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铝碳酸镁片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68例

    作者:周利民

    目的 观察铝碳酸镁片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3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2例)和治疗组(168例),对照组常规给予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0.25 g,每晚1片,8周为1个疗程.观察腹痛、腹胀、烧心、呕吐胆汁等症状积分和复查胃镜下的炎症积分改变.结果 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胃镜积分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胃腔内胆汁积分下降值之间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铝碳酸镁片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能更有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 胃手术后胆汁反流和胃内菌丛变化对残胃粘膜病变的影响

    作者:张超;吴国庆;蔡志民;黄文

    目的:了解不同的胃手术术后胆汁反流和胃内菌丛变化对残胃粘膜的影响.方法:观察了49例溃疡病患者手术前后空腹胃液胆酸浓度及胃内菌量变化,并对术后1年的患者进行胃粘膜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B-Ⅱ组和B-Ⅰ组及SV+V组术后胃液胆酸浓度及菌量均显著高于HSV组(P<0.05~0.01),胃粘膜组织学异常改变的程度较HSV组严重(P<0.05).结论:由于胃手术方式的不同对术后胆汁反流可产生重要影响;残胃粘膜组织学异常改变与胃液胆酸浓度升高和胃内细菌增多有关;HSV能较有效地减少肠胃反流,使胃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 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型胃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雷正海

    我们对经胃镜检查确诊的40例胆汁反流型胃炎患者,予以铝碳酸镁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0~57岁,平均41岁,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痛、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酸、烧心等症状,病程1个月~5年.胃镜检查40例患者均见胃底黏液糊呈黄绿色,量不等,胃壁被胆汁污染带有黄色,胃黏膜呈活动性炎症改变,如: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其中,发现有食管炎、食管溃疡8例,胃溃疡1例,十二指肠溃疡5例(本组资料不包括严重消化性溃疡、出血等而需综合治疗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测(1分钟快速尿素酶法)阳性28例,阴性12例.

  • 早期鼻胆管引流联合空肠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作者:史建惜;吴迪

    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急骤,病情凶险,近年来逐渐认识到早期是各种病因引起胰腺内多种酶激活,刺激各种炎症细胞因子,形成一系列连续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大量事实证明,高压胆汁反流胰胆管是胰腺炎的重要始动因素,另外少数乳头肌功能障碍,炎症可诱发急性胰腺炎[1].有研究表明壶腹梗阻的持续时间与胰腺炎的严重呈正相关,24小时内胰腺的病变是可逆的,胰腺基本为水肿改变,24~48小时内出血和脂肪坏死,超过48小时为广泛的出血坏死[2].早期行经鼻插管内镜胆管引流(ENBD)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治疗,可有效降低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并发症,减少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从而提高其治愈率.重症急性胰腺炎为高分解代谢疾病,营养支持可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早期空肠营养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安全可行[3].

  • 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2例

    作者:刘志冬

    目的:探索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中药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用自拟和胃降逆汤(枳壳、白芍、玄胡索、降香、旋复花、香附、甘松、合欢皮、川楝子、五灵脂、甘草)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2例.结果:总有效率91.9%.结论:和胃降逆汤有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功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

  • 疏肝降逆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6例

    作者:陈兴权;陈怡

    目的:观察疏肝降逆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用中医中药辨证论治,对照组59例用西药吗丁啉治疗,对照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对临床症状及电子胃镜复查有较好的疗效,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76.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中药辨证论治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满意.

  • 单兆伟教授诊治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经验

    作者:严湖;单兆伟

    从病因病机、辨治要点、治疗特色等方面介绍单兆伟教授诊疗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的经验.情志不畅、脾胃虚弱为主要病因,肝胃不和、胃失通降为基本病机,气滞、湿热为主要病理因素.治疗以疏肝和胃、健脾化湿、护膜为主.病程日久可出现瘀阻胃络的表现,形成气虚血瘀证,治当扶正化瘀.

