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症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郭春凤;马骏旗;赵骏达;李燕;刘念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6月36例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症患者,患者均因月经过多、痛经和/或阴道不规则流血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采用月经失血图法(pictorial blood assessment chart,PBAC)、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及 SF-36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评价患者治疗后1、3、6、12、18个月时月经量变化、痛经症状的缓解程度、月经模式的变化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放置前月经量评分为(101.09±37.41)分,放置后1、3、6、12、18个月分别为(62.73±20.99)、(40.41±12.28)、(29.23±13.02)、(20.41±12.39)、(17.59±12.20)分,放置后1、3、6、12、18个月较放置前月经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放置前视觉模拟评分为(81.45±15.52)分,放置后1、3、6、12、18个月分别为(41.05±17.17)、(25.23±13.67)、(17.91±13.55)、(12.32±12.90)、(10.32±12.19)分,放置后较放置前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放置时间延长呈递降趋势。放置后1、6、12个月 SF-36评分各维度评分均较放置前有明显提高(P 均<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症是安全有效的,可显著减少子宫腺肌病患者月经量,减轻甚至解除痛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子宫全切的风险,使患者平稳安全度过围绝经期。

  • 高强度超声聚焦热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探讨

    作者:秦春梅;孙群

    目的:观察高强度超声聚焦热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5年8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高强度超声聚焦热消融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影像学变化来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在子宫腺肌病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结果显示120例患者中98例临床症状消失,子宫及肿瘤体积缩小2/3以上;20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肿瘤体积缩小1/2以上;2例患者术后病情未好转,出现失血性贫血而行子宫切除术.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8.33%(118/120).1例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尿管保留24 h后可正常排尿;1例患者出现大腿跟部疼痛,1周后自行消失,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骶神经损伤、皮肤烧灼的并发症.结论:高强度超声聚焦热消融治疗在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子宫腺肌病的阴道超声诊断

    作者:李淑萍;王小云;闫平

    子宫腺肌病是常见妇科疾病,以痛经及月经量多为主要症状,但也有30%的无症状,诊断主要靠医生经验和手术切除的子宫剖面发现肌层或包膜下有紫蓝色小结节.为了能早期诊断给予适当的治疗,我们应用阴道超声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8例腺肌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 葡聚糖微球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应用

    作者:曲宏伟;刘兵元;马新文;马静;彭栋;赵新建

    目的:探讨葡聚糖微球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UAE术前及术后1、3、6月随访观察痛经程度、子宫体积缩小程度、月经量的变化情况.结果:30例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27例患者(90.00%)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痛经缓解为显著.行UAE后1月、3月、6月彩超复查子宫体积平均缩小率分别为14.56%、36.63%、41.32%.结论:葡聚糖微球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腺肌病,近期疗效显著,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是一种科学、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子宫腺肌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曲宏伟;赵新建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为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壁层,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可以和"外在性"或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子宫内膜以两种形式侵入子宫肌壁层,即弥漫型和局限型[1].

  • 子宫腺肌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祖娟;王英红

    子宫腺肌病以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为特征,以异常子宫出血和继发性痛经为主要临床表现.子宫腺肌病临床诊断困难,易被忽略,常见于重度痛经、月经不调的经产妇.本文就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发病率及病因学作一综述.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病因
  • 经阴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临床意义

    作者:古文;李春英;秦汉科;董红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是子宫内膜侵入肌层内的一种疾病,以往诊断主要靠医生的经验和手术切除的子宫剖视,发现肌层内有黑褐色小结节.现为了能够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使患者得到早期的适当治疗,我们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术,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腺肌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 子宫腺肌病51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冰;陈玉萍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疾病之一.本病虽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易于浸润和复发.现就我院2000年~2001年收治的51例子宫腺肌病分析报告如下.

  •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

    作者:于艳玲;丁岩

    目的:探索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商品名:曼月乐)对子宫腺肌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0月~2006年2月在我院诊断为子宫腺肌病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共101例,分为三组.A组:子宫腺肌病30例;B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3例;C组:子宫腺肌病48例.其中A、B组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治疗,并分别于放置后1、2、3个月随访观察放环前后痛经情况、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月经周期、Hb及治疗效果;C组:口服米非司酮治疗10 mmg/天,并分别于服药后1、2、3个月随访观察痛经及疗效,并与A组对照.结果:A、B两组治疗前后在阴道出血量、月经周期、出血时间及血红蛋白等方面进行比较,治疗后上述四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并且A组痛经的缓解率达70%,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A、C两组疗效及副作用的比较,A组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既缓解症状又保留生育功能且疗效优于米非司酮,不失为一良好的选择.

