"郄门"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支沟"组ST段变化趋势与模型组近似,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线粒体内室水肿、空泡变,嵴减少,形成较宽的电子透亮区."内关"及"郄门"治疗组嵴排列整齐,仅见部分线粒体轻度水肿.结论:电针手厥阴经穴可明显减轻线粒体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起到了保护作用.

  • 不同时间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效应及对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仲泽昊;卢圣锋;陈婉莹;白桦;顾一煌

    目的:观察再灌注期不同时间电针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 IRI)的保护效应,并分别检测凋亡相关因子Bax、细胞凋亡抑制因子Bcl-2、自噬相关因子(Lc 3Ⅱ 、Lc 3Ⅰ)的表达,探讨该保护效应与自噬和凋亡的相关性.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R 0min组、R 30min组、R 60min组、R 120min组,假手术组6只,其余每组12只.采用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术,缺血30 min再灌注4 h制备大鼠M IRI模型,假手术组仅穿线不结扎.各电针组选取双侧"内关"穴,分别于再灌注即刻、30 min、60 min、120 min开始电针干预,电针20 min.采用Evans Blue-T TC双染法观察各组心肌损伤面积及风险区面积,ELISA法检测血清肌钙蛋白cTn-Ⅰ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Bax、Bcl-2、Lc 3Ⅱ、Lc 3Ⅰ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R 30min组、R 60min组、R 120min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P<0.05),各电针组风险面积明显减小(P<0.01);与R 0min组比较,R 30min组、R 60min组及R 120min组梗死面积明显减小(P<0.05),R 30min组、R 60min组风险面积明显减小(P<0.05);与R 30min组比较,R 60min组、R 120min组心肌梗死面积和风险面积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再灌注期血清cTn-Ⅰ 、心肌Bax/Bcl-2、Lc 3Ⅱ/Ⅰ均有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R 0min组、R 30min组、R 60min组、R 120min组再灌注期的cTn-Ⅰ、Bax/Bcl-2、Lc 3Ⅱ/Ⅰ均下降(P<0.01,P<0.05);与R 0min组相比,R 30min组cTn-Ⅰ降低、Bcl-2表达水平升高(P<0.05),R 120min组cTn-Ⅰ升高(P<0.05);各电针组间比较,Bax/Bcl-2、Lc 3Ⅱ/Ⅰ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处理可能通过减少再灌注期的凋亡和自噬水平,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实现对M IRI保护效应,其中以再灌注30 min时进行干预佳.该心肌保护效应与降低自噬和凋亡相关,但相应的效应差异与Bax/Bcl-2、Lc 3Ⅱ/Ⅰ 表达非依赖性.

  • 基于核磁共振氢谱技术研究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及心肌组织代谢物的影响

    作者:唐雅妮;谭成富;刘薇薇;严洁;王超;刘密;林东海;黄彩华;杜琳;陈美琳;李姣兰;朱鼎铭

    目的: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研究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代谢物的影响,探讨电针"内关"穴对M IRI大鼠代谢模式的影响.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对照组:不予电针,仅用鼠板束缚大鼠,每次20 min,每日1次,持续7 d;模型组予心肌缺血再灌注造模:至第7天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 min后恢复血流60 min;电针组(频率10 Hz/50 Hz,脉冲宽度0.5 ms,强度1 mA):每日电针双侧"内关"穴1次,时间20 min,持续7 d,于第7天电针后造模.造模结束后,收集3组大鼠的血清和心肌组织.利用1 H NMR进行代谢物检测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小二乘分析(OPLS-DA)进行模式识别.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的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3-羟基丁酸、乳酸、丙氨酸、赖氨酸、醋酸盐、N-乙酰糖蛋白、丙酮、乙酰乙酸、琥珀酸、谷氨酰胺、多不饱和脂肪酸、肌酸、甘油磷酸胆碱、甘氨酸均浓度下降,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葡萄糖浓度上升;其中除丙酮、乙酰乙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外,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在电针后下降到接近对照组水平,其它代谢物浓度均在电针后上升到接近对照组水平,电针组大鼠血清的代谢模式更接近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的乳酸、丙氨酸、赖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天冬氨酸、甘油磷酸胆碱、肌酸、牛磺酸、甘氨酸、苏氨酸、腺苷一磷酸、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浓度下降,葡萄糖浓度明显上升;其中肌酸、甘油磷酸胆碱、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浓度在电针后上升,葡萄糖浓度在电针后下降;此外,电针组大鼠心肌组织苏氨酸、腺苷一磷酸浓度较模型组进一步下降;电针组大鼠心肌的代谢模式虽然有向对照组偏移的趋势,但与对照组差异还是较大.结论:电针"内关"穴可调节M IRI大鼠糖代谢、脂肪酸代谢、氨基酸代谢及能量代谢,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其具体的代谢通路及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 电针刺激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中IL-8的作用机制

