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DMD患者骨骼肌抗肌萎缩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改变

    作者:陈琳;郭玉璞;邹丽萍;赵燕环;任海涛

    目的探讨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的临床价值及与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临床病理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6例DMD患者骨骼肌dystrophin的表达情况、临床表现和肌肉病理改变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发现25例年龄在4岁以上的患儿多有比较典型的DMD临床表现,而11例4岁以下患儿症状比较轻.肌肉病理显示15例早期改变,17例中期改变,4例晚期改变,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与年龄相关.免疫组化染色显示36例患者的肌肉标本均有严重的dystrophin缺失,其中9例完全缺失,10例部分肌纤维膜有微弱着色,17例极少数肌纤维膜清楚着色,dystrophin的表达分级与病理改变分期及年龄无明显相关.结论检查dystrophin在肌纤维膜上的表达对DMD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但临床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主要与年龄和病程有关.

  •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者认知功能调查

    作者:董会;周家蓬;董玉茹;牛亚运;吴士文

    目的:了解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情况。方法2013年4月~2015年12月,127例诊断明确的6~14岁DMD患者均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Ⅳ版检测,分析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以及总智商(FSIQ)。结果中国DMD患者FSIQ (93.2±18.6)分,VIQ (91.5±18.9)分,PIQ (96.6±19.5)分,均低于正常人群的100分(P<0.001);显著高于国外DMD患者(P<0.001)。FSIQ<70分的DMD患者13例(10.24%)。VIQ-PIQ差值得分(-5.0±16.6)。结论约1/10的中国DMD患者有认知功能损害,显著低于国外。言语智力比操作智力受损更重。

  •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者运动功能分析

    作者:张昊;周宁;吴士文

    目的 分析中国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患者与正常儿童运动功能的差异,探讨中国DMD患者运动功能变化.方法2016年4月~2017年8月,对155例DMD患者(DMD组)和24例正常男童(对照组)进行6分钟步行测试、卧立位时间测试、四阶梯试验时间测试及9m步行时间测试.结果 DMD组6分钟步行距离(6MWD)均值显著小于对照组(t=-9.534,P<0.001),9 m步行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t=-7.460,P<0.001).两组间的6MWD、9 m步行时间在6.0~6.9岁人群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7.0岁以上人群中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t>2.648,P<0.001).DMD组卧立位时间和四阶梯试验时间范围分别为1.95~27.27 s、1.18~19.17 s.DMD组6MWD在7.0岁后开始下降.DMD组的9 m步行时间、卧立位时间、四阶梯试验时间分别在7.2岁、5.2岁、5.5岁后开始上升.结论 中国DMD患者各项运动功能指标均差于同年龄阶段的正常儿童,并且各项运动指标变化的年龄节点不同.其中卧立位时间测试和四阶梯试验时间测试较早受到疾病的影响.

  •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认知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付雅;吴士文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是一种常见的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神经肌肉病,并常伴有认知障碍。目前关于其认知障碍机制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抗肌萎缩蛋白亚型缺乏、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突触功能改变、血脑屏障改变、大脑代谢改变及小脑功能异常等。

  •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携带者心脏损伤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贾梦芸;吴士文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性神经肌肉病。DMD基因携带者可在没有肌无力情况下出现心脏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早期发现心肌损害,并提前预防可以改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DMD基因携带者心脏损害的早期检查手段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血管磁共振成像、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及冠状血管造影术等。不同检查手段从不同角度评估DMD基因携带者心脏损伤情况。

  • ICF-CY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儿家庭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李惠;史惟;苏怡;李西华;陆恺;周水珍;王艺

    目的 探索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框架下开展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患儿功能和背景性因素评价的可行性,同时实施相应的家庭康复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方法 以1名6岁5个月DMD男孩(处于行走早期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北极星移动评价量表(NSAA)、计时功能测试、手持式肌力测定仪测试、体质量指数、家庭访谈等评估方法评价患儿功能和背景性因素状态并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实施为期1年的家庭康复干预,分析上述评价指标的变化状况判断干预疗效.结果 1年后,身体功能方面,除了髋伸展肌群外其余肌群力量略有改善或维持;体质量指数没有明显改变;活动能力方面,NSAA分值略有提高并得以维持,计时功能测试大部分项目有所进步;家长对家庭康复干预的态度和执行力也有显著改善.结论 在ICF-CY框架下实施DMD患儿的家庭康复干预可行,可以使DMD患儿和家庭获得更为全面的改善.