  •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对子宫腺肌病疼痛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作者:季菲;何艳;丁岩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商品名:曼月乐)对于治疗子宫腺肌症所导致疼痛缓解的效果及对于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120例经腹或经阴道彩色B超初次诊断考虑为子宫腺肌症、血清CA125有所升高但升高程度不显著及临床症状或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回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且经期出现明显疼痛的患者,比较在放置曼月乐前,放置后半年及一年痛经程度及放置前及放置后6、12月时,分别测定首次诊断决定放置前,及放置LNG-IUS半年及一年时月经第三日血清内分泌指标(FSH,LH,E2,PRL).结果 放置LNG-IUS一个月后,经期疼痛评分由放置前的2.6分下降至0.6分,下降近77%,经期疼痛评分较前明显下降,疼痛程度明显缓解.结果:放置LNG-IUS后,痛经显著缓解,痛经程度的评分由放置前的2.6分降为放置1个月后的0.6分(P<0.05).放置LNG-IUS半年及一年后,血清PRL水平较首次诊断放置前下降明显(P<0.05),其他激素(FSH、LH、E2)水平较放置前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 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LNG-IUS;商品名:曼月乐)对于缓解经期疼痛效果显著且行经期经量过多但周期正常的子宫腺肌症患者疗效明显,其缓解疼痛的机理主要是降低血清PRL水平,而对于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LNG-IUS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一种新型、无创、廉价、副作用少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研究

    作者:刘彤;谢峰;沈霞光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月经异常及子宫增大的临床疗效.方法 子宫腺肌病患者39例,于月经周期第3~7天放置LNG-IUS,于放置前及放置后1、3、6、12个月观察痛经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月经量,血红蛋白,子宫体积大小,血清CA125数值的变化.结果 放置LNG-IUS后,患者痛经明显减轻,月经量减少,子宫体积缩小,血色素升高,血清CA125数值降低,与放置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 子宫腺肌病281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敏;孙美园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近几年有明显上升,但临床漏诊率高.现将我院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281例子宫腺肌病,作临床及病理分析如下,并对治疗提出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行妇科子宫切除术984例,术后病理确诊子宫腺肌病281例,年龄36~55年,平均46岁.……

  • 难治性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作者:经燕;黄梅花

    1 病历摘要患者,女,32 岁,未婚,有性行为, G0. 主因"下腹痛反复发作,经期加重3年"于2016年3月就诊中日友好医院,住院中医综合治疗2 个月经周期,于2016年5月18日再次住院进一步诊治. 2013年患者因工作紧张,生活失衡逐渐出现经前及经期下腹痛,进行性加重,于2014年4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巧克力囊肿),行腹腔镜下右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发现骶骨韧带及子宫前壁和膀胱腹膜之间蓝紫色结节,未予激光烧灼.

  • 子宫内膜切除联合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晓丹;林慧;吴淑珍;陈春英

    目的:观察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 TCRE)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62例无生育要求且预保留子宫的腺肌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单纯放置LNG-IUS治疗,观察组给予TCRE联合LNG-IUS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LNG-IUS放置前及放置后1、3、6、12个月的月经量、疼痛视觉模拟( VAS)评分、子宫体积、血清CA125、生殖激素水平,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放置LNG-IUS后,2组患者月经过多症状均明显改善,CA125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的子宫大小、血清FSH、LH、E2及P水平在放置LNG-IUS前后均未见明显改变,组间比较也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TCRE联合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防止单纯放置LNG-IUS引起的淋漓出血,安全性好,是一种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 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治疗子宫腺肌病45例

    作者:孙鸿博

    目的 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联合曼月乐左炔诺孕酮药物缓释系统(Miren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我科诊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45例,分为对照组22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置Mirena治疗,观察组先行TCRE,之后择期放置Mirena.记录2组患者阴道出血、痛经、闭经等指标情况,并定期随访.结果 治疗后3个月、半年及1年,观察组患者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种治疗方法对痛经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子宫腺肌病患者行TCRE联合Mirena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放置Mirena.

