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G-SCF联合HGF-MSCs治疗肺动脉高压大鼠的疗效研究

    作者:郭娜;郭英华;苏龙翔;刘长庭

    目的 探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SCF)联合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野百合碱诱导的实验性肺动脉高压(PAH)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取3周龄雄性SD大鼠骨髓,经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并纯化MSCs,利用腺病毒(Ad)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将HGF基因导入MSCs.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PAH组,采用腹腔注射野百合碱(60mg/kg)复制PAH模型后,经颈内静脉移植1ml低糖伊戈尔培养基(L-DMEM);MSCs组,复制PAH模型后,移植5x106/L的空腺病毒载体转染的MSCs细胞悬液1ml;G-CSF组,经腹腔注射G-SCF[100μg/(kg·d)],连续5d;HGF组,移植5x106/L携带HGF基因的MSCs细胞悬液1ml;HGF+G-CSF组,移植5×106/L携带HGF基因的MSCs细胞悬液1ml并且经腹腔注射G-SCF[100μg/(kg·d),连续5d.21d后,观察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右心室(RV)与左心室(LV)重量比值(RV/LV比值)、血管密度及血浆中内皮素-1(ET-1)的表达情况.结果 PAH大鼠治疗21d后,实验各组间全身动脉血压无明显差异;HGF+G-SCF组及HGF组中平均肺动脉压较其他各组显著下降(P<0.05);HGF组及HGF+G-SCF组RV/LV比值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HGF+G-SCF组血管密度高于其他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GF组及HGF+G-SCF组血浆中ET-1的含量显著低于PAH组(P<0.05).结论 G-SCF联合HGF-MSCs移植可有效减轻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PAH的进程,明显改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这些效应可能是通过增加肺血管数量及减少缩血管因子来实现的.

  • 新型外周血CD34+细胞动员剂--抗CD49d单克隆抗体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传芳;杜遵民;张玉昆

    为了探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新途径,用抗CD49d单克隆抗体和rhG-CSF及二者联合给小鼠皮下注射,动态观察小鼠外周血的白细胞总数和CD34+细胞数的变化,并将各种动员方法所获得的干细胞分别进行干细胞移植.结果发现,给予动员剂后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CD34+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以rhG-CSF和抗CD49d单克隆抗体联合给药效果佳.移植后各组小鼠均获造血重建,以联合动员组造血恢复速度快.结论:抗CD49d单克隆抗体能有效动员小鼠外周血干细胞,与rhG-CSF具有协同作用.

  • G-CSF减轻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致肺功能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胡佳乐;胡运韬;苏定冯

    目的:研究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所致肺功能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3组,手术组及给药组麻醉后开腹解剖腹主动脉,在肾动脉水平远端阻断120min,开放、再灌注120 min;假手术组不阻断腹主动脉,余同手术组.3组均于术前经舌静脉注入伊文氏蓝(Evan's blue dye)30 mg/kg;给药组术前经尾静脉注入G-CSF 20μg/kg,余二组给予生理盐水1 ml.术后取肺组织测定丙二醛(malonyldiadehyde,MDA)及伊文氏蓝含量.结果:给药组MDA含量为(1.71±0.34)nmol/mg,假手术组为(1.73±0.65)nmol/mg,均显著低于手术组[(2.54±0.39)nmol/mg].给药组伊文氏蓝含量为(1.50±0.29)μg/mg.假手术组为(0.13±0.07)μg/mg,均显著低于手术组[(3.07±1.18)μg/mg].结论:G-CSF有减轻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所致肺功能损伤的作用.

