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硬膜外复合浅全麻对上腹部手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的影响

    作者:俞莹芳;白浪;陈佳瑶;周守静

    目的 与静吸复合全麻相比,观察硬膜外复合全麻对上腹部手术后患者应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质量的影响.方法 37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70岁,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18例)和硬膜外复合浅全麻组(EG组,19例).两组均在术毕保留硬膜外导管行患者PCEA.于术后6、12、24及48 h记录安静时视觉模拟(VAS)评分及硬膜外镇痛药在术后2 d的用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和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G组术中芬太尼用量为(0.41±0.08)mg,明显多于EG组的(0.24±0.03)mg(P<0.05);EG组术后12和24 h VAS评分分别为3.4±2.5和3.1±2.1,明显低于G组的4.5±1.5和4.2±1.0(P值均<0.05);且术后1、2 d EG组镇痛药用量为(55.2±12.9)和(39.9±4.2)mL,明显少于G组的(67.5±9.0)和(52.4±8.0)mL(P值均<0.05).结论 与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相比,硬膜外复合浅全麻可以显著提高手术后24 h的PCEA的镇痛质量,并减少手术后2 d的镇痛药用量.

  • 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妇科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

    作者:施美新;尤新民

    目的评价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妇科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氯诺昔康加小剂量舒芬太尼组(组Ⅰ),予氯诺昔康32 mg、舒芬太尼0.1 mg、氟哌利多2.5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至100 mL,术毕再予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 mg.舒芬太尼组(组Ⅱ),予舒芬太尼0.2 mg,加入0.9 %氯化钠溶液至100 mL.术毕再予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μg.连接镇痛泵,背景剂量为2 mL/h,患者自控镇痛(PCA)为0.5 mL,锁定时间为15 min.观察并记录开始镇痛后4、8、12、24、48 h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PCA按压总次数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镇痛观察期间各时间点的VAS评分、PCA按压总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组Ⅱ(P值均<0.05).结论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后的镇痛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父母控制的静脉镇痛应用于婴儿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其评估

    作者:周志坚;余新;王炫;张学锋;郑珊

    目的 以面部表情评分(FPRS)和行为学评分(FLACC评分,即face、legs、activity、crymg、consolability)评价由父母控制的患者自控镇痛(PCA)应用于婴儿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 行择期手术的婴儿83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根据年龄分为A组(1~6个月,43例)和B组(6~24个月,40例).镇痛药物为吗啡,负荷量为20~40 μg/kg,持续静脉输注剂量为8μg·kg 1·h-,锁定时间10 min,PCA剂量为8μg/kg.观察患儿在术后24和48 h的FPRS、FLACC评分和PCA剂量,并于镇痛治疗结束时由父母评价镇痛效果的满意度,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B组婴儿在术后24 h的FPRS中位数(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分别为4.0(2.0,6 0)、4 0(2.0,4.0)分,术后48 h分别为2.0(0,2 0)、1 0(0,2.0)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A、B组婴儿在术后24 h的FLACC评分中位数(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分别为5.0(2.0,6.0)、2.0(1.25,4.0)分,A组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48 h的FLACC评分中位数(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分别为4.0(2.0,6.0)、2.0(0,2.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在术后24和48 h的FPRS与FLACC评分(r=0.772、0.689)、父母满意度与FPRS(r=0.406、0.395)以及父母满意度与FLACC评分(r=0.393、0.421)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 婴儿尤其是年龄<6个月的婴儿,应用父母控制的PCA后,术后第1天内仍处于轻至中度疼痛状态.FPRS与FLACC评分在这类患儿的疼痛评估中的相关性好,而父母满意度则不能代替疼痛学评估.

  • 硬膜外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分娩镇痛对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李海冰;周守静;梁伟民;曹晓莹;刘志强

    目的 比较产妇分娩时舒芬太尼或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无产科及硬膜外阻滞禁忌证的阴道分娩单胎初产妇180例,随机均分为3组: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PCEA组(S组),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PCEA组(F组),未行任何镇痛处理的60例为对照组(D组).当产妇宫口开至3 cm时,在L2~L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S组在硬膜外注射0.1%罗哌卡因和0.5 mg/L舒芬太尼混合液试验剂量5 mL,随后追加上述混合液10 mL,30 min后以0.1%罗哌卡因和0.5 mg/L舒芬太尼混合液行PCEA.F组混合液中以2 mg/L芬太尼替代0.5 mg/L舒芬太尼,其他用药情况与S组相同.两组患者自控镇痛(PCA)剂量为5 mL,背景剂量为5 mL/h,锁定时间为15 min.3组胎儿娩出后立即抽取新生儿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硬膜外给药后10、30、60、120和180 min时的疼痛情况.记录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及出生后1~5 d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 3组间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给予PCEA后,S、F组的VAS评分逐渐降低(P<0.01),在宫口开全时S组显著低于F组(P<0.01),S、F组间其余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F组镇痛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D组(P值均<0.01).S组与F组间PCA用量、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F组产妇使用催产索的构成比显著高于D组(P值均<0.01).3组间器械助产、剖宫产率和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新生儿的NBNA总分均>35分.结论 产妇分娩时予PCEA对新生儿安全且无明显不良影响.

