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种并殖吸虫虫卵的形态比较

    作者:王文林;雷霖;高伟民;张扬;周本江

    目的探讨虫卵的特征在并殖吸虫分类学上的意义. 方法将并殖吸虫后尾蚴或囊蚴经腹腔注射法感染大鼠,获取成熟虫卵,用10%甲醛固定后,油镜下观察虫卵并测量各项指标. 结果测量的8项指标中有2项(虫卵长径和卵盖宽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另6项指标(虫卵宽径、卵盖高度、卵壳侧壁厚度、卵壳末端厚度、小棘的长径和宽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 结论虫卵的特征在并殖吸虫虫种鉴别上有一定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 丰宫并殖吸虫囊蚴、后尾蚴透射电镜观察

    作者:王文林;雷霖;宋精玲;周本江;张鸿飞;刘爱武;韩丹;林萍

    目的了解丰宫并殖吸虫囊蚴、后尾蚴的超微结构. 方法应用透射电镜进行观察. 结果囊蚴壁是由电子密度中等而均匀的物质构成,未见细胞和微管道结构.囊内幼虫和后尾蚴的体被由外皮层、肌层、皮层细胞组成,外皮层为一合体层,包括外质膜、基质、基质膜,外皮层表面呈指状突起,皮层基质内有皮棘,其根部位于基质膜,顶端被外质膜覆盖. 结论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比较,囊内幼虫和后尾蚴的体被结构无明显差异性.

  • MMP-9和TIMP-1在丰宫并殖吸虫感染大鼠致肺纤维化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芳

    目的观察丰宫并殖吸虫感染大鼠致肺损伤时MMP-9及其抑制剂TIMP-1在肺纤维形成过程中的动态表达,探讨MMP-9和TIMP-1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机理.方法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两组.即正常对照组5只和感染组20只.感染组按感染时间长短分为4组,每组5只(感染3周组、感染5周组、感染7周组、感染9周组).在不同的感染时间处死各组大鼠.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的MMP-9,TIMP-1含量.同时取肺组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判断肺组织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行免疫组化染色测MMP-9,TIMP-1在肺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和Masson染色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结果显示: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肺部炎症逐渐加重,之后炎症有所减轻而胶原明显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显示:随病情进展,MMP-9的表达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TIMP-1是持续上升的,MMP-9/TIMP-1比值也是先上升后下降的,即MMP-9/TIMP-1比值在肺损伤早期(肺泡炎期)是升高的,在后期(肺纤维化期)是降低的.ELISA法所检测的血清中的MMP-9,TIMP-1含量及其两者的比例也出现类似的变化.结论丰宫并殖吸虫感染大鼠可引起肺脏纤维化病变.肺脏病变的严重程度与感染时间、MMP-9和TIMP-1的表达有关.提示MMP-9和TIMP-1在丰宫并殖吸虫感染大鼠致肺纤维化的形成机制中起作用.

  • 云南省绿春县并殖吸虫的初步调查

    作者:杨斌斌;周本江;李如青;白中文;吴欧保;高秀芳

    2006年分别选择云南省绿春县的大兴、戈奎和牛孔等3个乡镇的山涧溪流中捕获溪蟹69只,用研磨水洗沉淀法分离并殖吸虫囊蚴.仅在牛孔乡的景洪溪蟹(Potamon chinghungense)体内检获并殖吸虫后尾蚴,溪蟹的感染率为27.6%(8/29),未检获囊蚴,平均每蟹感染后尾蚴2.25条.经形态学鉴定为丰宫并殖吸虫(Paragonimus proliferus)的后尾蚴.首次证实云南省绿春县为丰宫并殖吸虫的分布区.

  • 丰宫并殖吸虫的扫描电镜观察

    作者:周本江

    目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丰宫并殖吸虫的后尾蚴、不同虫龄的成虫和虫卵,为鉴别虫种提供资料.方法从流行区的溪蟹体内分离丰宫并殖吸虫的后尾蚴,实验感染的大鼠肺虫囊内获取38 d和113 d成虫及虫卵,经2.5%戊二醛和1%锇酸同定、乙醇脱水及蒸金处理后,用STEREOSCAN-100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后尾蚴的皮棘为单生型,皮棘的形状有2种类型,即尖刀形和鱼鳞形,腹吸盘与体壁邻接处有6个分布对称的小型圆丘状乳突.不同虫龄的成虫皮棘均为典型的丛生型,虫体前中部的皮棘发达和密集,排列规则;体后部的稀疏,排列不规则.看不出虫龄间的皮棘差异.卵壳表面光滑,卵盖与卵壳连接处可见增厚的肩峰状突起,另一端有一小的疣状突起.结论丰宫并殖吸虫后尾蚴和成虫的皮棘均具有其特有的形态,但同种的不同个体以及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皮棘的大小和形态都显示一定的差异.

