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喂食鸡蛋的清洁级KM小鼠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

    作者:练有文;徐美奕;莫梅英

    在屏障系统内,给清洁级KM小鼠在日粮中添加鸡蛋,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血清中5种微量元素,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的F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Z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Cu、Ca、M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经常食用鸡蛋等天然食品,可提高体内一些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

  • 小鼠胚胎移植初试

    作者:黄莉;戴丽军;叶炳飞;黄月玲;文端成

    目的:确定囊胚期胚胎的佳种植时期,提高胚胎移植率.方法:20只产过一窝的KM母鼠分为两组作为胚胎移植的假母,比较了2.5 d假母和3.5 d假母子宫移植的成功率.结果:2.5 d的假母囊胚子子宫移值后的妊娠率为10%,3.5 d的假母囊胚子宫移植后的妊娠率为60%.结论:假母子宫内膜发育的同步性与囊胚移植后是否种植并生产有着重要的关系.

  • 苦艾对伯氏疟原虫的抗疟实验研究

    作者:许琴英;唐卉;曾锦芬;唐首丹

    目的 观察苦艾对感染伯氏疟原虫小鼠的疗效.方法 按"四天抑制法"的d0感染,d0~d3给药,每天1次,d4涂薄血膜检查,并计算每天存活率及d4减虫率.结果 不同浓度苦艾组疟鼠累积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0.30g/ml组与0.45g/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艾(0.30g/ml和0.45g/ml)组的d4减虫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苦艾(0.15g/ml)组的d4减虫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苦艾(0.30g/ml与0.45g/ml)能较好抑制伯氏疟原虫的生长,对小鼠的存活状况有改善作用.

  • 氮酮对双氯芬酸钠透皮吸收影响的研究

    作者:练有文;王晖;鲍波;李志东;欧阳轶强

    目的:研究氮酮对双氯芬酸钠透皮吸收的促进作用.方法:将BALB/cA裸小鼠和KM小鼠离体皮肤进行预处理,均分为空白组和氮酮组,分别固定于双室透皮扩散装置上进行体外透皮吸收实验.于不同时间取样,测定接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浓度,计算累积透过量、透皮速率、滞后时间.结果:加用促渗剂氮酮后,双氯芬酸钠的透皮速率极显著增加(P<0.01),BALB/cA裸小鼠和KM小鼠的氮酮组分别比空白组增加2.51、2.37倍,而氮酮组透皮吸收的滞后时间均比空白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氮酮对双氯芬酸钠透皮吸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电穿孔法转染GFP标记H22和S180的实验研究

    作者:马芳;王媛;赵颉

    采用电转染法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导入小鼠肝癌H22和肉瘤S180细胞,通过G418筛选,建立了稳定表达该蛋白的小鼠肝癌H22细胞株和肉瘤S180细胞株;光镜和电镜观察其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及生长状况没有发生显著改变;建立相应的皮下和腹腔荷瘤动物模型,观察到其皮下和腹腔成瘤时间与腹腔荷瘤生存时间无显著改变(P>0.05),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能观察到其荷瘤部位荧光.期望利用gfpH22和gfpS180阳性细胞株,运用免疫荧光技术、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和激光共聚焦系统对肿瘤进行体内外直观、可视和半定量的深入研究.

  • 三种鼠淋巴引流特点的比较研究

    作者:韩建红;甘仲霖;李达兵;朱先玉;蔺艳

    目的::研究三种鼠不同部位淋巴引流的特点及差异。方法:用墨水作显色剂,分别注射入KM小鼠、SCID Beige小鼠和SD大鼠后足掌、尾部及前掌皮下,通过观察其后肢、腹部及腋窝等处的淋巴结染色的情况来探明该区域淋巴引流的特点及差异。结果:①SCID Beige小鼠后足的淋巴引流是从腘淋巴结引流到髂淋巴结,KM小鼠从髂淋巴结还流向肾淋巴结;SD大鼠另有少量流至腹股沟淋巴结(P<0.05)。②KM小鼠和SCID Beige小鼠尾部的淋巴引流都沿同侧腹股沟淋巴结到腋窝副淋巴结(P=1.000),SD大鼠则分别经双侧腘淋巴结和臀淋巴结流向髂淋巴结(P<0.05)。③KM小鼠和SCID Beige小鼠前掌的淋巴都流向腋窝副淋巴结和腋窝上叶的淋巴结(P=1.000),SD大鼠是流到腋窝副淋巴结和腋窝顶部外侧的淋巴结(P<0.05)。结论:三种鼠在后足、尾部和前掌的淋巴引流各不相同。

