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耳石复位法结合药物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探讨

    作者:赵晋华;张世霞;霍海滨;郑宏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 lpositionalvertigo,BPPV)是眩晕中为常见的一种疾病[1],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椭圆囊变性耳石脱落并沉积于半规管内的淋巴有关[2].患者经常会到神经科、内科等科室去就诊,常被误诊为颈椎病、梅尼埃病等疾病,浪费金钱且延误了治疗.目前治疗BPPV的方法有很多,我院采用耳石复位法结合药物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症55例,现报告如下.

  • 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代谢影响

    作者:雷华斌;张恒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改良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探讨血脂代谢异常对本病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中医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门诊就诊符合诊断标准的BPPV患者53例,采用PEMS 3.0 for Windows"完全随机(2组或多组)设计,将入选标准的患者按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在发作期均先卧床休息,持续低流量吸氧,对照组给予改良Epley复位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辨证加减,分别观察2组在治疗后第2天、2周、3个月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第2天总有效率相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2,P=0.002<0.05);治疗后2周总有效率相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40,P=0.000<0.05);3个月后总有效率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51,P=0.000<0.05);血脂水平变化方面,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在TG、TC、LDL、Apo-A1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DL、Apo-B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确切,血脂代谢的异常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关系密切,该治疗方法科学,患者依存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金匮泽泻汤颗粒治疗心下支饮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作者:屈涛;刘学文;赵永烈;祁延霞;程先宽;荆志伟

    目的:观察《金匮要略》经方泽泻汤颗粒(以下简称“金匮泽泻汤颗粒”)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河南省中医院、北京博爱医院门诊就诊的BPPV患者2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给予改良Epley复位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金匮泽泻汤颗粒辨证加减,在治疗后第2天、2周、3个月进行眩晕残障程度、临床疗效、不良事件的评定.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2d、2周、3个月的DHI评分较同期对照组评分改善明显,治疗组在治疗后2d、2周、3个月总有效率(76.09%、88.04%、95.65%)均优于对照组(61.67%、73.33%、83.33%).治疗组病例变位试验、单侧水平半规管功能参数治疗后2d、2周、3个月的阳性率低于对照组,随访3个月与治疗后2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金匮泽泻汤颗粒能改善心下支饮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复位后的临床疗效,减轻眩晕的残障程度及前庭功能,具有一定的远期疗效,临床安全性较好.

  • 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分析

    作者:邵道良

    目的:探讨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64例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耳石复位法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9%,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4.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简便、易行,可称为首选治疗方法。

  • 反向Semont耳石复位法治疗前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

    作者:许翔;吕军;田彦英

    目的:观察反向Semont耳石复位法治疗前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AC-BPPV)疗效。方法:对12例AC-BPPV患者使用反向Semont耳石复位法治疗,复发病例重复治疗,观察治疗后1周内及1个月时的疗效。结果:12例患者应用反向Semont耳石复位法进行治疗,首次治疗后症状痊愈5例,改善3例;1周时痊愈8例,改善1例;1个月时痊愈9例,改善1例,1例症状反复治疗无效,1例出现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后痊愈。结论:AC-BPPV临床少见,采用反向Semont耳石复位法治疗AC-BPPV疗效较好,可作为主要治疗方法。

  • 视频眼震图监视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临床分析

    作者:朱思翔;彭本刚;高运军;苗旭涛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手法复位的临床疗效及视频眼震图在复位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科就诊疑似BPPV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分别在裸眼下和视频眼震图下通过变位试验共确诊159例并行手法复位治疗,统计裸眼下与视频眼震图下典型特征眼震的检出率及手法复位的临床治愈率及复发率.[结果]裸眼下特征眼震的检出率为68.50%,视频眼震图下典型眼震检出率为79.50%.手法复位第一次治愈率为77.99%,总有效率为98.11%,复发率为5.66%,复发患者经再次手法复位后均好转.[结论]视频眼震图在BPPV诊断及手法复位中起着重要作用,手法复位为治疗BPPV可靠而有效的方法.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并发耳石异常移位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志凌;陈艳春;吴华为;蔡若琼;黄丽琴;尹文华;徐世影;钱亚昇;刘素琴

    目的 研究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行手法复位时并发耳石异常移位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方法.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356例单侧BPPV患者在手法复位治疗中并发耳石异常移位的资料,并进行分型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356例患者中耳石异常移位发生率为4.78% (17/356),其中管异常移位发生率2.8% (10/356),原嵴帽结石转变为管结石发生率0.84% (3/356),折返回原半规管发生率1.12% (4/356).并发耳石异常移位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复位后立即行Dix-Hallpike试验(x2=27.512,P<0.05)和立即再次行复位治疗(x2=26.386,P<0.05),而性别、年龄、病程、受累半规管和是否按标准完成复位对并发耳石异常移位影响不明显(Pp均>0.05).结论 BPPV患者在手法复位中会并发耳石异常移位,应及时观察症状并识别眼震方向来判定耳石移位的发生与类型.为预防其发生,不建议在耳石复位后立即行Dix-Hallpike试验或再次手法复位治疗.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耳石复位法(CRP)治疗

    作者:杨弋;黄魏宁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引起眩晕常见的外周前庭疾病之一.Barany在1921年首次描述了位置性眩晕的概念,1952年Dix和Hallpike将其命名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并提出典型的位置性眩晕发生在头位变动时,患者感觉到剧烈的旋转性眩晕,持续时间通常短于40s,同时还可以观察到典型的位置性眼震(positiOnal nystagmus)[1].BPPV在两次发作之间有长短不同的间歇期(数周到数年甚至数十年).