  •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肌肉病变机制研究

    作者:李惠英;周红雨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的致死性肌病,至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尽管人类对DMD致病基因及其产物抗肌萎缩蛋白的研究已有15年之久,然而对抗肌萎缩蛋白缺失如何引起肌肉变性、坏死的具体机制至今仍不清楚,因此有必要对DMD发病机制做进一步研究.目前对DMD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种假说,一种是机械损伤假说,另一种是钙稳态失衡假说.

  •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分子发病机制及基因治疗新进展

    作者:戴毅;崔丽英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常见的肌营养不良类型,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发病率约为每3500至6000名活产男婴有1例发病[1-3].

  • 外显子跳跃剪接法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的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亚勤;张成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是常见及严重的儿童肌萎缩疾病,发病率为初生存活男婴的1/3500,通常在3~5岁隐袭起病,肌肉萎缩及无力进行性加重,多于12岁丧失行走能力,需依靠轮椅,多数患者在25~30岁即因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而死亡.

  • 肌营养不良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和对策

    作者:吴志英;陈雪娇

    肌营养不良是一组临床表型多样、基因分型复杂的遗传病,是神经分子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不同类型的肌营养不良不仅基因定位迥异,研究及认识水平差别更大,如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及Becker型肌营养不良(DMD/BMD),国外研究重点已深入到基因治疗水平,而有些新发现的类型[如肢带型肌营养不良(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LGMD)1D~H]的基因尚未克隆,更多类型肌营养不良的分子机制仍在探索之中.国内相关研究的水平整体上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不同研究单位间亦很不平衡.

  •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儿认知功能特点及与Dp140表达的关系

    作者:马沛沛;董玉茹;吴士文

    目的 了解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患儿智力水平、特点及与Dp140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2月在武警总医院DMD多学科联合门诊就诊的DMD患儿122例.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Ⅳ版(WISC-Ⅳ)分析所有患儿的总智力(FSIQ),言语智力(VIQ),操作智力(PIQ)水平及特点,并与正常儿童和国外研究文献进行对比;将本组患儿的智力水平与年龄、疾病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患儿基因型分析将患儿分为Dp140(+)组及Dp140(–)组,比较两组患儿智力水平的差异.结果 本组DMD患儿FSIQ(93.34±16.31)分,VIQ(91.52±15.97)分,PIQ(96.70±17.37)分,得分明显低于正常儿童(100分,P<0.01),但明显高于国外DMD患儿[FSIQ(80.2±19.3)分、VIQ(80.4±18.8)分、PIQ(85.4±16.9)分,P<0.01].Dp140(+)组患儿FSIQ、VIQ、PIQ得分分别为(96.71±16.52)分,(95.09±14.97)分,(98.96±18.13)分;而Dp140(–)组患儿FSIQ、VIQ、PIQ得分分别为(85.30±15.20)分,(83.65±16.30)分,(89.22±15.4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本组DMD患儿合并智力受损的比例明显低于国外水平,言语智力比操作智力受损更严重;Dp140(+)表达患儿智力高于Dp140(–)表达患儿.

  • 作者:

    关键词:
  • 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新药eteplirsen

    作者:姚洁

    Eteplirsen是一种靶向51号外显子的磷酰吗啉寡核苷酸,通过诱导dystrophin基因51号外显子跳读,使其mRNA阅读框不被破坏,从而促进DMD患者dystrophin蛋白的生成,使致死型DMD转变为临床表型较轻的BMD.动物试验及临床研究显示,Eteplirsen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2016年9月,美国FDA批准其上市.本文将对其药理作用、药动学、临床研究、安全性等进行综述.

  • 44-47号外显子缺失的杜氏肌营养不良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段文娟;鲁利群

    杜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是儿童常见的肌病,当其不以运动发育落后为该病的首要表现时易被忽视.基因缺失为DMD患儿确定的主要突变,占60%~65%.该疾病患儿走路为鸭型步态,由卧位到站立位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即“Gower征”.婴幼儿的“Gower征”容易被忽视,AST、CK升高缺乏特异性,因此对儿童不明原因肝功能及肌酶谱异常需提高警惕.早期基因检测是一种确诊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的快速、有效的方法.明确相应基因位点的缺失可能对患儿的预后进行早期评估.

