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主动导线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研究

    作者:张东会;许玫;郑旭东;乔振奎

    目的 观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主动导线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被动导线起搏方式对远期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月于我院植入DDD起搏器的66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其中RVA被动导线起搏组33例,RVOT主动固定导线起搏组33例.比较两组术中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QRS波宽度.术后随访观察的时间为植入后第1、3、6、12个月及以后每半年1次,随访内容为心脏彩超、体表心电图及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并与安装起搏器之前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9~42个月.主动导线组手术时间较被动导线组长[(73.45±11.21)min vs(68.34±11.43)min,t=2.12,P<0.05)];X线曝光时间较被动导线组长[(9.13±3.04)min vs(7.11±2.21)min,t=3.58,P<0.01)].主动导线组QRS波宽度明显窄于被动导线组[(0.11±0.03)s vs(0.20±0.04)s,P<0.05].植入起搏器后第12个月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被动导线组为(2.02±0.13)级,较术前无明显变化;主动导线组为(2.68±0.19)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右室间隔部主动导线起搏对患者远期心功能影响较小.

  • 低分子肝素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效果观察

    作者:钱滨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其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心功能和射血分数变化及安全性.方法:76例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5 000 U,2次/d,皮下注射,疗程7 d.结果:治疗组肺动脉压降低、心功能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期间,2例患者出现皮下注射部位瘀点、瘀斑,全部患者未见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异常.结论: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可以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增加射血分数和改善心功能,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左室射血功能预测缺血性心肌病预后的价值

    作者:艾尔肯·阿吉;马依彤;杨毅宁;黄定;李晓梅;于子翔;谢翔

    目的 探讨左室射血功能对缺血性心肌病(ICM)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2006年4月至2010年12月诊断为ICM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6例患者均有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病史;126例共死亡13例,死亡率为10.32%,EF值降低和死亡率明显相关(P<0.05).结论 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和缺血性心肌病的死亡率明显相关,EF值降低是缺血性心肌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福辛普利、螺内酯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盛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螺内酯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福辛普利、螺内酯、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6M WT、BNP、LVESD、LVEF。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6M WT、LVEF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LVESD、BNP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的6M WT、LVEF 与对照组比较更高, LVESD、BNP 与对照组比较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福辛普利、螺内酯、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对于远期预后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 不同射血分数的慢性心衰患者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邱明华

    目的:探讨不同射血分数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方法依据左室射血分数值(50%)分为保留正常射血分数的心力衰竭(HFPEF)组和射血分数减损的心力衰竭(HFDEF)组,随访评价临床表现及生存情况等。结果 HFPEF组比较,HFDEF组患者临床症状更重,死亡率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射血分数减损是慢性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范亚娟;褚雯;梁雅君;常学伟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右心室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0例APE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分为APE高危组(36例)、APE中危组(39例)、APE低危组(35例),同期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RT-3DE测算比较右心室横径(RV)、肺动脉收缩压(SPAP)、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每搏量(RVSV)、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峰值排空率(PER)、右心室Tei指数。结果与对照组和APE低危组、中危组比较, APE高危组RV、SPAP、RVEDV和Tei显著升高(P<0.05), RVEF和PER显著降低(P<0.05)。校正心率后, Tei[OR=5.596,95%CI=(1.599,19.579),P=0.007<0.05]和SPAP[OR=1.870,95%CI=(1.171,2.988),P=0.009<0.05]仍能进入回归方程,提示两者是APE危险分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ei指数和SPAP是评价APE右心室功能的较好指标,可以用于危险分层。

  •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患者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穆柯晓

    目的 探讨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在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以及相关性.方法 120例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患者依据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水平分为NYHAⅠ级组、NYHAⅡ级组、NYHAⅢ级组、NYHAⅣ级组.入院后检测血浆NT-proBNP,通过超声心动图血流多普勒检查患者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与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以及组织多普勒检查二尖瓣环根部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a),计算E/A、E/Ea比值.比较各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E/A、E/Ea比值的差异.通过Pearson分析分析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E/A、E/Ea比值相关性.结果 四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E/A、E/Ea比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NYHAⅣ组患者与NYHAⅢ组患者E/A比值外,其他指标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NT-proBNP水平与E/A比值呈轻度负相关(r=-0.22,P<0.05),与E/Ea比值呈正相关(r=0.74,P<0.05).结论 血浆NT-proBNP水平与E/Ea比值呈高度相关,对于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具有积极价值.血浆NT-proBNP水平越高,E/Ea比值越大,心衰程度越严重.

