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癌与胃癌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纪良

    目的 探讨消耗性疾病(肝癌、胃癌)血清前白蛋白(PA)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肝癌组32例,胃癌组36例,健康对照组60例的血清前白蛋白浓度.结果 肝癌组血清PA为(208.7±40.9)mg/L;胃癌组血清PA浓度为(212.3±44.6)mg/L,健康对照组血清PA浓度为(336.7±52.8)mg/L,表明消耗性疾病血清PA浓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浓度测定是消耗性疾病低蛋白状态和营养评价很好的指标.

  •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化疗对进展期胃癌复治患者的疗效评价

    作者:李莹;刘芬

    目的 评价伊立替康(CPT-11)联合顺铂(DDP)对一线化疗不成功的胃癌进展期复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进展期胃癌复治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其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18 ~ 65岁[(48.91 ±5.77)岁].将60例患者按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行CPT-11(180 mg/m2)组和CPT-11(180 mg/m2)+ DDP(25 mg/m2)组.两种化疗方案均以3周为1个治疗周期,对至少连续用药2个及2个以上治疗周期的患者进行疗效与安全性评估.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EA及CA242)水平、近期疗效[短期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和远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时间(OS)],评价CPT-11单药和CPT-11+ DDP联合化疗的疗效差异.分别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依据美国NCI-NTC3.0评价标准对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级判定,对比评价两种化疗方案的用药安全性.结果 与CPT-11组相比,通过CPT-11+DDP组患者有较长PFS[(8.49±2.43)个月vs (6.21±1.96)个月,P<0.05],且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220.18 ±59.93)mg/L vs(154.12 ±23.77) mg/L]、CEA[(31.24±6.15) mg/L vs(15.29±3.84) mg/L]及CA242[(50.17±5.86) mg/L vs (36.46±6.44) mg/L]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均<0.05).但两组患者RR、DCR及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T-11所涉及化疗方案发生的3~4级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18.33% (11/60)]、贫血[8.33% (5/60)]和恶心[5%(3/60)];与CPT-11组相比,CPT-11+ DDP组腹泻[46.67% (14/30) vs 16.67% (5/30),P<0.05]发生率下降,但恶心[76.67%(29/30) vs70.00% (21/30),P<0.05]和乏力[70.00% (21/30) vs 26.67% (8/30),P<0.05]发生率增加.结论 在胃癌进展期二线化疗方案中,CPT-11+ DDP联合用药可明显提高患者PFS,降低肿瘤标志物CA199、CEA和CA242的水平,减少腹泻的发生,但将增加恶心和乏力的发生.

  • 近端胃大部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术式的探讨

    作者:吴端荣

    目的:探讨近端胃癌行近端胃大部切除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2003年3~2007年3月对120例近端胃癌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分切除后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7例采用食管与胃直接吻合;B组53例采用食管与胃之间空肠间置.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生活质量、反流性食管炎及营养指标.结果:与A组比较,B组手术时间显著延长(P<0.01),但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术后1年B组生活质量优于A组,反流性食管炎显著减少(P<0.01),而营养状态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食管残胃间空肠间置是近端胃大部分切除后较为合适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 贲门癌病灶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作者:张世浦;李爽;李宏武

    目的:探讨贲门癌与胃远端癌病灶间临床病理特点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贲门癌和142例胃远端癌病例,对比两组病灶间主要临床病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贲门癌病灶的平均面积(P<0.0¨、大体类型、分化程度和生长方式(P<0.05)与胃远端癌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贲门癌病灶的临床病理特点与胃远端癌明显不同,这可能是贲门癌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胃肿瘤 贲门癌 预后
  • 全胃切除回结肠间置代胃术

    作者:焦喜林;赵增顺;陈金辉;侯会池;王少文;申立中

    目的:探讨防止全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及有效胃容量减少的方法.方法:经腹全胃切除,采用回结肠间置代胃的方法进行消化道重建,即利用回盲瓣代替贲门防止胃食管反流,利用结肠代胃增加胃容量,共完成22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发生吻合口瘘1例,发生率4.55%,吻合口狭窄2例,发生率9.09%,早期术后腹泻6例,发生率27.27%,上消化道造影及随访达到了手术预期目的.结论:在合理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经腹行全胃切除回结肠间置代胃术安全可行,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是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术式.

