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瘤内植入治疗肝癌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灌注栓塞术(TACE)联合CT导向下放射性125I粒子瘤内植入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A组41例(单纯TACE组),B组34例(TACE序贯125I粒子植入术组),两组均于术后第3、6、12个月行CT扫描进行疗效评价,分别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生存状态.两组有效率及生存状态比较均采用卡方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3个月,A、B组的总体有效率(CR+ PR)分别为36.6%(15/41)、70.6% (2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B组术后6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97.1%(33/34)、85.3%(29/34),明显高于A组的73.2% (30/41)、41.5% (17/41) (P <0.01).结论 TACE联合CT导向下放射性125I粒子瘤内植入是治疗肝癌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经皮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脏肿瘤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3例肝脏肿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肝脏肿瘤瘤灶内,125I在1.7 cm范围内具有杀灭肿瘤的作用.结果 33例72个病灶,完全缓解(CR)21个,部分缓解(PR)38个,无变化(NC)10个;进展(PD)3个.总有效率81.9%,相应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记物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经皮超声引导下放射性粒子置入可直观地了解粒子植入针的位置,保证粒子的正确植入,具有安全、微创、高效、治疗时间短、可重复治疗及对手术参与者无放射性损害等优点,因而可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局部治疗方法,适合临床开展.
-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颌面部腺源性恶性肿瘤9例观察
目前,对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强调以手术为主的综合序列治疗,特别是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的三联疗法的治疗原则,已经成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共识.但常规放射治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组织或器官造成伤害,副作用较大.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照射治疗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较新的一种放疗方法.它是在超声、CT引导下,根据采集的靶区图像,通过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设计方案,在肿瘤内或瘤周组织内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使靶区得到持续、短距离辐射,而正常组织不损伤或仅有微小损伤的方法.既往文献表明[1-3],该法能够有效地控制恶性肿瘤的复发或转移.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自2009年起,对就诊的9例口腔颌面部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采用"手术+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照射"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中、高危前列腺癌行近距离照射治疗的手术配合及防护管理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放射粒子植入手术的有关手术配合与管理。方法以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本院119例患者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临床护理防的防护管理过程进行观察、分析、总结。结果成功顺利配合放射粒子植入手术,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规范的护理行为及手术步骤的熟练掌握是医疗安全的保障与必备的条件。
-
早期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平均随访7年资料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 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138例早期前列腺癌患者接受近距离照射治疗,其中117例随访资料完整,年龄51~84岁,平均73岁;PSA 0.4~47.6 μg/L,平均14.7 μg/L;Gleason评分4~9,平均6.4;临床分期Tib ~T2.;前列腺体积13~69 ml,平均31 ml;穿刺阳性率8%~ 100%,平均45%.其中低、中、高危前列腺癌分别为22、29、66例.观察其无生化复发率、总体生存率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随访19~114个月,平均84个月.33例出现生化复发,无生化复发率72%.死亡12例,其中4例死于前列腺癌,7年总体生存率90%,肿瘤特异性生存率97%.低、中、高危组的7年无生化复发率分别为86%、79%及6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90%及8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9).发生尿潴留11例,占9%,其中1例行TURP治疗.未出现前列腺直肠瘘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早期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的长期疗效肯定,平均随访7年无生化复发率为72%,总体生存率90%,并发症少.
-
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后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后影响生化复发率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117例完成近距离照射治疗的早期前列腺癌患者资料.年龄51~84岁,平均73岁;PSA 0.4~47.6μg/L,<20.0 μg/L者75例,≥20.0 μg/L者42例;临床分期T1b~T2c;前列腺体积13~69 ml,平均31 ml;穿刺活检阳性率8% ~ 100%,<50%者69例,≥50%者48例;放射剂量D90为106~ 170 Gy,6例联合使用外放疗.采用SPSS 19.0软件观察无生化复发率与患者危险分级、PSA值、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前列腺体积、活检阳性率和D90的关系. 结果 随访19~114个月,中位时间82个月,平均84个月.33例出现生化复发.低危、中危及高危组的无生化复发率分别为86%、79%及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PSA< 20.0μg/L组的无生化复发率高于PSA≥20.0 μg/L组(P=0.028),穿刺阳性率<50%者高于穿刺阳性率≥50%者(P=0.006),D90≥140 Gy者高于D90<140 Gy者(P=0.00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的远期疗效肯定.生化复发和危险分级有关.PSA≥20.0 μg/L、穿刺阳性率≥50%及D90<140 Gy者生化复发率显著升高.
