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旋肩胛动脉双叶皮瓣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王金平;赵玉玲;王岱君;赵世福;贾方华

    目的:为临床应用旋肩胛动脉双叶皮瓣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时,确定皮瓣的大切取面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用30侧成人肩胛区标本,对旋肩胛动脉及其皮支、吻合支的起始、走行、分布等进行了详细的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旋肩胛动脉起始处外径为(3.1±0.5)mm,自主干发出升支、横支和降支.升支起始处外径约(0.7±0.1)mm,发出后斜向外上跨肩胛冈至冈上窝;横支起始处外径(1.1±0.1)mm,发出后自肩胛冈下约2 cm跨越肩胛骨内上行,动脉长(65.5±8.5)mm;降支起始处外径(0.9±0.1)mm,发出后沿肩胛骨腋缘指向肩胛下角斜向下行,动脉长(47.3±7.3)mm.结论:旋肩胛动脉双叶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对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耳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作者:徐树平;朱丁峰;孙伟;刘红娟

    目的:探讨耳前皮肤肿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改良的Dufourmental 皮瓣、部分拉拢缝合加Dufourmental 皮瓣、耳前耳后双叶皮瓣等方法修复耳前因瘢痕、基底细胞癌和鳞癌等病变切除后造成的皮肤软组织缺损26例。结果:26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颜色、质地与周围皮肤基本一致,耳廓无变形。结论:采用改良的Dufourmental 皮瓣、耳前耳后双叶皮瓣等方法修复耳前皮肤软组织缺损是具有美容效果的治疗方法。

  • 双叶皮瓣修复鼻翼基底细胞癌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伟东;蔡静敬;郭琳;鄂丽莎;陈悦

    目的 探讨用双叶皮瓣修复鼻翼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25例鼻翼基底细胞癌患者,切除肿瘤后,鼻翼软组织缺损直径0.5~2.0 cm,采取双叶皮瓣即刻修复,术后随访1~3年.结果 25例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切口均为一期愈合,皮瓣无坏死,癌肿无复发,修复皮瓣与周围组织色泽、质地基本一致,瘢痕不明显,患侧鼻翼生理弧度自然流畅,两侧对称,符合鼻部美学标准.结论 双叶皮瓣修复鼻翼软组织缺损,具有操作简单、皮瓣成活率高、修复后鼻翼外形美观等优点.

  • 游离旋髂浅动脉深支皮瓣修复多指皮肤缺损

    作者:潘朝晖;蒋萍萍;赵玉祥;薛山;李洪飞;刘学胜;叶兴华

    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我们设计应用旋髂浅动脉深支为蒂的皮瓣修复多指皮肤缺损8例,获得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本组共8例,男7例,女1例.年龄24~61岁.右手6例,左手2例.相邻4指皮肤缺损4例,3指皮肤缺损4例.8例均为机器伤,污染重,合并不同程度骨关节及肌腱损伤,皮肤缺损面积:15 cm× 10 cm~10 cm×4 cm,清创后以克氏针或钢板螺钉固定骨折,切取旋髂浅动脉深支为蒂的双叶皮瓣2例,单叶皮瓣6例.4例一期行自体髂骨移植术,其中3例为复合骨皮瓣植骨,1例行伸肌腱重建术.血管采用端端吻合方式,受区动脉:指固有动脉5例,指掌总动脉1例,桡动脉腕背分支1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1例;受区静脉:指背浅静脉3例,掌背静脉3例,指掌浅静脉1例,旋股外侧动脉伴行静脉1例.

