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副溶血弧菌在乳鼠肠道内竞争性定殖实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王维刚;李杰;赵宏群;阚飙;高鹤

    目的 建立评价副溶血弧菌在乳鼠肠道内定殖能力的实验方法,为研究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构建带有霍乱弧菌lacZ基因的副溶血弧菌临床分离株RIMD2210633(WT)的LacZ菌株(WT-lacZ);比较WT菌株与WT-lacZ菌株以及WT-lacZ菌株与环境分离株VP1907在CD-1乳鼠(5日龄)肠道定殖能力的差别.结果 成功构建X-Gal LB平板上显蓝色的副溶血弧菌LacZ菌株.WT-lacZ菌株和WT菌株在乳鼠肠道内定殖能力无差别,这表明可以用WT-lacZ菌株代替WT菌株进行后续的实验;VP1907与WT-lacZ菌株在乳鼠肠道内定殖的竞争系数在0.1左右,表明WT菌株的定殖能力明显高于VP1907菌株.结论 建立了评价副溶血弧菌肠道定殖能力的乳鼠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进行了临床分离株与环境分离株肠道定殖能力的比较分析.

  • 硒对体外心肌细胞过氧化损伤保护和骨架蛋白actin表达的影响

    作者:唐静;谭武红;朱延河;王立新;翟连榜

    目的 探讨硒对H2O2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以及α-actin和β-a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H2O2组,Se 0.05、0.5、1.0和5.0 μmol/L组,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实验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比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培养介质中LDH和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α-actin和[β-actin蛋白的表达.结果 Se 0.5 μmol/L可减轻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各加硒组LDH和MDA水平较H2O2组显著降低(P<0.05),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其中Se 0.5 μmol/L组LDH和MDA含量在各加硒组中低;Se 0.5μmol/L组α-actin表达水平较H2O2组升高并高于正常对照组;Se 0.5μmol/L组β-actin表达水平较损伤组升高,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0.5 μmol/L硒对H2O2损伤心肌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维持和保护α-actin和β-actin的表达,参与细胞骨架蛋白重构.

  • 阪崎肠杆菌培养产物对乳鼠肠上皮细胞的损伤研究

    作者:任立松;张东辉;陈卓;马龙;许永华;李建瑛

    目的:纯化阪崎肠杆菌(ES)培养产物,通过体内侵袭乳鼠肠上皮细胞、体外侵袭caco-2细胞,分析其对肠上皮细胞的损伤特征.方法;阪崎肠杆菌用酪蛋白氨基酸液体培养基(CAYE)培养后离心取上清,硫酸铁法纯化上清并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SDS-PAGE)电泳分析.将纯化产物分别进行体内、外侵袭实验.纯化产物对3-4日龄ICR乳鼠灌胃4d,7d后无菌解剖取小肠,制做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纯化产物侵袭caco-2细胞.光镜观察细胞变化.结果:阪崎肠杆菌(ES)培养液上清纯化后,SDS-PAGE电泳显示纯化产物包括3个分子量相近的蛋白质;乳鼠实验表明纯化产物能够引起肠上皮细胞变性水肿、核消失;体外实验表明,纯化产物能够引起caco-2细胞形态变化并死亡.结论:阪崎肠杆菌培养后能够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对肠上皮细胞具损伤作用.

  •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

    作者:张滕;郭利平

    目的 探讨乳鼠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更好地获取高存活率、高搏动率及高纯度的心肌细胞,以建立良好的原代心肌细胞研究模型.方法 无菌状态下取出生3 d以内Wistar乳鼠心室肌,以混合消化酶(0.06%胰蛋白酶和0.1%Ⅱ型胶原酶均量混合液)反复进行短时间多次消化,用差速贴壁法纯化心肌细胞,并加入5-溴脱氧尿嘧啶抑制非心肌细胞分裂增殖,2 d后首次换液,以后隔日换液.结果 心肌细胞24 h左右已基本贴壁,并可见单个细胞搏动,2~6 d形成单层心肌细胞和其细胞簇的同步搏动,经培养所获细胞搏动良好,存活率高,免疫组化鉴定显示培养的心肌细胞纯度95%以上.结论 该方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 丹参酚酸B调节缺氧损伤乳鼠心肌细胞TLR4-NFκB-TNFα炎性反应通路的量效时效关系研究

