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术治疗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效果观察

    作者:陈树理

    目的 探讨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术(保乳手术)治疗临床Ⅰ、Ⅱ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56例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28例.观察组行保乳手术,对照组行保留胸大、小肌的改良根治术.术后两组患者均接受4~6个疗程的化疗.随访3~5年,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3、5年存活率及局部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乳房美观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不仅远期疗效良好,而且确保了患者的健全身材,美学效果满意.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规范进行手术操作和术后辅助治疗.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作者:鲁建昌;韩海明;韩彬彬

    目的 总结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见三大并发症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患侧上肢水肿发生原因与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68例手术细节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保留完整皮瓣真皮下血管网、真皮内连续缝合切口、不加压包扎、早期肩关节制动者皮瓣坏死率低.采用穿刺留置F8或F10引流管负压壶引流的方法治疗较大的皮下积液疗程约7 ~ 10d.结论 保留完整皮瓣真皮下血管网、真皮内连续缝合切口,不加压包扎、早期肩关节制动,及时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可减少皮瓣坏死的发生.对于较大的皮下积液采用穿刺留置F8或F10引流管负压壶引流的方法优于传统的反复抽吸与加压包扎方法.

  • 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分析

    作者:吕凤根;袁鑫生;杜绍先

    目的 探讨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疗效、美容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48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24例行保乳及患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24例采用改良Ⅰ式根治术.随访1~3年,比较两组的并发症、美容效果及近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美容效果及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Ⅰ、Ⅱ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改良根治术类似,但美容效果和近期疗显著优于改良根治术.

  • 甲地孕酮致脑血栓死亡

    作者:吴洪斌

    患者女,68岁,因患左侧乳癌于2000年6月6日在安徽马鞍山八六医院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6月20日出院.病理报告为浸润性导管癌,腋淋巴结转移4/4,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术后用CEF方案:环磷酰胺(CTX)600mg+表柔比星(Epi-ADM)70mg+氟尿嘧啶(5-Fu)750mg,化疗7次,同时钴-60放疗,每天200cGy,放射总量为4730cGy.于2001年3月27日因左乳癌术后局部肿瘤复发再次入院手术,4月11日出院.术后7个月出现锁骨淋巴结转移,自2001年12月开始给予单用甲地孕酮每次16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约4个多月未间断.于2002年5月突发脑血栓,经抢救无效于5月24日死亡.经临床专家小组的讨论,检查病史记录,没有发现患者以往有心脑血管或相关的疾病,因此认为患者的致死性脑血栓为甲地孕酮引起.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驰

    目的 研究评价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作用和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2年5月本科收治的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患者56例,将其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42例作为观察组、未保留肋间臂神经的2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局部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术后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局部感觉障碍的发生率为58.3%、观察组局部感觉障碍的发生率为1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4.17%、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4.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使患者上臂内侧的感觉得到保留,手术是安全可靠的,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复发的机率,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应当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 乳腺癌即刻乳房再造临床分析

    作者:张青松;霍彦平;梁芳;李茹捧

    目的 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4例,均在术后行即刻乳房再造术,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住院时间为8~16 d,平均为(12.8±0.3)d;经12~60个月随访,1例患者因局部复发而将假体取出,其他患者外观均良好,优良率为93.75%.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行即刻乳房再造治疗,效果显著,可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中单纯假体植入术在乳房较小患者治疗中较为适宜,乳房较大或在手术中有较多皮肤缺损患者适用可调式假体植入乳房再造术.