    作者:卢中平;王祥瑞;孙大金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中IL-8的作用机制.方法:48例行冠脉搭桥术病人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于术前、体外循环转流前、停转流60 min和术毕取右心房血测定IL-8、SOD、MDA.转流前、停转流60 min取右心耳心肌组织,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两组IL-8含量持续上升,针刺组停转流60 min、术毕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SOD、MDA于转流前至术毕呈现下降趋势,其中针刺组转流前SOD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MDA显著降低.电镜观察显示停转流60 min针刺组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能抑制IL-8的释放,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受氧自由基的攻击程度,从而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 针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燕;丁亮;顾一煌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引起的细胞凋亡现象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减轻MIRI细胞凋亡是心肌病学应用基础研究中的一个热点.MIRI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肌细胞凋亡现象,但引发心肌细胞凋亡的有关信号转导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研究已证实,针灸可通过死亡受体通路、线粒体通路及内质网通路3大途径有效地干预MIRI细胞凋亡.本文就针灸干预MIRI细胞凋亡的机制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进一步探讨针灸抗MIRI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通路及临床应用针灸防治MIRI细胞凋亡提供新思路.

  •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内关”穴区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及核转录因子-κB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朱怡;李毅;张楠;东贵荣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内关”穴区Toll样受体4(TLR 4)、髓样分化因子88(MyD 88)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内关”抗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作用与TLR 4/MyD 88/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正常电针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8只.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制备MIRI大鼠模型,造模前5d开始电针预处理,电针组、正常电针组、假电针组针刺“内关”穴,并给予相应的电针干预,每次30 min,每日1次,连续5d.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内关”穴区TLR 4、MyD 88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电图(ECG)-J点显著升高(P<0.01),电针组与模型组和假电针组相比,ECG-J点高度降低(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内关”穴区TLR 4、MyD 88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电针组与模型组、假电针组相比,“内关”穴区TLR 4、MyD 88和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能降低MIRI大鼠“内关”穴区TLR 4、MyD 88和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因此针刺信号的启动—传递—放大可能与TLR 4/MyD 88/NF-κB信号通路有关.

  • 复心煎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

    作者:李伟;王旭东;葛海燕;仇亚男;沈明勤

    目的:探讨复心煎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氟伐他汀组(4 mg·kg-1)及复心煎高、低剂量组(按生药量计为28,14 g·kg-1),预先ig给药1周后,采用结扎冠状动脉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的凋亡,RT-PCR测定心肌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的表达.结果:复心煎高、低剂量组能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组织病理损害;复心煎高剂量组MDA含量(4.49±0.42)μmol·L-1,与模型组(5.27±0.69)μmol·L-1比较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SOD和GSH-Px活性分别为(127.64±19.54)U·mL-1、(534.10±40.82)μmol·L-1,与模型组(104.58±20.54)U·mL-1、(483.85±33.29)μmol·L-1比较明显升高(P<0.05);复心煎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各血清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复心煎高、低剂量组凋亡指数分别为(19.11±5.78)%,(24.63±4.10)%,与模型组(29.94±6.77)%比较明显降低(P<0.01,P<0.05);复心煎能一定程度上抑制iNOS mRNA的表达.结论:复心煎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和降低iNOS mRNA表达有关.