  • 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

    作者:倪强;张婕;陈武荣

    目的 评价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应.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3组.Ⅰ组镇痛泵中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和芬太尼0.8 mg;Ⅱ组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余同Ⅰ组;Ⅲ组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rng,镇痛泵中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氟比洛芬酯100 mg和芬太尼0.4 mg.观察24 h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患者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Ⅰ、Ⅱ、Ⅲ组术后PCIA的芬太尼用量分别为0.8、0.8和0.4 mg.术后24 h内,3组间 VAS 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4 h内Ⅰ、Ⅱ、Ⅲ组的PCA按压次数分别为(13.2士1.5)、(9.1土1.2)和(5.64士1.4)次,Ⅲ组显著少于Ⅰ、Ⅱ组(P值均<0.05),Ⅱ组又显著少于Ⅰ组(P<0.05).24 h内,Ⅰ、Ⅱ、Ⅲ组分别有2例(2/10)、2例(2/10)和1例(1/10)出现恶心;Ⅰ、Ⅱ组分别有2例(2/10)和2例(2/10)出现呕吐,3例(3/10)和2例(2/10)出现头晕,2例(2/10)和2例(2/10)出现嗜睡;Ⅲ组未出现呕吐、头晕和嗜睡的不良反应.Ⅲ组24 h内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Ⅰ、Ⅱ组(P值均<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PCIA的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芬太尼的应用量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右美托咪啶对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

    作者:周琼;赵聪

    右美托咪啶是α2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作用,可减少患者阿片类药物的需要,且无明显呼吸抑制作用[1].老年患者重要组织器官代偿能力减弱,且合并症多,对阿片类镇痛药物敏感性、耐受性差,而开胸手术术后对镇痛镇静的要求相对高,镇痛药的剂量加大,虽会加深镇痛作用,但会引起其他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等[2-3].本研究观察右美托咪啶对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术的观察

    作者:金华;郭光琼;宁杰;唐晓丹;郭强;李艳华

    老年人肠道肿瘤发生率高,早行内镜检查非常必要,但由于老年人病理生理的改变,加上内镜操作时引起的应激反应,易造成各种并发症.在检查中辅助麻醉减轻痛苦以提高老年患者对内镜检查耐受性及安全性的措施受到重视.本文对比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技术和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技术应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术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 闭环反馈自动给药分娩镇痛泵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白云波;徐铭军;车向明;赵国胜;韩斌

    目的 评价闭环反馈自动给药分娩镇痛泵(简称智能自控镇痛泵)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智能自控镇痛泵组(I组)和传统自控镇痛泵组(T组),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首剂量给予0.1%罗哌卡因+0.5 mg/L舒芬太尼混合液12 ml,镇痛起效后,I组和T组分别应用智能自控镇痛泵和传统自控镇痛泵进行分娩镇痛.两种自控镇痛泵基本参数设置为:背景剂量5 ml/h,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剂量5 ml,锁定时间15 min.智能自控镇痛泵每1小时评估一次,若产妇按压次数为0,则下一小时背景剂量减少5 ml,小背景速度以0.1 ml/h输注;若产妇按压次数为1、2,则下一小时背景剂量不变;若产妇按压次数≥3,则下一小时背景剂量增加5 ml,每小时镇痛药物极限量为30 ml.两组均于第二产程结束后关闭镇痛泵.记录产妇镇痛前(T0)、镇痛后15 min(T1)、镇痛后30 min(T2)、镇痛后2 h(T3)、宫口开全(T4)、第二产程用力分娩时(T5)的VAS评分,分娩方式,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总镇痛时间,镇痛药物总用量,每小时用药量,第二产程用力分娩时的局部麻醉药背景输注速率,爆发痛发生率,新生儿l min、5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及镇痛副作用和产妇满意度等. 结果 终纳入产妇113例,I组57例,T组56例.与T组比较,I组爆发痛发生率和宫口开全时VAS评分降低(P<0.05),I组镇痛满意度和第二产程用力分娩时背景输注速率增加(P<0.05),但并没有增加第二产程时间;两组产妇镇痛药物用量、分娩方式、第二产程时间、总镇痛时间、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智能自控镇痛泵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爆发痛发生率降低且不增加镇痛药物用量及副作用发生率,产妇满意度高,对母婴是安全的.

