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高频电波刀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价值

    作者:张淑琴;祈燕

    超高频电波刀(LEEP刀)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兼有诊断和治疗作用,在切除病灶的同时保留生育功能,目前成为CINⅢ首选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LEEP刀锥切术治疗的CIN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估LEEP刀锥切术对CINⅢ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 超高频电波刀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价值

    作者:张淑琴;祈燕

    超高频电波刀(LEEP刀)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兼有诊断和治疗作用,在切除病灶的同时保留生育功能,目前成为CINⅢ首选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LEEP刀锥切术治疗的CIN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估LEEP刀锥切术对CINⅢ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 A检测在宫颈上皮内肿瘤术后随访中的作用

    作者:冬国友;王俊然;李小华;郑建霞;冯颖;刘娜;刘志英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和生物学资料已经证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1-3]。宫颈上皮内肿瘤(CIN )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早期发现并治疗CIN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目前治疗CIN 的方法是行宫颈锥切术。但宫颈锥切术治疗后有一定的失败率,可能存在病变的残留。因此对宫颈锥切术后妇女进行严密随访及时发现病变残留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宫颈锥切术后采用液基细胞学和 HPV-DNA 检测进行随访、有完整随访记录的43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高危型 HPV-DNA 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患者的佳管理方案。

  • 宫颈锥切术后切缘状态相关因素的分析

    作者:戴志琴;潘凌亚;黄惠芳;郎景和

    目的 评价宫颈上皮内瘤变Ⅲ(CIN Ⅲ)锥切术后边缘状态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接受官颈锥切术的CIN Ⅲ患者361例,分析CIN Ⅲ锥切术后边缘阳性与患者年龄、病变外观大小的关系,切缘阳性的处理及随诊情况.结果 361例宫颈锥切术患者中,病例组58例(16.1%)切缘阳性,平均年龄(39.3±9.8)岁;对照组303例(83.9%)切缘阴性,平均年龄(37.1±7.4)岁(P=0.06).两组的年龄无显著性差异.病例组中重度糜烂患者18例(31.0%),对照组中重度糜烂患者48例(15.8%),P=0.002.宫颈病变累及范围大,切缘阳性的可能性大.361例患者术后的随诊率为70%.术后宫颈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切缘阳性者为21.4%,切缘阴性者为10.6%,无显著性差异(P=0.302).结论 宫颈锥切术后切缘的状态可能与肉眼病变累及宫颈的范围有关,对于切缘阳性的患者临床应严密随访.

  • 垂体后叶素联合明胶海绵在行宫颈锥切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荣秀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明胶海绵在行宫颈锥切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6—12月医院妇科门诊收治入院的45例行宫颈锥切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7年1—6月医院妇科门诊收治入院的45例行宫颈锥切术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应用垂体后叶素,试验组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明胶海绵.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针对行宫颈锥切术患者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明胶海绵治疗,可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94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艳琼

    目的:对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对我院从2009年的6月份到2011年的6月份收治的940名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地分析,对在进行宫颈锥切除术之前的初诊情况和治疗的方法以及手术之后的临床疗效、未进行金子宫切除的妊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完宫颈锥切除手术之后的病理确诊情况与初诊的情况进行对比,进行宫颈锥术后的病理初诊情况要明显好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初诊的情况,在手术之后的治愈率是90.43%,一年之内的复发率是2.13%,没有进行金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在一年之内的妊娠率是84.38%.结论:宫颈锥的切除术是一种对CIN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理想的方法,而且还能对患者生育的功能进行有效、安全地保留[1].

  • 丙泊酚滴定麻醉在宫颈锥切术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振国;胡洪敏

    目的:探讨丙泊酚滴定麻醉在宫颈锥切术中的可行性.方法:收治宫颈锥切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滴定麻醉,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满意度、丙泊酚诱导用药量、维持用药量及麻醉诱导时间、维持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结果:观察组麻醉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离室时间、苏醒时间、麻醉诱导时间及丙泊酚总用药量、诱导用药量、维持用药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滴定给药方式应用于宫颈锥切术对患者循环影响小.