    作者:张云;张婷;郭丽丽;刘瑞华;吴广均;张盈颖

    目的:探讨丹参酚酸B不同给药浓度和不同给药时间窗对缺氧损伤乳鼠心肌细胞TLR4-NFκB-TNFα炎性反应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纯化出生1~3 d Wistar乳鼠心肌细胞、建立体外缺氧细胞模型.丹参酚酸B(SalB)大、中、小剂量浓度分别为10-5 mol/L、10-6 mol/L和10-7 mol/L并按照缺氧前6 h、缺氧同时和缺氧后6 h 3种给药方式进行干预.qRT-PCR法检测心肌细胞too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mRNA的表达,细胞爬片免疫组化法检测TLR4和NFκB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缺氧模型组TLR4和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细胞上清液中TNFα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和缺氧模型组比较,丹参酚酸B预防给药和同时给药大、中剂量组TLR4和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细胞上清液中TNFα的浓度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预防给药大剂量组下降显著(P<0.01).结论:TLR4-NFκB-TNFα炎性反应通路在缺氧损伤6 h即明显激活.SalB预防或同时干预对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作用与抑制TLR4-NFκB-TNFα炎性反应损伤通路相关.SalB具有量效和时效性,以大剂量预防给药效果佳.

  • 铁离子诱导的自由基对培养的乳鼠神经元的损伤及三羟异黄酮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琳;赵丽;吴建粱;窦炎;张霞

    三羟异黄酮是一种具有广泛营养学价值,健康保护作用和治疗学意义的非固醇类物质,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保护心血管、抗骨质疏松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三羟异黄酮具有重要的预防或延缓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三羟异黄酮的抗氧化应激作用被认为是其健康保护作用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 七味白术散对人轮状病毒感染乳鼠血清 IFN-γ、TNF-α的影响

    作者:杨波;伍参荣;唐小梅;胡建中;赵武能

    目的观察七味白术散对人轮状病毒(HRV)感染乳鼠血清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七味白术散治疗HRV感染的作用机制.方法NIH乳鼠经口建立感染模型,按窝随机分为3组,并分别灌服生理盐水(NS)、七味白术散、病毒唑,正常组灌服NS,连续7 d.采用ELISA法检测HRV感染乳鼠血清IFN-γ、TNF-α.结果七味白术散组血清IFN-γ高于模型组,TNF-α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能提高HRV感染乳鼠血清IFN-γ,下调血清TNF-α,显示一种新的免疫调节效应.

  • 异牡荆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作者:任静娜;饶本龙;马宏昕;沙毛毛;匡怡;许正新

    探究异牡荆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通道电流的影响.该实验采用MTT检测法探究异牡荆素的安全范围,结果显示该药物的IC5010~30 μmol·L-1,而膜片钳实验所选用的药物浓度1~3μmol·L-1均在该安全范围之内.此外,采用主动脉逆行灌流单酶解法得到单个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引导、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并分析在给予异牡荆素(Ⅳ)前后该电流特征的变化.当Ⅳ终浓度低于0.1μmol·L-1时,其对Ito无明显影响,但随着浓度的升高(≥0.3μmol·L-1),Ito峰值逐渐降低[由给药前的(32.32±2.9)pA/pF分别降为(25.83±4.3)pA/pF,1μmol·L-1Ⅳ和(19.51±3.5) pA/pF,3μmol·L-1 Ⅳ],呈现出浓度依赖性抑制现象.在1~3 μmol·L-1浓度内,Ⅳ使Ito的Ⅰ-Ⅴ曲线明显下移.激活曲线结果显示,Ⅳ可使大半数激活电位(V1/2)向正值方向移动[给药前V1/2为(19.59±1.6) mV,给药后V1/2分别升高(22.81±1.7) mV,1μmol·L-1 Ⅳ;(28.86±1.4) mV,3μmol·L-1Ⅳ],同时激活曲线右移.It.稳态失活曲线的大半数失活电位(V1/2):给药组(-61.81±1.3)mV,1μmol·L-1和(-71.50±1.4)mV,3μmol·L-1较给药前(-51.43±0.99)mV显著降低.而就失活后恢复曲线的失活时间常数(τ)而言,给药后的τ较给药前明显升高[给药前(94.89±0.73) ms;给药后(118.5±1.5) ms,1μmol· L-1;(162.4±1.4) ms,3μmol·L-1],Ⅳ使Ito的失活后恢复曲线右移,提示其能延长瞬时外向钾通道的失活后恢复时间.异牡荆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的Ito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不同浓度1,6-二磷酸果糖对IL-1β损伤的乳鼠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郑倩;方海立;张能;曹弟勇;康健;敬华娥