-
前列腺近距离照射治疗后患者报告的并发症
前列腺近距离照射治疗已经得到较广泛的应用,部分原因是因为一些高选择性的临床研究表明其短期并发症较少.然而这些大部分是由治疗医师报告的,而且倾向于已经报告过的并发症.作者总结了直接由患者报告的并发症,以更准确的发现与治疗相关的问题.作者对华盛顿大学1997年行前列腺近距离照射治疗的连续16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采用了问卷形式,以确定照射后1年内并发症的发生率.共有148例患者完成了问卷,其中8例(5%)因血尿、尿路梗阻或膀胱痉挛需要住院观察,平均观察日2 d;有56例(38%)因尿潴留、直肠出血、血尿、排尿困难、感染或会阴皮疹需要非常规就诊或急诊治疗;有8例(5%)经内镜检查诊断放射性直肠炎,但均不需要外科治疗;有47例(32%)需要留置尿管.125I比 103Pd植入后留置尿管率高(P<0.01);与外照射联合治疗者比单用近距离照射者直肠炎发生率高(P<0.025),但留置尿管率低(P<0.01);前列腺>30 ml的患者有更高的留置尿管率和非正常就诊率(P<0.025);年龄对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影响.作者认为,由患者直接报告的短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比以前由医生报告的文献要高,因此,不能说近距离照射治疗没有副作用.但幸运的是,大部分并发症是自限性的,并且没有发现与治疗有关的死亡率以及心血管发病率.(肖云翔摘译顾方六校)
-
前列腺癌根治性放疗后生化复发的应对策略
放疗是局限性前列腺癌较常用的根治性治疗方法.前列腺根治性放疗可选择外放射治疗( externalbeam radiotherapy,EBRT)及近距离照射治疗.根治性外放疗或粒子种植治疗后约20%~50%的病人会出现生化复发[1],放疗后前列腺癌局部穿刺所证实的复发率为25%~94%,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预测肿瘤的复发可以较临床复发提前3~5年[2,3].
-
局部中危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联合大限度雄激素阻断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局部中危前列腺癌患者接受近距离照射联合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03年12月至2009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共对307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近距离照射治疗,其中资料完整并随访满5年的中危患者98例.患者年龄58 ~ 84岁,平均74岁.术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为0.4~ 19.0 μg/L,平均11.2 μg/L.临床分期T1 cN0M0~T2bN0M0.术前Gleason评分4~7分,平均6.7分.前列腺体积14 ~ 65 ml,平均32.1 ml.所有98例患者均接受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术后随访5年截止,观察生化复发率、无生化复发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总生存率、补救性治疗方式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随访期间出现生化复发19例,中位复发时间36个月.死亡7例,其中1例45个月后死于前列腺癌复发转移,6例死于其他非相关疾病.术后5年无生化复发率为80.6%,总生存率92.9%,肿瘤特异性生存率98.9%,无生化复发生存率79.3%.术后下尿路及直肠刺激症状发生率76.5%,尿潴留7例(7.1%),放置尿管l周后全部恢复正常排尿.单个粒子移位2例.未发生直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近距离照射联合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局限性中危前列腺癌疗效肯定、创伤小,术后不良反应少.
-
32P近距离照射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剂量率效应
小儿皮肤血管瘤是临床较常见的婴幼儿皮肤血管病变,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使用放射性32P纯β射线近距离照射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疗效显著[1];而对具体的治疗剂量率效应研究的文献国内外报道不多.我院自1997年5月~2000年11月共收治小儿血管瘤159例,均施行放射性32P纯β射线近距离连续照射治疗,并研究治疗剂量率效应关系.现报道如下.
-
TACE联合CT导向下125碘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
目的 探讨经皮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CT导向下125碘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方法.方法 16例接受过碘油治疗的患者术前均行CT扫描,根据扫描结果制订术前计划,确定放射性粒子植入数量及位置,勾画肿瘤靶区时应超出碘油沉积范围0.5~1.0CM.结果 结果显示27例患者,其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6例,无变化6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66,7%.术后6个月随访,1例死于远处转移外,其余患者均生存.结论 TACE合CT导向下125碘放射性粒子植入是治疗肝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047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215例前列腺特异抗原观察随访12年结果
-
间质植入近距离照射治疗前列腺癌
简述间质植入近距离照射治疗前列腺癌的概况及操作方法,介绍所用核素的特点和选择,评价该疗法的适应证、临床疗效、并发症及与其他疗法的比较.
