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鼠比目鱼肌梭内肌纤维的分离方法

    作者:赵雪红;樊小力;刘广斌

    梭囊的存在限制了人们对肌梭功能及其机制的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建立将梭内肌纤维从梭囊中分离出来的方法.应用混合酶液消化的方法,分离大鼠比目鱼肌的梭内肌纤维,使用不同的培养基溶液进行培养,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用膜片钳技术检测静息膜电位.结果显示,氨基酸-生理盐溶液中梭内肌纤维几乎全部坏死,DMEM培养基虽能较好地维持细胞状态,但是对CO2含量要求较高,而Leiboviz's 15 (L-15)培养基能够维持梭内肌纤维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达1~2 h;和常规处理过的盖玻片相比,用明胶-多聚赖氨酸-血清处理过的盖玻片上梭内肌纤维更易贴壁;分离出的梭内肌纤维静息膜电位为(-45.3±5.1)mV,显示纤维的功能状态良好,能够满足电生理实验的要求.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梭内肌纤维的功能及其机制奠定了良好的方法学基础.

  • 大鼠单一肌梭的电生理特征

    作者:赵雪红;樊小力;宋新爱;石磊

    本研究旨在观察大鼠单一肌梭的电生理特征.从大鼠比目鱼肌中分离单一肌梭,用空气隔绝法观察大鼠单一肌梭感觉末梢在不同液体环境中的放电活动.结果显示:在基础生理盐水溶液中,大鼠单一肌梭的自发放电频率很低,平均(51.78±25.63) impulse/1000s(n=13);在加有适量氨基酸的生理盐水溶液中,其自发放电频率明显增多,每1000 s记录到的动作电位数为200~1000个[平均(687.62±312.56)impulse/1000 s,n=17],而且能维持较长时间.大鼠单一肌梭的电活动除了典型的动作电位之外,还记录到了大量的阈下去极化电位"abortive spikes".结果表明,生理盐水溶液中添加适量氨基酸能够很好地保持大鼠单一肌梭的活性.本研究为深入了解大鼠肌梭的功能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 Neurotrophin 3对本体感觉神经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嵘;邱勇

    Neurotrophin 3(NT-3)是本体感觉神经存活和发挥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营养因子.在胚胎期缺失NT-3,可直接导致本体感觉神经元凋亡,进而导致本体感受器(肌梭)不能分化发育.同时,NT-3在本体感觉神经投射和形成突触联系中起关键的诱导作用.成年后缺失NT-3,也同样可导致本体感觉神经功能下降.在病理状态下NT-3可以保护本体感觉神经,并促进其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 利多卡因用于预防琥珀酰胆碱引起肌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平;顾晓静

    琥珀酰胆碱是一种去极化型骨骼肌松弛剂,肌松作用迅速,但持续时间较短,它对肌梭具有兴奋作用,可以阻断梭外肌的神经传递,亦可直接作用于梭内肌纤维,引起它的收缩,从而使肌梭的传人放电增多,产生肌痛,这种肌痛与炎症反应无关[1].术后肌痛(POM)是琥珀酰胆碱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可达70%以上[2].有许多学者用非去极化肌松药等预防POM的发生,我们通过比较利多卡因与罗库溴铵用于预防琥珀酰胆碱引起的肌痛的效果,以便找到预防POM的佳方法.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椎旁肌中肌梭的病理学研究

    作者:王洋;李明;王建军

    目的:观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椎旁肌中肌梭的变化,以明确其在AI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预防及治疗AI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2例AIS患者及4例尸体对照中椎旁肌中肌梭的数目、密度、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AIS患者中肌梭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肌梭的病变在Cobb角>50°的患者中比较常见.肌梭数同侧弯度数及取材部位无关.结论:AIS的病理变化是一个连续的渐进过程,应适早行手术治疗,中断病理力学的恶性循环.

