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旋肩胛动脉双叶皮瓣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王金平;赵玉玲;王岱君;赵世福;贾方华

    目的:为临床应用旋肩胛动脉双叶皮瓣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时,确定皮瓣的大切取面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用30侧成人肩胛区标本,对旋肩胛动脉及其皮支、吻合支的起始、走行、分布等进行了详细的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旋肩胛动脉起始处外径为(3.1±0.5)mm,自主干发出升支、横支和降支.升支起始处外径约(0.7±0.1)mm,发出后斜向外上跨肩胛冈至冈上窝;横支起始处外径(1.1±0.1)mm,发出后自肩胛冈下约2 cm跨越肩胛骨内上行,动脉长(65.5±8.5)mm;降支起始处外径(0.9±0.1)mm,发出后沿肩胛骨腋缘指向肩胛下角斜向下行,动脉长(47.3±7.3)mm.结论:旋肩胛动脉双叶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对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颈肩背轴型反流皮瓣修复儿童颏颈瘢痕挛缩

    作者:邓裴;任军;唐玲;林亮;欧阳文娟

    目的探讨修复儿童颏颈瘢痕挛缩一种实用而较理想的方法.方法以颈横动脉浅支为蒂,利用其与旋肩胛动脉皮支的丰富吻合,反流形成超长的轴型皮瓣,向前旋转修复瘢痕松解后的颈前创面.结果采用本皮瓣修复30例儿童颏颈瘢痕挛缩,其中18例随访2年,颈部活动自如,颌骨发育无明显异常,皮瓣色泽良好,效果令人满意.结论本皮瓣轴型血管恒定,反流灌注动脉压高有保证,供瓣面积充足,供区多可直接拉拢缝合,是修复儿童颏颈瘢痕挛缩的较理想方法.

  • 旋肩胛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儿童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吴攀峰;唐举玉;周征兵;俞芳;庞晓阳;曾磊;潘丁;肖勇兵;卿黎明;刘睿

    目的 探讨旋肩胛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儿童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报道其临床应用的初步效果.方法 2010年4月至2017年10月,采用旋肩胛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儿童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39例.术前以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探测并标记旋肩胛动脉穿出三边孔位置,明确降支、升支和横支的走行.根据创面形状及面积大小选择适宜的穿支,并设计、切取皮瓣,将旋肩胛动静脉与受区血管吻合重建皮瓣血运.结果 本组中旋肩胛动脉横支穿支皮瓣22例、旋肩胛动脉降支穿支皮瓣10例、旋肩胛动脉分叶穿支皮瓣7例.切取面积小6.0 cm×3.5 cm,大16 cm×14 cm(设计为双叶皮瓣,面积分别为14 cm×8 cm、13 cm×8 cm).术后37例皮瓣成活,1例旋肩胛动脉分叶穿支皮瓣在术后第2天出现静脉危象,1例旋肩胛动脉降支穿支皮瓣在术后第2天发生动脉危象,给予及时探查后,2例皮瓣均完全成活;所有皮瓣受区均一期愈合,2例供区出现伤口渗液,经换药、二期缝合后愈合.全部病例随访3~36个月,平均12个月,受区外观、功能恢复满意,供区瘢痕无明显增宽.结论 旋肩胛动脉穿支皮瓣供区隐蔽、血供可靠、厚薄适中,是修复儿童四肢皮肤软组织较为理想的方法.

  • 多发性动脉变异一例

    作者:马建敏;万斌;胡小令

    在尸体解剖时发现1具男尸右侧腋动脉、腹腔干和肠系膜上、下动脉分支以及左侧肾动脉多发性变异,现将变异情况报告如下.1右侧腋动脉分支变异右侧腋动脉起始处外径为6.9mm,其第1段距第1肋外缘11.5 mm处发出胸上动脉,分布于第1、2肋间隙前部.第2段距第1肋外缘29.8 mm处,发出胸肩峰动脉和一较粗大的动脉干,此干的起始处外径为3.6mm,在距此动脉干起始26.5 mm处发出胸外侧动脉至前锯肌;距起始30.5 mm处发出胸背动脉至背阔肌;距起始40.6 mm处发出旋肱后动脉和旋肩胛动脉,分别穿四边孔和三边孔至冈下窝.第3段距第一肋外缘43.3 mm处发出旋肱前动脉,绕过外科颈的前方走行.

