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如何辨治贝尔面瘫?

    作者:陶春祥

    答:贝尔(Bell)面瘫为单纯性面神经麻痹,又称为贝尔综合征.本病起病突然,往往在清晨起床时发现嘴角偏向一侧,鼻侧唇沟变浅或平坦,眼裂扩大不能闭合,额纹变浅或消失,表情肌瘫痪.研究认为,当面部、耳部受冷风侵袭引起血管痉挛时,面神经因同在缺氧而肿胀,而神经管相对狭窄,以致进一步压迫面神经使其变性.茎乳孔(面神经管)本身的炎症也可引起面神经管狭窄导致本病发生,也有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和免疫反应有关.由于面神经内受累部位不同,症状表现亦各异.当茎乳孔受损未累及鼓索时,仅表现为患侧表情肌瘫痪;若损害到茎乳孔以上的鼓索神经时,则伴有同侧舌前2/3的味觉障碍;若累及镫骨肌支就发生听觉异常.

  • 鼓索神经颞骨部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作者:朱杭军;廖建春;王海青;范静平;林顺涨;郎军添

    目的:对鼓索神经进行解剖测量,为临床开展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20例40侧成人尸头上测量鼓索神经骨管长度、鼓索神经鼓室段长度、鼓索神经汇入处距面神经水平段垂直距离,鼓索神经与面神经垂直段、水平段夹角及鼓索神经汇入处距茎乳孔距离,观察鼓索神经与外耳道后壁及锤、砧骨之间关系.测量结果用SA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鼓索神经骨管长度为9.10±2.28mm,鼓索神经鼓室段长度为10.28±2.10mm,鼓索神经汇人处距茎乳孔距离为4.97±1.14mm,鼓索神经汇入处距面神经水平段垂直距离为2.2l±0.76mm,鼓索神经与面神经垂直段夹角为27.30±5.97°,鼓索神经与面神经为水平段夹角为3.73±1.66°,鼓索神经出外耳道后壁处大致与锤骨短突在同一水平,约82.5%(33侧)的标本鼓索神经出外耳道后壁处有一小骨性突起.结论:鼓索神经鼓室段与面神经水平段大致平行,锤骨短突以及外耳道后壁骨性突起可以作为鼓索神经出外耳道后壁的标志,在鼓室内,鼓索神经行于锤骨颈和砧骨长脚之间.在术中可以此为标志寻找鼓索神经.开放面神经隐窝时可以先暴露砧骨短突,然后以砧骨短突上缘和锤骨颈为标志可大致判断开放范围,防止鼓索神经损伤.

  • 论功能性舌再造

    作者:陈宗基

    舌为一具有语言、味觉、咀嚼及吞咽功能的肌性器官.舌表面黏膜有大量的味觉感受器,能辨别各种食味.舌的感觉由含有鼓索神经的舌神经支配.舌肌由舌内固有肌和舌外舌肌组成.舌可因恶性肿瘤的手术切除或外伤而致缺损.舌缺损则饮食语言必致障碍,需行舌再造以恢复其功能.功能性舌再造必须达到下列要求:①接近正常舌体的体积与形态;②吞咽功能;③语言功能;④味觉功能;⑤感觉功能;⑥运动功能.

  • 中耳手术中鼓索神经保护及近期味觉功能变化

    作者:楼志平;陶朵朵;陈兵

    目的 通过在中耳乳突术中采用神经保护措施,探索术中对鼓索神经(chorda tympanic nerve,CTN)结构及功能的保护,明确中耳乳突术中CTN的正确处理.方法 连续选取鼓室成形术患者84例及人工镫骨植入术患者42例.于术后2 d~2周随访所有患者的主观味觉及相关情况.分析CTN保留情况及味觉改变情况.结果 CTN总体保留率为91.4% (96/105).在人工镫骨植入术组中,42例患者全部保留,保留率100%;在鼓室成形术组中,保留率85.7%.总体术后味觉改变发生率11.9%,人工镫骨植入术组4.8%,鼓室成形术组15.5%.术后多见症状为术侧舌麻木53.3%和术侧味觉丧失40%.结论 在中耳乳突术中应采取保护措施尽可能保护CTN.

