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理护理在肝肿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中的应用142例分析

    作者:孙健;李惠聪

    目的:报告了肝肿瘤患者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心理护理.方法:对在本院完成射频消融治疗的147例肝癌患者实施术前心理评估、射频知识宣教,术中陪伴、安慰、解释等心理护理,术后心理辅导.结果:1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提升了对射频消融治疗的认知力,术中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在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过程中护士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平台,提高对治疗的认知力,积极配合顺利完成手术,达到良好效果.

  • 肝癌术后复发转移主要的标志物探讨

    作者:朱丽红

    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总体5a生存率很低,其主要原因是肝癌容易转移和复发,肝癌根治性切除后5a转移复发率为61.5%,即使小肝癌也达43.5%[1].因此,对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早期预测尤为重要.如果能找到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指标,就有可能对术后易于复发转移的患者进行有效干预,降低其复发转移率.

  • 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可切除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

    作者:罗运权;王义;陈汉;吴孟超

    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术前是否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以及TACE对手术及术后生存率的影响至今仍无定论[1,2].有作者认为可切除肝癌术前TACE百害而无一利,TACE延误手术时机,促进肿瘤转移,增加手术难度及危险性[3].我们的研究也发现术前TACE的确增加手术难度和危险性,但并不增加手术死亡率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另有作者认为可切除性肝癌术前TACE可降低术后复发、提高5年生存率,也可使那些因肿瘤过大一期切除有困难的患者经介入后肿瘤缩小而获得再切除[4,5].为此,作者回顾性分析了可切除肝癌术前选择性TACE与术前不行TACE两组患者的资料,探讨可切除肝癌术前TACE对术后复发率及生存率的影响.

  • 手术切除累及尾状叶的肝血管瘤22例

    作者:周伟平;姚晓平;王义;吴孟超

    肝脏手术近年进展很大[1],无血切肝技术[2]、全肝血液转流切肝术[3]、第三肝门解剖法肝肿瘤切除术[4]、肝尾叶肿瘤切除术[5 ]以及肝移植术[6 ]等肝脏手术新技术相继得到开展,一些紧贴肝门的巨大肿瘤也能获得成功切除,且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大为降低[7],这些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对肿瘤解剖学的进一步认识和围手术期处理技术的不断完善.第三肝门解剖法切肝技术的应用使得紧贴下腔静脉以及肝尾叶的肿瘤在不需行全肝血流阻断的条件下也能获得切除.1994-01/1999-03我们采用第三肝门解剖法切除巨大肝血管瘤30例,其中22例累及肝尾叶,报道如下

  • 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后肝癌二期切除

    作者:嵇武;马宽生;董家鸿;黄晓兰;何振平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细针穿刺术前选择性门静脉栓塞(POSPVE)后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HCC)二期切除的可能性.方法26例不能手术切除的HCC患者行POSPVE,观察手术成功率及术后不良反应、肝功能改变、各肝叶体积及肝切除率的动态变化、二期手术切除率等指标.结果POSPVE成功24例(92.3%),右侧门静脉支栓塞的21例栓塞后1wk、2wk、3wk,右肝体积逐步减少,左肝体积逐步增大,肝切除体积分数由术前的66%减至术后1w时的65%、2w时的63%、3w时的61%.POSPVE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区隐痛、恶心呕吐、低热和以肝酶、胆红素升高为主的肝功能减退.POSPVE后2wk-3wk,12例(46.2%)完成了肝切除术.结论POSPVE扩大肝癌肝切除手术的适应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热疗引进外科治疗肿瘤的研究