  • 腋动脉及臂丛分支变异一例

    作者:黄子钧;谭宇鑫;张志英

    笔者在对1具中年女性尸体的解剖过程中,发现其左侧腋动脉部有较少见的变异,右侧未见变异,现报道如下.左侧腋动脉于第2段中1/3处发出一较粗变异动脉干,起始处外径为5mm,该动脉干自腋动脉发出后行向外下方,被臂丛的内侧、外侧和后束围绕,其分支有:(1)肱二头肌支,于起始1.5 cm处发出分支,行向外下,营养肱二头肌;(2)肩胛下肌支,于肩胛下动脉近侧0.3cm处发出分支,行向内下,营养肩胛下肌;(3)肩胛下动脉,自起始处3 cm发出,向内下行1 cm分出胸背动脉和旋肩胛动脉,旋肩胛动脉又分出1支旋肱后动脉;(4)旋肱前动脉,向外穿肱二头肌短头,绕肱骨外科颈至三角肌深面;(5)变异干终末支为另一支旋肱后动脉,与腋神经和由旋肩胛动脉分出的旋肱后动脉伴行,向后穿四边孔至三角肌深面与旋肱前动脉吻合.

  • 腋动脉分支变异1例

    作者:陈钜涛;阿卜杜萨拉木·艾尼;刘晓晴;廖波;刘孝鑫;间颖;王得志

    我们在解剖一具老年男性标本时,发现其左侧腋动脉分支变异(图1),现报道如下:左侧腋动脉长8.90 cm,起始口径为6.85 mm,经正中神经内侧根的前面下行,于大圆肌腱下缘延续为肱动脉(中段外径3.74mm).该侧腋动脉在第二段外下缘发出一变异动脉干(长4.41cm,起始外径5.30 mm).该动脉干从正中神经内、外侧根之间穿过后行向外下,分为内、外2个分支:(1)内侧支为变异肩胛下动脉,长2.03 cm,起始外径为4.11mm.该动脉沿肩胛下肌下缘行向内下方,除了发出正常行程的旋肩胛动脉和胸背动脉外,还在距起点0.64 cm处发出肌支至肩胛下肌(起始外径为1.05 mm).

  • 应用带蒂肩胛皮瓣修复腋部疤痕挛缩7例报告

    作者:刘丹龙;舒惠恺

    烧伤后腋部疤痕挛缩,松解后一般采用大张的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但因皮片晚期收缩常需要再次手术,终功能形态欠佳.我们自1994年3月以来对7例腋部疤痕挛缩,松解后采用以旋肩胛动脉浅降支为主要血管的带蒂肩胛皮瓣移植修复,取得良好的效果.

  • 异型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

    作者:陈强;熊革;易红卫;潘烈;杨俊杰

    目的:探讨异型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合并大段主干血管缺损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可行性。方法2011年1月—2013年6月,采用带肩胛下动脉及旋肩胛动脉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合并大段主干血管缺损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4例,其中桡动脉缺损3例,胫前动脉缺损1例,血管缺损达4.0~6.0 cm,4例均二期修复。根据创面大小设计带肩胛下动脉及旋肩胛动脉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创面,将血管蒂嵌入桥接受区主干血管缺损处,分别与近、远端血管形成“T”形或“Y”形吻合。在保证皮瓣血运同时,重建肢体远端血液循环。静脉一支与伴行静脉吻合,另一支可与浅静脉吻合。术后密切观察皮瓣及肢体远端血运。结果术后4例皮瓣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正常。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外形良好,供区功能无影响。结论异型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合并大段主干动脉缺损的软组织缺损,既能保证皮瓣血运又能重建肢体主干血管的连续性,保证肢体正常血供,手术操作与一般游离背阔肌肌皮瓣无异,临床应用简单,对修复伴有大段主干血管缺损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