  • 双叶皮瓣在鼻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谭汉提;卢迪;韦堡升

    目的 探讨应用双叶皮瓣即刻修复鼻部下1/3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美容效果.方法 选择直径≤2.1 cm,鼻下部1/3皮肤基底细胞癌切除后致鼻部软组织缺损15例患者.肿瘤行手术切除,手术边缘距离肿瘤边界为0.5 cm.切除后鼻部软组织缺损范围大2.0 cm×2.1 cm,小1.0 cm×1.0 cm.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邻近双叶皮瓣即刻修复.供区继发创面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15例患者均获得成功,术后创面Ⅰ期愈合,无皮瓣坏死,经l~5年追踪复查,肿瘤无复发.无明显鼻部畸形.修复组织质地、颜色与周围皮肤匹配,鼻部外形较好,美容效果满意.结论 双叶皮瓣行鼻部下1/3直径≤2.1 cm皮肤软组织缺损即刻修复是可行的,色泽、质地、轮廓等方面获得较好的匹配和协调,可获得较理想功能及稳定美容效果.

  • 手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9例手术配合

    作者:葛梅;周凤珍;汤样华

    游离第一跖背(底)动脉蒂双叶皮瓣是修复相邻两手指近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经典术式之一,但因血管跨度不足,常需分别做成第一、二趾侧方皮瓣游离移植,增加手术难度及风险。2010年11月至2013年6月,本院运用第一跖背动脉蒂双叶皮瓣联合人工真皮修复9例相邻两手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笔者总结手术配合要点如下。

  • 腰臀部皮瓣修复骶尾部及大转子部褥疮

    作者:杨建勋;王宁;李惠斌

    长期卧床病人,尤其是截瘫及骨盆骨折病人,由于组织受压、缺血、坏死、溃烂、感染,致并发褥疮,愈合极为困难,自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了腰臀部长双叶筋膜皮瓣Ⅰ期同时修复骶尾部及大转子部褥疮,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 鼻唇沟双叶皮瓣修复鼻下部小面积皮肤缺损

    作者:匡瑞霞;王志国;陈振雨;蔡霞;朱月华

    目的 探讨鼻唇沟双叶皮瓣修复鼻下部小面积皮肤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结合Zitelli和邢新的设计原则,在鼻部缺损外侧鼻唇沟区域设计蒂部在上的双叶皮瓣,第一叶皮瓣面积略大于缺损面积,第二叶皮瓣与第一叶皮瓣面积相当或略小,双叶皮瓣共旋转90°~100°.观察术中切口张力、术后即刻鼻子外形变化;术后随访,观察远期修复效果.结果 本组14例患者,缺损均位于鼻下部接近中线处,呈圆形或椭圆形.缺损面积小者0.8cm×1.0cm,大者1.2cm×1.8cm.术中缝合切口无明显张力,术后即刻鼻外形无明显变化.随访10~18个月,术区无明显畸形,皮瓣色泽、质地匹配良好,瘢痕纤细、隐蔽,效果满意.结论 鼻唇沟双叶皮瓣修复鼻下部小面积皮肤缺损,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鼻部皮肤小肿瘤切除后的缺损修复

    作者:陈骏;钱云良

    目的 回顾和总结鼻部小面积皮肤肿瘤切除后,创面的修复原则和术式选择.方法 选择直径≤2.0 cm,鼻下部1/3皮肤良恶性肿瘤切除后致鼻部组织缺损的73例患者.根据缺损部位、范围、类型和患者的要求,应用局部双叶皮瓣修复鼻尖、鼻翼和鼻侧壁皮肤软组织缺损(n=31);鼻唇沟皮瓣修复鼻翼外侧全层缺损(n=8);鼻唇沟皮下蒂皮瓣修复鼻翼皮肤软组织缺损(n=12);耳郭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缘全层缺损(n=22).结果 71例患者手术获得完全成功,对修复术后效果满意.1例鼻唇沟皮瓣远端折叠部分皮肤浅层坏死,换药后愈合,鼻翼、鼻孔轻度变形.1例耳郭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再造鼻翼术后因感染而失败.结论 应用局部双叶皮瓣、鼻唇沟皮瓣、皮下蒂皮瓣或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鼻部直径≤2.0 cm的皮肤肿瘤切除后的创面,可获得Ⅰ期修复的满意效果.