  •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庞倩芸;熊章荣;刘红亮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肺癌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机体免疫功能和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120例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x 3.0 μg/kg复合舒芬太尼1.6 μg/kg组(A组)和舒芬太尼3.0 μg/kg组(B组),每组60例,术毕两组分别行PCIA.观察两组镇痛、镇静效果并记录副作用及肺部并发症,于术前、术毕拔管时、术后24 h、术后48 h及术后1周、术后2周抽外周血检测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数目、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IL-4水平和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 helper cells 1/T helper cells 2,Th 1/Th2)比率. 结果 术后两组镇痛(采用VAS)、镇静评分[采用警觉与镇静评分(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OAA/S)]及追加镇痛药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发生皮肤瘙痒、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肺水肿和肺部感染的例数分别为8、16、8、11例,A组分别为0、2、2、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拔管时、术后24 h和术后48 h两组NK细胞数目、IFN-γ和Th1/Th2比率显著降低,IL-4水平显著增加(P<0.05).术后1周A组NK细胞数目、IFN-γ、IL-4和Th1/Th2比率恢复至术前水平,但B组与术前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于术后2周免疫参数恢复至术前水平. 结论 Dex复合舒芬太尼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PCIA中应用不仅可以减少术后皮肤瘙痒、PONV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以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

  •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下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作者:高福寅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下腹部手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的效果.方法 下腹部择期手术120例,年龄28 ~66岁,ASA分级Ⅰ、Ⅱ级,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0例):0.5 mg/L舒芬太尼复合0.2%罗哌卡因组(Ⅰ组)、5 mg/L芬太尼复合0.2%罗哌卡因组(Ⅱ组)和0.2%罗哌卡因组(Ⅲ组).所有患者术后镇痛均采用PCEA模式,观察镇痛后4、8、16、24、48 h的MAP、HR、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ramsay sedationscore,RSS)情况,并记录48 h内镇痛泵总按压次数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结果 各时点Ⅰ组VAS评分[(1.4±0.4)、(1.6±0.5)、(1.5±0.4)、(1.6±0.3)、(1.3±0.3)分]和Ⅱ组VAS评分[(1.5±0.6)、(1.6±0.4)、(1.7±0.6)、(1.5±0.4)、(1.4±0.6)分]明显低于Ⅲ组[(2.1±0.7)、(2.4±0.6)、(2.4±0.5)、(2.3±0.7)、(2.2±0.8)分](P<0.05);在8、16、24 h,Ⅰ组RSS[(2.4±0.6)、(2.1±0.9)、(2.4±0.5)分]高于Ⅱ组[(1.4±0.7)、(1.6±0.6)、(1.6±0.4)分]和Ⅲ组RSS[(1.7±0.6)、(1.4±0.3)、(1.6±0.6)](P<0.05);Ⅰ组和Ⅱ组镇痛泵总按压次数与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4、18次,P<0.05);Ⅰ组和Ⅱ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Ⅲ组(分别为15%、12.5%、0,P<0.05);3组皆未发生呼吸抑制.结论 0.5 mg/L舒芬太尼配伍0.2%罗哌卡因用于下腹部手术后PCEA效果确切,且副作用发生率低.

  • 无线镇痛泵系统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曹汉忠;刘存明;鲍红光;丁正年;张建锋;金小洁