-
1例中耳复发癌术中植入125I粒子的手术配合及防护
中耳恶性肿瘤是发生在特殊耳感觉器官的癌症,发生率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0.7%~1.6%,占全身癌肿的0.06%[1-3].其治疗目前以乳突根治术、侧颞骨切除术、颞骨次全切除术及颞骨全切除术为主,术后加以放疗,其5年生存率30%~50%[4].组织间植入放射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头颈部肿瘤已有多年历史,在欧美国家应用近距离放射粒子治疗肿瘤有效率达到83%~100%[5-7],对复发肿瘤用125I粒子进行植入治疗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8].125I粒子是低能γ射线源,利用125I释放的低能量X射线及γ射线直接杀伤肿瘤并有效阻止癌细胞的再增殖及扩散,起到在肿瘤组织内部"定向爆破"的作用[9],从而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我科于2007年3月为1例中耳复发鳞癌实施了切除复发肿瘤主体,颢骨部分切除术,将带蒂胸大肌转移修复缺损处,同时术中植入放射性粒子125I近距离组织间照射的手术.术后3周病人转入我院放疗科辅助外照射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
β射线近距离外照射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疗效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病情较重者肩关节活动受限,影响工作及生活,目前治疗该病主要是理疗、局部封闭,多数患者疗效欠佳。本文采用β射线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见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少,方法简便易行。
-
赝复体式放射性粒子布源器治疗11例腭部腺源性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赝复体式放射性粒子布源器用于腭部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放射治疗效果.方法:11例腭部恶性肿瘤患者,经常规手术切除治疗后2周,根据上颌骨缺损的赝复体设计原则,分别制作铸造支架式赝复体.按照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的靶区照射剂量设计要求,在近瘤腔的赝复体基托树脂组织面均匀埋植数枚125I放射性粒子.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采用SPSS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例患者均能坚持配戴赝复体式放射性粒子布源器,无粒子脱落或移位.随访6~2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经赝复体修复后,患者语音清晰度、咀嚼效率、生活质量等均显著改善,自我评估全优.结论:采用赝复体式放射性粒子布源器对腭部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术后近距离靶向照射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TACE联合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
目的 探讨经皮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方法.方法 16例接受过碘油栓塞治疗的患者术前均行CT扫描,根据扫描结果制订术前计划,确定放射性粒子植入数量及位置,勾画肿瘤靶区时应超出碘油沉积范围0.5~1.0 cm,~(125)I粒子平均能量27~35 keV.结果 2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6例,无变化6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66.7%.术后6个月随访,除1例死于远处转移外,其余患者均生存.结论 TACE联合CT导向下125碘放射性粒子植入是治疗肝癌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CT导向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难治性直肠癌盆腔复发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难治性直肠癌盆腔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4-9月行CT导向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的直肠癌术后化放疗后盆腔复发病例11例,分别对比术前与术后2、6个月临床症状及肿瘤大小变化、生活质鼍(QOL)评分,并观察并发症情况,随访期6个月.结果 术后2、6个月症状缓解率分别为100%(11/11)和90.9%(10/11);肿瘤缓解率分别为90.9%(10/11)和81.8%(9/11);术后2、6个月QOL评分分别为(56.0±3.66)分及(54.4±5.41)分,较术前QOL评分(42.5±6.93)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导向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难治性直肠癌盆腔复发的近期效果好,对于受组织剂量限制难以再行外放疗的病例也同样安全、有效.
-
CT引导下125I籽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多发性椎体转移癌
目的 探讨125I籽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多发性椎体转移患者的价值.方法 15例癌症多发椎体转移患者(共43个椎体)进行了CT引导下125I籽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肺癌术后椎体转移7例,乳腺癌术后椎体转移4例,肝癌术后椎体转移2例,前列腺癌术后椎体转移1例,左肾癌术后椎体转移1例.共43个椎体转移,每例椎体转移数为2~5个.在CT引导下按共轴针法投放籽源,视病变情况采取椎弓根人路、侧方人路、前人路等3种方式将125I籽源植入椎体病变区,籽源呈倒V形、X形或平行分布,籽源距椎体后缘3~10 mm.125I籽源总活度由公式(长+宽+高)(cm)/3×5 mCi计算或"放射性粒子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计算获得,单椎体植入剂量8~22 mCi.椎旁软组织病变内同时植入125I籽源.结果 术后随访3~30个月,平均12.3个月,15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未出现放射相关不良反应.11个没有疼痛的部位未出现新的疼痛,18/32部位症状体征消失,14/32部位部分消失.短术后第3天觉得症状已有缓解.影像表现,10例患者29个椎体影像回访,治疗3个月以后7例17个椎体CT可见病灶稳定,边缘形成硬化环.4个椎体病变进展,见硬化环不完整,破坏区有扩大.3例8个椎体MRI显示骨水肿明显减轻,病变区T2WI信号减低.结论 125I籽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多发性椎体转移癌具有疗效高,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不仅适合于未经治疗的患者,也适合于放射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治疗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行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治疗的Ⅲ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胸部增强CT扫描,明确肿瘤部位、大小、与周围脏器毗邻关系,血液学检查排除凝血及肝肾功能异常。术前依据肿瘤CT影像,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处方剂量(PD)为120 Gy。于CT引导下行经皮125 I粒子植入治疗。手术均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后1、3、6个月行胸部增强CT扫描随访。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疗效。结果19例患者的中位肿瘤体积为20 cm3。术后1个月局部控制率(CR+PR+SD)为94.7%(18/19),术后2个月局部控制率为94.7%(18/19),术后5个月局部控制率为87.5%(14/16),术后7个月局部控制率为83.3%(10/12),术后8、9个月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5.7%、83.3%。中位随访时间7个月(4~24个月),中位局部进展时间7个月(2~21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近期严重并发症出现,轻度并发症包括肺内出血7例,皮下血肿1例,轻度气胸1例、中大量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5例,迟发性气胸1例,咯血3例,皮下气肿1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125 I粒子植入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控制效果较好,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较少,操作相对安全,可作为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