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钽金属骨小梁臼杯在腔隙性髋臼缺损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钽金属骨小梁臼杯合并颗粒及结构性植骨在腔隙性髋臼缺损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中应用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3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应用钽金属骨小梁金属臼杯联合颗粒或结构性植骨治疗的43例(49髋)存在腔隙性髋臼缺损或合并有节段型骨缺损的TH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23髋),女23例(26髋);年龄48~71岁,平均(56±7)岁。初次关节置换37例(42髋),翻修6例(7髋)。记录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采用Harris评分、西安大略湖与麦克马斯特大学关节炎( WOMAC)评分及VAS评分评定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及疼痛改善情况。采用DeLee-Chanley影像学评价标准评估髋臼假体松动情况,同时采用Engh影像学评价标准观察髋臼-骨接触面骨长入情况。结果本组43例(49髋)患者,手术时间70~110 min,平均(87±18) min;术中出血量600~1200 mL,平均(850±200) mL;手术切口长度10~15 cm,平均(12±2)cm。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45个月,平均37个月。术后3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6个月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优30例,良19例,优良率100%。术后12个月全部患者髋臼杯与骨面均紧密接触,骨质缺损填充良好,无假体松动。结论对于腔隙性髋臼缺损患者,采用钽金属骨小梁金属髋臼杯结合植骨技术行THA或翻修术早期疗效满意,远期结果仍然需要进一步观察。
-
多孔钽棒植入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生存率分析和预后因素评估
背景:多孔钽棒植入已成为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ANFH)保存关节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术后临床疗效仍存在较大争议,同时一些相关因素也会影响术后疗效。
目的:探讨多孔钽棒植入治疗早中期ANFH的中期生存数据,并确定转归至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独立预后因素。方法:将2009年4月至2011年7月进行的前瞻性、连续性接受钽棒植入治疗的SteinbergⅠ、Ⅱ期ANFH患者42例(52髋)作为多孔钽棒组;将2007年4月至2009年3月进行的回顾性、连续性髓芯减压打压植入人工骨填充颗粒的Stein-bergⅠ、Ⅱ期ANFH患者36例(49髋)作为复合人工骨材料组。记录人口统计学和基线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病因、单双侧发病、相关慢性系统性疾病、Steinberg分期、术前Harris评分、伴有股骨头骨髓水肿和骨坏死病灶大小等。记录术中失血量、输血情况,记录术后住院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和累计生存率。
结果:术前两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孔钽棒组患者平均随访(48.2±4.5)个月(38~62个月),复合人工骨材料组患者平均随访(71.6±5.1)个月(67~85个月)。末次随访时,多孔钽棒组Harris评分为(84.18±2.35)分,复合人工骨材料组Harris评分为(76.34±2.67)分,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多孔钽棒组提高(26.2±2.5)分,复合人工骨材料组提高(17.3±3.6)分,与复合人工骨材料组比较,多孔钽棒组提高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2,P=0.0426)。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显示,随访62个月时,多孔钽棒组髋关节累计生存率为74.1%±9.5%,显著高于复合人工骨材料组髋关节的49.9%±10.8%(χ2=3.912,P=0.048)。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股骨头骨髓水肿(RR=7.090, P=0.003)、皮质激素使用(RR=3.599, P=0.007)、多孔钽棒植入(RR=0.306, P=0.012)为ANFH转归至THA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髓芯减压结合多孔钽棒植入治疗SteinbergⅠ、Ⅱ期ANFH可显著缓解髋关节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和提高髋关节生存率。对于未使用皮质激素,尤其是未伴有股骨头骨髓水肿的早中期ANFH,髓芯减压结合多孔钽棒植入可使髋关节获得更高的生存率,并能延迟或阻止THA的转归。 -
多孔钽金属棒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应用
多孔钽金属棒为新采用的用于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方法.由于其兼具人体松质骨结构和力学支撑特性,与传统的股骨头髓芯减压结合替代多种骨移植取得了较好的早期临床效果.本文重点介绍了钽金属棒的材料特性和结构特点,应用钽金属棒的手术要点、临床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