    目的 评价无线镇痛泵系统是否具有预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术后需自控镇痛患者(ASAI~Ⅱ级)144例,纯随机分2组,试验组72例,采用无线镇痛泵系统;对照组72例,采用ZZB全自动注药泵.以首次量+持续给药+自控给药行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vein analgesia,PCIA)48 h.配方:芬太尼12μg·kg-1·d-1+氟哌利多5 mg+生理盐水至150 ml.参数:首次量5ml、持续量2.5ml/h,单次量3ml/次,锁定时间8min.观察:①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及术前体温、心率、呼吸、血压.②应用数字疼痛评分法(mumeric rating scales,NRS),分别于PCIA后4、24、48 h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③患者按压自控键的总次数;④患者按压自控键的有效次数;⑤观察患者在使用早期(4 h内)有无寒战、发热、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及其他不良事件.结果 胸外科、泌尿科、骨科及普外科手术患者共14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及术前T、Hr、R、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4、24、48 h患者的NRS分别为(1.3±1.4)分,(1.6±1.5)分,(1.3±.4)分;对照组4、24、48 h患者的NRS分别为(1.3±1.3)分,(2.1±1.8)分,(1.7±1.7)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按压自控键的总次数,试验组(6±10)次,对照组(5±13)次;有效次数,试验组为(2±4)次,对照组(3±6)次,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使用早期无副作用及其他不良事件.结论 无线镇痛泵系统能安全地用于各种急慢性疼痛个体化治疗及其他需持续或间断给药,以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的疾病治疗.

  • 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管理策略

    作者:韩文军;邓小明;赵继军

    背景 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一种以患者主动参与为特点的新型镇痛技术,目前已经成为外科术后疼痛治疗为常用的手段. 目的 从文献中归纳有关手术后PCA管理策略,旨在为我国规范手术后PCA的管理提供参照. 内容 主要通过对手术后PCA应用与管理策略的综述,指出建立手术后PCA管理制度与应用指南的重要性. 趋向 结合我国国情和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发展,建立与之相适宜的PCA管理制度与应用指南,有利于规范并高效管理术后镇痛,提高PCA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芬太尼离子渗透经皮给药系统在术后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喻洁;黄宇光

    背景 盐酸芬太尼离子渗透经皮给药系统(fentanyl Hcl iontophoretic transdermal system,fentanyl,ITS)是通过电离子渗透技术经体表的微弱电场由皮肤给予芬太尼,产生镇痛作用的给药装置.已在美国和欧洲批准上市,用于治疗中到重度的手术后疼痛.目的 主要回顾了在欧美针对该给药系统所进行的一系列临床试验.内容 安慰剂对照试验和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均证实,以离子渗透技术经皮给予芬太尼对多种手术后疼痛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该给药系统具有与标准的吗啡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相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趋向 ITS具有无创,有效,安全,简单,易于为患者接受等优点,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PCA方式.

  • 地佐辛术前镇痛对腰椎内固定患者术后芬太尼用量的影响

    作者:师小伟;刁枢;刘春亮;刘奇

    目的 观察地佐辛术前镇痛对腰椎内固定术后芬太尼用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腰椎内固定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手术切皮前1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B组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C组手术切皮前15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术后均采用芬太尼PCIA.观察并记录术后2、6、12、24、48 h VAS和Ramsay评分,记录芬太尼总用量及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和呼吸抑制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术后2、6、12 hA组和B组VAS评分及Ramsay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术后镇痛芬太尼总用量明显增加(P<0.05),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三组无一例呼吸抑制.结论 地佐辛5mg手术切皮前15 min静脉注射镇痛效果好,减少腰椎内固定患者术后芬太尼PCIA用量.

  • 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用于小儿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可行性

    作者:张学义

    目的 探讨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用于小儿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行下腹部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4组,4组芬太尼均为5 μg/(kg穌),A组不用咪唑安定,B、C、D 3组分别为0.25、0.375、0.5 mg/(kg·d),均加人生理盐水至100 ml.术毕接PCA泵,持续背景输注速度为2 ml/h,患者自控镇痛(PCA)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于2 h、4 h、8 h、12 h、24 h、48 h记录HR、MAP、RR、SpO2、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镇痛评分B、C、D组均高于A组(P<0.05或P<0.01).镇静评分术后2 h各组差异不明显,但在4 h、8 h、12 h、24 h、48 h各时点,B、C、D 3组均高于A组(P<0.05或P<0.01),C、D组也高于B组(P<0.05).A组HR、MAP高于B、C、D组(P均<0.01),4组RR、SpO2差异不明显.A组出现2例恶心,D组出现1例呼吸抑制.结论 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用于小儿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确切,镇静适当,副作用少,适于临床推广.

  • 丁丙诺啡术后患者自控镇痛应用临床研究

    作者:王志萍;王胜;彭生;季永

    目的评价丁丙诺啡用于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的效应和不良反应.方法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8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30~60岁,随机分为丁丙诺啡组(D组,n=60)和吗啡组(M组,n=20),术后接受PCA治疗.D组又进一步随机分为D1、D2和D3组,每组20例,分别用0.9 mg、1.2 mg和1.5 mg丁丙诺啡加生理盐水至100ml,M组吗啡40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每组均以2 ml/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分别于术后30 min、6 h、12 h、18 h、36h、36 h和48 h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程度.结果各组术后VAS评分镇痛的优良率都在85%以上,D2、D3组的镇痛优良率高于M组(P<0.05或P<0.01);各组不良反应依药物剂量不同而异,D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M组.结论丁丙诺啡在镇痛治疗上有着很好的作用,0.9 mg和1.2 mg丁丙诺啡镇痛效果可靠,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吗啡.