  • 颏下蒂穿支皮瓣:V-Y推进皮瓣在颏部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James Fallon Thornton;Edward Martin Reece;朱利娜;魏峰;高景恒

    颏是面部一个独特的解剖单位,与下唇和下颌骨相邻[1].它是重要的美学单位,由多个凸面和凹面相互作用组成,且承担重要的功能.颏部的软组织成分包括红唇的朱砂成分、多重肌肉层、骨性下颌角点,这也增加了颏部的复杂性[2].上述这些原因让颏部大块软组织缺损的重建术非常具有挑战[3-5].不适当或不充分的重建设计可能造成下唇和颈部的功能障碍.除上述挑战之外,用于颏部重建的组织也相对缺乏.全层皮移植因其不能纠正轮廓畸形,效果也不尽人意.其他利用双叶皮瓣或菱形皮瓣、横向V-Y皮瓣[2,5]和颈阔肌为基础的横向皮瓣[1,6-7]方法,通常留下不能接受的瘢痕.本文描述一种颏部重建技术,利用颏下区域的疏松软组织,即维持颏部的美学单位,又防止下唇缩进,是一种兼顾美观和功能的重建术.

  • 双叶皮瓣在躯干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陶然;李军辉;朱吉;毕宏达;邢新

    目的 探讨双叶皮瓣在躯干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修复应用中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回顾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因躯干部肿瘤切除或切口感染所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5例,均采用双叶皮瓣修复;缺损面积为14 cm×14 cm~18cm× 16cm.在原发缺损的切线位置上设计第一叶皮瓣,皮瓣宽度与缺损创面相当;以第一叶皮瓣轴线的垂直线为轴,设计第二叶皮瓣,第二叶皮瓣的宽度为第一叶的60% ~ 80%,并根据局部组织松紧程度进行适当调整;皮瓣形成后,采用第一叶皮瓣修复原发缺损,第二叶皮瓣修复第一叶皮瓣供区的继发缺损;第二叶皮瓣供区直接缝合.术后根据原发病灶治疗情况、皮瓣颜色及质地、术区外观及功能等因素评价手术修复效果.结果 本组共15例患者,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除1例患者的皮瓣皮缘皮肤小面积发生坏死经换药2周后愈合外,其余患者的皮瓣均完全存活.随访6 ~ 36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及外形均良好.结论 双叶皮瓣设计简便易行,血运可靠,是躯干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较好选择.

  • 双叶皮瓣在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王亚辉;黄勇;邢新

    目的 探讨和评价应用双叶皮瓣修复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按病变组织的形状将其行圆形或椭圆形切除,并于缺损部位附近的正常皮肤处设计双叶皮瓣,转移覆盖缺损部位.结果 本组22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病变组织切除后均完整修复,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瘢痕不明显,皮瓣色泽与周围皮肤相近,鼻外形较好.结论 应用双叶皮瓣修复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简单、安全,皮瓣转移后张力小、血运丰富,达到美容效果,是修复鼻部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 一种双叶皮瓣在鼻尖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赵永刚

    目的 探讨一种双叶皮瓣在鼻尖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鼻尖缺损的部位及大小,形成鼻尖下部及鼻翼缘双叶皮瓣,旋转修复鼻尖缺损创面.缺损面积为0.5cm×0.6cm~1.0cm×1.2cm.结果 4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修复后鼻外观良好,瘢痕隐蔽,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鼻尖下部及鼻翼缘双叶皮瓣是修复面积小的鼻尖皮肤缺损的较好选择.

  • 双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牟春媚

    目的:探讨双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31例面部皮肤缺损患者,采用双叶皮瓣修复,随访六个月进行疗效评定,研究双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31例患者的创面均Ⅰ期愈合,双叶皮瓣均成活,未见附近器官或组织的移位和畸形。术后随访6个月,优19例,良10例,差2例,优良率为93.55%。结论双叶皮瓣在眼睑部位、鼻背部和口周的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放置器官移位。

  • 足背双叶皮瓣加前臂双岛状皮瓣一期修复严重手外伤

    作者:吴琳;徐伟;宋良玉;康久杰

    合并多指皮肤缺损的手外伤,其治疗有一定的难度。目前,一期采用多个皮瓣组合移植的修复方法,能大限度地恢复手功能。1999年10月以来,我们采用足背双叶皮瓣加前臂双岛状皮瓣,一期移植修复手部多处软组织缺损3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足背双叶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2个手指皮肤缺损