  • 细胞因子联合对4.5 Gy γ射线照射比格犬造血损伤的治疗作用

    作者:赵建治;李明;邢爽;胡志清;熊国林;谢玲;欧红玲;黄海潇;赵振虎;王宁;王金香;缪竞诚;朱南康;张学光;从玉文;张日;罗庆良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组合对4.5 Gy γ射线照射比格犬造血系统损伤的治疗效果,为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临床救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16只比格犬均给予4.5 Gy60 Co γ射线全身照射,随机分为照射对照、综合对症和细胞因子3组.细胞因子组动物在综合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应用rhG-CSF、rhIL-11和rhIL-2联合治疗.2 d检测1次外周血象,分别于照射前4 d,照射后1和45 d收集骨髓和外周血进行造血细胞集落培养,制备胸骨病理切片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照射后各组动物外周血各类细胞数急剧下降,细胞因子联合治疗可提高白细胞低值(1.04 x 109/L,而照射对照组和综合对症组分别为0.28×109/L和0.68×109/L),缩短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细胞因子组24 d,综合对症组33 d),使红细胞维持在正常值范围;照射后1 d骨髓及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集落形成率明显下降,照射后45 d 2个治疗组造血干细胞集落数均恢复为照射前水平;照射对照组动物骨髓造血细胞完全消失,细胞因子治疗使得骨髓造血功能完全恢复,与照射前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hG-CSF、rhIL-11和rhIL-2联合应用可提高极期时外周血白细胞低值,加速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恢复,促进4.5 Gy γ射线照射犬体内残留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从而加速造血功能的重建.rhG-CSF、rhIL-11和rhIL-2不失为治疗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有效措施.

  • 肿瘤化疗前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

    作者:施亚斌;李香业;陆岳林;吕福庆;范红建;何景生;宋绪梅;朱雪红;赵玉国;寇磊;王云华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初治恶性肿瘤患者接受1个周期的化疗,其中治疗组化疗前给予rhG-CSF 150μg皮下注射1次,对照组不给予rhG-CSF.结果 入组60例肿瘤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WBC<4.0 × 109/L的发生率分别为20.00%和56.67%(P<0.05),Ⅰ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6.67%和20.00%,Ⅱ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16.67%,Ⅲ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3.33%和10.00%,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0.00%和10.00%,持续时间分别为1.27天和4.04天(P<0.05),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7.69%和26.92%(P<0.05),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3.85%和26.92%(P<0.05).结论 化疗前应用rhG-CSF能有效控制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降低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程度.

  • 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并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唐瑞梅;林丽娥;朱永;王华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并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6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AA并感染患者资料,其中采用rhG-CSF联合环孢霉素治疗72例,作为实验组;单纯采用环孢霉素治疗6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感染相关死亡率、克隆演变发生率、外周血象及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感染相关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克隆演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CD3+、CD4+治疗前下降(P<0.05),而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各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G-CSF对AA并感染治疗效果显著,感染发生率低,促进免疫功能恢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

  • 溶栓后结合rhG-CSF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5例临床研究

    作者:夏欣;戴海鹰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9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再通率、溶栓开始时间<6 h的再通率、溶栓开始时间6~12 h的再通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并发症情况发生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强调早期溶栓,溶栓后采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能有效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 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儿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抗感染及促造血的作用

    作者:梁彩平

    目的:探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儿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抗感染及促造血的作用。方法:将76例CAA患儿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rhG-CSF治疗。结果:研究组AN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WBC(外周白细胞)﹑Plt(血小板)﹑Hb(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个数﹑粒系增生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感染发生率及感染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CAA患者,科学﹑规律﹑尽早的采用rhG-CSF治疗可以有效提高ANC数量,降低感染发生率,促使造血功能恢复。

  • 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骨髓干细胞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

    作者:何晓英;李小刚;谭华;袁平

    目的:国内外研究报道,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动员骨髓干细胞向脑梗死病损部位迁徙,减轻脑缺血后的脑水肿和脑损伤,但是,国内关于该类药物对脑出血后脑水肿影响的报道鲜见.观察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骨髓干细胞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血肿周边区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3/11在泸州医学院中心实验室进行.①实验材料:健康雄性SD大鼠144只,体质量(300±20)g,由泸州医学院动物科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治疗组,48只/组.脑出血组和治疗组参照Yang的方法,采用断尾取自体血方式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代替自体血,其余条件与脑出血组一致.治疗组于造模1h后腹腔注射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60μg/kg.③实验评估:检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结果:144只大鼠中共有16只大鼠脱落,其中7只大鼠术后模型评价为0级,9只死亡.均在实验过程中予以补足.①脑出血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 < 0.05),脑出血组含水量在造模后48,72 h明显,且与造模后6 h、12 h、24 h、7 d相比差异显著(P < 0.05).治疗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脑出血组 (P < 0.05).②脑出血组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 < 0.05),在造模后48 h、72 h明显,且与6 h、12 h、24 h 、7 d相比差异显著(P < 0.05).治疗组造模后各时间点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低于脑出血组(P < 0.05).结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骨髓干细胞能下调脑出血后血肿周边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并减轻脑水肿的程度.