  • 胆汁反流与Barrett食管

    作者:刘新光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食管复层鳞状上皮细胞被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取代的一种病理现象,组织学表现为含有杯状细胞和柱状细胞的肠上皮化生,在形态学和超微结构上具有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的特点.BE被认为是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严重的并发症,对伴有GERD症状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约有12%的患者被发现BE.目前认为BE是食管腺癌的先兆,属癌前状态,约有10%的BE患者可能发展为食管腺癌.

  • 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洋;龚均;董蕾;王学勤;朱有玲

    目的探讨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与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异同点.方法 30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内镜检查分为NERD和RE两组,分别进行症状、精神心理、生活质量评分;24 h食管pH及胆红素同步监测;胃镜检查并活检组织作病理学研究;对部分患者进行随访,比较质子泵抑制剂(PPI)疗效.结果① NERD女性患者的比例(58.82%)较RE女性患者的比例(15.38%)高 (P<0.05) .②两组患者在症状评分、对日常生活影响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NERD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较RE组患者高 (P<0.05).③两组的活检病理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NERD患者较RE患者病理反流发生率明显要低(P<0.05). ⑤ NERD患者对治疗反应较RE患者差 (P<0.05).结论 NERD 可能为与RE不同的反流病.

  • 硫糖铝混悬液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作者:刘苓;周力;谭庆华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科常见疾病,约占胃炎总数的12.3%,曾有硫糖铝片剂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的临床观察,但硫糖铝混悬液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至今未见报告;多潘立酮常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但缺乏其对胃炎疗效及胃内胆汁影响的系统观察,更没有两者联合应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研究.2002年1~12月,应用硫糖铝混悬液、吗叮啉(多潘立酮,哌双咪酮)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评价其疗效及其对胃内胆汁的影响.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74例临床观察

    作者:袁洪全

    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74例,同时与单纯用西药治疗的36例作对照,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胃炎 胆汁反流 西药
  •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57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郭炯辉

    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主要是酸性胃液或酸性胃液加胆汁反流至食管所引起的食管黏膜急、慢性炎症性改变,临床主要表现为反酸、烧心、胸骨后烧灼痛等症状[1].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治疗RE的一线药物,奥美拉唑是临床上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2].我院近年来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RE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降胆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35例临床观察

    作者:彭超;蔡宝贵

    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是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使含胆汁酸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破坏胃黏膜屏障而引起的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炎性病变.临床以胃痛、呕吐、痞满、嘈杂、嗳气、泛酸等为主要表现.现代医学对慢性胃炎伴胆汁返流的治疗仍停留在对症处理阶段,主要采用胃动力药和黏膜保护剂[1],目前临床研究较多的使用多潘立酮或莫沙比利配合铝碳酸镁治疗,除了常有口干、食欲缺乏、腹泻等不适,仍存在治疗后易复发特点.临床观察显示,反流性胃炎中黏膜萎缩及肠化生较非反流者多.

  • 加味四逆散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0例临床观察

    作者:赵文;余俊奇

    目的 评价加味四逆散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加味四逆散和铝碳酸镁片治疗,对照组服用铝碳酸镁片治疗,4周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2组疗效及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味四逆散与铝碳酸镁片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可以提高疗效,缓解和消除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粘膜象相关性研究

    作者:施文杰;王艳;袁成业;干晓花

    目的 通过结合胃镜粘膜象的微观特点,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型分布规律以及CAG中医辨证分型与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诊断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6例,对比观察5种证型患者萎缩部位、萎缩程度,有无Hp感染,有无糜烂、出血点、胆汁反流,病理组织学检查是否有肠上皮化生改变.通过胃镜粘膜象与病理特点的表现,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各证型的萎缩程度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的萎缩部位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的伴随病变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得知,肝胃不和伴胆汁反流比例较其他证型有显著性差异(P<0.01),脾胃湿热伴糜烂比例较其他证型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证型的肠上皮化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的异型增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种中医证型的Hp感染都有检出率,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病的演变过程可能是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胃络瘀血,且病情逐渐恶化.肝胃不和证胆汁反流的检出率为41.94%,明显高于其余4种证型.脾胃湿热证伴糜烂者检出率为60%,较其它4种证型明显升高.