    1,6-二磷酸果糖(Fructose-1,6-Disphosphate,FDP)能在分子水平上调节细胞代谢中若干酶活性,恢复和改善细胞代谢,对多种组织细胞有明显的保护功能.本实验室已报道5~10 mmol/L FDP对白介素-1β(IL-1β)损伤的胰岛有保护作用[1],但是笔者也发现低浓度和高浓度的FDP不具相同作用.提示应用FDP需注意剂量对其效应的影响.

  • 缓激肽B_2受体部分介导奥帕曲拉抑制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

    作者:郑亚萍;蔡智慧;赵艳峰

    大量研究证明,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时循环中的ET-1的浓度升高,后者与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奥帕曲拉(Omapatrilat,OMA)作为一种新型的血管肽酶抑制剂(va-sopeptidase inhibitor,VPi),能同时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ACE)和中性内肽酶(neutral endopeptidase,NEP)的活性,呈浓度依赖性抑制ET-1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和胶原合成[1],但机制目前尚未见报道.

  • 乳鼠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

    作者:张涛;滕可导;田启超;田丽芳;穆祥

    目的 改进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选取10~15d龄的SD大鼠,采用植块法培养原代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继代培养中通过差速消化和差速贴壁方法、结合倒置显微镜下形态学的观察进行继代培养和纯化,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对培养细胞进行了鉴定.结果 成功培养了大鼠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呈多边形或鹅卵石状;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显阳性.结论 改良了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获得了较高纯度的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可用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 生后不同时间乳鼠心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征

    作者:谭玉珍;王海杰

    目的 观察生后不同时间乳鼠心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征,建立理想的分离和纯化乳鼠心肌细胞技术. 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消化和机械分离,结合两次差速贴壁法以及使用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从生后1~7d乳鼠心脏分离和纯化心肌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和自发性搏动,并用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丁(cTnT)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鉴定.利用原位透射电镜术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并观察其对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的反应. 结果 从乳鼠心脏分离的细胞95%以上为心肌细胞,存活率为95%以上.乳鼠心肌细胞包括短柱状或杆状细胞和不规则形细胞.生后1~3d鼠大部分杆状细胞呈现幼稚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6~7d鼠的杆状细胞具有类似于成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cTnT呈高表达,横纹明显.不规则形细胞含有少量肌丝束,排列不规则.少数体积较小的细胞呈现未分化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培养72h后80%以上的细胞出现自发性搏动.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刺激后,搏动细胞数目增多,搏动增强.生后6~7d鼠杆状细胞的药物反应较强. 结论 两类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自发性搏动和对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的反应不同.生后6~7d鼠心肌细胞较适合于成熟心肌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本实验建立的方法 是一种较理想的乳鼠心肌细胞培养方法 .

  • 国产狂犬病纯化疫苗的研制和应用前景

    作者:俞永新

    众所周知,狂犬病一旦出现症状几乎是100%死亡,因此唯一的预防措施就是在被疯动物致伤前或致伤后注射狂犬病疫苗.70年代前世界各国所用的狂犬病疫苗都是粗制的成年动物(绵羊、山羊、家兔)或乳鼠的脑组织或鸡胚组织生产的疫苗,这种疫苗不但副反应大,免疫效果也很差.

  • 多乳鼠--拉沙热的传播媒介

    作者:郑剑宁;裘炯良;蔡高宏;蒋伯敏

    多乳鼠仅出现在热带非洲,是传播拉沙热的重要媒介.拉沙热是由拉沙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记载,但直到1969年在尼日利亚的拉沙镇首次分离出病毒而得名.该病传染性强,病死率较高,主要在中非、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刚果、几内亚、马里和塞内加尔等国有暴发性流行.近年来英国、德国、荷兰等也多次发现输入性病例.目前,它已成为新的国际性传染病,美国、加拿大、日本及欧洲诸国已对其采取卫生检疫措施.为防止该病传人我国,笔者从多乳鼠的种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传播疾病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 杂色曲霉素对新生乳鼠致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邢凌霄;张祥宏;申海涛;李月红;刘静;邢欣;周丙娟;严霞;王俊灵

