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缺氧预处理对颅脑外伤大鼠海马GADD34表达及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刘光杰;刘家传;王金标;杨艳艳;张星;王春琳;汤宏;徐燊

    目的 探讨缺氧预处理对颅脑外伤大鼠海马生长停滞与DNA损害可诱导基因34(GADD34)表达及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0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Con,n=8)组、缺氧预处理(HPC,n=8)组、颅脑外伤(TBI,n=96)组、缺氧预处理颅脑外伤(HPCT,n=96)组;TBI和HPCT组再根据不同处死时间分为1 h、3 h、6 h、12 h、24 h、3 d、7 d、14 d八个亚组.大鼠颅脑外伤模型采用改良的自由落体装置制作,预先将大鼠在低压氧仓(-50.47 kPa)内处理3 h/d,连续3 d制作缺氧预处理模型.采用改良Sugrwara法对大鼠伤后行为学评估;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GADD34的表达变化,TUNEL染色法检测凋亡神经元细胞.结果 海马中GADD34 mRNA和蛋白伤后1 h即有表达,3~12 h呈上升趋势,伤后24 h达高峰,3~14 d呈下降趋势,TBI与Con组,HPCT与HP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 h各指标进行比较,Con和HP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HPCT组中伤后行为学评估得分及GADD34的表达较TBI组显著增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氧预处理可降低颅脑外伤大鼠海马行为学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海马GADD34的表达,降低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 缺氧预处理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HIF-1α、VEGF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磊;刘家传;杨艳艳;王金标;张永明;张星;王春琳;黄振山

    目的 研究缺氧预处理(HPC)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挫伤周围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缺氧预处理对创伤性脑损伤保护机制.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10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n=6)、创伤组(TBI组,n=48)和HPC组(n=48).HPC组大鼠首先置于低压氧舱中进行HPC(50.47kPa,3d,3 h/d),随后HPC组和TBI组分别采用改良自由落体打击建立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颅脑创伤后1、4、8、12h和1、3、7、14 d,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个时间点挫伤周围脑组织HIF-1 α、VEGF表达变化.结果 TBI组与Con组比较,HIF-1α表达在伤后4、8、12 h和1、3d均明显上升(P<0.05);VEGF表达在伤后4、8、12 h和1、3、7d均明显上升(P<0.05).HPC组与TBI组比较,HIF-1α和VEGF表达在伤后1h逐渐上升,伤后4、8、12 h和1、3d显著上升,直至伤后7 d(P <0.05).结论 HPC可提高创伤性脑损伤对缺氧耐受性,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活化,发挥早期脑保护,其机制可能涉及HPC在创伤性脑损伤早期促进HIF-1α、VEGF高表达.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exosome提取及其心肌细胞H9C2靶向作用的实验探索

    作者:刘善文;王福;李彬;耿海华;李彩娥;许哲;李睿;肖洁;张森

    目的 研究缺氧预处理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exosome的特征;探索心肌细胞H9C2是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exosome作用的靶细胞之一,以及H9C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exosome的摄取是否随时间有一定的变化特征.方法 采用分步离心结合蔗糖/D2O垫超速离心方法分离提取干细胞分泌的exosome囊体颗粒.采用透射电镜和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提取物是否为exosome.采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 6.0对透射电镜结果中exosome数据进行采集,采用excel和统计软件Graph Pad 5.0对采集得到的exosome数据进行统计,以明确exosome的直径分布区间和平均半径等特征.采用绿色荧光染料PKH-67标记exosome,将标记的exosome与H9C2共孵育,观察exosome能否被心肌细胞H9C2摄取.将exosome与H9C2共孵育的不同时间段,观察H9C2对exosome的摄取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结果 提取物呈微型囊体结构,形态近似球形或者椭球形,大小均一,均匀分散的分布在视野中,提取物均阳性表达CD63和CD9分子,且较CD63分子,提取物更高表达CD9分子;缺氧预处理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exosome直径的集中分布范围是20~ 60 nm,半径为(17.03±0.40) nm;exosome与心肌细胞H9C2共孵育结果显示,仅实验组H9C2细胞质内可见大量的exosome绿色荧光颗粒;H9C2摄取exosome的时间特征显示,对照组4个亚组中H9C2对exosomes的摄取情况无明显不同.实验组各亚组显示,exosome与H9C2共孵育1h,H9C2细胞质中即开始观察到标记的exosome;共孵育1.5 ~2.5h,H9C2细胞质中exosome绿色荧光颗粒数量较共孵育其他时间段的多,荧光强度较共孵育其他时间段的强.结论 成功分离提取到了缺氧预处理条件下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exosome;心肌细胞H9C2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exosome生物学作用的靶细胞;H9C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exosome的摄取情况随时间的延长有明显的变化.