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严重髋臼内陷的全髋关节置换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严重髋臼内陷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1月,对解放军兰州总医院收治18例(20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严重髋臼内陷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中男6例,女12例;年龄37~68岁,平均(46±8)岁.纳入病例均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严重髋臼内陷,髋臼内陷依Sotello-Garza和Charnley分型:Ⅰ型(内陷1~5 mm)0例,Ⅱ型(内陷6~15 mm)15例(17髋),Ⅲ型(内陷>15 mm)3例(3髋).排除标准为先天性、创伤性或髋关节骨关节炎所继发的髋臼内陷.手术采用后外侧入路,股骨颈截骨后股骨头逆行取出,取自体松质颗粒骨打压植骨重建髋臼,采用压配方式植入生物型多孔髋臼假体.随访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X线平片观察假体是否有松动和再次内陷以及植骨愈合情况.对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股骨头中心到Kohler线的距离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为55~131 min,平均(89±8)min.失血量为165~480 ml,平均(295±11)ml.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以及髋臼和股骨劈裂骨折.随访时间2.5~6年,平均(4.5±1.7)年.术后X线片示4.5个月自体移植骨均与髋臼融合.末次随访的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55±9)分(40~65分)提高至(92±13)分(89~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1,P<0.01).股骨头中心到Kohler线的距离由置换前的(20±4)mm增加到置换后的(2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2,P<0.01);随访期间均无髋臼假体松动发生.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严重髋臼内陷的髋臼骨质菲薄且局部骨质疏松严重,髋臼形态不规则.采用自体股骨头颗粒骨移植填充髋臼结合生物型钽金属骨小梁髋臼杯假体,可恢复髋关节旋转中心并获得满意的近中期临床效果.
-
钽金属骨小梁臼杯联合钽金属加强块重建髋臼严重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钽金属骨小梁( TM)臼杯联合钽金属加强块重建髋臼严重骨缺损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联合应用TM臼杯和钽金属加强块重建髋臼严重骨缺损患者19例20髋,其中男8例9髋,女11例11髋。所有患者均得到早期随访,平均随访8.4(4~17)个月,平均52.7(28~62)岁。均采用配对t检验统计术前及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评分( Harris评分);测量髋关节旋转中心相对于泪滴连线位置;采用X线片观察术后即刻及随访时TM臼杯及钽金属加强块周围透亮线、假体是否移位;统计所有并发症情况。结果髋关节手术前后的Harris总分术前34.0分,随访时78.3分,手术前后Harris总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t=-17.01,P <0.01)。患侧旋转中心高度术前34.4 mm,术后21.4 mm,手术前后旋转中心的高度具有统计学差异( t=-3.11,P<0.01)。所有患者随访时臼杯及钽金属加强块均稳定。所有患者随访时无感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TM臼杯联合钽金属加强块重建髋臼严重骨缺损能够增加与宿主骨的接触面积,获得良好的初始稳定性;同时又能重建相对正常的旋转中心,为恢复正常的髋关节生物力学打下基础。
-
股骨头坏死钽棒植入后中期随访失败原因分析
目的 评估钽金属棒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后的生存率并评价其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分析其转归至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于中日友好医院骨坏死与关节保留重建中心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钽金属棒联合自体骨植入的101例患者(117髋)进行评价.纳入标准: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先前接受过任何其他类型治疗的病例、髋关节继发骨关节炎病例.根据国际骨循环协会(ARCO)分期,Ⅱ期49髋,Ⅲ期68髋;根据中日友好医院(CJFH)分型,L1型15髋,L2型59髋,L3型40髋,C型3髋.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手术前后及术后各组间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采用分类变量的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对影响影像学进展及转归至THA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有无骨髓水肿、单双侧、病因、ARCO分期、CJFH分型等因素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以确定造成转归至THA和影像学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终90例患者(104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6±21)个月,平均年龄为(39±8)岁.终末随访时,Harris评分自术前(76±13)分降至术后(69±1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39,P<0.01),终49髋转归至THA,根据多因素Cox风险比列模型分析年龄,CJFH分型和ARCO分期是全髋关节置换和影像学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钽金属棒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欠佳,影响其临床结局的因素包括年龄(>40岁),CJFH分型(L3型),ARCO分期(Ⅲ期),应严格把握该手术适应证.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钽 假体和植入物 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治疗失败 -
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评价与分析