  • 186 慢性中耳炎患者鼓索神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作者:李朝军

    为观察慢性中耳炎无面瘫患者是否存在鼓索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从107例慢性中耳炎患者中耳手术过程中无意损伤鼓索的20例患者耳内采集鼓索标本进行了前瞻性组织病理学研究,在采集标本前均仔细证实这些鼓索的连续性已经中断。……

  • 胆脂瘤型中耳炎鼓索神经的研究

    作者:胡正清;王正敏

    目的研究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鼓索神经的超微结构并测定其味觉功能。方法 19例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①术中取的鼓室段鼓索神经作透射电镜观察;②手术前和手术后用区域性化学味阈法测定患者的味觉功能,测定部位分别为两侧之舌尖菌状乳头、舌侧叶状乳头、舌后部轮廓乳头以及软腭,所用的味觉刺激液为1mol/ L氯化钠,1mol/ L蔗糖,0.032 mol/ L柠檬酸,0.001 mol/ L盐酸奎宁,统计方法为单因素方差分析;③手术前和手术后用House-Brackman 面神经评级标准评定患者的面神经功能。结果①所有患者鼓索神经的超微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肿胀(100%),排列紊乱(100%),Schwann细胞肿胀(95%)、细胞内空泡形成(89%),髓鞘间胶原组织增生(89%);②19例患者中2例术后发生味觉障碍,手术前和手术后每一味觉刺激液于术侧舌部和软腭引起的味觉反应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意义(P>0.05);③手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面神经麻痹。结论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鼓室段鼓索神经的超微结构发生了病理性改变,手术中切除鼓索神经,术后基本不影响患者的味觉功能和面神经功能。

  • 中耳炎手术损伤鼓索神经后味觉的变化与恢复性观察研究

    作者:杜欢乐;李栋;尤慧华

    目的 分析中耳炎手术损伤患者鼓索神经后其味觉的变化以及恢复性观察研究,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本组研究正常人24例与慢性中耳炎患者60例;依据患者病变的不同采取不同类型的乳突手术和鼓室成形术;观察比较切断鼓索神经手术前后慢性中耳炎患者外观正常、水肿的味阈变化及切断鼓索神经手术前后慢性中耳炎患者鼓索神经断裂的味阈变化,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 鼓索神经断裂组味觉与鼓索神经正常组、鼓索神经外观正常组、鼓索神经水肿之间对比显著减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断鼓索神经手术前后慢性中耳炎患者外观正常的味阈结果表明,术后15 d、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味阈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断鼓索神经手术前后慢性中耳炎患者水肿的味阈结果表明,术后15 d、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味阈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1年进行随访,结果表明,除4例患者味觉有持续的感觉不舒适外,其余患者无明显的味觉异常.结论 中耳炎可致使味觉异常,但其病理状态与味觉丧失不呈正比.鼓索神经切除可致使该侧舌味觉丧失,但因多种作用后,味觉会有不同程度地恢复,同时中耳炎手术时应可能确保鼓索神经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值得推广.

  • 孤束核与鼓索间味觉神经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

    作者:毛立民;郅媛媛;曲正;韩斯琴高娃;李成树

    目的 探索仓鼠孤束核的味觉神经元与对侧鼓索的神经信号通路,据此为临床上单侧鼓索神经损伤的患者通常没有觉察味觉发生变化的现象提供科学解释.方法 选择雄性叙利亚黄金仓鼠29只,实验记录了95个孤束核内的味觉反应神经元,检测了它们在对侧鼓索神经受到四种基本味道刺激后的反应,此外还观察了由于鼓索神经受到刺激而激活的孤束核在显微注射利多卡因后的反应.应用spike软件对味觉刺激信息和在线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结果 ①通过四种基本味道刺激侧鼓索神经激活了全部95个被记录的孤束核神经元中的46个,其中42个是兴奋型反应,4个是抑制型反应.②在向对侧孤束核显微注射利多卡因后,对侧鼓索受刺激而激活孤束核神经元的过程被阻断,已经被激活的孤束核神经元的神经反应活力降低.③麻醉对侧旁核细胞,对鼓索神经受刺激后激活孤束核味觉反应神经元这一过程没有影响.结论 孤束核的味觉神经元和对侧鼓索存在神经通路,并且这一神经通路可以携带味觉信息.

  • 中耳胆脂瘤手术中鼓索神经损伤对味觉的影响临床观察

    作者:崔哲洙;孙珍龙;吴俊;金玉莲

    [背景]观察中耳胆脂瘤手术中鼓索神经损伤对味觉变化的影响.[病例报告]给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54例和耳硬化症患者2例施行手术治疗,其中8例手术中损伤鼓索神经(中耳胆脂瘤7例,耳硬化症1例).通过化学味觉测定观察手术中损伤鼓索神经的8例患者的味觉变化,结果见其中7例中耳胆脂瘤患者手术中鼓索神经损伤后并未见明显的味觉障碍,而1例耳硬化症患者术后出现味觉障碍,6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讨论]中耳胆脂瘤患者手术中损伤鼓索神经未见影响术后味觉,认为可能原因是长期中耳炎反复发作使鼓索神经损伤与功能代偿处于完成状态.