  • 草酸铂、5-氟脲嘧啶及醛氢叶酸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叶欣;陈祥明;孙玉兰;于峰;赵正军;魏林

    目的:观察草酸铂(L0HP)、5-氟脲嘧啶(5-Fu)及醛氢叶酸(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37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L0HP150/m2,静滴,第1天;5-Fu 750mg/天,24小时持续静滴1-5天;CF 100mg/天,静滴1-5天;28天为1周期.结果:可评价疗效患者31例,总有效率58.1%,完全缓解率12.9%,可评价毒性患者36例,主要毒性为感觉神经毒性反应和白细胞减少.结论:此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较轻.

    关键词: 胃肿瘤 化学疗法
  •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VEGF含量变化的初步研究

    作者:成军;张国祥;方晓明;姜朝晖;孙长贵;孙关忠

    目的:对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VEGF含量进行动态观察,以揭示手术切除瘤体组织后血浆VEGF浓度变化规律,初步建立正常人血浆VEGF含量的参考范围,同时对VEGF是否能作为胃癌预后的血清学标志进行探讨.方法:采用ELISA法对16例胃癌患者(肿瘤组)、11例溃疡病人(溃疡组)及32例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浆标本对VEGF含量进行了测定(肿瘤、溃疡病人进行手术前后动态测定).结果:肿瘤组的血浆VEGF浓度明显高于溃疡组和正常对照组(肿瘤组:18.0-234.Opg/m1,溃疡组(18.0-57.3pg/ml,对照组14.5-47.7pg/ml,P<0.01-0.05),而溃疡组与正常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别(P>0.05);11例溃疡病人手术前后血浆中的VEGF含量无明显差异(18.0-57.Opg/ml,P>0.05);而16例胃癌手术患者血浆VEGF总体上呈明显下降趋势(均值:68.0-30.9pg/ml,P<0.05).结论:肿瘤患者手术切除瘤体组织后血浆VEGF浓度明显降低,VEGF可以作为肿瘤手术后的预后参考指标之一.

  • 胃癌患者血清IL-2及sIL-2R水平检测的意义

    作者:胡建昆;陈志新;刘瑾;陈佳平;于永扬;王兰兰;周总光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IL-2及sIL-2R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分期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40例胃癌患者及40例正常人的血清IL-2及sIL-2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I期胃癌血清IL-2水平较II期(P<0.05)及Ⅲ、Ⅳ期(P<0.01)低;Ⅰ期胃癌血清sIL-2R水平较Ⅱ-Ⅳ期胃癌高(P<0.05);高分化腺癌较低分化腺癌血清IL-2水平低(P<0.01).结论:血清IL-2及sIL-2R水平在胃癌患者中有变化,并且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和病理类型有一定关系.

  • 82例胃癌内镜诊断分析

    作者:贾春英;孙玉英

    对1650例胃镜受检者,通过内镜诊断并经活检病理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82例,占受检者4.87%,其中包括早癌5例.本文对胃镜诊断、镜下分型、部位分布、活检病理分类、胃粘膜活检组织块癌胚抗原测定、国产煌蓝胃粘膜染色对早癌的诊断加以分析.强调对胃癌诊断的价值和早癌诊断的重要性.

  •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Ⅱ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高蕾;白岚;南清振;张振书;杨希山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Ⅱ(TNFRⅠ、Ⅱ)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0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4例正常肝组织中TNFRⅠ、Ⅱ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TNFRⅠ、Ⅱ表达均比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显著高表达(P<0.05),且癌旁组织TNFRⅠ、Ⅱ表达亦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结论:TNFRⅠ、Ⅱ检测对判断肝癌异常免疫状态有重要价值.

  • 13例胃黏膜淋巴瘤诊疗体会

    作者:倪天平

    目的: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13例胃黏膜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样本患者多表现为上腹痛、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Hp感染率为53.8%,病变多为胃窦部溃疡性改变。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低度恶性者11例(84.6%)。13例患者手术治疗后辅以化疗,随访2~4年,预后良好。结论:联合胃镜活检、Hp检测、免疫组化标记能够提高胃黏膜淋巴瘤确诊率,手术切除及术后化疗是现阶段主要的治疗方式。