  • 缺血预处理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实验研究

    作者:赵然尊;石蓓;郭艳;许官学;王冬梅;沈长银

    目的 探讨静脉移植缺血预处理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梗死心肌的修复作用.方法 选择纯种大白兔46只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分为缺氧预处理MSCs移植组(A组)、非缺氧预处理MSCs移植组(B组)和对照组,于心肌梗死后30 d分别检测心功能、梗死心肌的形态学变化以及新生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B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内径降低,心功能提高,室壁厚度增加,心肌梗死面积缩小,梗死区和梗死边缘区新生毛细血管密度增加(P<0.05).结论 MSCs移植治疗兔心肌梗死可改善心功能、缩小梗死面积、增加梗死心肌新生毛细血管密度,经缺氧预处理的MSCs移植治疗更有优势.

  • 缺氧预处理抑制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细胞凋亡的观察

    作者:田梅;赵红岗;李东亮;张耀东;毛会丽;李东飞

    目的观察缺氧预处理(HPC)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海马区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探讨HPC对新生大鼠HIBD的保护机制.方法7日龄新生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HIBD组、HPC组.各组实验动物于缺氧缺血后24h处死,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海马区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HIBD组和HPC组海马区Bcl-2蛋白和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HIBD组相比,HPC组海马区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多,Bax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促进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是HPC对随后的HIBD的脑保护机制之一.

  • 缺氧预处理大鼠心肌组织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分析

    作者:王彦珍;孙胜;蔡莉蓉;徐菲菲;刘秀华

    目的:分析缺氧预处理诱导的大鼠心肌组织与正常心肌组织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的图像分析方法,对缺氧预处理大鼠心肌组织与正常大鼠心肌组织胞浆蛋白质进行分离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心肌组织可分离271±23个蛋白点,蛋白点匹配率为75.23%±3.54%.有5种蛋白质在缺氧处理后发生了明显和稳定的量的改变,其中2种(Mr/pI:18.1 KD/3.86,51.43 KD/4.67) 在缺氧预处理后表达增高,3种(Mr/pI:33.14 KD/9.11,31.89 KD/8.58, 15.85 KD/8.24)在缺氧预处理后表达降低.结论:缺氧预处理大鼠心肌组织双向电泳后蛋白表达与正常心肌组织有明显差异,有2种蛋白表达明显增高,3种明显降低.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可能参与了心肌缺氧预处理的保护机制.

  • 核转录因子-κB在缺氧预处理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徐菲菲;刘秀华;蔡莉蓉

    目的:研究缺氧预处理(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C)对于心肌细胞蛋白激酶C(PKC)和核转录因子κB (NF-κB)表达的影响,及其在缺氧复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在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制作缺氧/复氧(H/R)模型,以荧光素染料Hoechst33258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制备心肌细胞蛋白提取物,以新PKCε亚型(nPKCε)特异性抗体测定nPKCε相对蛋白含量;以抗NF-κB抗体检测NF-κB的表达;并以PKC抑制剂H7与心肌细胞预孵育后,观察H7对于HPC诱导的PKC和NF-κB表达上调以及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缺氧复氧造成心肌细胞凋亡, HPC可以降低心肌细胞H/R后凋亡率,并诱导nPKCε和NF-κB表达上调;PKC抑制剂H7可以消除HPC诱导的PKC、NF-κB表达上调和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结论:HPC可以提高乳鼠心肌细胞对于H/R的耐受性,其机制涉及PKC介导的NF-κB表达上调.

