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SR-PCR技术研究9种拟钉螺的遗传变异

    作者:张波;牛安欧;任伟;关飞

    目的 对9种拟钉螺进行遗传变异研究,为拟钉螺从基因水平分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微卫星锚定PCR(SSR-PCR)技术对海峡两岸4省7地的拟钉螺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扩增产物按Nei的方法计算遗传距离,并应用SPSS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各地拟钉螺标本的PCR产物呈多态性,其中台湾邱氏拟钉螺与中国大陆拟钉螺地域株遗传距离为0.7391~0.9130;向氏拟钉螺和秉氏拟钉螺间扩增产物相似性大,遗传距离为0.2174;神农架拟钉螺与向氏拟钉螺、秉氏拟钉螺的遗传距离为0.3333~0.3913;十堰拟钉螺和洪山拟钉螺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5556;福建拟钉螺与湖北拟钉螺地域株的遗传距离为0.3913~0.7000;武鸣拟钉螺与湖北拟钉螺地域株的遗传距离为0.6667~0.8889.结论 9种拟钉螺在基因水平上至少可以分为4类:1)向氏拟钉螺、秉氏拟钉螺和神农架拟钉螺为一类;2)洪山拟钉螺和十堰拟钉螺为一类;3)武鸣拟钉螺为一类;4)福建拟钉螺为一类.台湾邱氏拟钉螺应为钉螺.

  • 异盘并殖吸虫流行区第二中间宿主感染的纵向观察初报

    作者:胡文庆;刘登宇;申继清;张鸿满

      异盘并殖吸虫已被证实是并殖吸虫中人类的致病虫种,同时查明广西那坡县为目前国内主要流行区[1]。并殖吸虫的传播流行离不开蟹类,为了解疫区流行情况的变化格局,自1993年起作者连续深入异盘并殖吸虫流行区对本虫第二中间宿主凹肢溪蟹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初报如下。1 方法  每年在那坡县百南乡流行区的固定溪沟分别捕捉一定数量的凹肢溪蟹(Potamon flexum),并对自然环境作一般观测。将每一溪蟹秤重、解剖捣碎、水洗过滤,然后镜检、记录异盘并殖吸虫囊蚴,并统计其感染率、感染度。2 结果与讨论  流行区所到之处均可查见传播异盘并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拟钉螺(Tricula sp.)[2]和第二中间宿主凹肢溪蟹。我们对凹肢溪蟹进行了4年(次)的连续调查,结果见表1。表中显示,各年份检获的溪蟹感染率在97.35%~98.95%,四者非常接近。说明该自然疫源地各流行环节依然维持良好。

  • 拟钉螺及其传播的血吸虫的种系发生

    作者:关飞;牛安欧

    拟钉螺可作为多种亚洲血吸虫和并殖吸虫的中间宿主,对其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正逐渐深入.亚洲血吸虫的起源归属问题仍末得到解决,中华血吸虫的研究有望为其提供参考.该文从形态学、种群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等4个方面阐述了拟钉螺亚科系统发育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华血吸虫及其相关的亚洲血吸虫的研究现状,并就今后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

  • 中华血吸虫在广西那坡县的发现

    作者:胡文庆;刘登宇;周世祜

    1989年12月,作者等于广西那坡县异盘并殖吸虫病流行区作中间宿主调查,在当地的拟钉螺(Tricula sp,种名待定)体内查获短叉尾蚴寄生.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福建省并殖吸虫第1中间宿主种类、分布及感染率的调查

    作者:李友松;曾森平;张世阳;周宪民;许龙善;林金祥;程由注;林陈鑫

    [目的]调查福建省并殖吸虫第1中间宿主淡水螺的种类、地理分布和感染率. [方法]捕捉各地淡水螺类,检查其所携带不同虫种的并殖吸虫尾蚴感染率. [结果]在 25 个县中,发现全省有 6 种淡水螺类可充当并殖吸虫第1中间宿主,即放逸短沟蜷、湖北钉螺闽亚种、福建拟钉螺、建瓯洱海螺、小桥拟钉螺和新店拟钉螺,其感染率 (%)分别为0.26、0.53、0.15、0.49、0.15和6.57;放逸短沟蜷分布较广. [结论]放逸短沟蜷为传播并殖吸虫的优势种.

  • RAPD技术研究6种拟钉螺的遗传变异

    作者:任伟;牛安欧;李友松;向选森

    目的对来自中国3省5地的6种拟钉螺进行遗传变异研究,明确它们的亲缘关系,为拟钉螺的DNA分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6种拟钉螺进行PCR扩增,根据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带型,计算各地拟钉螺的遗传距离,并绘制系统进化树;观察比较6种拟钉螺的外部形态和生态环境,并结合RAPD实验分类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讨论. 结果 RAPD技术可将6种拟钉螺分为4类:①秉氏拟钉螺和向氏拟钉螺;②洪山拟钉螺和新店拟钉螺;③十堰拟钉螺;④武鸣拟钉螺.外部形态和生态环境方面,秉氏拟钉螺与向氏拟钉螺、洪山拟钉螺与新店拟钉螺的外部形态及生态环境较为相似,其它螺种间则差异较大.结论 6种拟钉螺在基因水平上存在差异,此差异与拟钉螺外部形态、生态因素等传统分类因素相关联.

    关键词: RAPD 拟钉螺 遗传变异
  • 中国不同种拟钉螺CO1基因序列差异分析及其系统学初探

    作者:关飞;牛安欧;李友松

    目的 研究中国拟钉螺线粒体CO1基因的差异并初步探讨其系统发生.方法 收集4省7地拟钉螺标本,抽提基因组DNA,PCR扩增线粒体CO1基因,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序列测定,所测序列用Kimura双参数法计算遗传距离,NJ和UPGMA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PCR扩增得到大小约700bp的片段.遗传距离显示:台湾邱氏拟钉螺与湖北钉螺滇川亚种亲缘关系近距离为0.124,而与其余6种拟钉螺遗传距离较远,遂将其分为两组.6种拟钉螺组内距离为0.127,两组间距离为0.179.两种方法构建进化树拓扑结构基本一致.台湾邱氏拟钉螺与湖北钉螺滇川亚种聚为一支,其余6种拟钉螺位于另一支.结论 台湾邱氏拟钉螺应归入湖北钉螺,钉螺与拟钉螺属单源进化.中国不同种拟钉螺CO1基因存在差异.

  • 鄂西北地区斯氏狸殖吸虫中间宿主感染状况变化及原因分析

    作者:朱敬;卫荣华;刘丹丹;杨树国

    目的:调查鄂西北地区斯氏狸殖吸虫中间宿主感染状况变化,分析其原因.方法:2015年对鄂西北地区四县一市进行中间宿主感染状况调查和回顾性分析.调查斯氏狸殖吸虫中间宿主拟钉螺和华溪蟹的感染率.结果:斯氏狸殖吸虫病流行区中间宿主拟钉螺和华溪蟹的感染率分别为0.19%和4.67%,与1985年华溪蟹的感染率91.36%相比明显下降.结论:鄂西北地区原流行区仍有斯氏狸殖吸虫病流行,生态环境改变可能导致华溪蟹的感染率下降.

  • 川北地区淡水螺淡水蟹体内寄生吸虫幼虫的调查

    作者:杨尚君

    为了解川北地区如今吸虫类群情况,笔者从调查吸虫幼虫的途径,进行吸虫类群的调查.从2000年-2002年每年6月上旬到9月下旬,在川北地区各地收集到的椎实螺、纹沼螺、川卷螺、半球多脉扁螺、拟钉螺共计2132只,石蟹46只.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