  • 激光后半规管封闭术治疗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一例

    作者:林顺涨;孙爱华;田树昌;曹鹏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大部分患者可通过耳石复位法等保守治疗得以好转或治愈;但对于难治性良性BPPV的患者,治疗较为棘手.作者对1例患者进行后半规管激光封闭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治进展

    作者:张天琪;马大勇;刘岑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对其研究发展、病因、诊断标准、治疗手段等认识越来越多.对此本文将逐一综述.

  • 耳石复位法治疗BPPV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曹庆国

    目的:探究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效果。方法137例BPPV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1例给予一般对症治疗,观察组76例给予耳石复位法治疗,治疗15 d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石复位法治疗BPPV,要明显优于一般对症治疗,并取得了较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慢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行耳石复位法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刘跃明

    目的 对采取耳石复位法对慢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7月——2012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患者病例7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分别采取保守方法和耳石复位法进行治疗,而后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实施耳石复位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52例治疗经验总结

    作者:黎志辉;梁健刚;区洁楹;梁雯

    目的 回顾性总结我科对BPPV患者的诊疗情况,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BPPV诊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2006年7月-2007年12月间在我科确诊的BPPV患者52例,后半规管及上半规管BPPV按照Epley所描述的CRP方法进行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按照Barbecue翻滚法进行复位治疗,并于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复查和评价疗效.结果 52例患者中,46例为后半规管BPPV,5例为水平半规管BPPV,1例为上半规管BPPV,手法复位后,50例痊愈,治愈率为96.2%.结论 手法复住治疗BPPV患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其方法简单、易行,无需特殊贵重器械,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

  • 耳石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22例临床分析

    作者:郑恒美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常见的周围性眩晕,主要表现为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及眼震,又称为变位性眩晕,是耳源性眩晕中较常见的一种,发病率占周围性眩晕的17%~20%.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半规管耳石复位法,由于其具有简单易行经济及无创等特点为许多临床医师和病人所接受.我院自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应用手法复位治疗122例BPPV患者,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Epley耳石复位法结合心理干预对后半规管EPPV的疗效观察

    作者:籍玉红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起病急骤,与头位改变有密切关系,持续时间一般为数秒至数10s,是中老年人眩晕常见的原因,其中后半规管BPPV占90.1%.但此症常常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的TIA甚至"椎动脉供血不足",有86%的BPPV日常生活受到影响,但只有8%的BPPV得到有效的治疗[1].为此我们采用Epley耳石复位法结合心理干预对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进行治疗,并分析其疗效.

  • 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作者:潘安枝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点和耳石复位法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7例BPPV患者临床资料及耳石复位治疗的疗效.结果:本组17例,应用Epley、semont、Barbecue三种复位手法对患者进行耳石复位治疗,在2周内痊愈,改善15例,有效率81.2%.结论:耳石复位治疗BPPV有效、简便、安全,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 手法复位治疗垂直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变位性眩晕的疗效分析

    作者:冯智英;李颖;季伟华;邹静;李焰生

    目的 研究垂直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变位性眩晕(v-BPPV)的临床特点和手法复位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v-BPPV患者432例.研究其发病年龄、病变部位、眼震的潜伏期及持续时间.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用耳石复位法治疗的效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432例v-BPPV患者,其中男性127例(29.4%),女性305例(70.6%);年龄20-93岁,平均(58.2 4±13.3)岁;左侧半规管受累142例(32.9%),右侧半规管受累290例(67.1%);眼震潜伏期平均(3.0 ±2.29)s,眼震持续时间(7.0±6.33)s.四组患者的病程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复位有效率与复发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手法复位治疗BPPV安全高效.

  • 耳石复位法在分型诊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的应用

    作者:景坚;赵子攀

    目的 探讨耳石复位法(CRP)在分型诊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3例BPPV患者进行分型、定侧,采取相应的CRP治疗.1周后对其复诊,评价疗效并再次行CRP治疗.3个月后随访评估疗效.结果 CRP治疗1周后复诊结果显示,73例患者中,前、后半规管性BPPV57例,采用改良Epley法治疗的有效率为87.7%;水平半规管性BPPV13例,采用Barbecue翻滚法治疗的有效率为76.9%;混合性半规管性BPPV3例,采用改良Epley复位手法+Bar-becue翻滚法治疗的有效率为66.7%.3个月后随访评估疗效显示,57例前、后半规管性BPPV患者的有效率为93.0%,13例水平半规管性BPPV患者的有效率为84.6%,3例混合性半规管性BPPV患者的有效率为66.7%.结论 针对不同类型的BPPV患者,采用相应的CRP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再次CRP治疗可使疗效更为巩固和显著.

  • Semont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

    作者:潘龙军

    目的:评价Semont手法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2例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资料.根据Semont手法,对患者进行耳石复位法治疗,并于治疗结束后7天复查和评价疗效.结果:33例于治疗后1周内消失,6例改善,3例无效,总有效率92.9%.结论:Semont手法是治疗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方便、有效的方法.

  • 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国彬;管志伟

    目的 评价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2月间治疗的112例后半规管和上半规管BPPV,随机分成治疗组(耳石复位治疗)57例,对照组(一般对症治疗)55例,治疗结束后2周复查并评定疗效,随访3个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立即或2周内症状消失43例,其中30例症状立即消失,症状改善8例,无效6例,治愈率75.4%,总有效率89.5%.对照组治疗后立即或2周内症状消失23例,症状改善15例,无效17例,治愈率41.8%,总有效率69.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组经过耳石复位治疗,半数以上(30例)症状立即消失,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病程,无不良反应,近期疗效是肯定的,并且无明显禁忌症,无痛苦,方法简单易学,无需仪器,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3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