    作者:胡小峰;陈建民;郑晓飞;李建美;周明伟;许光跃

    目的 探讨应用第一跖背、跗外侧足背双叶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2个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对足背皮瓣的显微解剖研究,设计共用胫前动静脉或足背动静脉为蒂的第一跖背、跗外侧足背双叶皮瓣,一次修复手部2个手指皮肤缺损.结果 8例皮瓣均Ⅰ期存活,供区足背创面植皮部分坏死1例,经换药后愈合.随访3 ~ 12个月,皮瓣质地良好,感觉恢复良好,手指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足背双叶皮瓣是修复手部2个手指皮肤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 双叶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大面积深部组织缺损

    作者:王朝阳;章一新;王丹茹;濮哲铭;罗先平;苏薇洁;钱云良;Caroline Messmer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背阔肌设计切取方法,修复大面积深部组织缺损.方法 6例大面积深部组织缺损患者,其中头顶部创面缺损4例,下肢创面缺损2例,创面宽度均>8 cm.采用双叶背阔肌肌皮瓣设计,在患者一侧背部远近端切取两个依靠深部肌肉相连的较小的背阔肌肌皮瓣,两叶皮瓣在受区进行拼接修复较大的缺损,而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术后6例患者的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大皮瓣切取面积为18 cm×16 cm.所有皮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仅遗留线性瘢痕.随访3~6个月后,移植皮瓣成活良好、柔软、色泽佳,供区的外形和功能满意.结论 应用双叶背阔肌肌皮瓣设计可以大限度减少供区的数目和损伤,并能获得佳的供区术后外观.

  • 双叶皮瓣精致修复下鼻部缺损的效果

    作者:殷俊;罗滨林;姚刚

    目的 探讨应用双叶皮瓣对下鼻部缺损的精致修复效果.方法 根据双叶皮瓣设计的数学原理、分离层次在骨膜和软骨膜上等原则,对43例下鼻部缺损病例精心设计双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43例皮瓣均成活:41例外形良好,不显瘢痕;2例瓣体突出,切口缘凹陷,重新修整后效果满意.结论 双叶皮瓣可以用较小的旋转角度,充分利用缺损区周围水平与垂直两个轴线上的松弛组织而不产生明显的继发畸形,修复下鼻部缺损合理高效.

  • 第一掌背动脉双叶皮瓣修复拇指及虎口软组织缺损

    作者:张艳敏;徐朝晖;曹品洪;朱静

    目的观察应用第1掌背动脉双叶皮瓣修复拇指及虎口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拇指及虎口软组织缺损患者,以其第1掌背动脉为蒂,于示指及中指背侧切取皮瓣转移修复缺损区.观察术后患者皮瓣成活情况.结果除1例皮瓣远端0.3 cm大小坏死外,其余均全部成活.患手功能及外形恢复满意.结论设计以第1掌背动脉为蒂的双叶皮瓣修复拇指及虎口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较简便有效的修复方法.

  • 改良双叶式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部分全手套状撕脱伤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益钦;黄小虎;刘光军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双叶式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巨积辉Ⅱ、Ⅴ型全手套状撕脱伤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月,对单侧手部大面积皮肤脱套伤10例患者,依据腹壁皮肤血供研究新进展,设计包含腹壁下动脉、腹壁上动脉、肋间后动脉的外侧支的轴型血管链式腹部双叶皮瓣,修复部分全手套状撕脱伤.结果 皮瓣主叶25cm×8cm ~35cm×11cm,副叶8cm×7cm,10例皮瓣完全成活,腹部创面直接拉拢缝合,胸、腹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2年,患肢拇指外形、功能满意.结论 该皮瓣供区设计合理,可切取面积大,利于手部活动度、力量及功能的早期恢复,是一种修复部分全手皮肤脱套伤的较好方法.

56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