  • 斯氏狸殖和丰宫并殖吸虫成虫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等电聚焦电泳的比较研究

    作者:陈建春;李树德;王文林;张淑珍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斯氏狸殖吸虫(Pagomogonimus skrjabini Chen.1959)和丰宫并殖吸虫(Paragonimus proliferus.1964)成虫乳酸脱氢酶(LDH)的比较研究,为吸虫的分类及定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等电聚焦电泳,对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进行分离,并采用底物特一性染色法进行确定电泳结果.结果两虫种成虫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谱分析,结果发现二者均显示5条酶带,其中斯氏狸殖吸虫的LDH有3条优势酶带(LDH1、LDH2、LDH3)而丰宫并殖吸虫的LDH仅有2条优势酶带(LDH1、LDH2);对各成分的等电点及相对迁移率进行计算,发现丰宫并殖吸虫与斯氏狸殖吸虫间存在生化指标的差异,同时也发现两虫种间具有一共同性质的LDH4.结论通过对两虫种同工酶谱的分析可知,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亲源性,但二者间又有同工酶谱的差异性,因此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谱的分析可为并殖吸虫的分类提供生化依据和指标.

  • 丰宫并殖吸虫实验宿主感染的研究

    作者:周本江;王文林;雷霖

    目的进一步研究丰宫并殖吸虫的囊蚴及其宿主性.方法从丰宫并殖吸虫流行区采集溪蟹,鉴定种类,分离囊蚴及后尾蚴,观测后感染实验宿主,收集成虫制片观测鉴定.结果绝大多数后尾蚴在蟹体内不形成囊壁,形成囊壁的囊蚴体积巨大在 1mm以上,一层极薄易碎的囊壁.第二中间宿主为景洪溪蟹和毛足溪蟹,前者的自然感染率为 53.19% ,后者为 66.67%.丰宫并殖吸虫的适宜实验终宿主是大白鼠,犬、猫为不适宜宿主.结论宫并殖吸虫囊蚴的大小在 1mm以上,是已知的并殖吸虫囊蚴中之大者.第二中间宿主为景洪溪蟹和毛足溪蟹.大白鼠是其适宜的实验终宿主.

  • 丰宫并殖吸虫二种感染动物方法效果比较

    作者:雷霖;王文林;周本江;夏代光

    对丰宫并殖吸虫皮下组织和腹腔注射法感染大鼠进行效果比较,用皮下组织注射法感染8只大鼠(每鼠接种后尾蚴10个),虫体回收率为18.8%,大鼠阳性率为75%;腹腔注射法感染12只大鼠(每鼠接种后尾蚴10个),虫体回收率为16.7%,大鼠阳性率为50%,经统计学处理2种方法的虫体回收率和大鼠的阳性率均无差异性(P>0.05),认为皮下组织注射法简便易行,且对动物的安全性更高,可推广应用。

  • MMP-1,TIMP-1在丰宫并殖吸虫所致的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

    作者:周蜀;姚娜;刘俊;王文林

    目的 观察丰宫并殖吸虫所致的大鼠肝脏损伤时MMP-1及其抑制剂TIMP-1在肝纤维形成过程中的动态表达,从而反映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理.方法 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2组.即正常对照组5只和感染组20只.感染组按感染时间长短分为4组,每组5只(感染3周组、感染5周组、感染7周组、感染9周组).感染组每只大鼠腹腔注射8条丰宫并殖吸虫后尾蚴建立动物模型,对照组每只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按感染时间处死各组大鼠.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的MMP-1,TIMP-1含量.同时取肝组织行HE染色判断肝组织发炎程度及肝纤维化程度,行免疫组化染色测MMP-1,TIMP-1在肝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结果显示: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肝部炎症逐渐加重,以感染后5周为明显,之后肝细胞变性坏死逐渐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显示:随病情进展,MMP-1、TIMP-1的表达都是持续上升的.ELISA法所检测的血清中的MMP-1呈现上升的趋势,TIMP-1含量是持续上升的.结论 丰宫并殖吸虫感染大鼠可引起肝脏纤维化病变,MMP-1和TIMP-1在此病变过程中的表达有所差异.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与感染时间、MMP-1和TIMP-1的表达有关.提示MMP-1和TIMP-1在丰宫并殖吸虫感染大鼠致肝纤维化的形成机制中起作用.