目的 评价钽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近期疗效,探讨钽棒植入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采用钽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共58例63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03±8.16)个月(6~34个月).年龄17~61岁,平均年龄(37.43±10.3)岁.按ARCO分期:Ⅰ期1髋,Ⅱ期45髋,不稳定型Ⅱ期12髋,Ⅲ期5髋.术前改良正位分型C1、C2分别为41、9髋.坏死范围按改良坏死范围指数 ≤ 33:17髋;34~66:25髋;≥ 67:21髋.术前Harris评分平均为(87.80±15.50)分.结果 术后均无钽棒本身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为(98.96±4.19)分;以股骨头塌陷>4 mm为终点事件,术后随访24个月的生存率为77.78%.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Ⅱ期、不稳定型Ⅱ期的生存率分别为84.4%、58.3%,经Log-rank检验差异已经达到检验效能;改良正位分型C1、C2的生存率分别为85.37%、11.1%,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35,P<0.001);坏死范围的生存率:≤ 33组为94.1%,34~66组为96.0%,≥ 67组为42.9%,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7,P<0.01).结论 钽棒植入术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手段,适应证为改良坏死范围指数<67或改良正位分型C1型以下的ARCOⅠ期及稳定型Ⅱ期患者.
-
多孔钽金属棒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短期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多孔钽金属棒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使用多孔钽金属棒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26例共33髋,男14例18髋,女12例15髋.根据Steinberg分期:Ⅱ期15髋、Ⅲ期16髋和Ⅳ期2髋.术中经外侧小切口行髓芯减压,必要时在坏死腔中置入不规则颗粒人工骨,后植入多孔钽金属棒.术后禁止负重4周后开始部分负重4周,随后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定期随访X线及Harris评分,评估术后患髋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所有26例共33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4.2(20.0~30.5)个月.术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85.7±7.9)分,较术前(65.9±10.1分)改善为19.8分(P<0.05).关节功能优11髋(33.3%),良16髋(48.5%),可4髋(12.1%),差2髋(6.0%).仅1髋术后2年出现关节面塌陷,余各假体位置良好,股骨头无进一步塌陷.结论 多孔钽金属棒为股骨头坏死患者(Ⅲ期前及ⅢA期)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
多孔钽金属棒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新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进行性疾病,因股骨头血供的破坏,导致骨细胞的坏死和关节表面塌陷.如不进行治疗,约70% ~ 80%的患者会逐渐发展到骨关节炎而不得不进行全髋关节置换.因此,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干预是保护髋关节的关键.多孔钽金属棒植入是近几年兴起的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新方法,以其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临床疗效优良等特点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运用.近几年关于钽棒的失败案例时有报道,以钽金属棒为基础的联合手术方法也开始逐渐出现.本文回顾分析相关文献,就多孔钽金属棒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钽棒支撑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股骨头缺血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ANF)是股骨头血液供应遭到破坏的终结果.好发于30~50岁的青壮年患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长趋势.如未接受早期有效的干预治疗,80%的患者会发生股骨头塌陷致残,5%~12%的患者需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
-
Jumbo臼杯处理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早期疗效观察
目的 评估运用大号生物型臼杯(Jumbo臼杯)翻修髋臼骨缺损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山东省立医院骨关节外科2010年4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经治的人工全髋置换术后存在不同程度髋臼骨缺损的33例患者(33髋),其中男15例,女18例,年龄平均(60±7)岁.31例患者为单侧初次翻修,2例患者为单侧二次翻修.翻修原因:不同程度骨溶解伴假体松动32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1例.髋臼骨缺损按Paprosky分型,其中ⅡA型6例,Ⅱ B型8例,Ⅱ C型7例,ⅢA型6例,Ⅲ B型6例.其中7例采用双锥面螺旋臼(63~72)mm进行翻修,26例采用大号(52~68)mm钽金属臼杯联合颗粒性打压植骨、螺钉固定进行翻修.术后随访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估髋关节翻修术后功能,影像学检查来观察假体位置、有无假体周围骨溶解及移植骨愈合情况,使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包对手术前后计量指标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3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2±11)个月.术前Harris评分平均(37±7)分,术后末次随访平均(84±4)分;不同Paprosky分型患者末次随访和手术前Harris评分比较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X线检查未发现臼杯松动或内固定移位,植骨愈合良好,仅有一例出现轻微骨吸收现象.患者术后疼痛消失或基本消失,无假体脱位、感染、排异反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对于髋关节翻修术中存在髋臼骨缺损的患者,根据其缺损情况应用Jumbo臼杯联合打压植骨可为髋臼假体提供早期稳定,其短期随访效果良好.
