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体膝关节平地行走时的动力学模拟

    作者:连志强;周定国;张洪武

    基于美国BRG公司的运动及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LifeMOD,建立包括股骨、胫骨、腓骨、4条主要韧带及肌肉在内的较完整的膝关节动力学模型,并用该模型模拟了人体下肢在平地行走时膝关节的动力学行为以及前交叉韧带缺损对膝关节接触力大小的影响.通过动力学分析,得到人体在平地行走时,胫股关节之间大的接触力值为2645N,大韧带张力为590N,发生在内侧副韧带上;当胫股关节之间的滑动受到限制时,大的韧带张力发生在前交叉韧带上,为560N,研究结果与文献较接近.通过动力学模拟,可以得出结论:胫股关节之间的滑动对韧带张力有较大影响;前交叉韧带缺损使得胫股关节之间的接触力变小.

  • 腰椎管狭窄症术后反复下肢分离转换障碍1例报道

    作者:谢恩;郝定均;吴起宁

    我院收治腰椎管狭窄症术后反复分离转换障碍患者1例,报道如下.患者女性,62岁.因腰痛、左腿疼痛、麻木2年,加重1个月于2010年5月入院.2年前,患者无明显外伤原因出现腰部疼痛,腰痛间断发作,多于长时间劳动后发作,卧床休息后可缓解,无明显放射性疼痛,当时行走1000m感腰部和下肢不适,需休息后才能再次行走.就诊于当地医院行MRI检查后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予以口服镇痛药物治疗(尼美苏力分散片5mg/次,2次/日),症状可缓解.1 个月前腰痛加重,伴有下肢麻木酸痛,平地行走距离约50m左右.入院后MRI提示腰椎管狭窄(图1、2).

  • 运动锻炼改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行走功能的临床观察

    作者:宋顺宇

    目的:比较脚踏车行走和地面行走功能锻炼对脑梗死患者行走功能恢复情况。方法60例脑梗死3个月后患者分成三组。20例在接受传统的康复治疗同时给予脚踏车功能锻炼(TWET组);20例在接受传统的康复治疗同时给予平地行走功能锻炼(OWET组);20例仅仅接受传统的康复治疗(对照组)。三组患者均接受为期治疗3个月的治疗,每4周进行10 m行走时间(10MWT)和6 min行走距离(6MWD)测试并收集数据。比较两种功能锻炼临床效果。结果 TWET组10MWT减少(33.32±6.90)%和6MWD增加(46.15±26.21)%;OWET组10MWT减少(28.34±7.70)%和6MWD增加(40.34±23.94)%。TWET组和OWET组的行走功能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脚踏车和平地行走锻炼结合传统的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行走功能。其操作简单,费用低,适合于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 腰椎管狭窄症术后出现转换性障碍一例报告

    作者:谢恩;郝定均;吕向伟;吴起宁

    女,45岁,因腰痛伴左下肢麻木2年,加重1个月入院.入院前患者平地行走距离约50米即出现间歇性跛行,MRI提示腰椎管狭窄.以腰椎管狭窄症收入我院脊柱外科.患者既往无行动障碍.入院完成相关检查后行腰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全麻后俯卧位,行L3~S1棘突正中入路.行L3~S1椎板切除,L3-4、L4-5、L5S1椎间盘切除术并行椎间植骨,硬膜外放置钛网并钛网外植骨,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探查L3-4、L4-5及L5S1侧隐窝及神经根管,神经根管通畅.生理盐水冲洗术野,"C"型臂X线机透视见内固定位置良好,植骨块可靠.术程顺利,术后患者全麻清醒,双下肢活动正常,气管导管拔除,安全返回病房.手术过程中,无硬脊膜的撕裂或大出血.