  • 急性白血病患儿应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自身抗体产生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乐宇;孙金英;刘明泽;刘桂兰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儿应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后自身抗体的产生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技术检测104例正常儿童和4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清rhG-CSF抗体.结果共有11例患儿在应用rhG-CSF后检测到自身抗体,并均在3个月内转阴.在抗体阴性和阳性组之间,rhG-CFS疗程结束时的中性粒细胞数差异显著(P<0.05),但与rhG-CSF用量和病程无关.结论应用rhG-CSF诱导产生的自身抗体可抑制该制剂的生物学功能,监测抗体可预测rhG-CSF对中性粒细胞的恢复效用.

  • 国产与进口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比较

    作者:陈芳源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成人血液恶性肿瘤化疗后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方法:对血液恶性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人用rhG-CSF治疗,一组使用国产rhG-CSF(男性39例次,女性30例次,年龄41 a±s 17 a),另一组使用进口rhG-CSF(男性33例次,女性24例次,年龄42 a±17 a),剂量均为150~300 μg/d,qd,10~14 d为一个疗程.结果:国产rhGCSF与进口同类产品总有效率分别为97%和98%,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为7 d±3 d和8 d±3 d;感染发热的发生率(T>38℃)2组分别为22%和25%;抗生素平均使用日数为7.8 d±2.5d和8.5 d±2.6 d.2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国产和进口rhG-CSF均能缩短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期,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恢复,减少严重感染的发生率,国产品疗效和安全性与进口品相似.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Ⅱ期临床试验

    作者:冯奉仪;张湘茹

    目的:评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62例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入AB和BA 2组.A为治疗周期,即化疗结束48h开始,rhG-CSF5μg/kg,sc,qd×7~15d; B为空白对照周期.自化疗开始隔日查血常规1次,观察中性粒细胞(Neu)绝对值及白细胞(WBC)的变化.结果:治疗周期于rhG-CSF注射24h后,WBC及Neu绝对值迅速上升,48h出现第1个高峰,d8出现第2个高峰 ,而对照周期化疗后WBC和Neu绝对值逐渐下降,始终低于治疗周期.WBC和Neu的低值(WBC<4.0× 109/L,Neu绝对值<2.0×109/L)的持续时间,以及化疗后d 21 WBC<4.0×109/L的病例数在治疗周期和对照周期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骨痛和感冒症状发生率分别为21%和16%,注射部位局部反应、皮疹、发热少见.结论:rhG-CSF可以促进化疗病人WBC和Neu的恢复,耐受性良好,可以作为肿瘤化疗中提高剂量强度的有效的辅助药.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糖尿病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兰希发;张朝东;王雪;曲华;曹士蔚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糖尿病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糖尿病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对模型鼠采用rhG-CSF 50 μg/(kg·d)皮下注射;分别于注射后7 d、14 d和21 d采用神经功能评分(NSS)量表进行评分;对脑组织切片予以TUNEL染色,计数脑缺血周边区神经细胞凋亡数;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VEGF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hG-CSF组各时间点NSS明显降低(均P<0.01);脑缺血周边区的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均P<0.01);VEGF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均P<0.01).结论 rhG-CSF通过增加糖尿病脑组织缺血后VEGF蛋白的表达,减轻神经细胞的凋亡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 PEG化rhG-CSF的修饰位点识别研究