  • 特发性脊柱侧凸椎旁肌病理研究进展

    作者:林国文

    特发性脊柱侧凸(IS)椎旁肌病理研究进行综述,认为椎旁肌肌力不平衡是IS发展的重要原因,伴随脊柱侧弯的加重,椎旁肌的病理变化亦加重,造成侧弯病理力学的恶性循环.

  • 腰椎不稳中医证候与椎旁肌肌梭组织学和形态学改变关系的研究

    作者:马聪;金利新

    目的 研究腰椎不稳患者椎旁肌肌梭组织学和形态学的改变,探讨其在腰椎不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腰椎不稳的预防以及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正常组织取自经甲醛固定的尸体标本,于腰椎区锐性分离并切取椎旁肌组织;所有组织行常规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肌梭组织形态,并计数其免疫组化阳性反映.结果 腰椎不稳组肌梭形态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肌梭体积增大、囊腔扩大及肌梭纤维结缔组织囊增厚;多个肌梭聚群存在;梭内肌纤维减少或被肉芽组织替代.两组之间肌梭密度无显著性差异(q =0.112、0.597,P>0.05);镜下观察见,两组肌梭中均有NT-3的阳性表达,但腰椎不稳组较对照组染色强度低,差异有显著意义(q =3.507 ~23.663,P<0.01);对照组中,核袋纤维对MY-32呈阳性反映,而腰椎不稳组,核袋纤维对MY-32染色强度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q =3.509 ~23.673,P<0.01).结论 腰旁肌肌梭组织形态学的改变与腰椎不稳有密切关联.

  • 缓解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推拿手法及其机理探讨

    作者:郭泽新;陈卫华

    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康复医学角度介绍了缓解痉挛状态行之有效的推拿方法:①施法于痉挛优势侧肌腹部获取深部组织酸胀感至优势痉挛被即刻缓解为度.②用快速掌擦法于痉挛劣势侧至该侧肌张力增强为度.③用三指捏法于合谷和太冲穴获取深部组织酸胀感至伸指和产生足背屈、屈髋和屈膝为度.④缓慢屈髋、屈膝和背屈踝关节后快速伸髋、伸膝和跖屈踝关节;缓慢伸肘、伸腕和伸指关节后快速屈肘、屈腕和屈指关节.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

  • 家兔腓肠肌亚部神经切断对其肌内神经、运动终板和肌梭的影响

    作者:王启明;薛黔;杨胜波;李季蓉;羊惠君

    目的切断家兔腓肠肌外侧头肌亚部神经后,观察肌内神经、肌梭、运动终板带、肌湿重等的形态学变化.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神经切断组.用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染肌内神经;用乙酰胆碱脂酶整肌染色法染肌运动终板;用HE染色法染肌梭.结果(1)术后2周亚部肌湿重明显下降(P<0.05),肌运动终板带模糊不清,肌内神经染色变浅,三级分支消失,但肌梭形态及梭内肌纤维尚无明显改变;(2)术后4周肌湿重进一步下降(P<0.01),运动终板带完全消失,肌内二级分支染色无,肌梭形态及数量有改变;(3)术后12周肌肉明显萎缩,发生纤维化,运动终板带无,肌内神经染色无,仅留有鞘管样结构,未见神经再生,肌梭形态、数量明显改变;(4)术后16周各参数与12周相比差异无显著性.邻近正常肌未见有侧支神经支配失神经的亚部.结论(1)家兔腓肠肌外侧头各亚部在神经切断术后4周,运动终板、肌梭的数量和形态有改变;(2)12周后肌内神经染色仅有神经外膜鞘管样结构残存;(3)术后16周末见原位的神经再生和相邻亚部神经侧支的再支配.