  • 运动锻炼改善脑梗后遗症患者行走功能的临床观察

    作者:宋顺宇

    目的 比较脚踏车行走和地面行走功能锻炼对脑梗患者行走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随机挑选60位脑梗3月后患者分成3组.TWET组20例在接受传统的康复治疗同时给予脚踏车功能锻炼(TWET);OWET组20例在接受传统的康复治疗同时给予平地行走功能锻炼(OWET);对照组20例仅仅接受传统的康复治疗.3组患者均接受为期治疗3月的治疗,每4周进行10米行走时间(10MWT)和6分钟行走距离(6MWD)测试并收集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检测结果,2种功能锻炼前后的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TWET组10MWT和减少33.32±6.90%和6MWD增加46.15±26.21%;OWET组10MWT减少28.34±7.70%和6MWD增加40.34±23.94%.TWET和OWET组的行走功能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脚踏车和平地行走锻炼结合传统的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患者的行走功能.其操作简单,费用低,适合于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 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与预防

    作者:王兰亭

    跌倒是指平地行走或从稍高处摔倒在地[1].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约1/3的人跌倒1次或多次,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2].80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的年发生率高达50%.我国1999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5亿.老年人跌倒往往导致机体创伤,功能状态后退,自信心下降,社会参与减少等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故为威胁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宣传教育,做好老年人跌倒的预防及护理,对减少老年人跌倒有着重要意义.

  • 小学阶段超重/肥胖儿童平地行走的运动学研究

    作者:闫松华;周兴龙;党德华;梁秀桥;张宽

    目的 通过比较小学阶段超重/肥胖儿童和正常儿童平地行走时的运动学参数,探讨超重/肥胖对儿童步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40名超重/肥胖儿童(年龄(9.6±1.72)岁;身高(142.16±12.19)cm;身体质量指数(BMI)(24.32±2.96) kg/m2)和50名正常体重儿童(年龄(10.26±0.72)岁;身高(139.0 ±7.50) cm; BMI(17.08±1.25) kg/m2)为研究对象,受试者赤足以自己感觉舒适的常速自然行走在长10m的跑道,共3次;使用常速摄像机进行平面定点拍摄,采集他们平地自然行走时的图像,通过视迅录像解析系统获得步长、下肢关节角度等运动学指标;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处理,受试者各项指标左右侧的比较采用配对f检验,两组儿童的各项指标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 <0.05表示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1)对于相对步长,超重/肥胖儿童(0.44±o.oo1)与正常儿童显著不同(0.45 ±0.001) (P <0.05).(2)足跟着地阶段,左髋及左、右膝在矢状面上的角度,超重/肥胖儿童(左髋(165.36 ±5.29)°,左膝(178.82 ±5.51)°,右膝(177.84±5.25)°)与正常儿童(左髋(161.99±4.28)°,左膝(174.67 ±4.91)°,右膝(174.67 ±4.91)°)显著不同(P<0.05);足跟蹬伸阶段,矢状面上的左踝关节角,超重/肥胖儿童((121.73 ±8.03)°)与正常儿童((118.44±6.70)°)显著不同(P<0.05).结论 自然行走过程中,超重/肥胖儿童比正常儿童相对步长显著减小;足跟着地阶段,超重/肥胖儿童在矢状面上左髋和左右膝关节角显著大于正常儿童;足蹬伸阶段,超重/肥胖儿童在矢状面上的左踝关节角显著大于正常儿童.这些变化可能会对超重/肥胖儿童的下肢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 防跌伤工具表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黄畅;钱丹萍;蒋峰

    跌倒是指平地行走或从稍高处摔倒在地[1].有数据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约1/3的人跌倒1次或多次,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跌倒常造成严重损伤,降低老年人活动能力并可导致严重心理障碍或社会后果,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 老年人跌倒的因素与防治对策

    作者:廖彩娟

    跌倒是指平地行走或从稍高处摔倒在地,老年人容易跌倒,其发生规律是年年龄越大,跌倒的发生率越高,而女性比男性多.跌倒后,由于骨质疏松易引起骨颈和脊柱骨折,后果较为严重,除不能行走和生活难于自理外,还可因长期卧床引起多种并多症,损害老人身心健康.据美国资料统计,跌倒伤成意外损伤是65 岁以上老年人第6 位死亡原因,现将老年人跌倒的因素与防治措施叙述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