    作者:李修乐;刘琳;高建萍;张竞;孔英俊;王明林;张贵锋;苏志国

    研究聚乙二醇(PEG)修饰的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上PEG的偶联位点识别方法.采用聚乙二醇单甲醚琥珀酰亚胺碳酸酯(mPEG-SC 5k)修饰rhG-CSF,利用凝胶过滤法对PEG-rhG-CSF进行分离;采用质谱分析结合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降解法以及氨基酸组成分析法等技术,研究PEG-rhG-CSF上PEG偶联位点识别方法.胰蛋白酶降解法结合质谱分析结果表明PEG-rhG-CSF酶解产物中N末端多肽T1PLGPASSLPQSFLLK16的残留量为4%,多肽C17LEQVR21的残留量为96%,表明96%的修饰位点发生在N末端的苏氨酸上,4%的修饰位点发生在16位的赖氨酸上,实验采用糜蛋白酶降解法和氨基酸组成分析法进一步测定了PEG修饰位点以及不同修饰位点的比例,与基于胰酶降解和质谱分析法获得的偶联位点结果一致.结论:采用多种方法对PEG-rhG-CSF上PEG偶联位点进行了识别.胰蛋白酶降解法无需对不同修饰位点的PEG-rhG-CSF进行分离,通过多肽含量变化可获得识别修饰位点及比例,HPLC分析过程中多肽分离度对定量结果有影响.胰蛋白酶降解法结合糜蛋白酶降解法直接获得PEG偶联位点信息,但糜蛋白酶降解位点较多,影响方法的通用性.反相色谱法或基于氨基酸组成分析的方法操作过程简单,但准确度较低.

  • 静脉注射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出现过敏性休克1例

    作者:杨艳君;许曼;卢莹;贾灵芝;任兴华

    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选择性作用于粒系造血祖细胞,是调节骨髓中粒系造血的主要细胞因子之一.因其疗效稳定、快速,在肿瘤辅助治疗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在临床上已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2].为完善该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用药提供警示,预防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现报道1例rhG-CSF静脉注射后出现罕见的过敏性休克病例.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的研究

    作者:兰希发;张朝东;曹式蔚;王雪;曲华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是否能改善局灶性脑缺血糖尿病大鼠的神经功能,并观察对神经细胞凋亡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线栓法复制糖尿病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rhG-CSF干预组连续皮下注射rhG-CSF,50 μg/(kg·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TUNEL染色计数脑缺血周边区神经细胞凋亡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GF-1的蛋白表达.结果 rhG-CSF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rhG-CSF干预组缺血周边区的TUNEL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IGF-1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rhG-CSF可增加糖尿病脑缺血之后缺血周边区IGF-1蛋白的表达.拮抗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神经功能.

  • 集落刺激因子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惠军

    目的 探讨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的保护机制.方法 建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144只):对照组大鼠只分离左侧颈总动脉而不做结扎,亦不做缺氧处理;缺氧缺血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rhG-CSF组术后每日颈部皮下注射rhG-CSF 50 μg/kg,每组又分为6h,12h,24 h,48 h,72 h,7d6个时间点.在各个时间点分别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检测P53,Bcl-2,Bax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P53,Bax只有极微量表达,Bcl-2有微量表达.缺氧缺血组:P53和Bax在6h即见明显升高,24 h达到高峰.Bcl-2在6h微量升高,于24 h达高峰.rhG-CSF组:P53和Bax在6h即见明显下降,24 h达到谷底,与缺氧缺血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Bcl-2在6h升高,48 h达到峰值,与缺氧缺血组比较具有极显著差异.结论 rhG-CSF在脑缺血缺氧发生时对P53以及Bcl-2/Bax的比值进行调控,对受损伤的神经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RhG-CSF对糖尿病及非糖尿病大鼠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及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田沈;林佳才;张朝东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 -CSF)对缺血大鼠神经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并观察糖尿病对其影响.方法 应用线栓法制作糖尿病及非糖尿病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后,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连续sc rhG - CSF(50 μg·kg-1 ·d-1),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计数神经细胞凋亡数量,检测NGF蛋白的表达.结果 治疗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缺血周边区域的TUNEL阳性细胞数均低于对照组的(P<0.01),而神经生长因子蛋白免疫阳性细胞多于对照组的(P<0.01);非糖尿病组较糖尿病组更明显.结论 rhG - CSF可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后周边区域的神经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同时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终改善神经功能预后;糖尿病可加重脑梗死.

  • 粒生素与惠尔血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比较

    作者:富玲;王晓敏

    目的:比较粒生素与惠尔血2种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病人用rhG-CSF来治疗,A组用惠尔血,男性18例次,女性13例次,年龄(38±21)岁.B组用粒生素,男性20例次,女性13例次,年龄(38±21)岁.剂量均为150μg,1次/日,10~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粒生素与惠尔血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94.0%.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5.2±3)天、(6±3)天.感染发热的发生率(T>38℃),两组分别为12.9%、15.1%,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粒生素与惠尔血均能缩短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期,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恢复,减少严重感染的发生率.两者的疗效,安全性基本相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