  • 浅析残胃病变与胆汁反流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作者:党叶川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病变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汁反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本院普外科收治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残胃病变,对其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胆汁反流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胃癌患者胆汁反流与Hp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胃溃疡、残胃炎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胃溃疡患者胆汁反流、Hp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残胃炎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毕I式患者Hp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毕Ⅱ式,毕Ⅱ式患者胆汁反流发生率明显高于毕I式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胆汁反流同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残胃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毕I式由于胃体切除部分较少,同毕Ⅱ式相比患者术后面临着更高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准确把握适应症,合理选择术式,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胆汁反流进行有效治疗,从而有效预防残胃病变,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 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十二指肠胃反流的研究

    作者:雷莉;龚均;董蕾;朱有玲;王学勤

    目的观察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患者十二指肠胃反流(duodenogastricreflux,DGR)的变化,探讨胆囊切除后DGR发生情况及其与PCS的关系.方法20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行动态24 h胃内pH和胆红素(Bilitec 2000)检测,并与10例胆石症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者作比较.结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碱反流和胆汁反流均不增加.胆石症组碱反流较对照组增加,胆汁反流不增加.结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十二指肠胃反流并不增加.

  • AMP-18在胆汁对胃黏膜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宋银雪;龚均

    目的 通过大鼠实验模型及人胃黏膜细胞培养技术探讨AMP-18在胆汁对胃黏膜细胞损伤中的表达.方法 健康雌、雄性各半SD大鼠44只,分成4组:全反流模型(DGR)组、结扎胆管(BDL)组、全反流模型十结扎胆管(DGR+ BDL)组、对照(C)组.手术后12周处死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培养:以不同浓度(500μmol/L,1 000μmol/L)甘氨胆酸钠(GC),甘氨脱氧胆酸钠(GDC),甘氨鹅脱氧胆酸钠(GCDC),牛磺胆酸钠(TC),牛磺脱氧胆酸钠(TDC),牛磺鹅脱氧胆酸钠(TCDC),石胆酸(LCA),胆酸(CA)及脱氧胆酸(DCA),不同浓度(1 500μmol/L,2 000 μmol/L)混合胆盐及混合胆酸作用后,用RT-PCR法检测大鼠胃黏膜、人胃黏膜上皮细胞AMP-18 mRNA的表达.结果 大鼠胃黏膜AMP-18表达,DGR较DGR+ BDL、BDL及C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GR+ BDL与BDL组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GCDC、GDC、GC、TCDC、TDC、TC、DCA、LCA、CA、混合胆盐/酸作用于GES-1细胞后,GC实验组AMP-18表达虽随作用浓度的提高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GES-1细胞AMP-18表达随作用浓度的提高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P-18在胆汁损伤的实验中,对胃肠黏膜损伤的修复有着重要作用.

  • 饮食对Bilitec检查的影响

    作者:戴菲;龚均;钱芳;朱有玲;王学勤

    十二脂肠胃反流(Duodenogastric reflux, DCR)是临床上的一种生理和病理现象,许多年来DGR检查方面一直缺乏准确和理想的技术手段,所用的方法存在短时、间接、非生理状态等缺点.Bilitec 2000是近年来的一种便携式光纤分光光度仪[1],被认为是目前检测胆汁反流理想可靠的方法.但食物因素对其检测结果影响较大,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多种饮食吸收值(Abs)的测定,制定出适合国人饮食习惯的检查餐.

  • 胃食管反流病与胃酸胆汁联合反流的关系

    作者:万艳荣;杨真金;白春梅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与胃酸胆汁联合反流的关系.方法 2006-09~2008-09子长县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GERD患者86例,其中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msive reflux disease,NERD)26例,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31例,Barrett食管(Barretteaophagus,BE)29例及健康对照组20例.应用便携式24 hpH监测仪和胆汁反流监测仪对三组患者及对照组进行24 h食管内pH和胆汁动态联合监测.结果 RE、BE患者胃酸和胆汁联合反流比NERD患者和对照组更加频繁.结论 胃酸和胆汁的联合反流在RE和BE的发病机制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步监测食管pH值及胆汁变化对RE、BE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338 条记录 16/17 页 « 12...9101112131415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