  • 耳影像学与临床(三十八)

    作者:迟放鲁

    图240~243是一位41岁男性患者的资料.患者临床表现为左耳闷胀感,外耳道经常有血性脓液流出2~3年,伴左耳听力下降.门诊耳镜检查:外耳道深部可见较多红色肉芽组织,鼓膜窥不清.电测听检查示左耳传导性聋.入院后行左耳开放式乳突切开及鼓室成形术.术中见鼓窦入口骨化,鼓窦及鼓室内充满胆脂瘤,锤砧关节固定,无砧骨长突、鼓索神经及镫骨板上结构,水平半规管瘘,面神经水平段裸露.清理病灶后,用骨粉封闭鼓窦及上鼓室,植入全听骨链赝复物(tot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is,TORP).

  • 耳解剖基础(上)[耳显微外科2007版(一)]

    作者:王正敏

    1 颞骨解剖颞骨位于颅底的两侧,由4部分组成:鳞部、鼓茎突部、乳突部和岩部.1.1 鳞部鳞部扁薄微凸,表面有颞线,供颞肌附着,为手术的重要标志.外耳道后上方有一小窝称外耳道上三角(suprameatal triangle),以耳道上棘(Henle棘)为界.耳道上三角为鼓窦的表面标志.鳞部下前方为颧突,与鳞部、鼓骨共同组成下颌关节窝.窝后岩鼓裂有颌内动脉的鼓支穿过,裂内侧为中耳.裂旁有一鼓索小管(Huguier小管)通过鼓索神经.

  • 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鼓索神经的电镜观察

    作者:张家雄;胡继云

    目的了解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鼓索神经的电镜下病理改变.方法采用鼓室成形术治疗18例慢性中耳乳突炎,术中取下穿行于鼓室的鼓索神经3mm送作透射电镜检查.结果送检18例标本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空泡样变性.14例发现核仁增大、染色体深染.10例表现出轴突胆固醇结晶.4例有炎性细胞浸润.3例有脱髓鞘样改变.结论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鼓索神经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

  • 慢性中耳炎患者鼓索神经超微结构的变化

    作者:胡正清;王正敏

    目的研究慢性中耳炎患者鼓索神经的超微结构。方法取35例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所取的鼓室段鼓索神经作透射电镜观察并进行区域性化学味阈的测定,统计方法为扩展Cochran-Mantel-Haenszel法。结果35例慢性中耳炎患者鼓索神经的超微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肿胀(100%)、排列紊乱(100%)、空泡形成(83%)、Schwann细胞肿胀(91%)、细胞内空泡形成(89%)、髓鞘间胶原组织增生(97%)。35例患者中5例术后发生味觉障碍,手术前后每一溶液于术侧舌部和软腭引起的味觉反应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患者鼓室段鼓索神经的超微结构发生了病理性改变,手术中切除鼓索神经,术后不会影响患者的味觉功能。

  • 鼓索神经牵拉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胡正清;王正敏;周梁

    目的研究牵拉伤对鼓索神经(CTN)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28只豚鼠随机分成4组,第1组为对照组,将第2、3组的鼓室段CTN分别自其中点向鼓室方向牵拉0.5 mm和1 mm,将第4组CTN牵拉致断裂,观察超微结构.结果第1组的超微结构正常;第2组CTN基本正常;第3组CTN髓鞘排列轻度紊乱,1周后CTN的超微结构恢复正常;第4组CTN髓鞘排列重度紊乱,个别髓鞘断裂.结论牵拉伤对豚鼠鼓室段CTN超微结构的影响并不明显,而牵拉致神经断裂则引起较明显的超微结构变化.

  • 鼓室成形术中鼓索神经处理的探讨

    作者:张家雄;胡继云

    目的了解慢性中耳乳突炎对鼓索神经的影响,探讨鼓室成形术中鼓索神经的处理方法以及鼓索神经切断后对患者味觉的影响.方法采用鼓室成形术治疗146例慢性中耳乳突炎,其中18例鼓索神经取下作透射电镜检查,并对35例患者术前健侧与术侧的味觉及手术前后术侧味觉进行测定.113例慢性单纯性中耳炎行鼓膜成形术.结果 35例鼓室成形术患者术前和术后3月术侧味觉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18例鼓索神经电镜观察提示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结论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鼓索神经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鼓室成形术中因鼓索神经妨碍视野和操作,可将其切断;一侧鼓索神经切断不会引起患者味觉的明显改变.慢性单纯性中耳炎对鼓索神经的影响较轻,鼓膜成形术中鼓索神经应予保留.

