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传统方法养容颜日久天长显靓丽

    作者:张继东

    健康是美丽的生命力,没有健康作基础,美丽就如同无本之木.现实生活中,不少女性常常希冀借助化妆品来解决面部皮肤出现的问题.其实,寻找问题的根源应从治本开始,才能事半功倍.古代医书《黄帝内经》中提到了通过药食作用来美容的机制,如,"心者,其华在面","肺者,其华在皮","肾者、其华在发","肝者,其华在爪","脾胃、大小肠者,其华在唇".书中还提到以药性食物治疗皮肤病,直接涉及到食疗与美容的作用.《本草纲目》也对历代食疗美容的药性食物进行了汇总,其中收录此类药性食物二三百种,有治秃发、生眉、乌发、治斑、抗皱、润肤、固齿等不同作用.

  •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常用降糖中药有效成分虚拟筛选

    作者:林桂源;姚华聪;郑细娜;李晓金;陈超乐;赵肃清;郑杰

    目的:运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常用降糖中药效应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为降糖中药现代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文献搜集降糖中药化学成分并构建其结构数据库,以二肽基肽酶-Ⅳ等7个糖尿病治疗靶标为分子对接的研究对象,通过Sybyl软件的Surflex-Dock分子对接模块进行虚拟筛选,以打分函数Total-Score为标准评价中药成分与靶标间相互作用,以Total-Score等于7为阈值,筛选出与各靶标结合较好的化学成分,并与已上市降糖西药进行类药性比较.结果:与二肽基肽酶-Ⅳ,糖原合酶激酶-3,过氧化酶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α-葡萄糖苷酶,葡萄糖激酶,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能较好结合的化学成分分别有52,28,32,150,47,41,33个.通过虚拟筛选得到的这些小分子化合物与已上市降糖西药具有相似的类药性性质.结论:分子对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降糖中药的效应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为降糖中药现代研究提供了线索.

  • 新药发现阶段类药性评选

    作者:恽榴红

    类药性对药物体外体内药理学有重要影响.类药性评选成为国外新药发现研究战略的新组分.类药性数据有助于分析新药研发阶段化合物的性质,指导优先选择和优化结构.本文综述了类药性研究范畴、体外体内高通量测量方法及它对新药发现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类药性 新药发现
  •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药有效成分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作者:庞晓丛;王喆;方坚松;连雯雯;赵赢;康德;刘艾林;杜冠华

    为了探索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药方剂的网络药理学,本文收集了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25个作用靶点以及13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药方剂,根据单味药出现的频率,从中选取了7种代表性的中草药进行后续研究.利用已建立的机器学习分类模型对中草药的化学成分进行作用靶点预测,并构建了化合物-靶点网络、靶点-靶点网络及靶点-疾病网络来解释中药方剂的多种有效成分的协同作用机制.此外,经过血脑屏障透过性分析及对预测靶点的验证,得到了7个具有代表性结构的多靶点的先导化合物.本文应用网络药理学研究了抗阿尔茨海默病的传统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网络作用机制,为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药临床应用及多靶点药物设计提供了重要信息.

  • 基于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p300结构的小分子抑制剂设计

    作者:曾凡奇;彭士明;李礼;穆丽冰;张振华;张志远;黄牛

    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p300在肿瘤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了基于蛋白结构多层次的虚拟筛选方法来寻找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p300的全新先导化合物,从含有十万个类药化合物的筛选库中,筛选出33个打分较好的化合物进行活性测试,其中1个化合物4-乙酰基-2-甲基-Ⅳ-吗啉-3,4-二氢-2H-苯并[b][1,4]噻嗪-7-磺酰胺(17)的生物活性达到微摩尔水平.基于预测的该化合物与p300结合的模型,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结构修饰,通过构效关系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与计算模拟预测的结合模式一致.所发现的全新结构的p300抑制剂将有助于发展更有效和更具选择性的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抑制剂.

