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异盘并殖吸虫流行区第二中间宿主感染的纵向观察初报

    作者:胡文庆;刘登宇;申继清;张鸿满

      异盘并殖吸虫已被证实是并殖吸虫中人类的致病虫种,同时查明广西那坡县为目前国内主要流行区[1]。并殖吸虫的传播流行离不开蟹类,为了解疫区流行情况的变化格局,自1993年起作者连续深入异盘并殖吸虫流行区对本虫第二中间宿主凹肢溪蟹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初报如下。1 方法  每年在那坡县百南乡流行区的固定溪沟分别捕捉一定数量的凹肢溪蟹(Potamon flexum),并对自然环境作一般观测。将每一溪蟹秤重、解剖捣碎、水洗过滤,然后镜检、记录异盘并殖吸虫囊蚴,并统计其感染率、感染度。2 结果与讨论  流行区所到之处均可查见传播异盘并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拟钉螺(Tricula sp.)[2]和第二中间宿主凹肢溪蟹。我们对凹肢溪蟹进行了4年(次)的连续调查,结果见表1。表中显示,各年份检获的溪蟹感染率在97.35%~98.95%,四者非常接近。说明该自然疫源地各流行环节依然维持良好。

  • 异盘并殖吸虫病的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作者:沈一平;张耀娟;章子豪;严涛;陈韶红;陈勤

    该文综述了异盘并殖吸虫(Paragonimas heterotremus)自1964年发现并定名以来国内外对其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我国的研究着重在病原学方面,迄今,国内发现地为云南和广西.研究结果主要涉及形态学、发育过程、中间宿主、同工酶、电镜观察、转续寄生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国外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分别在泰国、老挝发现多例人体感染异盘并殖吸虫的报道.进入21世纪,泰国、老挝、越南和印度相继在异盘并殖吸虫的地区分布、中间宿主和人畜感染等方面做了较大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明确了中南半岛的北部与我国接壤的广大地区为异盘并殖吸虫为主要病原的流行区.因此,异盘并殖吸虫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 肺吸虫病人血清循环抗原试剂盒的研究

    作者:李调英;陈兴旺

    肺吸虫病是由一类并殖吸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在我国的致病虫种有卫氏、斯氏及异盘并殖吸虫等,由于病原学诊断困难,故血清学检测应予关注.随着寄生虫免疫学的发展,近年来有不少关于检测循环抗原(CAg)诊断肺吸虫感染的报道[1,2],但尚未见成套试剂盒的研制.四川省主要的致病虫种是斯氏狸殖吸虫(Pagumogonimus skrjabini)通称斯氏肺吸虫,故本文研制的诊断试剂盒主要用于检测斯氏肺吸虫病人血清循环抗原,现报告如下.

  • 异盘并殖吸虫生长各期虫体蛋白质电泳分析

    作者:刘登宇;毛玮;胡文庆

    目的 比较异盘并殖吸虫不同发育时期虫体的蛋白质组成.方法 应用浓度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状电泳(CG-PAGSE)和美国 Bio-RadgelDoc2000凝胶成像分析仪系统对大鼠的异盘并殖吸虫30、40、50、60天和80天5个虫龄期的蛋白质(PT)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各个时期的 PT带数分别为22、25、18、18和18,主带都只1条,并且各期的主带在迁移率上有差别.结论 证明在不同的发育时期,蛋白质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呈现生长发育的多态性.实验结果可为异盘并殖吸虫分类、遗传、诊断、治疗以及杀虫药物作用机理等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 三氯苯哒唑对大鼠异盘并殖吸虫作用的初步观察

    作者:刘登宇;胡文庆

    目的观察三氯苯哒唑对大鼠异盘并殖吸虫感染的疗效.方法经皮下注射感染异盘并殖吸虫囊蚴30个/鼠,感染后60天,给粪检虫卵阳性的大鼠口服三氯苯哒唑100mg/kg.d×2d.治后5天、20天分别剖检观察鼠肺虫囊和虫体情况.结果治后5天所获的虫囊、虫体与对照组无差别;治后20天发现虫囊萎缩、虫体死亡,而对照组表现正常.结论三氯苯哒唑对异盘并殖吸虫有良好杀虫作用.

  • 异盘并殖吸虫神经系统结构的乙酰胆碱酯酶定位观察

    作者:胡文庆;张鸿满

    目的:探讨异盘并殖吸虫神经系统结构,为生理、生化、分类等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用硫代胆碱法定位乙酰胆碱酯酶展示虫体神经系统结构.结果:该虫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节1 对、神经联合、纵神经干(包括前神经干3对、后神经干4对)、横向神经、神经网络、神经细胞等组成.结论:首次成功观察了异盘并殖吸虫的神经系统结构,丰富了基础研究资料.

  • 异盘并殖吸虫尾蚴体被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作者:胡文庆

    目的:探讨异盘并殖吸虫尾蚴体被的超微结构,为并殖吸虫分类提供资料.方法:从实验感染的武鸣拟钉螺体内检获成熟尾蚴,用常规方法处理后送入扫描电镜中观察.结果:体部布满长棘和短棘,前者分布于口吸盘后方、腹吸盘周围及其后方,后者分布于包括吸盘在内的几乎所有区域,有的与长棘混生.具纤毛型乳突和半球型乳突,前者见于口吸盘上及其周围、口腹吸盘之间两侧、倒三角形凹陷两侧体壁及体背部,后者见于口吸盘上、口孔壁及腹吸盘周缘.尾部腹面可见纤毛型乳突三个,尾端具长棘40条以上.结论:异盘并殖吸虫尾蚴的体棘、乳突在形状、大小、数目、分布等与其他并殖吸虫存在差异.

  • 广西两地异盘并殖吸虫的系统发生研究和分类地位探讨

    作者:胡文庆;陈诚

    目的:研究广西两地(灵川、那坡)异盘并殖吸虫的核糖体DNA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和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Ⅰ基因(COⅠ)序列,探讨它们的分类学地位.方法:采集广西灵川和那坡两地的异盘并殖吸虫囊蚴接种大鼠,获得成虫后提取基因组DNA, PCR扩增其ITS2和COⅠ基因并测序.测得序列与从GenBank获得的其他地区异盘并殖吸虫的相关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以小进化法和大简约法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广西那坡异盘并殖吸虫种群与泰国种群的基因同源性很高(99%~100%),与广西灵川种群的同源性稍低(97.4%~100%).构建的系统发生树显示,中国广西那坡、泰国、越南种群同属一个支系,中国广西灵川种群则位于另一分支.结论:广西灵川和那坡两地的异盘并殖吸虫为同一虫种,但可能为不同地理株.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