  • 缺氧预处理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余兴;卢培刚;王有存;李景德;边永辉

    目的 观察缺氧预处理(HP)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炎性因子、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154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脊髓损伤±缺氧预处理(HP)组、假手术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脊髓损伤后2、6、12h和1、3d各时点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表达水平.于6h、1、3、7、14 d各时间点,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损伤区域神经细胞凋亡数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表达,采用大鼠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对各组大鼠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HP组TNF-α积分吸光度(IA)值在6、12 h较脊髓损伤组降低(5.187±0.628比7.962±2.185;3.219±0.724比5.361±1.246,P<0.05),IL-1β IA值6、12h、1d较脊髓损伤组降低(3.845±1.669比6.674±1.537;6.241±1.142比9.961 ±2.814;2.264±1.476比4.418±0.973,P<0.05).HP组bcl-2蛋白IA值在各时间点较脊髓损伤组表达明显升高(4.335±0.563比3.256±1.024;6.873±2.032比5.029±1.537;11.869±2.560比6.893 ±2.164;10.340±1.469比8.074 ±2.175;8.143 ±2.376比5.238±1.467,P <0.05),平均细胞凋亡指数(AI)在1、3、7、14 d较脊髓损伤组减少(20.63±5.86比26.37±4.76;29.85±8.12比37.96 ±3.81;31.56 ±4.01比41.74 ±6.69;22.66 ±5.24比32.87±9.90,P<0.05).HP组BBB评分在7、14d较脊髓损伤组升高[(5.68±1.83)分比(3.06±1.21)分;(10.21 ±2.64)分比(6.45±1.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可以拮抗局部损伤组织的炎性反应,并通过高表达bcl-2蛋白减少细胞凋亡,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肝细胞缺氧预处理细胞保护作用中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调控机制

    作者:高毅;单毓强;王瑜;潘明新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与肝细胞缺氧预处理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建立肝细胞缺氧预处理模型,应用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激动剂和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EK)的抑制剂,通过检测PKC磷酸化水平、p44/42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44/42MAPKs)、HSP70表达量、细胞存活率,同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研究缺氧预处理与HSP70表达的关系及HSP70表达的影响因素.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和缺氧复氧组(HR)比较,预处理组(HP)和PKC激动剂组的HSP70和p44/42MAPKs的表达量显著增加,同时PKC磷酸化水平显著增高,三者分别为每分钟(42.63±4.73)、(109.42±16.09)、(152.47±19.59) pmol/g(P均<0.01),肝细胞结构改变较小;和缺氧预处理组相比,PKC抑制剂组相应的观察指标呈相反的变化,PKC磷酸化活性显著降低,为每分钟(65.28±5.36) pmol/g(P<0.01);MEK抑制剂组HSP70表达量和磷酸化激活的p44/42 MAPKs表达量降低,肝组织细胞结构出现较明显的改变.结论效应保护蛋白HSP70在缺氧预处理中参与对肝细胞的保护,HSP70受到PKC介导p44/42 MAPKs信号通路的调控.PKC处在p44/42 MAPKs上游,PKC对p44/42 MAPKs起正性调控作用;p44/42 MAPKs调控HSP70的表达.