-
应用钽金属加强块重建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的早期效果
目的 探讨钽金属加强块在重建Paprosky Ⅲ型髋臼骨缺损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于解放军总医院骨科采用钽金属加强块重建Paprosky Ⅲ型髋臼骨缺损的17例(17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11例;年龄23~74岁,平均(50.2±16.3)岁;所有患者均采用钽金属加强块或钽金属翻修杯去除钛环后的钽金属臼杯作为加强块("杯上杯技术")修补缺损.采用Harri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比较手术前后旋转中心的垂直高度,采用Delee-Charnley分区法和Anderson骨长入影像学标准评价术后恢复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手术前后Harris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9个月,平均(16.2±5.4)个月.13例采用钽金属加强块联合生物臼杯,4例采用"杯上杯技术".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Harris总分增加[(86.8±8.3)分比(30.0±12.0)分](t=12.78,P<0.01);术后患侧旋转中心高度降低[(25.3±9.8)mm比(47.6±10.5)mm](t=4.95,P<0.01).随访时所有患者臼杯及加强块均稳定,骨长入良好,无感染、脱位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钽金属加强块修补Paprosky Ⅲ型髋臼骨缺损效果良好,"杯上杯技术"对修补较大的内上方内陷型骨缺损,重建髋关节正常旋转中心有特殊的应用价值.
-
钽金属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钽具有极佳的抗腐蚀性和耐磨损性、良好的延展性、韧性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多孔钽更以其突出的力学性能和稳定的生物学特性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钽及多孔钽的临床应用弥补了传统钛及钛合金种植体弹性模量过高和易腐蚀等缺陷.生物医用钽特别是多孔钽已广泛应用在骨科临床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近年来钽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展现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钽的抗腐蚀性、生物相容性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钽基金属生物材料在种植牙中的研究进展
以钽为基础的金属生物材料是一种新型的骨植入物材料,但目前这种材料在种植牙中的应用并不常见.近年来,钽因耐腐蚀性强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性被引入了种植牙中并进行了一些初步研究.本文将对钽及多孔钽的生物学特性,以及钽基金属生物材料(多孔钽、钽合金和钽涂层)种植牙的生物学特性和现阶段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钽及多孔钽表面改性技术在组织工程学及口腔医学的研究进展
钛及钛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是骨科植入物和牙种植体的首选材料,但其较高的弹性模量对临床应用产生一定的影响.钽金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多孔钽具有低弹性模量、较高的表面摩擦系数、优异的生物学特性等特点,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钽及多孔钽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在组织工程学及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几方面作一综述.
-
掺钽羟基磷灰石涂层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粘附和增殖的影响
目的:评价掺钽羟基磷灰石涂层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粘附和增殖的影响,为新型种植体表面涂层的设计及应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纯钛表面制备掺钽羟基磷灰石涂层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镜、X线衍射仪和接触角测量仪表征其表面特性,通过细胞计数、细胞形态及MTT法考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涂层表面的粘附和增殖情况.结果:掺钽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呈多孔隙结构,具有较高的粗糙度和亲水性.钽的掺杂显著提高了羟基磷灰石与钛基体的结合强度.与钛相比,掺钽羟基磷灰石涂层表面粘附的细胞数目更多,细胞伸展良好,且具有较高的增殖活性.结论:等离子喷涂掺钽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能够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粘附和增殖.