  • 斜方肌各亚部的肌构筑肌梭分布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杨方玖;薛黔;李季容

    目的 为斜方肌亚部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1)用肌构筑法对10具成人尸体的斜方肌亚部进行肌构筑学研究.(2)用体视学方法对6具成人尸体的斜方肌亚部进行肌梭分布研究. 结果 (1)斜方肌降部的肌重(30.71±7.40 )g、肌长(10.45±1.62) cm、肌纤维长(9.18±0.99) cm、生理横切面积(3.11±0.72) cm~2,水平部的肌重(44.14±10.61) g、肌长(8.65±0.84) cm、肌纤维长(7.14±0.84) cm、生理横切面积(5.89 ±1.66) cm~2,升部的肌重(44.89±11.67) g、肌长(11.83±1.12) cm、肌纤维长(9.09±0.94) cm、生理横切面积(5.37±1.55) cm~2.(2)斜方肌降部的肌梭密度(39.05±5.08)个/cm~3,水平部的肌梭密度(24.48±6.50)个 /cm~3,升部的肌梭密度(21.68±6.64)个/cm~3. 结论 (1)根据斜方肌各亚部的构筑学特征,推测斜方肌降部和水平部在肩部运动中主要是保持和稳定肩胛骨位置,斜方肌的降部与升部在肩胛骨的旋转中起重要作用.(2)斜方肌降部的肌梭密度明显高于水平部和升部.

  • 人翼外肌肌内神经肌梭的分布及其意义

    作者:张跃蓉;刘静

    目的:研究人翼外肌肌内神经和肌梭配布特征,以期深入了解翼外肌上、下头的功能特性.方法:对10具成人尸体的翼外肌肌梭以及肌内神经分支、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改良Sihler氏神经染色显示翼外肌上、下头有各自独立的神经支.支配翼外肌上头的神经支较短而细小,入肌后分出两个次级分支,与肌纤维排列方向成一定的角度向肌止点处走行;支配下头的神经支较粗,入肌后在肌纤维之间迂曲走行,发出呈树支状的多个次级分支,分支间无吻合.翼外肌肌梭仅分布在上头肌腹中央,下头未发现肌梭.结论:翼外肌具有划分亚部的形态学特征,每一亚部作为一个功能独立体在整肌功能中行使作用.

  • 后肢制动对肌梭传入放电活动的影响

    作者:赵雪红;张文静;周茜;高艳;樊小力;刘广斌

    目的:观察后肢制动不同时期单一肌梭感觉末梢放电活动的改变。方法石膏固定建立大鼠后肢制动模型,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后肢制动3 d组、7 d组、14 d组及对照组。用空气隔绝法,观察制动不同时期单一肌梭的自发放电、0.05 mg/ml琥珀酰胆碱灌流及牵拉至伸长位后肌梭放电活动的改变。结果后肢制动3d肌梭的自发放电活动和对琥珀酰胆碱灌流的反应明显降低(分别为P<0.01和P<0.05),制动14 d后伸长位肌梭的传入放电频率降低(P<0.01)。单个动作电位时程也随着制动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延长(P<0.01)。结论后肢制动可致肌梭的传入放电活动减少,这可能与肌梭自身收缩特性的改变有关。

  • 人咀嚼肌群肌梭分布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跃蓉;刘静

    目的 查明人咀嚼肌群肌梭的形态与分布的特征,探讨不同咀嚼肌在咀嚼运动和下颌位置的维持与调节中的不同的作用.方法 对6侧人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的肌梭作形态学观察,并用图像分析仪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量化处理.结果 咬肌肌梭密度为32.11个/g,深层肌纤维肌梭密度高(70.76个/g),且肌梭联合体比例高,浅层纤维以肌腹中央肌梭密度高,两层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颞肌肌梭密度为5.44个/g,前份纤维肌梭密度为7.74个/g,后份纤维肌梭密度为3.78个/g,两部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翼内肌肌梭密度为4.43个/g;咬肌、颞肌、翼内肌肌梭密度之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不同形态的咀嚼肌或同一块咀嚼肌的不同部位肌梭分布不均匀.咀嚼肌肌梭分布与肌纤维型、肌构筑有关.