  • 体外双循环下缺氧预处理对犬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林;郑宏;艾来提·塔来提

    目的 观察在体全心脏实施缺氧预处理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选用健康比格犬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n=8)与缺氧预处理组(HPC组,n=8),分别在全身麻醉下开胸建立双体外循环(体循环+冠脉循环)模型,HPC组通过冠脉体外循环对在体全心脏实施缺氧预处理(缺氧3 min,复氧5 min,重复3次),C组不实施缺氧预处理;两组均实施冷灌注使心脏停搏,体外循环60 min后观察犬复跳成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除颤次数等临床表现;复跳后30 min结扎冠状动脉的左前降支主干中下1/3,60 min后观察心肌梗死的面积,并取标本做电镜分析;在T1(术前)、T2(体外循环开始前)、T3(复跳后即刻)、T4(缝扎冠状动脉的左前降支30 min后)分别检测肌钙蛋白水平和心肌酶谱;并观察两组间心脏舒缩功能和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HPC组在T3时点心肌酶谱水平高于C组(P<0.05),但在T4时点HPC组的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均显著低于C组(P<0.05);HPC组在一次性复跳率和除颤例数数上均有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7/8比4/8、1/8比5/8,P<0.05),HPC组心梗面积显著低于C组[(15.37±1.64)%比(29.77±3.38)%,P<0.05],电镜显示HPC组线粒体结构的损害及心肌细胞水肿的程度轻于C组.结论 在体全心脏缺氧预处理对于心肌细胞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够提高心肌细胞对缺氧的耐受能力.

  • 缺氧预处理对神经元、神经干细胞Notch1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丽;曾晓鹏;叶军明;黄宽;王力峰;郭锐

    目的 观察缺氧预处理对神经元、神经干细胞Notch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神经元、神经干细胞分成对照组(cell组),缺氧预处理组(a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b组)、缺氧预处理+缺血再灌注损伤组(a+b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otch1表达.结果 神经元、神经干细胞的a组(0.524±0.050、0.104 ±0.030)、b组(0.570±0.100、0.122±0.050)和a+b组(1.294±0.160、0.550±0.150) Notch1蛋白表达均高于cell组(0.394±0.060、0.031 ±0.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神经元、神经干细胞的a+b组(1.294±0.160、0.550±0.150) Notch1蛋白表达均高于各自的b组(0.570 ±0.100、0.122±0.050,P<0.05).结论 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氧预处理后,两种细胞Notch1蛋白表达均上调,缺氧预处理使两种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otch1蛋白表达上调更明显.

  • 缺氧预处理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胜;高钰琪;高文详;范明

    缺氧预处理可触发机体的内源性保护机制,使机体对严重缺氧或其它致死性应激产生防御和抵抗.缺氧预处理的保护作用与缺氧诱导因子及其调控基因、PI3-K/从t促细胞生存信号转导通路、活性氧、ATP敏感钾离子通道、Bcl-2等多种蛋白和信号分子的作用密切相关.

  • 二氯化钴预处理对大鼠脑梗死体积及SDF-1α/CXCR4表达水平的影响

    作者:穆珊珊;张春阳;石秋艳;王德龙;刘春景;陈历

    目的 观察二氯化钴预处理对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的影响;探讨缺氧缺血环境中SDF-1α/CXCR4生物轴对脑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6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氧预处理组(n=84)、模型组(n=84).按缺血后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6h、24h、3天、5天、7天、14天6个亚组.采用改良Longa方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缺氧缺血后脑组织病理学改变,通过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观察脑缺血后再灌注两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皮层区各个时间点SDF-1α及CXCR4的表达变化.结果 TTC染色显示,缺氧预处理组及模型组大鼠6h时即可见明显梗死灶,24h脑梗死体积趋于稳定.两组大鼠24 h、3天、5天、7天、14天5个时间点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预处理组各时间点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均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两组于脑缺血再灌注6h皮层区SDF-1α、CXCR4表达明显增加,7天表达至高峰,随后表达逐渐减少,14天仍有表达.缺氧预处理组各时间点皮层区SDF-1α、CXCR4的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多于模型组(P<0.05).结论 二氯化钴预处理能缩小脑梗死体积,其可能通过上调SDF-1α、CXCR4的表达水平,诱导脑缺氧耐受,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缺血组织迁移,发挥脑保护作用.