    作者:黄皎林;周宏魁;黄杰

    目的癌肿的有效治疗首选手术切除.但患者出现症状始去就医的现实,造成临床大量癌肿中晚期病例.该期虽可手术切除,但由于不可见的肿瘤浸润范围和扩散,以及术中难以避免的医源性种植概率,使手术后的肿瘤病例多在术后1 a复发.为攻克这一手术不良因果,研制成功HX-热电子治疗机,将热疗(超高温-80℃)引进手术,构成"热疗手术”方法手术中显露肿瘤,根据肿瘤的体积在直视下将HX-Ⅰ型热电子治疗机的圆形治疗电极放于肿瘤的表面.以每分钟升温10℃的升温速度,实现80℃/4min球形超高温灭活癌区肿瘤细胞.灭活整个肿瘤内癌细胞后,可进行无血性手术切除,或行固化留置.结果应用超高温热疗与手术切除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78例.获得临床有效率84.6%.1 a以上生存率比常规手术切除生存提高3倍(P<0.01).并出现免疫性远位效应结论用热疗与放疗或化疗结合已得到国内外重视和研究.但用热疗与手术结合为我国首创(HX-Ⅰ型热电子治疗仪).用80℃/4min一次性灭活癌细胞:①可防止手术中医源性癌细胞种植或转移;②对杀灭癌周边浸润癌有重要意义;③固化的癌肿可行无血性切除,因而降低手术的难度;④固化癌留置可产生特异性免疫故对提高手术治癌的成功率起重要作用;⑤对多发性或转移癌可用上述方法处理,使以往大多数仅作剖腹探查结束手术的癌症患者得到救治.因此认为应用HX-Ⅰ型热电子治疗机与手术结合的方法,应属肿瘤外科新领域.

  • 手术联合氩超冷刀治疗晚期巨块多灶型肝脏恶性肿瘤

    作者:方驰华;俞金龙;田碧文;汪森明;张积仁;方石岗;张明珠

    巨块多灶型肝脏恶性肿瘤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甚至被视为"无法外科治疗”氩超冷刀是美国新研制的低温手术系统,我院在国内率先开展该项新技术体外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由于体外治疗受部位、穿刺深浅、并发症等方面的影响,尤其对巨块多灶型的HCC体外治疗比较困难.为此,我们设计采用手术切除,或减体手术切除巨块型肝脏肿瘤,术中联合氩超冷刀(简称枪头)对残余瘤体和肝脏其他段病灶进行治疗,临床观察5例,取得初步疗效,现报告如下.

  • 中国肝癌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汤钊猷

    我国27个省1990/1992抽样调查表明,肝癌在癌症死亡率中已上升为第二位,达20.37/10万,其中男性29.01/10万,女性11.21/10万[1].我国肝癌的主要病因因素有:病毒性肝炎感染-我国肝癌患者中约90%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背景,约10%~30%有丙型肝炎病毒(HCV)背景.

  • 化疗联合中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观察

    作者:陈乃杰;赖义勤;吴丹红;陈云莺

    回顾分析70例晚期肝癌患者不同治疗方案及毒副反应等.结果消癌平+氟尿脱氧核苷+顺铂(A组)总有效率为31.82%,艾迪+羟基喜树碱(B组)和多柔比星+顺铂+5-氟尿嘧啶(C组)分别为11.11%和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5.中位生存期,A组为18个月,B、C组分别为6和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临床症状改善(肝痛、腹胀、腹水、食欲减退和疲乏等)A组比B、C组明显,毒副反应A 组比B、C组发生率低.初步研究结果提示,中药配合西药化疗的综合治疗具有临床应用的意义.

  • 肝癌的氩氦刀冷冻治疗

    作者:吴晓安;邱国钦;陈玉强;向鑫;崔殿龙

    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的方法、安全性及疗效.应用四刀系统对46例晚期肝癌患者分别采取开腹冷冻、经皮穿刺冷冻及手术切除肝断面的冷冻治疗.结果示,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出血、胆瘘、肝破裂及穿刺道转移等并发症;术前AFP值增高的17例,术后AFP值均有下降,其中12例恢复正常,46例患者均得到1年以上随访,16例存活1年以上,30例1年内死亡,1年存活率为34.8%.其中肝癌病灶<5 cm者5例,均生存1年以上;病灶5~10 cm者共26例,1年存活9例(6例肝功能异常者均1年内死亡);病灶>10 cm者15例,有2例存活1年以上.初步研究结果示,冷冻为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提供了一有效的治疗途径;经皮穿刺或经腹冷冻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微创的治疗新方法.