    关键词: 咀嚼肌群 肌梭
  • 人颞肌亚部化及其肌内神经分布研究

    作者:张跃蓉;刘静

    目的:查明人颞肌肌内神经、肌梭的配布特征以及相互关系,为临床成功进行肌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0侧成人尸体颢肌标本,每具尸体选1侧,共10侧采用改良Sihler氏神经染色观察颞肌肌内神经分布.另10侧标本,依据颞肌肌纤维排列方向分前、中、后3部份,分别制作组织块,HE染色后应用图像分析仪对颞肌肌梭的形态结构、空间构象以及分布密度进行体视学分析.结果:改良Sihler氏神经染色显示颞肌有3条独立的神经分支呈放射状由颢肌下缘向肌远端分布.颞肌肌梭分布呈不均质性.在颞肌前部近喙突处神经分支密集区,肌梭分布密度高,空间构象多样;而在颞肌后部以及颞肌的远端缺乏肌梭的分布.结论:颞肌可划分为3个功能完整和独立的肌亚部.

  • 脊柱侧弯椎旁肌病理变化的实验性研究

    作者:侯明明;丛丽丹

    目的 建立脊柱侧弯动物模型,研究脊柱侧弯椎旁肌的病理改变与侧弯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2.5~3.5个月龄健康幼犬24只,雌雄不限,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对照组8只,观察组16只.观察组通过离断部分凸侧肋骨,固定凹侧肋骨,棘突相连加压的手术方式建立脊柱侧弯动物模型.分别于术后当日、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行放射学X线检查测量Cobb's角,进行统计学分析,明确是否形成进展性脊柱侧弯;将建模成功后的观察犬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各8只,对照组8只随机分为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各4只.观察Ⅰ组于术后3个月,观察Ⅱ组于术后5个月取椎旁肌行HE染色及神经镀银染色等病理学检查,对照组同期行病理学检查,对比观察脊柱侧弯椎旁肌肌梭及神经轴突终末支配比率等变化.结果 建模过程中观察组2只幼犬术中死亡,1只术后死亡,1只术后钢丝断裂,共12只纳入统计,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各6只.观察组幼犬术后3个月Cobb's角较术后当日平均进展24.28o,与术后当日及术后1个月Cobb's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侧弯动物模型建立成功;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椎旁肌HE染色可见凸侧肌纤维横径大部分变细、稀疏,凹侧增大或粗细不均,伴有多个肌梭的群聚,囊壁增厚及肉芽组织浸润.神经镀银染色结果可见观察Ⅱ组凸侧椎旁肌神经轴突终末支配比率(TlR)值高于凹侧椎旁肌、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及观察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侧弯椎旁肌肌梭及神经轴突终末支配率等病理变化是继发于脊柱侧弯的渐进发展的过程.

  • 缝匠肌和股直肌肌内神经分布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洪武;薛黔;杨宇平

    目的:研究入缝匠肌和股直肌的肌内神经分支分布、肌梭密度和测定神经入肌点,为临床外科提供肌形态学资料.方法:大体解剖法观察20具尸体缝匠肌和股直肌的形态学特点,并以髂前上棘为标志定位缝匠肌和股直肌神经入肌点;H·E染色法研究5具尸体缝匠肌和股直肌肌梭分布;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探讨10具尸体缝匠肌和股直肌肌内神经分支分布.结果:缝匠肌是由长肌束平行排列构成的带状肌,股直肌是由短肌束构成的羽肌;缝匠肌和股直肌的平均肌梭密度分别为:38.04个/g和19.38个/g;缝匠肌有2支一级神经分别支配肌上部和中下部,股直肌有2支一级神经分别支配肌外上部和内下部;缝匠肌神经人肌点平面距髂前上棘直线距离为(9.75±1.30)cm,股直肌外上部和内下部神经入肌点分别为(10.23±0.97)cm和(14.48±1.12)cm.结论:缝匠肌是带状肌,股直肌是羽肌;缝匠肌和股直肌均有2支一级神经支配;缝匠肌肌内神经分支少,吻合少,区域性分布较明显;缝匠肌和股直肌的神经入肌点均集中在股前上部第2区内.