  • 甘草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军;张虹;谢凤杰;李海红

    目的:观察甘草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保护作用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原癌基因(B-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模型组),甘草酸预处理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穿线后不结扎;模型组于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2 mg·kg-1生理盐水;甘草酸低、中、高剂量组于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2,4,10 mg·kg-1甘草酸.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水平;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甘草酸预处理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模型组比较,甘草酸预处理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显著降低CK-MB,LDH,cTnT,TNF-α,IL-6,MPO,MDA水平,显著升高SOD,GSH-Px活性(P <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甘草酸预处理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0.01);与模型组比较,甘草酸预处理低、中、高剂量组显著上调心肌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及上调Bcl-2/Bax(P<0.05,P<0.01).结论:甘草酸预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能上调心肌Bcl-2表达和下调心肌Bax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心肌凋亡.

  • 栝楼薤白半夏汤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JAK-STAT细胞信号传导调节的研究

    作者:段雪涛;晋红宾;易亚乔;张炳填

    目的:探讨栝楼薤白半夏汤(GXBD)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细胞信号传导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A)组,缺血再灌注(B)组(1/R),缺血预处理(C)组( IPC),GXBD预处理(D)组,AG490处理(E)组,每组8只.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90 min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A,B,D,E组每天ig 1次,连续3d,末次ig后1h行冠脉结扎.A,B组给等容量生理盐水,D,E组分别以4.95 g·kg-1 ig给药,E组AG 490以2 mg· kg-1剂量于造模前1h舌下静脉注射,造模结束后,分别测定各组血清腺苷(Ado)和缓激肽(BK)水平,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组织JAK2,STAT3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和AG490组血清Ado和BK水平显著下降(P<0.05),心肌梗死面积显著扩大(P<0.01),JAK2,STAT3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 <0.05);GXBD组和IPC组均可使Ado,BK,JAK2,STAT3水平显著升高(P<0.05),心肌梗死面积显著缩小(P<0.01).结论:GXBD能通过JAK-STAT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介导,上调JAK2,STAT3的蛋白表达,升高Ado,BK含量,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起保护作用.

  • 生黄合剂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高玉峰;王小杰;闫文翠;张维娜;李欣;张凤英

    目的:观察生黄合剂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相关X蛋白(Bax)、B型白细胞/2型淋巴细胞样蛋白( Bcl-2)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生黄含剂低、中、高剂量组(17.5,35,70 mg·kg-1分别加入5 mL·kg-生脉饮),每组8只,分别给药7d后,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生黄合剂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及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提高Bcl-2/Bax的比值( P<0.05),其中以生黄合剂高剂量组作用较为明显.结论:生黄合剂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抗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Bcl-2,下调Bax和Caspase-3基因表达,提高Bcl-2/Bax的比值有关.

  • 丹参毛状根对麻醉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吕冬梅;王岚;梁日欣;袁媛;黄璐琦

    目的:研究丹参毛状根对麻醉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冠脉结扎致心肌缺血模型.结果:丹参毛状根能显著降低缺血所致室速(VT),室颤(VF)的发生率,降低血浆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增高程度,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丹参药材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毛状根具有和丹参相似的药理作用,为其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丹蒌片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作者:李俊平;郭丽丽;陈中;魏本君;袁蓉;陈恒文;王阶