  • TNFR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表达的研究

    作者:彭丽秀;张怡;周昌菊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和子宫腺肌病(腺肌病)的表达及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3例内异位症患者(内异症组)和40例腺肌病患者(腺肌病组)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TNFR1的表达,并与20例非内异症(对照组)在位内膜进行比较.结果:内异症组和腺肌病组异位内膜TNFR1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在位内膜和对照组(P<0.05);TNFR1在内异症Ⅰ-Ⅱ期和Ⅲ-Ⅳ期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内异症r-AFS临床分期亦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TNFR1在分泌期的表达为内异症、腺肌病异位内膜<其在位内膜<对照组内膜(P<0.05).结论:异位内膜TNFR1的低表达可能在内异症和腺肌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TNFR1与内异症严重程度无关.

  • GnRHa对改善他莫西芬诱发子宫腺肌病小鼠模型内膜容受性的作用

    作者:夏丽群;冯云;刘建兵;牛志宏;徐步芳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腺肌病模型小鼠种植窗期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新生ICR小鼠滴喂他莫西芬建立子宫腺肌病模型,随机分为GnRHa降调的模型鼠组(A组),模型对照鼠组(B组),并取同龄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C组),每组8只,于100~115日龄处死,HE染色检测小鼠子宫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CD31染色计算小鼠子宫微血管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种植窗期子宫内膜LIF表达及扫描电镜下观察胞饮突发育情况.结果:①口服他莫西芬法建立ICR小鼠子宫腺肌病模型造模率为100%,B组小鼠子宫肌层微血管密度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种植窗期子宫内膜LIF蛋白水平A组和C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B组可见较多退化的胞饮突,分布稀疏,呈局灶性分布;A组的胞饮突较B组丰富但大小略不均;C组胞饮突分布较丰富且发育完全.结论:新生小鼠口服他莫西芬法可高效建立子宫腺肌病模型,GnRHa降调节能改善子宫腺肌病小鼠子宫内膜中LIF表达及胞饮突发育,从而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冰;叶元;陈辉;何丽霞;王晓谦;唐柳林

    目的:研究比较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和孕三烯酮2种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30)行宫腔内放置LNG-IUS治疗,对照组(n=30)给予口服孕三烯酮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和体积及相关不良反应;痛经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痛经、月经过多以及子宫内膜增厚的疗效均良好,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VAS评分、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减少,观察者和对照组间比较(除了治疗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停药后上述指标均有回升,而观察组均稳定维持低值;治疗后患者的子宫体积仅略有缩小,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有体质量增加、痤疮、潮热及肝、肾功能损伤等,而观察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主要为放置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和闭经,阴道流血一般3个月后可以自行停止.观察组其余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相对略少,无统计学差异.结论:LNG-IUS较孕三烯酮能更有效地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具有长效、创伤小、可逆性和平均费用低的优势,且有避孕效果,可考虑作为首选的保守治疗方法.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2年临床观察

    作者:项双卫;郑梅金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商品名: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观察5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LNG-IUS放置前、放置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年的痛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月经量、血清CA125、子宫体积和内膜厚度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LNG-IUS放置后患者痛经明显缓解,VAS评分明显下降,月经量明显减少,子宫内膜变薄,并持续保持疗效,与放置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一定程度上,子宫体积缩小,CA125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阴道少许点滴出血,充分解释后患者多能接受;另有少量脱环、功能性卵巢囊肿、闭经、痤疮等.结论:LNG-IUS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一种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适合用于痛经和/或月经过多的子宫腺肌病患者.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中远期临床效果的研究

    作者:安会芹;王兆岭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AM)患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后的中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AM患者放置LNG-IUS,记录放置前1个月、放置后第1年、第1.5年、第3年、第5年的痛经、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同时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大小及双侧卵巢体积等各项指标.放置LNG-IUS第1年、第1.5年及第3年、第5年抽取晨血查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及肝肾功能.结果:放置LNG-IUS后至少完成1年随访43例,随访率89.58%,平均随访50个月.43例患者术后痛经改善,临床有效率83.72%,与置LNG-IUS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子宫体积放置后1.5年与放置前比明显缩小(P<0.05);第3年、第5年缩小更明显(P<0.01).放置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P<0.01);生殖激素无明显变化.结论:LNG-IUS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病具有较好的中远期效果.

2066 条记录 96/104 页 « 12...93949596979899...10310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