  • 丰宫、小睾并殖吸虫囊蚴透射电镜观察比较

    作者:王文林;雷霖;周本江;宋精玲;张鸿飞;刘爱武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丰宫、小睾并殖吸虫囊蚴的超微结构,囊蚴壁分别由电子密度中等或较低的物质所构成,未见细胞和微管道结构.囊内蚴虫的体被均由外皮层、肌层、皮层细胞组成,外皮层为一合体层,包括外质膜、基质、基质膜,外皮层表面均有指状突起.丰宫、小睾并殖吸虫囊蚴壁厚度分别为2.5μm和16μm,电子密度也有差别,囊内蚴虫的基质膜厚度分别为0.6μm和0.4μm,说明透射电镜观察并殖吸虫囊蚴对并殖吸虫分类有一定意义.

  • 丰宫、小睾并殖吸虫囊蚴或后尾蚴在溪蟹体内的分布和囊蚴脱囊的比较

    作者:王文林;雷霖;周本江;夏代光

    对丰宫、小睾并殖吸虫在溪蟹体内的分布、囊蚴或后尾蚴形态特点以及囊蚴脱囊进行比较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从溪蟹体内分离得到的丰宫并殖吸虫囊蚴占11.7%,后尾蚴占88.3%,囊蚴在10 min内全部自然脱囊而成为后尾蚴.这一现象在并殖科虫种中较为独特,在虫种分类上有一定意义.二种并殖吸虫囊蚴或后尾蚴在溪蟹体内的定居部位以胸肌分布多,内脏次之,附肢少.

  • 丰宫并殖吸虫后尾蚴、成虫及小睾并殖吸虫成虫的蛋白电泳分析

    作者:王文林;夏代光;雷霖;周本江

    应用IEF技术对丰宫并殖吸虫后尾蚴的可溶性蛋白进行分析,并同丰宫并殖吸虫成虫、小睾并殖吸虫成虫电泳结果进行比较.IEF结果显示:丰宫并殖吸虫后尾蚴显带11条,主带6条(3~4,6,8~10);成虫显带17条,主带7条(4~7,12~14);小睾并殖吸虫成虫显带13条,主带5条(6~7,10~12).丰宫并殖吸虫后尾蚴和成虫、小睾并殖吸虫成虫的电泳图谱及主带分布既有显著差别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 在勐腊县市售溪蟹中查到两种并殖吸虫

    作者:王文林;雷霖;周本江;夏代光;张翔

    首次报道了在勐腊县农贸市场市售的溪蟹中查到小睾并殖吸虫囊蚴和丰宫并殖吸虫后尾蚴.溪蟹从偏远的山区贩运到城镇的农贸市场,可能导致城镇居民并殖吸虫病的流行或暴发,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 并殖吸虫感染大鼠异位寄生2例

    作者:王文林;雷霖;周本江;陈元晓;张闻

    并殖吸虫由于其成虫通常寄生于终宿主的肺脏,亦称肺吸虫.如果在肺脏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引起异位损害,则称并殖吸虫异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本文报道小睾、丰宫并殖吸虫实验感染大鼠异位寄生2例.

  • 丰宫并殖吸虫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作者:王文林;雷霖;周本江;刘爱华;王蕊芳;林世英

    首次报道丰宫并殖吸虫(Paragonimus prolifertts)染色体数目为2n-22,n=11,染色体核型由 1对大型和2对小型的中着丝粒染色体(m)、4对大型和4对小型的亚端着丝粒染色体(st)组成.丰宫并殖吸虫染色体核型与克氏、大平并殖吸虫以及斯氏狸殖吸虫的核型比较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为确立丰宫并殖吸虫在分类学上的独立地位提供了依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