  • 睾丸转染miR-383对KM小鼠精子凋亡的影响

    作者:董涵;侯开领;周静;袁明铭;夏介英;洪杨;张磊

    目的 探讨睾丸转染miRNA-383对健康可育雄性KM小鼠精子凋亡与繁殖力的影响.方法 睾丸局部转染mimic miRNA-383和inhibitor miRNA-383分别获得高表达和抑制表达miRNA-383的个体,随机分为miRNA-383过表达组、miRNA-383抑制组、转染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四组.通过对转染效果、精子凋亡率、产子数和睾丸病理切片的检测来观察miRNA-383对小鼠精子凋亡和繁殖力的影响.同时对转染过程中雄鼠生活状态、体重、脏器指数、部分器官病理组织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监测,了解该操作对雄鼠机体的影响.结果 成功获得在睾丸中高表达和抑制表达miRNA-383小鼠.miRNA-383过表达组精子凋亡率显著低于转染对照组(P<0.05),产子数有高于转染对照组的趋势,睾丸和肾上腺观察到一定异常,第8d和9d校正后平均体重比转染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miRNA-383抑制表达组精子凋亡率显著高于转染对照(P<0.05),产子数对于转染对照组有下降趋势,睾丸、肺脏和肾脏观察到一定异常.结论 健康可育雄性小鼠睾丸内miRNA-383表达量增加能显著降低精子凋亡率,反之则增加.miRNA-383可能对雄鼠繁殖力起重要的正调控作用,通过睾丸转染有望对雄鼠繁殖力进行人为干预.

  • 亚高原地区大、小鼠血液指标正常参考值实验研究

    作者:徐文漭;王媛媛;黎贵芸;李涛;蔡琳;王力;崔静;李霞

    目的 探讨亚高原地区SD大鼠和KM小鼠血液指标参考值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将2w龄SD大鼠和KM小鼠各60只按饲养地区分为亚高原组(海拔1890 m)和平原组(海拔540 m),分别于4、6、10w龄时检测血液常规指标,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取得亚高原组不同周龄、不同性别SD大鼠和KM小鼠的血液学指标均值;亚高原组不同周龄和性别的SD大鼠和KM小鼠的RBC、WBC和WBC分类计数呈规律性变化:6w龄时RBC和WBC随周龄增加而增加,10w龄时下降;6w龄时WBC分类计数以嗜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10 w龄时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两组同周龄、同性别大鼠和小鼠Hb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确定了亚高原地区不同周龄、不同性别SD大鼠和KM小鼠的血液学常规指标数据库,为该地区生物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亚高原地区KM小鼠和SD大鼠标准化鉴定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亚高原地区大、小鼠生化指标正常参考值实验研究

    作者:徐文漭;王媛媛;黎贵芸;李涛;蔡琳;王力;崔静;李霞

    目的 探讨亚高原地区SD大鼠和KM小鼠血液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确立参考值.方法 将2w龄SD大鼠和KM小鼠各60只,按饲养地区分为亚高原组(海拔1890 m)和平原组(海拔540 m),分别于4、6、10 w龄时检测血液生化指标,比较两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及血糖的差异.结果 取得亚高原地区不同周龄、不同性别SD大鼠和KM小鼠的血液生化指标均值.亚高原组的肝功能指标普遍高于平原组,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的改变为主(P<0.05);亚高原组肾功能指标也高于平原组(P<0.05),特别是习服时间越长,改变越明显;亚高原组血脂指标高于平原组(P<0.05);除平原组雄性KM小鼠血糖(GLU)高于亚高原组(P<0.05)外,其余亚高原组大、小鼠GLU均高于平原组(P<0.05).结论 建立了亚高原地区不同周龄、不同性别SD大鼠和KM小鼠的血液生化指标数据库,为该地区生物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亚高原地区KM小鼠和SD大鼠标准化鉴定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依据.