  •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储备功能的研究

    作者:崔书钟;刘海鹰;王斌;阮钟鸣;唐云强;胡伟民;王嘉康;李建昌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储备功能.方法:将23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ICGR15分别与患者的腹水、血浆白蛋白、胆红素、Child's分级及术后肝功能损害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ICGR15与腹水、胆红素、Child分级及术后肝功能损害呈正相关,P=0.00;与血浆白蛋白呈负相关,P=0.00.2)ICGR15>20%时,患者出现腹水、低蛋白血症、黄疸、Child's分级升高和术后肝功能损害的机率明显增高,P=0.00.结论:ICGR15是评估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储备功能和肝功能较好的指标.

  • 巨大肝血管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作者:张汝鹏;王殿昌;李强;孙涛;郝希山

    目的:探讨肝巨大血管瘤的诊断及术式选择与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肝巨大血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B超、CT、MRI诊断肝血管瘤的准确率分别为93%、91%及95%.采用常温下肝门阻断、充分暴露术野、切肝前控制进出血管瘤血管支的方法,本组56例肝巨大血管瘤均获安全手术切除,其中扩大左右半肝切除6例,左右半肝切除10 例,右后叶切除3例,右前叶切除8例,左内叶切除5例,左外叶切除19例,肝血管瘤剥出5例.效果满意.结论:B超、CT、MRI等影像技术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良好的暴露,切肝前控制进出血管瘤的血管支是保证手术成功、安全的关键.

  • 手术联合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附78例报道

    作者:汤明;莫胜川;左朝晖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收治78例不能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情况.结果:术中出血平均约400 mL,术后肝功能不全14例,术后无手术死亡,1、3、5年的生存率为97.5%、46.5%和36.1%.结论:冷冻联合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是安全可行的,出血少,损伤组织少并能降低术后复发.

  • 肝癌切除联合脾脏微波消融治疗合并脾功能亢进肝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韩建波;易永祥;魏强;刘俊卯;赵亮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联合脾脏微波消融治疗肝癌合并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安全性及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3例肝炎肝硬化后脾功能亢进合并肝癌行肝癌切除联合脾脏微波消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脾脏毁损体积占脾脏总体积比例的(34.20±1.72)%.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39和0.001;术后1周内逐渐恢复至正常或术前水平,P值分别为0.222和0.303.总胆红素术后第1天较术前轻度升高,白蛋白和胆碱酯酶较术前轻度降低,但3者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69、0.073和0.066;术后1周内逐渐恢复正常或术前水平.白细胞术后第1天升高明显,之后轻度下降,术后1、2周和1、3、6个月较术前均升高,P值分别为0.001、0.001、0.028、0.037和0.034.血小板术后第1天、术后1周较术前升高不明显,P值分别为0.908和0.274;术后2周升高显著,P=0.005;术后1、3和6个月较术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2、0.016和0.020.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顺利出院,未发生肝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肝断面大量渗血、上消化道出血、脾脓肿、脾脏破裂、顽固性腹水、顽固性疼痛以及门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死亡及肿瘤复发病例,未见上消化道出血及肝功能衰竭病例.结论:肝癌切除联合脾脏微波消融治疗肝癌合并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手术安全,中期疗效显著.

  • 糖尿病对HCC患者RO切除术预后影响的研究

    作者:伊鑫;吴力群

    目的:研究糖尿病(DM)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R0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01-01-2009-12-31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518例获R0切除术的原发性HCC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伴有DM和无DM的HC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差异,及DM患者术前治疗方式对生存的影响;Kaplan-Meier分析患者预后.结果:HCC伴有DM者79例(15.3%,DM组),无DM的者439例(84.7%,无DM组).单因素分析显示,DM组中男性(x2=5.099,P=0.013)以及年龄>60岁(x2=7.050,P=0.007)者较无DM组多;两组术后的中位无瘤生存(DFS)时间均为26个月,x2=0.000,P=0.987;中位生存(OS)时间分别为56和50个月,x2 =0.002,P=0.964.DM组的感染性和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和44.4%,显著高于无DM组的16.2%和13.2%,x2=7.487,P=0.016;x2 =5.517,P=0.039.在DM组中,诊断为隐性DM者(27例,34.2%),其肿瘤直径>5 cm(x2 =4.403,P=0.032)、血管侵犯(x2=13.515,P=0.001)、非孤立型HCC(x2 =8.413,P=0.005)、TNM分期为Ⅲ~Ⅳ期(x2=8.413,P=0.005)和术后短期复发(x2 =8.583,P=0.006)者显著多于有DM病史者(52例,65.8%).79例DM患者中,术前DM胰岛素治疗组患者(12例)R0切除术后中位DFS(48.8个月)显著高于其他治疗组(25例,28个月)或无治疗组(42例,19.5个月),x2=6.654,P=0.002;中位OS(49.9个月)亦高于另外两组(41.4和37.5个月),x2 =3.277,P=0.043.结论:有无伴存DM的HCC患者获R0切除术后预后无差异,但伴存DM者术后感染性和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高.隐性DM患者肿瘤恶性程度高且R0切除术后短期复发率高.胰岛素治疗组患者的R0切除术后无瘤生存和总体生存时间长.