    目的:观察丹蒌片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80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10 mL· kg-1灌胃)、模型组(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10mL· kg-1灌胃)、丹蒌片组(0.9 g·kg-1).预防性给药7d后,结扎大鼠心脏冠脉左前降支,50 min后复灌,制作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每组取6只大鼠于复灌2h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及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剩余大鼠于造模前及复灌48 h进行心脏射血分数检测,每组取6只进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评估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余大鼠行依文思蓝-TTC染色评估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复灌2h时,与模型组比较,丹蒌片组血清LDH及CK-MB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ET-1明显降低,NO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MDA及MPO明显升高(P<0.05).复灌48 h时,与模型组比较,丹蒌片组心脏EF值明显上升(P<0.05),心肌梗死范围明显下降(P<0.05),心肌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蒌片组心肌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 <0.05,P<0.01),Bcl-2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丹萎片在MIRI早期可以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抑制氧化及炎症浸润,在MIRI晚期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来实现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 加味生脉散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任钧国;马晓斌;林成仁;王扬慧;李鸿海;王敏;李军梅;刘建勋

    目的:研究加味生脉散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经十二指肠给予不同剂量的加味生脉散水煎液,NBT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计算心肌梗死程度;检测血清SOD活性与MDA,NO含量.结果:加味生脉散能明显降低大鼠心肌梗死程度,降低血清MDA含量,升高血清SOD活性与NO含量.结论:加味生脉散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升高血清NO含量有关.

  • 调脂通络胶囊对高脂模型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氧自由基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作者:王永霞;王彩歌;任琳琳;王幼平;朱明军;吴先杰

    目的:测量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MIRI)后大鼠血清中的血脂、心肌酶和心肌匀浆中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相关抗氧化酶的含量.观察调脂通络胶囊可能的心肌保护作用和相关的机制.方法:本实验在高脂血症模型的基础上建立MIRI模型,将56只大鼠分为调脂通络胶囊高、中、低剂量组(8.64,4.32,2.16 g·kg-1·d-1)、高脂模型组、非高脂模型组、阿托伐他汀阳性对照组和高脂假手术组,每组8只大鼠.喂食4周高脂饲料(非高脂模型组正常饮食)后药物干预或生理盐水灌胃4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松线再灌注24 h后采血测定血清血脂(TC,TG,HDL,LDL)含量,血清心肌酶(LDH,CK-MB)活性;取缺血区心肌组织测定大鼠心肌匀浆中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MD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饮食组相比,高脂模型组的血脂、心肌酶、MDA明显升高,抗氧化酶含量明显降低;各药物组均可以明显降低心肌酶和MDA含量、升高抗氧化酶SOD,CAT,GSH-Px的活性,调脂通络胶囊各剂量组与他汀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调脂通络胶囊和阿托伐他汀具有减少自由基聚集,提高抗氧化酶活力的作用.

  • 葛根素对大鼠体外循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抗氧化应激机制的探讨

    作者:巩红岩;秦元旭;王更富;王庆志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大鼠体外循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保护作用及抗氧化应激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MIRI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葛根素低、中、高剂量组(2,5,10 mg·kg-13个剂量).于再灌注开始时在储血槽内加入稀释葛根素10mL.在全麻手术下制造大鼠体外循环模型后,随即阻断大鼠升主动脉造成心肌缺血30 min然后开放升主动脉后再灌注180 min造成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灌注24 h,用于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葛根素和生理盐水.实验完成后留取大鼠心脏标本,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区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收集血清测定其抗氧化应激的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葛根素的应用减少了MIRI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心梗面积和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增加了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谷胱甘肽的含量,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保护效果尤为明显.结论:葛根素对MIRI大鼠具有抗氧化应激的作用,它能够剂量依赖性的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终减少心肌梗死面积.