  • 小剂量激素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的疗效

    作者:马明圣;张续德;魏珉;赵时敏;邱正庆

    目的:评估短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是否具有提高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患儿肌力和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纳入2005年9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明确诊断的5~10岁DMD患儿。试验采取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儿给予泼尼松0.75 mg/(kg· d),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 0.3 mg/d。治疗时间为3个月,每隔1个月随访1次,随访3个月,评估4次就诊时的肌力、运动功能、肺功能和肌酸激酶。结果共31例DMD患儿纳入研究,其中治疗组17例,对照组14例。对照组患儿4次就诊的平均肌力评分依次为38.2±7.5、37.0±8.0、36.2±7.6、36.6±7.7,治疗组为37.7±6.1、39.1±6.4、40.3±5.9、40.0±5.6,两组治疗1、2、3个月后与治疗前肌力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4, P=0.000, P=0.002)。对照组4次就诊行走9 m的平均时间依次为(7.7±2.5)、(7.6±2.8)、(8.1±2.4)、(7.6±2.8) s,治疗组为(8.5±3.4)、(7.2±3.3)、(7.6±3.1)、(7.1±2.8) s,两组治疗2、3个月后与治疗前行走9 m所用时间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 P=0.003)。对照组4次就诊的平均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依次为(1.24±0.28)、(1.13±0.26)、(1.21±0.31)、(1.16±0.26) L,治疗组为(1.14±0.37)、(1.40±0.35)、(1.42±0.36)、(1.52±0.37) L,两组治疗1、2、3个月后与治疗前FVC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P=0.006, P=0.000)。两组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的肌酸激酶的差值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35)。3个月后治疗组激素不良反应仅表现为体重增加,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短期应用小剂量泼尼松治疗DMD可以增加患儿肌力,改善患儿运动及肺功能。

  •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作者:蒲祥元;金帆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是在胚胎着床前对其遗传物质进行分析,结合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选择正常的胚胎进行移植的一门新兴的辅助生殖技术,该技术在遗传病的诊断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截至到2005年10月世界上已有1959例正常婴儿通过植入前诊断技术诞生.总结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步骤和各项技术,并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其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 MR T2mapping成像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中的应用

    作者:程晓悦;肖江喜;杜婧;朱颖;袁云

    目的 探讨MRI对Duchenne肌营养不良的应用价值,并将T2mapping成像与T1脂肪评分系统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收集2012年11月—2013年6月经病理或基因确诊的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病人27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8.53±6.25)岁,平均病程为(4.17±3.79)年.同期选择1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25.67±1.23)岁.均行下肢MRI检查,评价其MRI表现,并应用T1脂肪评分系统进行脂肪浸润分级,T2 mapping成像测定T2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病例组及对照组T2值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病例组T2值与T1脂肪评分,以及两者分别与年龄、病程、肌酸激酶水平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病例组的T2值及T1脂肪评分分别与临床分级的相关性.结果22例病人MRI表现为受累肌肉呈不同程度脂肪浸润,T1WI呈高信号,5例MRI表现正常.22例病人各块肌肉的受累程度不同,但T2值与T1脂肪评分分布趋势相似,两者均反映受累重者为大收肌(T2值243 ms,T1评分2.8),其次为臀大肌(T2值243 ms,T1评分2.7)、股外侧肌(T2值225 ms,T1评分1.9),受累较轻的有股薄肌(T2值171 ms,T1评分0.3)、缝匠肌(T2值170 ms,T1评分0.6)及长收肌(T2值175 ms,T1评分0.4).病例组的T2值[(211.9±65.2)ms]明显高于对照组[(141.6±16.7)ms](t=5.228,P<0.001).MRI表现正常的病人,其T2值[(158.1±15.4)ms]比对照组[(141.6±16.7)ms]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P=0.078).T2值与T1脂肪评分、病程及临床分级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年龄和肌酸激酶水平无相关性(均P>0.05).T1脂肪评分与年龄、病程及临床分级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肌酸激酶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T2mapping成像与T1脂肪评分系统均能很好地评价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病人的肌肉受累分布特征及病情的严重程度,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病人的下肢肌肉T2值与T1脂肪浸润程度呈正相关,T2值比T1脂肪评分更为客观.