  • 超声内镜和螺旋CT检查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比较研究

    作者:何远琴;王锦萍;赵志清;郑可国;崔毅

    目的 前瞻性的比较超声内镜和螺旋CT检查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应用价值及探讨TNM分期标准的改变对两者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对43例经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分别行超声内镜和螺旋CT检查,确定肿瘤侵犯深度(T)、局部淋巴结转移(N)、周围及远处器官转移(M)等情况,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对T分期的准确率,内镜超声检查(EUS)为71.1%,螺旋CT检查(HCT)为65.8%,两者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T1,T2期胃癌,EUS与HCT的准确率分别为71.4%、14.3%(P=0.05).对N分期的准确率,以第四版TNM分期标准,EUS与HCT分别为76.3%和65.8%,以第五版TNM分期标准,EUS与HCT分别为60.5%和63.2%,两者的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M分期两者的准确率分圳为30%(3/10)、80%(8/10),P<0.05.结论 EUS和HCT在胃痛术前TNM分期中均有较高的准确性,对胃壁较浅层受浸润深度的判断以EUS为优,对远处转移的判断以HCT为优;TNM分期标准改变对两种方法的N分期结果均无明显影响.

  •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进展研究

    作者:明新周;明新求

    胃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居第5位,而致死率居第3位.现阶段,在研究胃癌分子靶向治疗方面已取得了较多进展,研究领域有抗血管生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等.本文就这些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老年晚期胃肿瘤患者口服卡培他滨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艳

    目的:观察老年晚期胃肿瘤患者应用卡培他滨口服给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晚期胃肿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41老年患者给予紫杉醇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41例老年患者口服卡培他滨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疾病进展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70.7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显著低于对照组34.1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12.18±1.27)个月长于对照组(8.17±1.05)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晚期胃肿瘤患者应用口服卡培他滨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使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延长,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 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金冬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和技术的日臻成熟,既往需要开腹治疗的疾病,如胃癌根治术等,目前在腹腔镜辅助下(laparoscopic-assisted gastrectomy, LAG)、甚至完全依赖腹腔镜(totally laparoscopic gastrectomy, TLG)即能完成.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病人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

  • 健脾补肾中药治疗胃癌术后替吉奥辅助化疗相关腹泻的疗效观察

    作者:沈慧兰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替吉奥辅助化疗相关腹泻应用补肾健脾中药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行替吉奥辅助化疗而发生腹泻的胃癌术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观察组口服健脾补肾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时间,治疗前、治疗5d后的排便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有33例腹泻停止,对照组有32例腹泻停止;观察组的平均治疗时间为5.14±1.26d优于对照组的7.41±2.7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后,观察组排便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术后替吉奥辅助化疗相关腹泻应用补肾健脾中药治疗可快速缓解或消除腹泻症状,改善排便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 替吉奥联合中药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贺敬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中药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2例具有可测量指标的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中药治疗.结果:22例胃癌患者CR 2例PR 9例SD 5例PD 6例,有效率50%,主要毒副反应为厌食、恶心呕吐、皮肤色素沉着,白细胞减少等.结论:替吉奥联合中药治疗不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还可以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预后,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 苏州地区胃癌患者HER2基因过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的研究

    作者:杨龙;胡浩;周晓俊;孙明浩;单治理;陈鸿;郭鹏;杨恒颖

    目的:研究苏州地区胃癌患者HER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基因过表达情况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4例胃癌患者术后肿瘤组织标本,患者均来自苏州地区本地,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免疫组化方法(IHC)检测HER2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情况,应用 χ2检验分析HER2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124例术后肿瘤组织病理标本中阳性的患者17例(13.7%);HER2过表达与浸润深度、病理分化程度和Lauren分型有明显的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大肿瘤直径、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及临床病理(TNM)分期等不相关.结论:在全层浸润(侵犯浆膜层)、分化较好(高+中分化)、肠型胃癌时HER2阳性率明显提高.

  • 胃肿瘤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冯黎蓉

    目的: 观察胃肿瘤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胃肿瘤患者92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营养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营养组于胃肿瘤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肠内营养补充情况、住院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营养组患者胃肠蠕动恢复时间(2.10±0.01)d、体重降低(1.19±0.36)kg、住院时间(10.98±1.74)d、护理满意度97.82%,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胃肿瘤术后早期,应加强肠内营养护理,缩短患者肠胃蠕动恢复时间,降低体重下降幅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为患者术后康复奠定基础.

11539 条记录 577/577 页 « 12...56957057157257357457557657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