  • 缺氧预处理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日;陈胜喜

    目的:观察缺氧预处理(HPC)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保护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在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HPC模型上,设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预处理组、优降糖+缺氧预处理组,检测HPC对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 ,肌酸激酶(CK)和丙二醛(MDA)含量、细胞内ATP含量和细胞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结果:HPC可提高细胞生存率,减少细胞内ATP的降解,降低细胞内LDH及CK的漏出,减少细胞脂质过氧化物(MDA)的生成,并抑制ICAM-1的表达增加.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ATP sensitive K+ channel,KATP通道)阻断剂优降糖可完全消除HPC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在HPC心肌细胞保护作用机制中,KATP通道是重要的效应子,其机制与抑制ICAM-1的表达有关.

  • 缺氧预处理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郑湘榕;杨于嘉;贾延劼;刘杰波

    目的:研究缺氧预处理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及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新生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2)、假手术组(n=12)、缺氧缺血组(HIBD组,n=15)和缺氧预处理后缺氧缺血组(HPC组,n=21),缺氧预处理组在行HIBD模型前24 h吸8%浓度氧3 h.各组大鼠均于14日龄处死.观察大鼠脑组织神经病理学变化;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X-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测定神经元凋亡的情况;采用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大鼠脑组织HIF-1αmRNA的表达. 结果:HPC组脑皮层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较HIBD组减轻,HPC组大鼠脑组织HIF-1α基因的表达较HIBD组下降,HPC组脑细胞凋亡数目较HIBD组减少.结论:缺氧预处理可保护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减弱HIF-1αmRNA的表达,减少脑细胞凋亡.

  • 缺氧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日;陈胜喜

    缺氧预处理(hypoxic preconditioning, HPC)作为一种强大的内源性保护现象,表现为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改善心脏收缩功能恢复;提高心肌细胞在缺血/再灌注(ischemic/reperfusion,I/R)或缺氧/复氧(hypoxic/reoxygenation,H/R)损伤后存活率,减少细胞能量消耗及细胞内各种酶的漏出,减轻细胞内离子紊乱,释放内源性保护物质(腺苷、去甲肾上腺素、缓激肽、内皮细胞舒张因子等)和促使细胞内保护性蛋白的活化与合成增加以及一系列受体(腺苷受体等)及通道(KATP通道等)的激活与开放等等.本文就HPC心肌保护作用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胰岛表面涂抹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对小鼠1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作者:徐明;王新红;康雪玲;李宁;全晶;孟丹;向萌;陈思锋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胰腺表面涂抹正常或缺氧预处理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对1型糖尿病(T1DM)小鼠的治疗作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建立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将8周龄C57雄性正常小鼠随机分为5组:PBS组、iPSC组、STZ(链脲佐菌素注射造模)组、STZ+iPSC组和STZ+hpc-iPSC( STZ注射造模后给予缺氧预处理iPSC)组,每组10只。细胞在涂抹于胰腺之前用PKH-26红色荧光染色、包裹于低熔点琼脂糖之内。动态监测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和体重,直到第35天处死动物。发现与单纯STZ组相比,iPSC显著降低血糖,提高胰岛面积和胰岛/胰腺体积比,改善糖耐量和葡萄糖曲线组异常。 hpc-iPSC 的作用比iPSC更显著。 STZ+iPSC组小鼠的胰岛内存在红色荧光阳性的细胞,STZ+hpc-iPSC组胰岛内红色荧光阳性的细胞多于STZ+iPSC组。其余各组胰岛内均未观察到红色荧光阳性的细胞。胰腺表面涂抹iPSC或缺氧预处理的iPSC可以提高1型糖尿病小鼠生存率,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保护胰岛。 hpc-iPSC的治疗作用起效更早,效果更明显。

  • 蛋白激酶C和Ca2+在心肌细胞预处理中的作用

    作者:张梅;黄体钢;周丽娟

    目的探讨心肌细胞缺氧预处理、蛋白激酶C(PKC)和细胞内钙离子在心肌细胞预处理中的作用.方法在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预处理的模型上,观察缺氧预处理以及PKC抑制剂Chelerythrine和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对缺氧预处理的影响.结果缺氧预处理可以减少缺氧/复氧对心肌细胞的损伤.PKC抑制剂Chelerythrine和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可以抑制缺氧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结论PKC和钙离子介导心肌细胞的缺氧预处理.

