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药物管理技能培训
随着国民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中国的精神分裂症病况呈高发态势.该病常反复发作,需要患者再次住院治疗.其原因在于,很多患者在长期药物治疗过程中缺乏主动性,更有甚者对自己的病情认识严重不足.这种情况导致其服药依从性不够理想,从而使疾病的治疗效果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引起疾病的反复发作,出现人格改变等严重后果.文章介绍了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人采用药物管理技能培训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方法,为日后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
应用森田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心理干预的探讨
目的探讨森田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63例,随机分为森田组和对照组.森田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合用森田心理疗法.共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分别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DS、SAS)及护士观察量表(NOSLE)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应用森田疗法不仅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还能增强社会兴趣、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可在临床上试用.
-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作用
健康教育是指借助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促使人们自觉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轻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1].精神分裂症病程长、复发率高,患者自理能力差,需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甚至丧失劳动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及不良影响.
-
知情同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索知情同意干预能否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方法:选择部分住院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男性,研究组病人除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外,在康复期过程中再接受知情同意干预.评定工具为自行设计知情同意问卷及病人治疗依从性问卷各1份.级信度、效度测定r<0.78.结果:研究组病人经知情同意干预后,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护理、检查依从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知情同意干预能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从而促进病人的康复,对预防复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
认知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认知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把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4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为抗精神病药物合并认知心理治疗,对照组20例为单纯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后分别进行两组间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总分下降分数、自知力恢复程度、治疗依从性方面的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在BPRS总分下降分数、自知力恢复程度、治疗依从性方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心理治疗能够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疗效.
-
社会技能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会技能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进行社会技能训练12个月,分别于训练前、训练后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和住院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评定.结果:训练12个月后两组NOSIE、IPRO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系统的技能训练对康复期患者的社会功能有促进作用.
-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护理中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将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精神科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理念,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症状评分,并比较两组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护理后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 P R S)评分均降低(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并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
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期住院男性患者性心理调查分析
1对象与方法采有自编的性心理调查问卷。对本院2001年5月住院的慢性康复期男性精神病人进行了调查。这个问卷主要涉及性欲和性行为方式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被调查的病人不包括急性期,不合作和不能答卷的病人。对某些不识字或视力差的病人,由工作人员逐题读给病人听,病人作出回答后,工作人员再记下答案,对于有些不理解的地方,作适当的解释。
-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生活技能训练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具有代表性的疾病,病因不甚明了.此病青壮年多见,通常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此文根据实践仅就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进行生活技能训练作一讨论.
-
内观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内观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将64例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内观疗法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工娱疗法,内观疗法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内观疗法,分别于入组前及治疗12周后用自尊量表(SES)和主观幸福感阶梯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内观疗法组自尊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内观疗法能显著提高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自尊程度和幸福感,对促进患者的社会康复,预防复发有积极的作用.
-
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家庭干预的指导及效果观察
家庭成员是家庭干预的实施者和关键人物,充分发挥其在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治疗方面的作用,可降低病人疾病复发率,使之早日适应社会及家庭.
-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目前还不能完全治愈,控制症状降低复发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抗精神药物的应用.精神分裂症病人中药物治疗依从性不良者75%复发,在服药病人中也有20%复发[1],如能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复发率可大为降低.鉴于此,我们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以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运用知情同意干预改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目的探索知情同意干预能否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方法选择部分住院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男、女各60例,研究组病人除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在康复期过程中再接受知情同意干预.评定工具为自行设计知情同意问卷及病人治疗依从性问卷各1份,经信度、效度测定r>0.77. 结果研究组病人经知情同意干预后,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三项内容(治疗、检查、护理依从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知情同意干预能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从而促进病人的康复,对预防复发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
精神分裂症的个体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诊断单元的提出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是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还不清楚,许多治疗理论至今仍是假设[1].精神医学界从生物医学角度对精神分裂症做了大量研究,心理学界也从他们的视角对精神分裂症进行了漫长的探索.目前仍主张对精神分裂症综合干预和长期治疗,心理治疗是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重要辅助治疗之一.本文主要从心理动力学派、亲附理论学派、认知行为心理学派的主要理论假设和技术出发对精神分裂症的个体心理治疗进行阐述.
-
男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研究
目的:探讨男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前瞻记忆状况. 方法:应用韦氏智力测验及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EBPM)实验范式测评并比较男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患者组,42例)和男性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42名)的智力及前瞻记忆功能. 结果:康复期患者组总体智商(91.85 ± 12.90)与健康对照组(96.15 ± 12.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康复期患者组EBPM反应时[(1075.92 ± 36.65)ms]明显长于健康对照组[(889.55 ± 36.65)ms],总正确率[(88.10 ± 1.90)%]及前瞻记忆任务正确率[(77.57 ± 22.86)%]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95.40 ± 1.90)%,(93.76 ± 6.39)%](P均<0.001);两组进行中任务的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男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前瞻记忆功能缺陷可能是该疾病的原发性损伤.
-
森田疗法对女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影响分析
森田疗法由日本的森田正马博士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1,2],主要用于治疗神经质特点的各种神经症.国内森田疗法治疗神经症已初步取得较好疗效[3,4],在日本和国内又将森田疗法引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4].
-
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观察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存在的问题以心理问题为主,年龄在19-40岁的病人心理问题较多.据报道,86.8%的恢复期精神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性情绪[1];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中有消极情绪者占15.3%,有焦虑感者占12.6%[2].
-
家庭护理教育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作用(20例两年随访结果)
鉴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出院后复发率极高.为此,本文探讨了家庭护理教育对2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作用,并进行比较分析和随访.现将结果报道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