  • 2例体外循环下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护理

    作者:宋敏

    本文报告了本院收治的2例急诊行冠状动脉旁路移值术(CABG)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1 病例简介患者男,68岁.阵发性心前区疼痛8个月,胸闷、心悸加重9 d.高血压病史8个月.查体:神清,心率74次/min,律齐,无杂音,血压170/100 mm Hg.双肺呼吸音清,下肢无水肿.射血分数81.7%.胸片心影大致正常.患者于2009年2月28日入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急行术前准备,于2009年3月7日8时入手术室,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左心室容量参数和射血分数检测对预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

    作者:徐升;赵洋;姜艳娜

    目的:探讨左心室容量参数和射血分数检测对预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研究87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和随访3年的资料,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容量(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ESV)、心肌梗死后1个月ESV的变化量ΔESV和左室射血分数(EF)。结果甲组分别与乙、丙组EDV、ESV、E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与丙组ED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与丙组ESV、E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ΔESV>60%时死亡率达100%。结论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容量参数和EF值对预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 巨大左心室伴低射血分数的冠脉搭桥手术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吕晓;牛兆倬;生伟;吴建涛;刘廷兴;张文峰;池一凡

    目的 评估巨大左心室合并左室射血分数低下(EF<35%)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有22例左心室显著扩大及EF低下的冠心病患者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超声均提示左心室舒张末直径超过6.5 cm,EF<35%,左心室动度弥漫性下降.采取非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方式,手术中部分病例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搭桥材料选择左侧乳内动脉和下肢大隐静脉.术后复查心脏超声,同时记录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和并发症情况,并对出院病例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结果22例病例中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顽固性低心排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住院期间发生肺部感染2例,急性肾脏功能不全2例(未经透析治疗恢复),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3例(其中1例安置心内除颤器,另2例口服可达龙后一直随访).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前为0.30±0.04,手术后3个月测量为0.35± 0.05,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术前为(67.1±4.2)mm,术后降至(61.3±3.3)mm.结论 巨大左心室合并低射血分数的冠脉搭桥手术有较高的安全性,再血管化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和和心脏容积.

  • 血浆N端B型利钠肽原对前壁与非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预测价值

    作者:钟新波;赵有生;王涓;王小庆;陈文斌;李涯

    目的 探讨血浆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急性前壁及非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193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STEMI患者,在入院时测量血浆NT-proBNP水平,并将之以第三四分位数为界分组,分别评价NT-proBNP水平对前壁及非前壁STEMI患者发病6个月后经超声心动图测量的LVEF的预测价值.结果 非前壁STEMI患者中NT-proBNP≥310 pg/ml组较NT-proBNP<310 pg/ml组的LVEF低[(41±12)%比(54±7)%](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NT-proBNP≥310 pg/ml是非前壁STEMI患者LVEF降低的独立预测因子(β=-6.3,P=0.02).结论 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非前壁STEMI患者中,入院NT-proBNP≥310 pg/ml是6个月时LVEF降低的独立预测因子.入院时测定血浆NT-proBNP可能有助于对急性非前壁STEMI患者进行 .早期危险分层.

  • 生理性与非生理性起搏对血浆脑利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春兰;蒲志宏;郭从芳;马晓庆;袁若雯;侯鹏;李丽

    目的 研究生理与非生理性起搏方式对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 74例置人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心功能I-Ⅱ级(纽约心脏协会分级)的患者,分为生理性起搏组(48例)与非生理性起搏组(26例),术前测血浆脑利钠肽,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术后随访3年,测定血浆脑利钠肽和左室射血分数.对两组术前、术后血浆脑利钠肽及左室射血分数状况进行自身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生理性起搏组术后血浆脑利钠肽较术前有所增高,分别是(48.21±17.55)pg/ml和(55.07±17.62)p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2,P=0.10),而左室射血分数无变化;非生理性起搏组术后血浆脑利钠肽较术前明显增加,分别是(88.86±18.74)pg/ml和(46.92±19.15)pg/ml(t=7.981,P<0.01),而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下降,分别是(59.85±5.69)%和(54.25±3.12)%(t=3.473,P=0.002);术后生理性起搏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较非生理性起搏组低,分别是(55.07±17.62)pg/ml和(88.86±18.74)pg/ml(t=7.568,P<0.01),左室射血分数较非生理性起搏组高,分别是(54.25±3.12)%和(61.13±4.01)%(t=8.394,P<0.01).结论 生理性起搏与非生理性起搏方式相比血浆脑利钠肽水平较低,对心脏功能影响较小,起搏器综合征发生较少.

  • 低射血分数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应用

    作者:邹龙;王亮;王晓明;韩志伟

    目的 总结分析30例心脏超声检查射血分数<30%的冠心病患者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进行选择性OPCAB手术30例,全部经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射血分数为25~30(25.3±6.1)%.有心梗史23例,急性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9例;心功能Ⅱ级7例、Ⅲ级18例、Ⅳ级5例.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双支病变3例、三支病变21例、左主干6例.结果 全部病例均完成OPCAB手术,平均远端吻合口(3.6±0.7)个,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3例.无死亡病例.有3例术后出现急性左心衰、低心排综合征,安放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后保守治疗好转.2例患者术后出现室颤,均复苏成功.结论 低射血分数患者实施OPCAB手术有良好的可行性.

  • 血尿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倩;任凤学;苏豪

    目的 研究血尿酸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航空总医院心内科因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200例,选择同期非心衰入院患者180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及检验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相关性.依据尿酸水平,将200例心衰患者分为尿酸正常组、轻度高尿酸血症组和显著高尿酸血症组,统计分析心衰患者血尿酸水平与患者心功能状态的关系.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组患者平均尿酸为(488.23± 13.56) μmol/L,对照组平均尿酸为(396.54±15.34)μmol/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OR值为2.244(P<0.05).在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尿酸正常组、轻度高尿酸血症组及显著高尿酸血症组间心功能分级、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LVEF、LVEDV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心功能指标进一步恶化.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更高.高尿酸血症可能是慢性心衰的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越高,患者心功能状态越差.