  • 浅析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作者:马宁

    目的:研究分析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取保乳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情况和美容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美容优良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中接受治疗时,使用保乳手术的效果要优于改良根治术,患者短期内能够获得较好的恢复,术后美观性能够达到患者的要求,所以临床中应用价值高,应该推广使用。

  • 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对比

    作者:鲁子成

    目的 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7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乳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外观优良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保乳手术,对患者乳房外观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术后恢复较好,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陆海涛

    目的: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100例实施乳腺癌手术的患者,以手术方法为根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采用保乳手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改良根治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远处转移、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方式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具有术后恢复快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比较

    作者:张忠涛

    目的 对比分析乳腺癌治疗中保乳术及改良根治术的使用效果.方法 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患者使用保乳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使用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乳房美容效果以及远期疗效.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美容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保乳术对乳腺癌进行治疗,能够提高疾病的近期疗效以及乳房美容效果,具有广泛使用的价值和意义.

  • 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作者:王志炳

    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各项预后情况及运动功能评分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美容满意及运动功能评分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不仅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还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及运动功能评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作者:孙晓芙;方小玲;蔡慧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且越来越年轻化,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在国内大多数采用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谭飞

    目的 探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42例乳腺癌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加强手术配合.观察患者手术情况.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00%(42/42),患者术后愈后良好,未发生术后感染、创口出血等并发症,患者对此次手术结果较为满意.手术时间为(90.35±18.21)min,术中出血量为(115.60±19.28)ml,切口长度为(12.85±1.72)cm,住院时间为(15.24±1.83)d.结论 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中,加强手术配合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术后康复,值得采纳应用.

  • 浅谈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作者:汤淑芬

    随着健康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愈来愈迫切,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已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1].而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仍是手术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改良根治术,这样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此时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07年5月至2008年6月通过对105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乳腺癌术后双管负压引流效果观察及护理

    作者:郁海燕

    在妇科疾临床诊疗中,乳腺癌是比较常见的,且会对女性健康产生极大危害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正逐年上升,在全身性恶性肿瘤中占10%左右,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1]。目前,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但是由于造成的创伤较大,极易导致创口延时愈合或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出现,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使用双条硅胶管接负压球引流创面和护理的临床效果,我院随机选取了58例患者进行了研究了,并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76例临床研究

    作者:关华鹤

    在妇科的临床诊疗中,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的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并结合内分泌治疗等辅助手段进行治疗。对于Ⅰ期和Ⅱ期的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是目前使用广泛的治疗方法,其中重要的操作就是彻底清扫腋窝淋巴结。肋间臂神经(以下简称ICBN,(intercostobrachial nerve)的主要功能就是控制上臂内侧和腋窝部位的皮肤感觉,在改良根治术中,虽然并未强制保留肋间臂神经,但是该神经被切除之后很可能会引起该部分的皮肤感觉的异常,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为了探讨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ICBN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我院从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了76例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喉罩通气全凭吸入七氟醚在老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涛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凭吸入七氟醚在老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沈阳市胸科医院收治的44例行改良根治术的老年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静脉复合麻醉诱导,观察组患者采用单纯高氧七氟醚实施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唤醒时间、喉罩拔除时间以及不同时间段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喉罩拔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喉罩时,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较其他时点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时点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置入喉罩时,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点内两组患者的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行改良根治术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实施喉罩通气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临床效果显著,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安全可靠。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林元沛;李艳;王楚华;邓江波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典乳腺癌根治术治疗,随访5年,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年内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4%,低于对照组的32.7%(P<0.05);研究组患者5年内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优于对照组(P<0.05),生存率为89.1%,高于对照组的72.7%(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效果确切,可降低并发症,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 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与改良根治术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刘成鹏

    目的:对比早期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1例在我院行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我院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但术后并发症、生存率以及转移、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是一种理想术式,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且保留了患者的乳房,增加了美容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舒肝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

    作者:李海玲

    1 病例某女性患者,40岁,因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入院.患者2个月前于门诊行左乳穿刺活检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予CE(C:环磷酰胺,0.8 g;E:表柔比星,140 mg)方案术前新辅助化疗1周期后行左乳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Ⅱ级,并于化疗后第7天中性粒细胞0.93×109/L,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 μg皮下注射,bid.

1265 条记录 10/64 页 « 12...78910111213...636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