  • 化合物类药性的虚拟判断方法研究

    作者:章承继;李炜;仇缀百

    目的为组合化学库设计和先导化合物快速确定提供依据.方法结合新近报道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述评.结果与结论以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为依据,介绍了各种类药性虚拟判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 PTP1B选择性抑制剂的设计及分子对接研究

    作者:王歆;马英;郁彭;王润玲

    目的:设计蛋白质酪氨酸酯酶1B(PTP1B)选择性抑制剂.方法:应用Schrodinger Suite2009研究4B3与PTP1B的结合模型,修饰结构,建立小分子库,分子对接,预测小分子ADME(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结果:设计出一系列新的PTP1B选择性抑制剂.分子对接研究表明,新抑制剂与已报道的4B3相比有更好的结合能力,都可与第一活性位点和第二活性位点形成氢键,而原始配体只能与第一活性位点残基形成氢键.通过ADME预测得出设计出的化合物均符合类药5原则.结论: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得到的小分子与PTP1B的结合能力理论上优于抑制剂4B3.

  • 潜在药靶的发现和验证

    作者:孙文竹;杨洁

    潜在药靶的发现与验证是制约新药研究和开发的瓶颈,对于创新药物研究意义重大,且前景广阔.本文主要综述潜在药靶的成约性和特异性、候选化合物的类药性,以及潜在药靶的发现与验证方法 及其应用等,对实现从基凶到药物的药物创制战略具有一定意义.

  • 食疗美容贵在坚持

    作者:闻慧

    古代医书<黄帝内经>中提到了通过药食作用来美容的机制,<本草纲目>也对历代食疗美容的药性食物进行了总汇,其中收录此类药性食物二三百种,有治秃发、生眉、乌发、治斑、抗皱、润肤、固齿等不同作用.

  • 基于计算机模拟探讨补肾壮筋汤中化合物的结构多样性和类药性

    作者:郑春松;叶蕻芝;李西海;许惠凤;吴广文;刘献祥

    目的 探讨补肾壮筋汤分子集结构的结构多样性和类药性. 方法 采用Accelrys公司Discovery Studio软件包,通过Cluster Ligands模块分子聚类,研究补肾壮筋汤分子集中化合物结构的多样性;通过QSAR模块进行补肾壮筋汤分子集、骨性关节炎公认靶酶相关药物/类药分子分子集的重要描述符和化学空间比较,分析补肾壮筋汤分子集中化合物的类药性. 结果 补肾壮筋汤分子集中化合物分为十类,其物理化学性质及化学空间比药物/类药分子具有多样化. 结论 补肾壮筋汤中化合物有良好的多样性,既有类药性质,也是天然产物化合物的一个特殊子集.

  • 基于网络药理学葛根治疗2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李冰涛;翟兴英;涂珺;章辉;王浩臣;肖思雨;徐国良;严小军;邵峰;朱卫丰;刘荣华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葛根治疗2型糖尿病分子机制.方法:基于化学成分数据库检索葛根的的化学成分,结合活性成分筛选、靶点预测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手段,确定葛根治疗2型糖尿病特异性靶点,富集相关通路,分析葛根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结果:检索葛根157个化学成分,其中94个成分具有较好的口服吸收特性,24个化学成分无有效靶点,获取葛根特异性靶点180个,葛根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基因33个,相关通路包括脂肪摄取及消化,PPAR信号通路,甘油三酯催化通路及甘油三酯代谢通路,游离脂肪酸联合长链脂肪酸通路,调节脂肪细胞脂化,前列腺素合成及调节通路,硒微量元素网络通路,AGE/RAGE等通路.结论:葛根治疗2型糖尿病机制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主要通路不仅直接参与脂肪分谢,PPAR信号通路,而且还通过一氧化氮、AGE/RAGE等改善循环系统发挥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类药性研究

    作者:王颖;谢卫斌;门泽宁;陈信;王金辉;黄健;孙铁民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替尼类)为一类能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化合物,它通过抑制蛋白质酪氨酸残基磷酸化,阻断下游信号通路的传导,从而抑制表达位置的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起到抗肿瘤的功效.本文通过对替尼类抗肿瘤药物的平均分子量、氢键、极性表面积和可旋转键数等变量进行类药性分析和相关性研究,得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范围,以便更好地应用于替尼类抗肿瘤药物的设计研发中.

  • Lipinski五规则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洁;谭初兵;徐为人

    Lipinski规则是药物分子设计和药物筛选常用的规则之一.从口服和非口服药物两个方面举例说明它的效用,同时指出它在非口服药物中的局限性和口服药物中发展的前景,旨在为能够正确认识和恰当使用该原则提供参考.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