  • 鼓索神经切断导致味觉障碍药物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栋;杜欢乐;尤慧华;冯国飞

    目的:观察鼓室成形术中切断鼓索神经导致的味觉障碍患者应用药物干预的疗效,并分析常规中耳炎手术中有无保留鼓索神经的必要性。方法选取鼓室成形术中切断鼓索神经引起味觉障碍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神经营养药(甲钴胺)及改善微循环药(复方丹参)治疗组和常用方法即随访观察味觉恢复组(对照组),各3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严格术后随访,随访均终止于术后12个月。参照味觉辨认三分法,治疗组味觉恢复26例,对照组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鼓室成形术中切断鼓索神经导致的味觉障碍后,药物治疗有助于患者味觉的恢复;中耳手术中勿损伤鼓索神经,尤其是对于双侧中耳疾患的患者,保留鼓索神经有其必要性。

  • 鼓索神经损伤引起味觉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栋;杜欢乐;尤慧华;冯国飞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药物干预对不同因素引起鼓索神经损伤的味觉改善是否存在可行性和必要性和评价常规中耳炎手术中是否保留鼓索神经的必要性。方法按照House-Brikman(HB)评级入组病人12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各组再分为二亚组:一亚组贝尔氏面瘫30例,另一亚组鼓室成形术30例。实验组采用神经营养药(甲钴胺)及改善微循环药(复方丹参)治疗,对照组不做治疗。结果实验组味觉恢复病例多于对照组(6月,P=0.02;12月P<0.01),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面瘫味觉恢复病例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鼓室成形术病例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提示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和鼓室成形术中切断鼓索神经皆有效,中耳手术时勿损伤鼓索神经,尤其是双侧中耳炎患者。

  • 鼓索神经损伤对味觉的影响

    作者:王海波;冯红云

    目的:探讨中耳炎手术损伤鼓索神经后味觉的变化及恢复.方法:测定12例正常人及45例接受中耳手术的病例手术前后的味觉及观察味蕾.结果:鼓索神经损伤可致味觉障碍,术后虽可部分恢复和(或)代偿,但完全恢复困难.结论:1.中耳病变可引起味觉异常,味觉丧失与中耳病理状态不呈正相关关系.切除鼓索神经可引起该侧舌味觉的丧失.由于多种机制的作用,术后味觉有一定程度的恢复;2.中耳手术时应尽量保持鼓索神经的完整性,尤其是双侧中耳疾病患者.

  • 鼓索神经对听骨链重建术中纯音听阈测试结果的比较

    作者:乔艺;陈文文;邓亚新;童军;钟笑

    目的:论证鼓索神经对听骨链重建的作用.方法: 141例(154耳)患者分成3组:①鼓索神经弹压组(索弹组)35例(41耳).鼓膜穿孔,鼓索尚存,臼柱即PORP或枪柱即TORP都在听骨外侧横行磨一细槽,嵌入鼓索神经,使鼓索神经能稳定弹压听骨,不使其移位.②残余鼓膜弹压组(膜弹组)67例(72耳).用鼓膜弹压听骨.③无弹压组(无弹组)39例(41耳).3组分别进行术前、术后气骨导差(ABG)自身配对S-t检验,并作术后ABG差值的两两对比和S-t检验.结果:显效、有效、无效率索弹组分别为:29.3%,51.2%,19.5%;膜弹组分别为:22.2%,50.0%,27.8%;无弹组分别为:19.5%,36.6%,43.9%;与无弹组比较,均P<0.01.索弹组和膜弹组的术前、后ABG差值分别与无弹组比较,均P<0.05.索弹组1耳术后有暂时味觉减退,1耳有迟发性轻度面瘫,均2周内自愈.结论:索弹听骨能使听骨稳定,获得良好的听力改善,不必二期手术;也不产生味觉及面神经功能障碍.

  • 透明化鼓索神经在胆脂瘤型中耳炎手术中保护面神经的作用探索

    作者:洪拥军;马艳利;庄佩耘;徐新林

    目的:通过观察胆脂瘤型中耳炎手术中透明化鼓索神经和透明化面神经垂直段和面神经嵴的位置关系,探讨在该手术中透明化鼓索神经是否具有定位面神经垂直段和面神经嵴高度的作用.方法:2008-2010年我科收治的118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手术中结合采用根据水平半规管、砧骨窝的位置和透明化鼓索神经的方法定位面神经垂直段和面神经嵴的高度.结果:99例面神经嵴磨至鼓索神经乳突段平面,面神经垂直段未显露;9例面神经垂直段透明显露,低于鼓索神经乳突段1~2 mm,前后方向2~3 mm,位置恒定;9例患者听骨链、砧骨窝、水平半规管和面神经骨管有不同程度的破坏,面神经垂直段低于鼓索神经乳突段1~2 mm,前后方向2~3 mm;1例面神经垂直段透明显露,高于鼓索神经乳突段.结论:透明化鼓索神经乳突段在胆脂瘤型中耳炎手术中可作为定位面神经垂直段和磨低面神经嵴的标志,是对传统方法定位面神经垂直段的补充,特别对于传统定位面神经标志破坏者,定位面神经的意义尤为明显.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