  • 益心脑滴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畅瑞苗;岳媛;薛晖;窦丽丽;王艳微;李晓妮

    目的:观察益心脑滴丸对Wistar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成年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地奥心血康(DAXXK,0.07 g·kg-1)组、益心脑滴丸高(YXNH,3 g·kg-1)、中(YXNM,1.5 g·kg-1)、低剂量(YXNL,0.75 g·kg-1)组,连续预防口服给药7d.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60 min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动态观察血流动力学各检测指标,心电图(ECG)变化,同时监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变化.再灌注结束后,测定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心率(HR)、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压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且梗死区/缺血危险区(An/AAR)显著增大(P<0.05).与I/R组相比,YXNH能明显升高HR,LVSP,±dp/dtmax,降低LVEDP,(P<0.01或P<0.05),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P<0.01),增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1),明显减小An/AAR(P <0.01),其作用强度与DAXXK相似;YXNM和YXNL对I/R有保护作用,但没有DAXXK明显.结论:益心脑滴丸对I/R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心肌功能和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 加味丹参饮含药血清诱导BMSCs移植IRI大鼠对心肌bFGF的影响

    作者:吴若霞;汪云鑫;陈辉;杨艳红;侯杏;黄政德

    目的:观察加味丹参饮(JWDSY)含药血清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后,对心肌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培养B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抗原CD90,CD34,CD45.传至P3代时,用JWDSY含药血清诱导3d.建立大鼠心肌IRI造模,在心肌梗死区边缘移植血清诱导的细胞悬液.3,7,14 d后,取心肌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bFGF表达.结果:JWDSY血清组bFGF的积分吸光度(IA)在3,7,14d后分别升高至5 758.18±465.17,6 589.61±432.89,8 015.62±366.34;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时间逐渐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WDSY血清诱导的BMSCs移植于IRI大鼠心梗区边缘后,可以改善心肌组织的病理学形态,增加心肌细胞bFGF蛋白表达,提示JWDSY含药血清诱导的BMSCs对IRI大鼠的心肌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痰瘀同治方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自噬与凋亡相关基因调节作用研究

    作者:唐丹丽;孙明杰;佟琳;崔海峰;隋宇;张华敏

    目的:观察痰瘀同治方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不同阶段自噬与凋亡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痰瘀同治方组(43 g·kg-1 ig)及3-MA干预组(13.5 mg·kg-1 iv).可逆性冠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30 min,再灌注2h复制心肌缺血(MI)及IR模型,利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自噬基因Beclin-1,心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蛋白(LC3)及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缺血及再灌注阶段血清CK,LDH含量及心肌Beclin-1,LC3 mRNA表达均显著增强,且Bcl-2 mRNA表达减弱(P<0.01);与模型组比较,痰瘀同治组能降低缺血期血清CK及再灌注期CK,LDH含量(P<0.05),抑制缺血期Beclin-1 mRNA及再灌注期Beclin-1,LC3 mRNA表达,上调缺血期及再灌注期Bcl-2 mRNA表达(P <0.05,P<0.01);与假手术组,3-MA组比较,痰瘀同治组在缺血期可上调Beclin-1,LC3 mRNA表达(P<0.01).经相关性检验,缺血期及再灌注期Beclin-1与Bcl-2均呈负相关表达(P<0.01).结论:痰瘀同治方通过促进缺血期自噬发生及抑制再灌注期自噬过表达,同时促进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而发挥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

  • 益气活血法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作者:胡婷;包怡敏

    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常易引发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心肌坏死等一系列损伤,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深入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机制和防治策略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氧化应激、钙超载、线粒体损伤、炎症、细胞凋亡等方面,这些病理过程又存在复杂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关系,使临床防治较困难.现代西医药物因作用靶点单一、不良反应多限制了其防治效果,而中医药具有多信号通路、多靶点等优势,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均有显著效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被归于胸痹范畴,益气活血法是其主要治则,在临床上运用广泛.国内外实验表明,益气活血类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多条病理机制有干预作用,能明显改善心肌损伤、减少心肌细胞炎性浸润,其作用机制包括对抗氧化应激、抑制钙超载、减轻线粒体损伤、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对抗炎症、减少细胞凋亡等.益气活血法抗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效果优于单用益气类或活血类中药,具有协同作用.但目前多数机制研究都集中于中药单体活性成分,对益气活血法成方的研究较少.本文就国内外益气活血中药及益气活血法防治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进行整理,从单体、药对、组方3个层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益气活血法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998 条记录 2/50 页 « 12345678...495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