  • 肝外动脉供血在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意义的探讨

    作者:李金鹏;陈华;宋金龙

    目的:探讨肝癌肝外动脉在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3-2010-08山东省肿瘤医院2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DSA资料.所有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肝外动脉探查,并对其行超选择性插管及化疗栓塞治疗(TACE).结果:200例患者共接受257次TACE治疗,36例患者存在47条肝外动脉参入肿瘤供血,主要来自膈下动脉(10例),肋间动脉(4例),内乳动脉(1例),网膜动脉(3例),胃十二指肠动脉(8例),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10例).33例患者肝外动脉均行超选择性插管和化疗栓塞治疗,其余3例患者肝外动脉困未能成功超选择性插管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后CR.结论:肝外动脉的存在直接影响肝癌治疗的疗效,对肝外动脉供血支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对提高TACE的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膈下感染对原发性肝癌肝叶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明信;马建青;郝春志

    对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合并膈下感染10例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存活时间长,分析其原因与感染、发热有关.

  • 肝癌介入治疗中血清miR-12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刘梅;刘吉兵;王黎明;朱红霞;周长春;徐宁志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血清miR-122在介入治疗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提取血清中总RNA,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9例肝癌患者血清中miR-122在肝动脉灌注栓塞(TACE)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9例肝癌患者血清中,介入治疗前后两次抽血平均间隔为8d,miR-122的表达水平在介入治疗后较介入治疗前有所降低,为治疗前的0.75倍(0.69~0.80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26,P=0.027.29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血清miR-122的表达水平与年龄(t=-2.061,P=0.049)、AFP(t=3.370,P=0.002)和肿瘤直径(t=-2.077,P=0.047)显著相关,而与性别、巴塞罗那分期、Child-Puge分期、复发和多发因素均无关,P>0.05.结论:TACE治疗可引起肝癌患者血清中miR-122的表达降低,且miR-122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血清中AFP的水平和肿瘤直径密切相关.

  • 金龙胶囊对肝癌切除后复发转移影响的初步临床观察

    作者:谢斌;唐春;黄建

    目的:观察金龙胶囊对肝切除术后肝癌肝内转移复发、机体细胞免疫的影响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将肝细胞癌12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常规化疗对照组,观察血清中NK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检测血清中的MMP-9和AFP水平;术后1年内.每个月行B超检查1次,每3个月行增强CT 1次,观察肿瘤有无复发及临床疗效并对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术后肝癌切除联合金龙胶囊治疗组CD4+/CD8+和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AF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半年影像学检查肿瘤复发率为37.7%(23/61),与对照组60.6%(37/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生存期、中位生存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01;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切除术后联合金龙胶囊治疗能明显降低MMP-9的水平,有效抑制残肝术后肝内转移的发生;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及时恢复;同时可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生存期,对于肝细胞肝癌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巨大肝癌的手术治疗

    作者:刘宏;赵英智;郑光辉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迄今仍以手术切除疗效为佳.但由于肝癌的生物学特点,临床就诊的患者以中晚期大肝癌(直径>5 cm)或巨大肝癌(直径>10 cm)居多,预后差.因此,大肝癌特别是巨大肝癌的手术治疗成为目前肝外科治疗的难点.我们对32例巨大肝癌手术切除治疗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247 条记录 2/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