  • 宫颈锥切术与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治疗宫颈原位癌的临床效果对比

    作者:蒋红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与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治疗宫颈原位癌的疗效.方法:收治宫颈原位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宫颈锥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治疗宫颈原位癌不仅能够保留生育能力,而且疗效与宫颈锥切术差异不大.

  • 宫颈部分切除对宫颈机能的影响

    作者:程其会

    目的:探讨宫颈部分切除对宫颈机能的影响.方法:收治宫颈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宫颈锥切术,研究组给予环形电刀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生存质量、健康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宫颈机能不全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生存质量评分、健康状况评分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宫颈机能不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的锥切方式、锥切范围以及锥切次数对宫颈机能具有不同的影响.

  • 宫颈锥切术后妊娠结局的分析及影响

    作者:王凤双

    目的:观察宫颈锥切术对育龄妇女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治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原位癌实施宫颈锥切术后成功妊娠的患者32例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妇产科年龄<40岁无宫颈锥切术史产妇30例作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实施宫颈锥切术与妊娠的间隔时间<1年的产妇9例,>1年24例。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 VS 53.3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分娩孕周分别是37.6周和39.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产程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2±114)min VS (523±109)min,P>0.05]。观察组早期流产2例、早产5例,对照组无早期流产发生,仅有1例早产,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窘迫、胎膜早破、低体重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锥切术后育龄妇女妊娠后自然顺产率低于未手术者,但其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应用。

  • 宫颈锥切术后出血介入治疗的可行性

    作者:孙晓燕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后出血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3年住院行冷刀宫颈锥切术后阴道大出血经常规止血方法无效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18例的手术及止血情况。结果:18例患者介入治疗后无明显阴道出血,恢复良好。结论:介入治疗用于子宫颈锥切术后顽固性出血迅速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作者:薛荣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方法:回顾分析100例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结果,对比两者手术前后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阴道镜下活检和宫颈锥切术病理相符合68例,其中降级18例,升级12例.结论:临床对于CIN诊断根据宫颈活检结果进行判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患者增生是中重度不典型情况可以选择宫颈椎切术,这样可以达到治疗和诊断的目的.

  • 宫颈锥切术联合阴道镜下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分析

    作者:方华英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后联合阴道镜下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对66例阴道镜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行宫颈锥切术后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的有8例,其中5例与宫颈锥切术病理相符,2例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级别上升,1例病理级别下降;Ⅱ级有23例,有9例与宫颈锥切病理相符,3例宫颈锥切病理级别上升,11例病理级别下降;Ⅲ级有35例,其中有16例与宫颈锥切病理相符,7例宫颈锥切病理级别上升,12例病理级别下降.结论:阴道镜下活检,是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有效方法,宫颈锥切术可以弥补阴道镜下活检的缺陷.

  • 58例无生育要求CIN Ⅲ患者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孙健

    目的:探讨无生育要求CIN Ⅲ治疗方案.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无生育要求CIN Ⅲ患者5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疾病合理治疗方法.结果:58例无生育要求CIN Ⅲ患者经诊断性锥切术后,5例行CKC治疗,13例行LEEP治疗,40例行子宫全切术,经严密随访3~18个月,18例锥切术后6个月治愈率为94.4%%(17/18),残留率为5.6%(1/18),1年复发率为5.6%(1/18).结论:无生育要求CIN Ⅲ患者行较大范围宫颈锥切术可以取得满意疗效,结合临床情况决定是否需行子宫全切术治疗.