  • 两个封闭群SPF级昆明小鼠遗传背景调查

    作者:班建荣;胡芹宝;张新创

    目的:比较两个封闭群SPF级昆明( KM)小鼠的遗传差异,调查引进的SPF级KM小鼠封闭繁殖6年后,其遗传构成是否发生变化。方法应用微卫星DNA标记方法对18个位点在两个群体中的遗传差异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观察等位基因数( Na)、有效等位基因数( Ne)、观察杂合度( Ho)、期望杂合度( He)、多态信息含量(PIC )、Shan-non信息指数、遗传分化系数( F st)、遗传距离等遗传参数。结果两个封闭群SPF 级KM小鼠在18个微卫星位点共发现67个等位基因,Na为2~8个,平均3.7222个;Ne为1.9459~6.5442,平均2.7966个;Ho为0.4225~1.0000,平均0.8823;He为0.4892~0.8527,平均0.6162;Shannon信息指数0.6792~1.9526,平均1.0598;PIC为0.3680~0.8301,平均0.5317;Fst平均值为0.0159,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仅1.59%,二者间的遗传距离(DA)为0.0499。结论两个封闭群SPF级KM小鼠遗传结构相似度极高,它们与原引进群体的分化差异极小。

  • 原花青素对氨基脲染毒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贝贝;朱乐致;凌娅;文静;余明东;李东阳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C)对氨基脲(SEM)染毒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成年昆明(KM)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溶剂对照组、SEM染毒组、低、中高PC保护组.溶剂对照组灌胃去离子水;SEM染毒组,前4周灌胃去离子水,后2周灌胃56.25mg/kg·bwSEM溶液;低、中、高剂量PC保护组,先分别灌胃PC 100、200、400mg/kg.bw4周,继续分别灌胃同剂量SEM溶液2周.以上各组动物均用去离子水作溶剂,按10ml/kg.bw体积灌胃,连续灌胃6周,每日1次.末次灌胃24h后,采血后处死小鼠,摘取胸腺、脾脏等脏器检测相关指标.结果:低、中、高剂量PC保护组小胸腺、脾脏脏器系数均分别高于SEM染毒组(P<0.05);经PC保护后,脾脏组织形态较SEM染毒组有明显改善,脾小体结构完整,红、白髓分界渐趋清楚,数目明显增多.脾索、脾窭排列趋于整齐,生发中心清楚可见;中、高剂量PC保护组NK细胞活性、MΦ吞噬功能、AFC、SI均明显高于SEM染毒组(P<0.05);与SEM染毒组相比中、高剂量PC保护组SOD活性升高,MDA含量下降,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一定剂量的PC可减轻SEM免疫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抗氧化作用有关.

  • 参枣宁胶囊改善睡眠功能动物试验研究

    作者:蒋中仁;葛宇杰;敬明武;徐藢;卢润生;吴月虹

    目的:观察参枣宁胶囊对动物是否具有改善睡眠功能.方法:选用雌性KM小鼠随机分为400mg/kg.BW、800mg/kg.BW、1200mg/kg.BW三个剂量组和一个阴性对照组,每组40只,连续30天经口灌胃给予动物后,比较试验组动物的睡眠时间、睡眠发生率及睡眠潜伏期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性,评价受试物与戊巴比妥钠(或巴比妥钠)是否具有协同改善睡眠作用.结果:中、高剂量组的睡眠时间(36.70±12.02min,3534±12.53min)与阴性对照组(22.15±7.94min)比较,延长有显著性差异时间(F=3.695,P<0.05);低、高剂量组的睡眠潜伏期时间(20.42±2.88min,20.23±4.04min)与阴性对照组比较(24.41±2.43min),能显著缩短小鼠睡眠潜伏期时间(F=3.066,P<0.05),没有出现直接睡眠现象.结论:参枣宁胶囊对动物具有改善睡眠功能.

52 条记录 3/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