  • 缺氧-复氧对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与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姚震;冯建章;符永恒;陈颜芳;耿庆山;周颖玲

    目的探讨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在缺氧(缺血)和缺氧-复氧(再灌注)状态下心肌细胞损伤和细胞凋亡情况.方法采用1~3天新生SD大鼠,常规方式的培养心肌细胞,给予模拟缺氧(缺血)液、模拟复氧(再灌注)液以及干预因素(终浓度为200 U/mL的SOD)处理,分为缺氧-复氧损伤组(H/R组)、缺氧-复氧损伤组+SOD(H/R+SOD组)、缺氧预处理组(HP组)和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进行以下指标观察:①台盼蓝排斥法计算细胞存活率;②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③心肌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④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测定;⑤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⑥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H/R组的细胞存活率为(42.5±5.5)%,明显低于H/R+SOD组和HP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4.5%±5.0%和66.4%±5.4%,P<0.05);而H/R组心肌细胞内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则明显增高(3.53±1.51)nmol/L,与HP组和H/R+SOD组的心肌细胞内MDA含量(1.52±1.03)nmol/L和(1.93±0.69)nmol/L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培养液中H/R组心肌酶活性增高,均提示了缺氧-复氧过程中心肌细胞损伤严重;同时,伴有心肌细胞内游离钙增加,也显著高于HP组和H/R+SOD组(P<0.01);而且细胞内钙的增加与细胞凋亡的数量呈正相关(γ=0.92,P<0.01).H/R组心肌细胞凋亡率为(18.52±6.15)%,也明显高于HP组和H/R+SOD组(分别为4.62%±2.57%和6.94%±2.71%,P<0.01).H/R组细胞超微结构可见多数细胞呈胞浆浓缩、核固缩深染等改变,而其他各组则少见.结论缺氧-复氧可加重心肌细胞损伤,伴着心肌细胞凋亡的增加;细胞内钙离子过多可能是促发心肌凋亡的因素.SOD和或缺氧预处理具有抗心肌细胞损伤和减轻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而且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而起作用的.

  • 缺氧预处理对颅脑损伤大鼠皮质内质网应激蛋白P-eIF2α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光杰;刘家传;王金标;杨艳艳;张星;王春琳;汤宏;徐燊

    目的:探讨缺氧预处理(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C)对颅脑损伤大鼠皮质内质网应激蛋白P-eIF2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HPC组(n=8)、外伤组(TBI ,n=96)、HPC+TBI组(HPCT, n=96)。采用改良Feeney’s法制作颅脑损伤大鼠模型,提前在低压氧舱内对大鼠处理3 d (-50 kPa、3 h/d)。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挫伤区周围皮质P-eIF2α表达变化,TUNEL法检测凋亡神经元细胞。结果 P-eIF2α蛋白于颅脑损伤后3 h开始增加,6~12 h逐渐升高,1 d达高峰,3~14 d逐渐恢复;HPCT组与TBI组比较,伤后6 h~7 d P-eIF2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组、HPCT组伤后6 h可见凋亡细胞表达,12 h~1 d上升,3 d达高峰,7~14 d逐渐恢复;HPCT组与TBI组比较,伤后12 h~7 d凋亡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C可选择性抑制颅脑损伤大鼠皮质P-eIF2α蛋白表达,减轻内质网应激损伤,降低细胞凋亡率,维持神经元细胞功能稳定。

88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