-
骨形成蛋白-7对多孔钽/软骨细胞复合物分泌功能以及 Col-Ⅱ、AGG 和 Sox9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人重组骨形成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对国产多孔钽/软骨细胞复合物中软骨细胞分泌功能以及Ⅱ型胶原( typeⅡcollagen,Col-Ⅱ)、蛋白聚糖( aggrecan,AGG)和SRY相关高迁移率组基因9(SRY-related high mobility group-box gene 9,Sox9)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周龄新西兰幼兔,取双膝关节软骨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将生长状态良好的第2代细胞以1×106/mL浓度接种于多孔钽并给予不同浓度BMP-7,分为对照组(多孔钽/软骨细胞组)、50μg/L BMP-7/多孔钽/软骨细胞组、100μg/L BMP-7/多孔钽/软骨细胞组及200μg/L BMP-7/多孔钽/软骨细胞组。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BMP-7对多孔钽/软骨细胞生长及增殖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软骨细胞在多孔钽表面及内部生长情况,二甲基亚甲蓝( dimethyl methylene blue,DMMB)比色定量法对BMP-7/多孔钽/软骨细胞复合物糖胺多糖( glycosaminoglycan,GAG)进行定量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ol-Ⅱ、AGG和Sox9 mRNA的表达。结果:原代软骨细胞培养24 h后呈梭形生长,4 d后细胞呈多角形,胞浆丰富。阿辛蓝( alcian blue)、番红O( safranin O)、Col-Ⅱ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呈阳性反应。 CCK-8法细胞增殖检测结果显示,100μg/L BMP-7/多孔钽/软骨细胞组细胞增殖水平高于其他各组( P<0.05)。扫描电镜示各组软骨细胞在多孔钽表面生长状态良好,细胞有多个突起、伸展、叠层生长并覆盖于多孔钽表面。 GAG定量检测显示,100μg/L BMP-7/多孔钽/软骨细胞组GAG含量比其他各组均明显升高( 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各实验组Col-Ⅱ、AGG和Sox9 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以200μg/L BMP-7/多孔钽/软骨细胞组升高为明显( P<0.05)。结论:BMP-7/多孔钽/软骨细胞复合体能促进体外软骨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分泌,促进软骨基因的表达。
-
RGD多肽修饰多孔钽对MG63成骨样细胞-钽界面形态及成骨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 polypeptedes,RGD)多肽表面修饰多孔钽对MG63成骨样细胞-多孔钽结合界面形态变化以及相关成骨因子表达的影响,评价RGD修饰多孔钽对钽-骨界面骨整合所起的重要作用.方法:直径10 mm、厚3 mm的多孔钽片通过表面吸附法分别将3种质量浓度的RGD溶液(1 g/L、5 g/L、10 g/L)吸附于多孔钽表面.取第2代MG63成骨样细胞与钽-RGD复合培养成为成骨细胞/钽/RGD复合物,分为4组:未修饰Ta组(对照组),1 g/L成骨细胞/Ta/RGD组,5 g/L成骨细胞/Ta/RGD组及10 g/L成骨细胞/Ta/ RGD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多孔钽及复合物外观特征、成骨细胞与Ta/RGD界面的相互作用,测定成骨细胞在 Ta/RGD材料上的黏附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各组成骨蛋白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及丝状肌动蛋白(filamentous actin,F-actin)的表达.结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成骨细胞在RGD修饰后多孔钽界面铺展并向孔隙内伸延,分泌细胞外基质覆盖于多孔钽微孔内及界面.24 h、48 h及72 h各组成骨细胞在Ta/RGD材料界面的黏附率均高于未修饰组(对照组),其中5 g/L成骨细胞/Ta/RGD组在48 h的黏附力强 [(68.07 ±3. 80) vs.(23.40 ±4.39) ,P <0.05]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发现,成骨细胞与Ta/RGD复合培养48h成骨细胞OC、FN及F-actin的阳性表达均高于未修饰组,其中5 g/L成骨细胞/Ta/RGD组高于10 g/L组及1 g/L组 [OC:(18.08 ±0.08) vs.(15.14 ±0. 19) ,P <0. 05 ;(18. 08 +0.08) vs.(14. 04 ±0. 61),P <0. 05. FN:(24.60 ± 0.98) vs.(15.90±0.53),P<0.05;(24.60±0.98)vs.(15. 30 ±0. 42),P <0. 05.F-actin:(29. 20 ± 1. 31) vs. (24. 50 ± 1.51),P <0.05;(29.20 ±1.31) vs.(16. 92 ±0.40) ,P <0. 05] . 细胞骨架蛋白 F-actin 呈丝状分布于胞质,沿细胞胞突纵向排列,其蛋白表达高于OC及FN.结论:RGD多肽有利于成骨细胞在多孔钽界面黏附、铺展及细胞骨架蛋白的重组,从而促进成骨细胞-多孔钽界面改建及骨整合.