  • 布托啡诺在术后镇痛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王胜;王志萍;齐敦益

    目的评价布托啡诺用于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的效应和不良反应.方法80例开腹患者术后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n=60)和吗啡组(M组,n=20),分别接受PCA治疗.B组又进一步随机分为B1、B2和B3组,每组20例,分别用6 mg、8 mg和10 mg布托啡诺加生理盐水至100ml,M组吗啡4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每组均以2 ml/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结果除B1组镇痛优良率为60.7%外,其余各组镇痛的优良率都在85%以上,但各组不良反应依药物剂量不同而不同.结论布托啡诺用于PCA安全有效,8mg布托啡诺镇痛效果可靠,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吗啡.

  • 程序化电子镇痛泵间断给药装置的改良

    作者:邵芹;陈培敏;朱江;胡东海

    目的:研制程序化间断给药的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 )电子镇痛泵。方法在传统患者自控式电子镇痛泵的基础上增加单片机,设置在单片机上的定时器,连接到原有电子镇痛泵的输入设备和显示设备。定时器通过单片机连接 PCA脉冲控制步进电机,实现间断程序控制步进电机,完成程序化间断给药。采用爱德华压力传感器检测镇痛药液输出端的流速和压力,并测量流出端的流量。结果定时器连接在PCA按键处,实现并联通路,不影响 PCA按键功能。程序化间断给药的峰压与持续给药的峰压无统计学差异,流速的平均值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改良具有给予间断给药和自控镇痛精确给药的两种功能,同时没有增加镇痛泵的给药压力,不改变给药流速。

  • 无线镇痛泵系统在术后患者皮下自控镇痛的临床应用

    作者:康培培;丛顾俊;陈海涛;丛远军;秦科文

    目的:观察无线镇痛泵系统用于术后皮下患者自控镇痛(PC A )的临床效果。方法宫颈癌根治术后皮下PCA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无线镇痛泵系统(A组)和常规电子镇痛泵(B组)。镇痛药:舒芬太尼5μg?kg‐1?d‐1+0.75%盐酸左布比卡因15 ml+阿扎司琼20 mg+生理盐水至150 ml。镇痛参数:负荷量2~5 ml、背景输注量1.8~2.2 ml/h ,PCA单次量2.3~3.0 ml ,锁定时间10 min。分别于镇痛4、24和48 h采用数字评分法评估术后疼痛,记录PCA按压次数。统计麻醉医师从接到信息到有针对性处理的时间;调查镇痛48 h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均较好。A组从接到信息到有效处理的时间为(9±5)min,短于B组的(16±4)min(P<0.05)。A组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总体满意度为99%,高于B组的68%( P<0.05)。结论采用无线镇痛管理系统能有效管理镇痛泵,从而实现术后PCA信息化和个体化,显著提高镇痛效果。

  • 丁丙诺啡复合地佐辛皮下患者自控镇痛的术后镇痛效果

    作者:刘玮玲;陈海涛;郁燕;曹汉忠

    目的:探讨丁丙诺啡联合地佐辛皮下患者自控镇痛(PCA )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择期手术患者643例实施皮下 PCA。镇痛药:S组(153例)为丁丙诺啡(0.034~0.036) mg/kg+0.75%左旋布比卡因20 m l+雷莫司琼0.6 m g ,用0.9%氯化钠稀释至150 m l;P组(490例)在上述配方中增加地佐辛10 mg。于术后1、24、48和72 h采用痛觉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和镇静程度(LOS )评分评估镇痛、镇静效果,记录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的NRS评分相仿,镇痛效果满意(P>0.05)。P组术后24 h的LOS评分低于S组(P<0.01)。P组丁丙诺啡用量少于S组[(0.027±0.007) mg/kg vs .(0.034±0.013) mg/kg](P<0.01)。S组镇痛泵夹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嗜睡发生率高于P组(P<0.05)。结论丁丙诺啡联合地佐辛皮下PCA镇痛效果满意,加用地佐辛可减少丁丙诺啡用量及其相关不良反应。

213 条记录 6/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