  •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普顺华;关英霞;杨志刚;郑甲林;陶四明;韩明华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标准化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标准化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连续治疗6个月.记录两组用药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6 min步行试验(six-minutes walk test,6MWT)和明尼苏达心衰量表评分(Minnesota heart failure quality of life,MHFQL).并记录研究期间住院次数、每次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患者LVEDD、LVESD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54.83±6.92)mm比(55.47±6.41)mm,(39.76±5.05)mm比(41.02±6.80)mm,P>0.05],但LVEF增加[(48.98±7.24)%比(42.63±7.07)%,P<0.01],NT-proBNP[(395.76±48.70)pg/ml比(678.89±80.63)pg/ml,P<0.05]和MHFQL降低[(15.41±3.70)比(19.04±6.03),P<0.01],6min步行距离延长[(350.39±33.79)m比(300.22±30.18)m,P<0.05],住院次数减少[(1.41±0.58)次比(1.77±0.75)次,P<0.05],平均住院天数缩短[(9.76±2.12)d比(13.14±3.10)d,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少.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有效安全.

  • 2018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亮点

    作者:杨杰孚;王华;柴坷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是在2104年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对心衰的分类、预防、诊断、治疗和综合管理等均作了全新阐述和推荐.更新亮点包括提出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和急性心衰的临床分型,提出急、慢性心衰的诊断和治疗流程,推荐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和希氏束起搏.新指南重点突出心衰的综合管理和心衰随访,强调心衰的预防.新指南制订过程中充分检索和评估国内心衰研究,地高辛推荐级别和高原心脏病、老年心衰等特殊类型心衰的管理具有"中国特色".

  • 应变和应变率超声图像的临床应用

    作者:仉晓红;Thomas H Marwick

    局部心肌功能的评价在临床心脏病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统的心脏功能评价指标包括:射血分数、缩短分数、射血量等,它们都代表的是心脏的整体功能,这些参数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足之处是:它们都有很明显的前负荷和后负荷依赖性,重复检查结果的变化较大.局部心肌功能评价,虽可根据心内膜的运动距离和心肌增厚程度,通过视觉给与一个主观判断,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超声图像的质量和超声图像读图人员的经验,而且,由于其受心脏旋转运动、心肌运动传导以及相邻心肌运动牵拉的影响,而使临床医生在应用这些检查结果时,产生踟躇心理.近,出现两个新的评价局部心肌变形能力的超声技术指标,它们就是心肌应变(strain)和应变率(strain rate)超声成像技术.心肌应变和应变率图像可取自心肌组织速度图,或者直接取自二维超声图.

  •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心功能变化研究

    作者:杨萌;朱明明;郭康;王荦楠;蔡瑞艳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心功能变化情况,以评估病情及预后。方法检测我院首发急性脑梗死的89例患者(观察组)及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性(HR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急性脑梗死发生不同部位心电图发生改变的情况及预后,同时比较分析两组受检者的心率变异性及左室射血分数检测值。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心电图变化的发生率为65.1%,脑干病变的心电图改变发生率显著高于基底节、丘脑病变及脑叶、皮质病变(P <0.05),而基底节、丘脑病变的心电图改变发生率也略高于脑叶、皮质病变。且观察组的HF、LF、TF、SDNN、RMSSD、LVEF均低于对照组(P <0.05)。同时,4例心电图发生变化的脑干病变患者在观察期间死亡,其余心电图发生变化的患者预后较未出现心电图变化者较差,HRV各项指标及LVEF值降低明显。结论梗死病灶距离心血管中枢越近,心电图发生改变的几率越大,且HRV各项指标及EF值随着脑梗死病情的加重而逐渐下降。

  • 灯盏花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作者:田学增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入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6例,随机分成灯盏花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及洋地黄类药物常规治疗,灯盏花素组加用灯盏花素粉针50 mg加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用14 d.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6 min步行距离、进行NYHA分级,检测血脂、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肝肾功能、常规心电图检查及测量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灯盏花素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心电图缺血改善,LVEF明显增加,6 min步行距离增加,NYHA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灯盏花素可改善心功能.

  • 血清可溶性ST2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研究

    作者:邓先科;廖云霞;梁丕;张绍深;张海峰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ST2(sST2)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232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具有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能力分为HFPEF组128例,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HFREF)组104例,并以同期正常健康体检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患者sST2、NT-proBNP水平变化及sST2与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HFPEF组患者血清sST2、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同期HFREF组患者(P<0.05),高于同期正常组(P<0.05);随HFPEF患者心功能级别增加其sST2、NT-proBNP水平增加(P<0.05).结论:HFPEF患者sST2、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HFREF患者但高于正常患者,sST2而且对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具有评估作用,但敏感度不如NT-proBNP.

569 条记录 9/29 页 « 12...6789101112...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