    我们采用单次杂色曲霉素灌喂新生乳鼠,以观察其诱发肺癌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清洁级健康BALB/c孕鼠18只,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提供,动物合格证号为DK0410-101.每只孕鼠分笼喂养,待新生乳鼠出生后即进行灌喂处理,每窝乳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灌喂杂色曲霉素,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 新疆出血热病毒感染乳鼠的病理学观察与检测

    作者:赵晓冬;王翠娥;吴小红;李豫川;曹军田;严格;李金凤

    目的观察新疆出血热病毒感染乳鼠引起的病理学变化,建立病理学检测方法.方法分别经皮下与腹腔两种途径感染乳鼠,HE染色后观察引起的病理学变化,并分别应用免疫组化、RT-PCR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病毒抗原、核酸以及病毒粒子进行检测.结果乳鼠经两种不同途径接种病毒后均出现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并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免疫组化可在肝细胞胞浆查见病毒抗原分布,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在肝细胞胞浆内查见病毒粒子,RT-PCR可在心、肝、脾、肾以及脑组织内检测到病毒核酸.结论乳鼠对新疆出血热病毒敏感,经皮下与腹腔接种病毒均可致病;肝脏是新疆出血热病毒感染乳鼠的主要靶器官,主要病变为肝实质细胞的变性、坏死.结合免疫组化、透射电子显微镜与RT-PCR技术可对组织中的新疆出血热病毒进行检测与定位.

  • 我国首例寨卡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吴德;谈琦琪;孙九峰;周惠琼;管大伟;张欢;宁丹;柯昌文

    目的:建立寨卡病毒分离方法,为寨卡病毒的分离积累经验。方法将寨卡病毒血清阳性标本通过颅内注射途径接种1~3日龄BALB/c乳鼠,接种6日后处死,提取乳鼠脑、心、肝、脾、肺、肾、肌肉、皮肤和肠组织,均浆取上清提取病毒核酸,real-time RT-PCR进行核酸检测鉴定。阳性脑组织上清进行乳鼠传代接种。分离的病毒株用巢式PCR进行扩增,所获得的序列用MEGA6.0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从接种寨卡病毒的乳鼠脑、心和肝等组织中均可检测出寨卡病毒核酸,其中心和脑组织寨卡病毒Ct值低,分别为24.4和25.3个循环。传代乳鼠病毒接种后2日可在乳鼠脑组织中检测出病毒核酸。巢式PCR成功扩增出1034个碱基大小的片段,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本次分离的毒株属于亚洲族系。结论利用乳鼠颅内接种法,成功分离1株寨卡病毒,该病毒属于亚洲族系。

  • SARS病毒对乳鼠和鸡胚致病性的初步观察

    作者:于曼;司炳银;刘洪;邓永强;张雨;范宝昌;常国辉;甘永华;王翠娥;李豫川;秦鄂德;祝庆余

    目的建立SARS病毒的动物模型. 方法选用1~5日龄的BALB/c乳鼠和昆明种乳鼠,通过脑内、腹腔和鼻腔3种途径,分别接种自广州和北京地区非典型肺炎病人中分离的SARS病毒BJ01和GZ01株,观察该病毒对不同种系小鼠的致病性.同时,选用8~10日龄鸡胚经尿囊腔接种这2株病毒,观察对鸡胚的致病性. 结果与结论采用SARS病毒BJ01和GZ01株经脑内接种,均可使BALB/c乳鼠和昆明种乳鼠发病或死亡,但这种致病性不规律;而从腹腔和鼻腔途径接种病毒均不能使乳鼠发病.鸡胚对该病毒不敏感.

  • 登革2型型内嵌合病毒HFT04/501乳鼠神经毒力特征的研究

    作者:赵卫;范宝昌;胡志君;陈水平;王鹏程;苑锡同;李晓萸;于曼;秦鄂德;杨佩英

    登革2型(DEN2)病毒04株是1985年海南省登革热流行高峰期从登革出血热患者血清中分离,无乳鼠神经毒力.

  • 体外快速筛选和鉴别Coxsackievirus B3有毒株和无毒株方法

    作者:黄振武;夏弈明;金奇;吴红英

    由于缺乏有效的体外鉴别柯萨奇病毒B3(Coxsackievirus B3,CVB3)致病性的方法,长期以来接种乳鼠体内观察心肌病变.

205 条记录 1/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