  • Mdx小鼠骨骼肌纤维化及Spp1基因表达

    作者:陈雪晓;王雪;宋学琴;吴红然;崔红颖;要萌萌;陈秀晓;张亚;侯志刚

    目的:通过观察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的模型鼠mdx小鼠骨骼肌中纤维化情况,研究Spp1基因在mdx小鼠及其对照鼠中不同时期的表达,探讨在mdx小鼠中Spp1与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取雄性C57BL/10ScSn-Dmdmdx/JNju鼠为实验组,雄性C57BL/6ScSn小鼠为对照组,根据年龄分为2w组、4w组、8w组、12w组。每组选取6只,3只用于冰冻切片的苏木精-伊红染色及马松(masson)染色,3只用于基因芯片及qRT-PCR。结果2w及4w时mdx小鼠无明显结缔组织增生,8w时,mdx小鼠可见轻度结缔组织增生;12w时,mdx小鼠结缔组织增生程度较8w稍加重,仍为小片状区域的纤维化,对照组小鼠不同时期均未见纤维化;mdx小鼠2w与12w股四头肌基因芯片表达谱对比,其中Spp1基因在mdx小鼠2w与12w相比fold-change值为-15.1354,变化明显; Spp1在mdx小鼠股四头肌不同时期表达量比较:8w组较4w组明显升高,12w组较8w组表达量下降,但仍高于4w组,8w组与12w组Spp1表达量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dx小鼠早期(2w~4w)肌纤维化表现不明显,8w时骨骼肌内可见少量结缔组织增生,随后缓慢进展。②Spp1基因在mdx小鼠成熟期(8w~12w)表达量明显增加,推测其在mdx小鼠肌纤维化中发挥一定作用。

  •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1例

    作者:徐礼豪;于涛

    患者,男,保加利亚籍,16 岁,主因"双侧肢体活动不利11年"于2017年8月4日就诊. 病史:患者约5岁起无明显诱因出现渐进性行走不稳,呈"鸭步"样步态,当患者由坐位至立位时,需双手撑地再扶撑于双膝才可起立. 患者约9岁始需轮椅代步,且逐渐出现双上肢近端运动困难,双手活动尚可,后于当地医院行基因学检测,提示抗肌萎缩蛋白基因部分缺失,考虑"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 DMD)". 因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持续进展,故就诊于我科. 查体:神清,语利,舌体运动自如;双下肢被动外展、外旋位,双侧肩胛肌群及胸肌不同程度萎缩,三角肌轻度假性肥大,股四头肌群及腓肠肌肌群明显假性肥大;四肢主要肌群肌力见表1;肢体肌张力广泛减低;双膝腱及跟腱反射减退,余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征( -);双足踝部Ⅱ度指压性水肿. 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辅助检查:(1)针肌电图示存在数量不等正锐波及纤颤电位,所测肌群小力收缩时运动单位均不明显,大力收缩多呈无力收缩;神经电图示所测神经各点位神经传导速度可,波幅普遍下降. (2)量表评价:Brooke上肢功能障碍分级4级;Vignos下肢功能障碍分级10级;改良日常生活能力评定(MBI):25分.

  • 计算机三维重构验证Dystrophin疏水区段与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的发病

    作者:梁颖茵;操基清;杨娟;张成

    背景: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和Becker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都是dystrophin基因突变所致,但后者临床表型较轻。“阅读框规则”可解释大部分基因型与临床型关系,但累及疏水区段的整码突变也可导致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因此很有必要了解疏水区域在dystrophin中的功能,且这些疏水区段的三维结构及功能在发病机制中所起的具体作用仍未阐明。
      目的:通过Kyte&Doolittle平均疏水轮廓分析研究 dystrophin 的疏水区段。利用swiss-model三维重构dystrophin的疏水区段阐述其在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
      方法:参考莱顿开放数据库(http://www.dmd.nl/)及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2年至2013年确诊Duchenne 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或Becker 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缺失型整码突变患者资料共1038例,分析其临床型与基因型关系。使用 bioedit 软件计算dystrophin 的平均疏水轮廓及利用swiss-model 三维重构疏水区段,结合临床型和基因型关系确定dystrophin重要功能区。
      结果与结论:dystrophin存在4个疏水区段,分别为肌动蛋白结合区内的Calponin同源区2、中央棒区内的重复区16、第三铰链区和EF手型区。第1,2,4疏水区段是 dystrophin 糖蛋白复合物中dystrophin与其他糖蛋白的结合区域,其破坏严重影响dystrophin糖蛋白复合物功能,临床症状重。中央棒区在第三铰链区附近断裂后,HⅢ的无规则卷结构不容易与断端重复区的螺旋结构恢复连接。但第三铰链区同时缺失,其两端的重复区较容易重新连接,所以第3疏水区破坏后其临床症状反而较轻。提示dystrophin的疏水区段是其重要功能区,多是dystrophin糖蛋白复合物中dystrophin与相关蛋白的结合部位,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4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