-
改良钽棒技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生存率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评估改良钽棒技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术后转归至全髋关节置换的预后因素。方法对自2006年6月至2010年1月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骨科髓芯减压结合改良钽棒技术治疗Steinberg Ⅰ~ⅣA股骨头坏死患者45例(59髋),钽棒植入前股骨头扩大髓芯减压后打压植入5 mm厚的复合人工骨填充材料,术后3个月完全限制负重。结果患者44例(57髋),平均年龄43(21~70)岁,获得随访平均44.8(11~62)个月。终末随访时,Harris评分自术前(59.9±2.8)分提高至术后(77.8±3.0)分(P<0.001),11髋(19.3%)转归至关节置换术,随访60个月时髋关节生存率为72.5%。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骨髓水肿是术后转归至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独立预后因素( HR=10.326;95%CI,1.31~81.54;χ2=8.617, P=0.003)。结论改良钽棒植入手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可获得较高的生存率,伴骨髓水肿的股骨头坏死钽棒植入术后预后较差。
-
3D打印多孔钽金属髋臼加强块在成人DDH髋关节重建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3D打印技术制备的个体化多孔钽金属髋臼加强块进行髋关节重建术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应用3D打印个体化多孔钽金属髋臼加强块进行髋关节重建术治疗成人Crowe Ⅰ型DDH患者8例,男2例,女6例;年龄33~58岁,平均(43.75±7.81)岁.利用计算机对患者髋关节进行个体化三维建模,通过软件设计合适大小的髋臼加强块,行多孔化处理,经有限元分析确保其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后进行3D打印,行喷砂、高温、消毒等后处理.通过髋关节前侧人路显露髋臼顶部,植入个体化髋臼加强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周、3个月、6个月门诊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疼痛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与步态分析评估髋关节功能,以髋关节正位X线片及CT扫描三维重建观察髋臼加强块的位置及髋关节骨关节炎的进展.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1.13±0.23)h;术中出血量平均(114.17±41.22) ml.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2个月.髋关节外侧中心边缘角(cen-tral edge angle,CE角)从术前9.83°±5.34°增加至术后即刻的32.67°±2.53°;前侧CE角由术前3.83°±2.79°增加至术后即刻的21.67°±1.87°;覆盖率由术前57.33%±7.97%增加至术后即刻的87.33%±4.56%.VAS评分由术前(2.92±0.79)分降低至末次随访的(0.83±0.72)分,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69.67±4.62)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84.25±4.14)分,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步态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步速、步频、行走时髋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钽金属髋臼加强块与髂骨之间紧密接触,无松动,骨关节炎无进展.结论 3D打印个体化多孔钽金属髋臼加强块能够重建髋臼骨缺损,增加股骨头的包容度,延缓髋关节骨关节炎的进展,降低髋关节重建术难度,术后早期关节功能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