  • 人冈上肌肌形态、肌内神经和肌梭分布的研究

    作者:胡涛;薛黔;李季蓉

    目的 为进一步探讨冈上肌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大体解剖法、改良的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HE染色法.结果 (1)肌中部有一白色腱板,肌束呈辐凑状排列于腱板周围,似环羽肌.(2)肌内有三支初级神经支,其中肌中支粗大,支配范围广.在肌中部多形成交通支.(3)冈上肌的平均肌梭密度为63.94±4.73个/cm3.结论 (1)冈上肌是环羽肌,倾向力量型设计.(2)神经分支主要分布在肌内腱板的深面,在肌中部多形成神经交通支.(3)冈上肌与三角肌可构成"平行肌组".

  • 兔腓肠肌肌亚部神经挤压后肌内神经、运动终板和肌梭等的变化

    作者:王启明;薛黔;杨胜波;李季蓉;羊惠君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建立肌亚部神经挤压损伤的模型,以肌内神经、肌梭,运动终板带、肌湿重等为参数观察神经的损伤及修复.方法1.用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染肌内神经.2.用乙酰胆碱脂酶整肌染色法观察肌运动终板带变化.3.用HE染色法观察肌梭.结果实验组手术后两周肌亚部轻度萎缩(肌湿重P<0.05),运动终板带变绍颜色变浅;肌内神经连续性存在,但三级末梢染色浅淡甚至消失;肌梭形态无明显变化.手术后五周到六周肌湿重增加,肌内神经着色深,三级末梢清晰可见,肌外观基本恢复正常.与其他亚部相比,腓肠肌内侧亚部各参数恢复较快.手术后八周所有各参数恢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肌湿重、肌梭密度p>0.05).结论1.家兔腓肠肌外侧头各亚部在神经挤压损伤六周后肌内神经分支分布恢复至正常形态,神经末梢感受器及运动终器恢复.2.在亚部水平神经被挤压后,神经的再生与修复速度较整肌更早,更快.

  • 人颞肌和咬肌肌梭分布的体视学研究

    作者:张跃蓉;刘静;黄跃

    目的 研究人咬肌和颞肌的肌梭形态和分布特征,探讨其在咀嚼活动和下颌位置的维持和调节中所起的神经生物学作用.方法 对5具尸体的双侧人咬肌和颞肌的肌梭作形态学观察,再用图像分析仪测量肌梭的长度和直径,并计算肌梭数、肌梭密度和梭内肌纤维数.结果 咬肌和颞肌肌梭分布呈不均质性,多成簇分布于特定的区域,且形态多样,以单个体和联合体形式存在.咬肌肌梭大多位于深层,而浅层仅在靠近肌腹中央附近发现有较少量的肌梭;颞肌肌梭密集分布于前份纤维靠近喙突处,而在颞肌的后缘以及远端缺乏肌梭的分布.对咬肌浅、深两层和颞肌前、后两部的肌梭密度进行比较,显示咬肌深层肌梭密度高,颞肌前部次之,颞肌后部肌梭密度低.结论 咬肌和颞肌的肌梭分布呈不均质性,咬肌深层和颞肌前部肌梭密度高.咬肌深层和颞肌前部在下颌位置的维持和调节中起主要作用.

    关键词: 咬肌 颞肌 肌梭 肌密度
  • 人尺侧腕屈肌肌亚部肌梭分布研究

    作者:李文茂;薛黔;孙发;李季容

    目的查清尺侧腕屈肌尺侧亚部和桡侧亚部的肌梭分布情况,进一步揭示该肌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取10侧人尺侧腕屈肌尺侧亚部和桡侧亚部的各部位肌组织做石蜡切片,经HE染色后采用体视学方法检测肌内肌梭的分布.结果尺侧腕屈肌肌梭密度尺侧亚部大于桡侧亚部.结论尺侧腕屈肌尺侧亚部的肌梭密度高于桡侧亚部,推测尺侧亚部对牵张的敏感度应高于桡侧亚部.

78 条记录 3/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