  • 宫颈锥切术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意义

    作者:马春华;王芬;王琳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在宫颈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宫颈锥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宫颈锥切术的病理结果。结果71例宫颈锥切术病理与阴道镜多点活检病理结果符合,符合率为59.2%,宫颈锥切术后病理分级降级29例,占24.2%,宫颈锥切术后病理分级升级20例,占16.7%。对锥切切缘阳性无法随诊、无生育要求或伴有子宫附件疾患、原位癌、宫颈癌等40例患者行子宫切术或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病理符合率为72.5%。结论宫颈锥切术具有诊断治疗的双重作用,而且可以进一步明确病变程度,提高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是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的不可逾越的过程。

  • 宫颈锥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61例护理体会

    作者:孟会玲;邢成英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常无明显特殊临床表现,常以宫颈炎来就诊.研究表明,慢性宫颈炎病人,宫颈癌发病率高[1].故对宫颈糜烂、CIN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阻断病程,预防宫颈癌发生.宫颈锥切术已经成为治疗宫颈病变的一种常用治疗方式.该手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不影响功能等优点,但护理工作不容忽视,特别是要做好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纪巧云;刘美霞;侯玉兰;郑朝晖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1月自愿在某院接受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的≥21岁的妇女33027例.先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检查,结果显示TBS分级≥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者或HPV阳性者继续行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者继续进行宫颈锥切术和切除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将阴道镜拟诊结果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再将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与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完全符合率.结果 共计2823例妇女接受了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拟诊结果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完全符合率为64.86%(1831/2823),阴道镜拟诊的假阳性诊断率为20.44%(577/2823),漏诊率为14.70%(415/2823).各分级间2种诊断方法的完全符合率有显著差异.有485例妇女接受了宫颈锥切术.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与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完全符合率为71.55%(347/485),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的假阳性诊断率为24.12%(117/485),漏诊率为4.33%(21/485).各分级间2种诊断方法的完全符合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在宫颈癌筛查过程中可先行TCT和HPV联合检查,必要时转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及以上者、部分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者应进一步行宫颈锥切术.

  • 自拟止带方促进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锥切术后康复152例临床观察

    作者:杨燕贤;谢孜;吴彤;陈悦英

    目的:观察止带方对促进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Ⅰ -Ⅲ)宫颈锥切术后整体康复的增效作用.方法:收集符合宫颈锥切术适应症患者1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宫颈锥切术联合止带方、对照组宫颈锥切术,各76例.经治疗后,对两组疗效观察指标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的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排液量、排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第5周复查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分级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带方加快了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于宫颈锥切术后宫颈创面的愈合,有效地减少了术后阴道排液、出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达到整体快速康复的目的.

  • Peutz-Jeghers综合征伴宫颈恶性腺瘤及双侧卵巢环状小管性索肿瘤一例

    作者:张颖;王庆一

    患者女, 30岁.因同房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半年,于2005年12月20日入院.入院前40 d在外院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报告为慢性宫颈炎.体检:身材瘦小,面容衰老,口腔黏膜、嘴唇、指趾均见黑色斑点及斑块.宫颈重度颗粒状糜烂,并块状突起,质脆,触血阳性.阴道镜检查:见粗大异型血管,对醋酸无反应,未见异型上皮.再次宫颈活检,仍考虑为宫颈炎症.后行宫颈锥切术,病理报告:微偏腺癌.2006年1月2日行广泛性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发现回肠肿物,切除回肠一段.患者曾于2002年1月在胃镜下行多个胃黏膜息肉摘除术,诊断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母亲体健,父亲6年前因Peutz-Jeghers综合征行部分肠切除术,现健在.其弟患Peutz-Jeghers综合征,两个月前病死,具体死因不详,另有一弟一妹体健.

  • 宫颈锥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两种术式分析

    作者:龙涛;王文英;李湛丽;文仲勇

    目的 分析高频电波刀手术(LEEP)和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TCRC)的特点,探讨两种术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在荔湾区人民医院因诊断为CINⅡ~Ⅲ行宫颈锥切的患者122例,其中LEEP 55例,TCRC 67例,对两组的锥切情况、术后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LEEP组(5.27±1.27)min,短于TCRC组(16.46±4.30)min(P<0.05);术后大出血LEEP组多于TCRC组(P<0.05);术中出血量、切缘阳性率、切口愈合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TCRC组术中发现子宫内膜息肉5例.结论 LEEP和TCRC均能有效治疗CIN Ⅱ~Ⅲ;而TCRC效果更佳并能了解子宫内膜的情况.

345 条记录 1/18 页 « 12345678...1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